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供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供水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97280A43申请公布日20121128CN102797280ACN102797280A21申请号201210333809722申请日20120911E03B11/00200601E03B11/1420060171申请人钟有亮地址542899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八达中路龙兴巷2971号72发明人钟有亮74专利代理机构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5106代理人张智生54发明名称液压供水装置57摘要一种液压供水装置,包括盛水池和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盛水池底部设有胶体活塞,千斤顶的活塞杆顶部固定有活塞杆固定顶板,胶体活塞和活塞杆固定顶板通过胶体活塞螺栓。
2、固定在一起。本发明可通过液压千斤顶的驱动力推动胶体活塞,从而把水提升到贮水池的上方水管中,从而实现淡水或海水供给,或利用其进行淡水和海水的循环发电,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少量能源或者是人力即可完成操作过程,可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1页21一种液压供水装置,包括盛水池和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盛水池(10)底部设有胶体活塞(8),千斤顶(2)的活塞杆(25)顶部固定有活塞杆固定顶板(7),胶体活塞(8)的下面和。
3、活塞杆固定顶板(7)的上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盛水池(10)的顶端设置有出水管(15),盛水池(10)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16),进水管(16)下面设有支撑进水管(16)的进水管支撑架(18),进水管(16)旁边安装有进水水位视镜(17),盛水池(10)的中部安装有中水位视镜(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盛水池(10)的底部一侧设有放水管(21),盛水池(10)底部的余水通过放水管(21)排放至盛水桶(27)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盛水池(10)和千斤顶(2)通过三板固定装置固定在地下或地面上,三板固。
4、定装置包括上支撑板(11)、中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1);下支撑板(1)安装在千斤顶(2)的底部;下支撑板(1)上面设有左右对称的水泥墙(28)将中支撑板(4)固定在盛水池(10)的底部外侧,且由左右两边有对称设置的四根防左右偏斜杆桩(3)和四根防前后偏斜杆桩(26)加固,中支撑板(4)托住固接于盛水池(10)下部外侧的中圆凸板(6);下支撑板(1)上还设有左右对称的四根上螺栓(5)穿过中支撑板(4)将上支撑板(11)固定在盛水池(10)上部外侧,盛水池(10)穹顶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固定螺栓(14)悬挂在上支撑板(11)的上面,固接于盛水池(10)上部外侧的上圆凸板(13)固定在上支撑板(1。
5、1)的下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胶体活塞(8)的下面和活塞杆固定顶板(7)的上面通过胶体活塞螺栓(9)固定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797280A1/3页3液压供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液压供水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常用的供水装置多采用气压式供水装置,这种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操作要求高,且能耗较大,在全球资源紧缺的今天,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如何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淡水和海水资源,满足灌溉、生活用水和发电等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
6、便的液压供水装置,只需少量能源或者是人力即可完成供水或者发电过程。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供水装置,包括盛水池和液压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在盛水池底部设有胶体活塞,千斤顶的活塞杆顶部固定有活塞杆固定顶板,胶体活塞的下面和活塞杆固定顶板的上面固定联接。0005在盛水池的顶端设置有出水管,盛水池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下面设有支撑进水管的进水管支撑架,进水管旁边安装有进水水位视镜,盛水池的中部安装有中水位视镜。0006在盛水池的底部一侧设有放水管,放水管放出的盛水池底部的余水排放至盛水桶中。0007盛水池和千斤顶通过三板固定装置固定在地下或地面上,三板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撑板。
