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202302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38530.4

申请日:

2008.12.18

公开号:

CN101476361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82

主分类号:

E04B2/82

申请人:

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

发明人:

王全良; 刘清宝; 李建海; 战晓静; 张 伟

地址:

250001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六路155-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李桂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在其墙板上设有用于将该墙板竖直定位的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且上方设有顶座,该顶座和墙板之间设有用于对墙板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一种所述内隔墙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对整个空间做测量控制网和施工放线;2)将顶座安装在混凝土顶板上,将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按设计分别固定在墙板上端和混凝土地面上;3)安装调节装置,并将墙板安装到下连接体内,同时保证调节装置进入上连接体;4)墙板底部安装踢脚线。本发明该墙板免除传统装修地面找平,减少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在其墙板上设有用于将该墙板(10)竖直定位的上连接体(8)和下连接体(11),且上方设有顶座(3),该顶座(3)和墙板(10)之间设有用于对墙板(10)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隔墙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8)上开水平方向的长条孔(b),所述墙板的上端开有纵截面为T型的安装孔(a);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柱(7)及调节螺母(13);该螺柱(7)一端插入所述顶座(3)中,另一端穿过长条孔(b)插入安装孔(a)内并通过上紧固螺母(14)和下紧固螺母(15)将墙板和上连接体(8)连接为一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内隔墙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3)与墙板之间设有装饰压条(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隔墙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8)的纵截面为倒U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隔墙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体(11)纵截面为U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隔墙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体(11)上设有电线穿线孔(c)。

7.
  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内隔墙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对整个空间做测量控制网和施工放线,保证上连接体(8)、墙板(7)和下连接体(11)在同一中心线上;
2)用自攻螺丝(2)和粘接密封条(4)将顶座(3)安装在混凝土顶板(1)上,将上连接体(8)和下连接体(11)按设计分别固定在墙板(10)上端和混凝土地面(12)或木地板上,然后用吊垂校核上连接体(8)和下连接体(11)中心线是否一致,保证垂直误差在2mm内;
3)安装调节装置,并将墙板(10)安装到下连接体(11)内,同时保证调节装置进入上连接体(8),然后调节墙板(10)高度,保证各墙板(10)高度一致后,再调节墙板10)立面水平距离,当墙板(10)的竖直和水平方向符合要求后,拧紧调节装置中的螺母;用吊垂进行校核,保证墙板竖直误差为±2mm,利用水平靠尺,校核墙板墙面水平,保证水平误差控制在0-0.5mm;用同样方法依次安装其余墙板;
4)墙板(10)底部安装踢脚线。

8.
  根据权利7所述内隔墙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以下步骤:在墙板(10)上方用隔音岩棉(6)填实后,两侧用装饰压条(5)固定。

