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203732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1398.4

申请日:

2000.09.29

公开号:

CN1345588A

公开日:

2002.04.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10.13|||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9.29

IPC分类号:

A61K35/60; A61K9/52

主分类号:

A61K35/60; A61K9/52

申请人:

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明人:

韩玉谦; 管华诗

地址:

266100山东省青岛市高科园科苑经一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于正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产品无鱼腥臭味,通过改善制备工艺增强了壁材对鱼油中DHA和EPA的保护作用。本发明产品采用天然胶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作为微胶囊化壁材,用添加VE的无腥鱼油作为心材,改进了原料配方,采用多次包埋技术形成多层复合壁膜,能有效地减少外界因素对DHA和EPA的氧化,利于产品的长期保存使用。本发明产品可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由鱼油微粒和壁膜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天然 胶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作为微胶囊化壁材,其配方如下(以下均为重量比): 甲壳胺1-10%,海藻酸钠0-5%,明胶0-10%,大豆分离蛋白0-8%,麦芽糊精0-8%; 采用添加V E 的无腥鱼油作为微胶囊化心材(以下均为重量比),其中无腥鱼油 2-30%,V E 0.01-0.1%。
2: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的方法,利用天然或经过适 当加工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将无腥鱼油经多次包埋形成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 其特征在于依次按以下步骤操作: (1)将甲壳胺溶于弱酸性水溶液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将海藻酸钠、明胶、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全部或部分按比例加入 到甲壳胺溶液中或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 (3)加入添加V E 的无腥鱼油后充分搅拌乳化或高压均质; (4)将上述乳化液喷雾干燥、过筛、洗涤、再干燥得到普通鱼油微胶囊; (5)将上述鱼油微胶囊进行二次乳化,喷雾干燥,过筛,再经洗涤、干燥, 制得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 甲壳胺溶于PH值为3-5的弱酸性水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1-10%的溶液。

说明书


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油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天然或经过适当加工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将无腥鱼油经包埋所形成的鱼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深海鱼油中含有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能有效降低人体内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具有抗凝血、抗癌、消炎等作用。其中DHA还具有增进神经系统功能,健脑益智、保护视力的功能。由于DHA和EPA极易氧化,给加工和保存带来了极大困难。而将DHA和EPA进行微胶囊包埋,可以保护活性物质,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如空气、光照等造成的氧化变质,掩盖不良风味和色泽,便于食品加工和保存,并可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于不同的食品中,改善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提高食品的附加值。目前,微胶囊技术在生产鱼油制品领域已有所应用。例如公开号为CN1120933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所提到的鱼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但现有技术制得的鱼油微胶囊普遍存在鱼腥味较浓、口感差的缺点,使得对鱼腥味敏感的消费者难以接受,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另外,现有技术为一次包埋形成单层胶囊,形成的壁膜对心材的保护及掩蔽效果不甚理想,限制了某些成膜性能不佳的壁材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地上述不足之处,通过改善工艺过程,提供一种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产品大大改善了鱼油制品的口味,无腥臭味,其制备工艺使得壁材对鱼油中有效成分的保护和掩蔽作用增强,有效地减少了外界因素对DHA和EPA的氧化作用,利于产品的长期保存与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采用天然胶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作为微胶囊化壁材,其配方如下(以下均为重量比):甲壳胺1-10%,海藻酸钠0-5%,明胶0-10%,大豆分离蛋白0-8%,麦芽糊精0-8%;采用添加VE的无腥鱼油作为微胶囊化心材(以下均为重量比),其中无腥鱼油2-30%,VE0.01-0.1%。

    本发明提供的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是利用天然或经过适当加工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将无腥鱼油经多次包埋形成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依次进行如下操作:(1)将甲壳胺溶于PH值为3-5的弱酸性水溶液中,配制成浓度为1-10%的溶液;(2)将海藻酸钠、明胶、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全部或部分按比例加入到甲壳胺溶液中或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3)加入添加VE的无腥鱼油后充分搅拌乳化或高压均质;(4)将上述乳化液喷雾干燥,将得到的鱼油微胶囊过100-300目的网筛,经洗涤、干燥得到普通鱼油微胶囊;(5)将上述鱼油微胶囊进行二次乳化,喷雾干燥,然后过100-300目的网筛,再经洗涤、干燥,制得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

    本发明制得的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营养保健饮料等领域作为添加剂。由于该发明采用的用于鱼油微胶囊主要壁材成分的甲壳胺本身具有激活免疫系统、杀菌、增加良性肠道微生物、抗肿瘤以及抑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因此用该发明方法制得的鱼油微胶囊其营养保健和医疗功效显著增强。该发明产品口味好,复合包埋形成的多层胶囊能更有效的防止鱼油中有效营养成分的氧化变质,产品保质期大大延长。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将2.6克甲壳胺溶于1%醋酸水溶液中,加入8克添加VE的无腥鱼油(含DHA+DHA50%、VE0.1%),充分搅拌乳化后,喷雾干燥,过180目网筛,经洗涤、干燥得到无腥鱼油普通微胶囊,再进行二次乳化,喷雾干燥,过180目网筛,经洗涤、干燥得到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

    实施例2:将5克大豆分离蛋白配成10%的溶液,加入5克麦芽糊精,搅拌均匀,加入8克添加VE的无腥鱼油(含DHA+EPA70%、VE0.05%),充分搅拌乳化后,喷雾干燥,过200目网筛后加入到260ml 1%的甲壳胺醋酸水溶液中进行二次乳化,,喷雾干燥,过200目网筛,经洗涤、干燥得到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

    实施例3:将5克海藻酸钠和5克明胶配制成8%的溶液,搅拌均匀,加入8克添加VE的无腥鱼油(含DHA+EPA70%、VE0.05%),充分搅拌乳化后,喷雾干燥,过200目网筛后加入到260ml 1%的甲壳胺醋酸水溶液中进行二次乳化,,喷雾干燥,过200目网筛,经洗涤、干燥得到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

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腥鱼油复合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产品无鱼腥臭味,通过改善制备工艺增强了壁材对鱼油中DHA和EPA的保护作用。本发明产品采用天然胶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作为微胶囊化壁材,用添加VE的无腥鱼油作为心材,改进了原料配方,采用多次包埋技术形成多层复合壁膜,能有效地减少外界因素对DHA和EPA的氧化,利于产品的长期保存使用。本发明产品可用于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