7、、中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下支撑板安装在千斤顶的底部;下支撑板上面设有左右对称的水泥墙将中支撑板固定在盛水池的底部外侧,且由左右两边有对称设置的四根防左右偏斜杆桩和四根防前后偏斜杆桩加固,中支撑板托住固接于盛水池下部外侧的中圆凸板;下支撑板上还设有左右对称的四根上螺栓穿过中支撑板将上支撑板固定在盛水池上部外侧,盛水池穹顶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固定螺栓悬挂在上支撑板的上面,固接于盛水池上部外侧的上圆凸板固定在上支撑板的下面。0008胶体活塞的下面和活塞杆固定顶板的上面通过胶体活塞螺栓固定连接。0009以上结构的液压供水装置,可通过液压千斤顶的驱动力推动胶体活塞上升,从而把水提升到贮水池的上方水管中,实现。
8、淡水或海水供给,用于灌溉和生活用水,或利用其进行淡水和海水的循环发电,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少量能源或者是人力即可完成操作过程,可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2797280A2/3页40010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胶体活塞和活塞杆固定顶板固定的俯视图;图中,下支撑板1,千斤顶2,防左右偏斜杆桩3,中支撑板4,防左右偏斜杆桩固定螺栓5,中圆凸板6,活塞杆固定顶板7,胶体活塞8,胶体活塞螺栓9,盛水池10,上支撑板11,上螺栓12,上圆凸板13,固定螺栓14,出水管15,进水管16。
9、,进水水位视镜17,进水管支撑架18,中水位视镜19,1号工作梯20,放水管21,防前后偏斜杆桩固定螺栓22,2号工作梯23,3号工作梯24,活塞杆25,防前后偏斜杆桩26,盛水桶27,水泥墙28。具体实施方式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包括盛水池10和液压千斤顶2,在盛水池10底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且能防止盛水池10底部漏水的胶体活塞8,在千斤顶2的活塞杆25上面设置有活塞杆固定顶板7,结合图3,为胶体活塞8和活塞杆固定顶板7固定的俯视图,将上面的胶体活塞8局部剖开,下面是活塞杆固定顶板7,胶体活塞8和活塞杆固定顶板7通过4个胶体活塞螺栓9固定。
10、连接。在盛水池10的顶端设置有出水管15,盛水池10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16,进水管16下面设有进水管支撑架18,用于支撑进水管16,进水管16旁边安装有进水水位视镜17,便于观察进水时的水位情况,在盛水池10的中部还安装有中水位视镜19,在盛水池10的底部一侧设有放水管21,用于排放盛水池10底部的余水,排放出来的余水流至盛水桶27中。为固定盛水池10和千斤顶2,还设置了三板固定装置将本装置固定在地下或地面上,结合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三板固定装置包括上支撑板11、中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1;下支撑板1安装在千斤顶2的底部;下支撑板1上面设有左右对称的水泥墙28将中支撑板4固定在盛水池。
11、10的底部外侧,且中支撑板4底部的左右两边还安装了对称设置的四根防左右偏斜杆桩3和四根防前后偏斜杆桩26,防左右偏斜杆桩固定螺栓5和防前后偏斜杆桩固定螺栓22从中支撑板4的上面分别打入防左右偏斜杆桩3和防前后偏斜杆桩26中,防止中支撑板4前后偏斜或左右偏斜,中支撑板4托住固接于盛水池10下部外侧的中圆凸板6;下支撑板1上还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四根上螺栓12穿过中支撑板4将上支撑板11固定在盛水池10上部外侧,盛水池10穹顶处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固定螺栓14悬挂在上支撑板11的上面,固接于盛水池10上部外侧的上圆凸板13固定在上支撑板11的下面,固定螺栓14、上圆凸板13和中圆凸板6的共同作用使盛水池。
12、10固定在上支撑板11和中支撑板4上。0012当需将地下淡水提升至地面以上时,将本发明置于一个合适的地下平台上,把防左右偏斜杆桩3和防前后偏斜杆桩26的底端打入地下平台固定此液压供水装置。操作人员依次通过3号工作梯24、2号工作梯23、1号工作梯20从地面下至下支撑板1,再从下支撑板1攀爬至中支撑板4,最后从中支撑板4攀爬至进水管16旁,打开进水管16的水阀,地下水从进水管16流入盛水池10中,当从进水水位视镜17可观察到水位时,说明水已放满,即可关闭水阀,然后操作员再下至下支撑板1,检查千斤顶2的底座是否处于最佳位置,确认后即可开始进行供水操作流程,驱动千斤顶2,从而驱使活塞杆25向上运动,。
13、胶体活塞8在活塞杆25和活塞杆固定顶板7的推动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将盛水池10内的水顶升至说明书CN102797280A3/3页5其顶部的出水管15出水,地下水此时已提升至地面或更高处,这时,操作员将千斤顶2的回油阀拧松,让活塞杆25缓慢回落,从而拉动活塞杆固定顶板7和胶体活塞8向下回落至盛水池10底部,随后又把回油阀重新拧紧,又开始第2轮的供水工作流程,如此往复直到达到所需的供水量为止。此液压千斤顶也可以采用电动的。0013如要更换胶体活塞8,可将盛水池10内的余水从放水管21中放出,余水排放至盛水桶27中。0014本装置可固定在水源地的旁边,安装在略低于水源地河床的位置,盛水池10用混凝土加固;也可以拧松螺栓将各部件拆卸下来,在需要的时候安装在合适的地下平台或地面上,重新将其组合,形成可拆卸式的液压供水装置。0015若将本装置单纯用于发电时,须在进水管上方的位置另外建一个接水池,此接水池是专用于盛装发电房发完电以后流出的水,然后再把接水池内的水从池底的输水管输送至盛水池10内循环利用。说明书CN102797280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97280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79728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