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础工程施工中各类现浇桩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背景技术
目前, 各种大型的土木工程大多采用桩作为基础和围护结构, 有时受施工场地、 技 术条件和施工机械的制约, 需要将一根桩的钢筋笼分成多节制作, 再在现场或孔口进行拼 装。现多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 速度慢, 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采用机械接头加工精度又保 证不了, 误差大, 主筋难以一一对应, 间隙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 解决了受施工条件限制需要 将钢筋笼分成多节加工、 拼装而成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 钢筋笼精度高、 安装速度快的特 点。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 包括主筋, 所述的钢筋笼分成若干节, 每节钢筋 笼内设有主筋、 定位内箍筋和外箍筋, 所述的主筋长度相等, 主筋的一端为半丝, 一端为全 丝, 每节钢筋笼之间的主筋连接处设有直螺纹接驳器, 所述的每节钢筋笼内的主筋一一对 应连接。
其制作方法, 包括
1) 钢筋下料
根据桩长和施工条件确定单桩钢筋笼的分节长度, 主筋采用砂轮切割机截断下 料;
2) 主筋滚丝
滚丝, 主筋的一端为半丝, 一端为全丝, 滚好的丝口盖上保护盖, 按照规格和长度 分类堆码 ;
3) 钢筋笼加工
将滚丝的钢筋摆放在加工模具上, 按照模具的定位孔和定位板逐一准确定位, 与 定位内箍筋焊接, 定位牢固, 然后套上外箍筋, 定位钢筋笼的另一端 ;
钢筋笼的两端主筋位置固定、 断面平齐后, 焊接钢筋笼的定位内箍筋和外箍筋, 完 成一节钢筋笼的加工, 移动模具的一端, 将钢筋笼从模具上卸下来 ;
4) 钢筋笼存运
钢筋笼在存运过程中要防止碰撞、 挤压变形, 保护好丝口的完整, 按照笼径和长度 分类堆码 ;
5) 钢筋笼拼接
(a) 现场预拼装, 整体吊放 : 在平整、 坚硬的场地上将加工好的钢筋笼按照分节的 顺序首尾相连摆放成一条直线, 依次从一端向另一端拼接, 在钢筋笼接缝处, 先移动一节钢 筋笼, 使主筋的端头没有空隙, 然后逐个拧紧接驳器, 完成一个接缝的拼接, 依次安装余下的钢筋笼 ;
(b) 孔口拼接 : 先放下第一节钢筋笼, 固定于孔口, 吊起第二节钢筋笼, 将上下两 节的主筋对齐, 下放第二节钢筋笼略压与第一节钢筋笼上, 使主筋的端头没有空隙, 然后逐 个拧紧接驳器, 完成一个接缝的拼接, 依次安装余下的钢筋笼 ;
6) 检测
检查每个接头的拧接质量, 检查钢筋笼整体的垂直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实践证明, 采用本发明加工高精度钢筋笼的方法 :
(1) 解决了受施工条件限制需要将钢筋笼分成多节加工、 拼装而成的问题。 在地下 工程和施工条件苛刻的地段具有实用价值 ;
(2) 加工和安装的质量得到提升 ;
(3) 加工精度高缩短了安装时间, 24 根主筋的钢筋笼一个拼接缝仅需 15min ~ 18min ;
(4) 安装速度快减少了孔壁坍塌的风险, 有利于施工安全, 减少了孔底的沉淀厚 度, 有利于施工质量 ;
(5) 当数量大、 需要施工现场以外的场地加工时, 更具有规格少、 运输方便的优 (6) 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钢筋笼, 包括主筋 1, 如附图所示, 所述的钢筋笼分成若干节, 每节钢筋笼内设有主 筋 1、 定位内箍筋 3 和外箍筋 2, 所述的主筋 1 长度相等, 主筋 1 的一端为半丝, 一端为全丝, 每节钢筋笼之间的主筋 1 连接处设有直螺纹接驳器 4, 所述的每节钢筋笼内的主筋 1 一一对 应连接。
钢筋笼的制作方法, 包括
1) 钢筋下料
根据桩长和施工条件确定单桩钢筋笼的分节长度, 主筋采用砂轮切割机截断下 料;
2) 主筋滚丝
滚丝, 主筋的一端为半丝, 一端为全丝, 滚好的丝口盖上保护盖, 按照规格和长度 分类堆码 ;
3) 钢筋笼加工
将滚丝的钢筋摆放在加工模具上, 按照模具的定位孔和定位板逐一准确定位, 与 定位内箍筋焊接, 定位牢固, 然后套上外箍筋, 定位钢筋笼的另一端 ;
钢筋笼的两端主筋位置固定、 断面平齐后, 焊接钢筋笼的定位内箍筋和外箍筋, 完成一节钢筋笼的加工, 移动模具的一端, 将钢筋笼从模具上卸下来 ;
4) 钢筋笼存运
钢筋笼在存运过程中要防止碰撞、 挤压变形, 保护好丝口的完整, 按照笼径和长度 分类堆码 ;