说明书

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装饰内隔墙板无高度调节装置,无法进行简便的高度微调;装饰隔墙板多为轻钢龙骨石膏板,位置固定、形式单一,无法进行空间二次改造和材料的二次利用;安装工序复杂,工期较长,现场施工容易产生建筑垃圾,造成墙面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内隔墙板体系,不仅能够对空间进行任意分隔;而且可以对墙板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内隔墙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安装程序简单,工期短。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在其墙板上设有用于将该墙板竖直定位的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且上方设有顶座,该顶座和墙板之间设有用于对墙板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
本发明所述上连接体上开水平方向的长条孔,所述墙板的上端开有纵截面为T型的安装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柱及调节螺母;该螺柱一端插入所述顶座中,另一端穿过长条孔插入安装孔内并通过上紧固螺母和下紧固螺母将墙板和上连接体连接为一体。
为了保证墙板的美观,所述顶座与墙板之间设有装饰压条。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上连接体的纵截面为倒U型,所述下连接体纵截面为U型。
为了方便安装电线,所述下连接体上设有电线穿线孔。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所述内隔墙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对整个空间做测量控制网和施工放线,保证上连接体、墙板和下连接体在同一中心线上;
2)用自攻螺丝和粘接密封条将顶座安装在混凝土顶板上,将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按设计分别固定在墙板上端和混凝土地面上,然后用吊垂校核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中心线是否一致,保证垂直误差在2mm内;
3)安装调节装置,并将墙板安装到下连接体内,同时保证调节装置进入上连接体,然后调节墙板高度,保证各墙板高度一致后,再调节墙板立面水平距离,当墙板的竖直和水平方向符合要求后,拧紧调节装置中的螺母;用吊垂进行校核,保证墙板竖直误差为±2mm,利用水平靠尺,校核墙板墙面水平,保证水平误差控制在0-0.5mm内;用同样方法依次安装其余墙板;
4)墙板底部安装踢脚线。
为了使墙板美观,上述方法还包括有以下步骤在墙板上方用隔音岩棉填实后,两侧用装饰压条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墙板通过安装调节装置,可以对墙板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调节,与普通墙体相比,免除传统装修地面找平,减少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2、该墙板厚度仅为6~10cm,可增加墙面实用面积6%;重量为50Kg/m2,比起传统砖混隔墙530Kg/m2,大大减轻了楼面荷载。
3、所述调节装置、墙板、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均能利用现有技术通过工厂加工生产,实现了工厂化作业;
4、安装时由于墙板和空间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机械化装配施工,现场全部实施干作业,避免了墙面二次污染,减少了建筑垃圾,提高了建设水平。
5、墙板和空间顶部及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可随意拆装重复利用,实现空间的任意分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墙板与混凝土顶板、地面连接立面图;
图2为调节装置大样图;
图3为调节装置与墙板连接侧视图;
图4为调节装置与墙板连接顶部平面图;
图5为上连接体的大样图;
图6为顶座的大样图;
图7为下连接体大样图;
图8为粘接密封条大样图;
图9为墙板木螺钉大样图;
图10为自攻螺丝大样图。
图中 1、混凝土顶板,2、自攻螺丝,3、顶座,4、粘接密封条,5、装饰压条,6、隔音岩棉,7、螺柱,8、上连接体,9、墙板木螺钉,10、墙板,11、下连接体,12、混凝土地面,13 调节螺母,14 上紧固螺母,15下紧固螺母。
a 安装孔,b 长条孔,c 电线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说明书附图1.2.3.4.5.6.7.8.9.10来阐明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属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方案。
如图1.2.3.4所示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在其墙板上设有用于将该墙板10竖直定位的上连接体8和下连接体11,且上方设有顶座3,该顶座3和墙板10之间设有用于对墙板10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
本发明所述上连接体8上开水平方向的长条孔b,所述墙板的上端开有纵截面为T型的安装孔a;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柱7及调节螺母13;该螺柱7一端插入所述顶座3中,另一端穿过长条孔b插入安装孔a内并通过上紧固螺母14和下紧固螺母15将墙板和上连接体8连接为一体。
为了保证墙板的美观,所述顶座3与墙板之间设有装饰压条5。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安装,所述上连接体8的纵截面为倒U型。
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安装,所述下连接体11的纵截面为U型。
如图7所示,为了方便安装电线,所述下连接体11上设有电线穿线孔c。
一种上述内隔墙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对整个空间做测量控制网和施工放线,保证上连接体8、墙板7和下连接体11在同一中心线上;
2)用自攻螺丝2和粘接密封条4将顶座3安装在混凝土顶板1上,用将自攻螺丝2下连接体11固定在混凝土地面12上,将上连接体8按设计用墙板木螺钉9分别固定在墙板10上端,然后用吊垂校核上连接体8和下连接体11中心线是否一致,保证垂直误差保持2mm内;
3)安装调节装置,并将墙板10安装到下连接体11内并用墙板木螺钉9固定,同时保证调节装置进入上连接体8,然后调节墙板10高度,保证各墙板10高度一致后,再调节墙板10立面水平距离,当墙板10的竖直和水平方向符合要求后,拧紧调节装置中的螺母;用吊垂进行校核,保证墙板竖直误差为±2mm,利用水平靠尺,校核墙板墙面水平,保证水平误差控制在0-0.5mm;用同样方法依次安装其余墙板;
4)在墙板10上方用隔音岩棉6填实后,两侧用装饰压条5固定
5)墙板10底部安装踢脚线。
本发明各部件制作过程如下:
1、如图2所示制作调节装置:该构件是实现本发明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主要由一个正丝螺柱7,调节螺母13,上紧固螺母14和下紧固螺母15组成,由专业厂家制作。
2、如图6所示制作顶座:该构件强度高,耐冲击,顶座厚度与墙板厚度协调一致,在工厂内压制成型。
3、制作墙板10:墙板表面采用玻镁板,内部填充桥孔板,经高温加压压制成型。
4、如图7所示制作下连接体:根据墙板厚度,由专业厂家加工出符合本墙板的U形槽,并在下连接体底部加工电线穿线孔c,侧面加工安装墙板木螺钉9的孔。
5、如图5制作上连接体:宽度视螺柱直径定加工水平长条孔b,并加工安装墙板木螺钉9的孔。
6、制作踢脚线及装饰压条:现有市场材料即可满足。
本发明没有公开的技术特征,是本技术领域的已知技术。

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内隔墙板体系,在其墙板上设有用于将该墙板竖直定位的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且上方设有顶座,该顶座和墙板之间设有用于对墙板的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一种所述内隔墙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对整个空间做测量控制网和施工放线;2)将顶座安装在混凝土顶板上,将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按设计分别固定在墙板上端和混凝土地面上;3)安装调节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