5) 钢筋笼拼接
(a) 现场预拼装, 整体吊放 : 在平整、 坚硬的场地上将加工好的钢筋笼按照分节的 顺序首尾相连摆放成一条直线, 依次从一端向另一端拼接, 在钢筋笼接缝处, 先移动一节钢 筋笼, 使主筋的端头没有空隙, 然后逐个拧紧接驳器, 完成一个接缝的拼接, 依次安装余下 的钢筋笼 ;
(b) 孔口拼接 : 先放下第一节钢筋笼, 固定于孔口, 吊起第二节钢筋笼, 将上下两 节的主筋对齐, 下放第二节钢筋笼略压与第一节钢筋笼上, 使主筋的端头没有空隙, 然后逐 个拧紧接驳器, 完成一个接缝的拼接, 依次安装余下的钢筋笼 ;
6) 检测
检查每个接头的拧接质量, 检查钢筋笼整体的垂直度。
本发明采取直螺纹接驳器进行钢筋的连接, 采用模具高精度地加工各节钢筋笼, 保证各节钢筋笼的主筋都能够一一对应连接, 且对接间隙控制在 2mm 以内。本发明操作简 单, 钢筋笼精度高, 安装速度快, 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采用定型模具加工钢筋笼, 确保加工的钢筋笼主筋位置都统一, 所有的钢 筋笼可以任意匹配对接, 采用直螺纹一级接头, 可以将钢筋的接头在同一个断面断开, 方便 了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连接, 提高了钢筋笼的拼接质量, 大大加快了拼接速度。
其制作工艺详细描述
1、 钢筋下料
根据桩长和施工条件确定单桩钢筋笼的分节长度, 尺寸越少越方便加工, 主筋采 用砂轮切割机截断下料, 准备滚丝, 严格按照分节的长度下料, 钢筋德下料长度误差控制在 1mm 以内, 钢筋下料的长度误差将直接转变成钢筋接头的误差 ;
2、 主筋滚丝
滚丝的要求按照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和 《滚扎直螺纹钢 筋连接接头 (JG163-2004)》 执行, 主筋的一端为半丝, 一端为全丝, 滚好的丝口盖上保护盖, 按照规格和长度分类堆码 ;
3、 钢筋笼加工
将滚丝的钢筋摆放在加工模具上, 按照模具的定位孔和定位板逐一准确定位, 与 定位内箍筋焊接, 定位牢固, 然后套上外箍筋, 定位钢筋笼的另一端 ;
钢筋笼的两端主筋位置固定、 断面平齐后, 焊接钢筋笼的定位内箍筋和外箍筋, 完 成一节钢筋笼的加工, 移动模具的一端, 将钢筋笼从模具上卸下来 ;
4、 钢筋笼存运
钢筋笼在存运过程中要防止碰撞、 挤压变形, 保护好丝口的完整, 按照笼径和长度 分类堆码 ;
5、 钢筋笼拼接
(1) 现场预拼装, 整体吊放 : 在平整、 坚硬的场地上将加工好的钢筋笼按照分节的顺序首尾相连摆放成一条直线, 依次从一端向另一端拼接, 在钢筋笼接缝处, 先移动一节钢 筋笼, 使主筋的端头没有空隙, 然后逐个拧紧接驳器, 完成一个接缝的拼接, 依次安装余下 的钢筋笼 ;
(2) 孔口拼接 : 先放下第一节钢筋笼, 固定于孔口, 吊起第二节钢筋笼, 将上下两 节的主筋对齐, 下放第二节钢筋笼略压与第一节钢筋笼上, 使主筋的端头没有空隙, 然后逐 个拧紧接驳器, 完成一个接缝的拼接, 依次安装余下的钢筋笼 ;
6、 检测
一要检查每个接头的拧接质量, 二要检查钢筋笼整体的垂直度。
实施例
某地铁二号线某北站暗挖段位于铁路北站前方的北站路下方, 设计采用 “PBA” 洞 桩法暗挖施工, 需要在 3.5m 宽 ×4.5m 高的暗挖小导洞内施工桩长 17.5m、 直径 1.0m 和桩 长 17.5m、 直径 0.8m 的钻孔灌注桩。根据小导洞的高度, 单节钢筋笼最大加工长度不超过 3.0m, 每根桩的钢筋笼需要分成 6 节, 5 道拼装接头。 如何快速、 优质的完成钢筋笼安装成为 施工的关键问题。
经研究, 决定采取模具法高精度的加工每节钢筋笼, 在小导洞内的孔口拼装。 施工流程及工艺如下 :
(1) 将同一规格的钻孔桩钢筋笼分成底笼、 标准笼和顶笼三种型号, 确定每种型号 钢筋笼的长度 ;
(2) 根据钢筋笼的长度精确下料, 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 截除原材的两端部分 ;
(3) 钢筋车丝, 底笼的主筋上端车半丝, 下端向内弯 16°, 标准笼的主筋一端车半 丝, 一端车全丝, 顶笼的主筋下端车全丝, 上端不车丝 ;
(4) 将底笼或标准笼或顶笼的主筋逐根摆放到加工模具上, 在固定端对准位置后 将主筋焊到加强内箍上固定 ;
(5) 套上外侧的箍筋, 固定钢筋笼另一端主筋的位置, 安装外侧的箍筋, 完成一节 钢筋笼的加工 ;
(6) 移动模具的活动端, 卸下加工完成的钢筋笼, 搬到存放区 ;
(7) 钻孔完成后, 将三种型号的钢筋笼依次搬到孔口附近, 清孔结束后, 再依次吊 起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