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装置, 尤其涉及具备有流量调节功能及温度调节功能的水 龙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国特开平 5-331888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有冷热水混合装置。该冷 热水混合装置具备有单手柄型控制器, 该单手柄型控制器以通过操作单一操纵杆的倾斜角 度、 倾斜方向等可以至少调节 2 个系统的电信号的形式构成, 通过来自该控制器的电信号 来驱动流量控制阀及冷热水混合比控制阀, 使调节吐水流量及吐水温度成为可能。
另外, 在日本国特开 2001-208229 号公报 ( 专利文献 2) 中公开有吐水器具。该吐 水器具在器具的顶端部设有吐止水操作部, 在器具的根部设有温度调节操作部, 在中间部 设有流量调节操作部, 使吐止水及各种调节成为可能。
专利文献 1 : 日本国特开平 5-331888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国特开 2001-208229 号公报
但是, 在日本国特开平 5-331888 号公报所公开的冷热水混合装置中, 在开始吐水 时需要将操作手柄从流量零的状态逐渐提升流量而得到所希望的流量, 在止水时需要通过 将流量逐渐降低, 使流量呈零来实现。 因此, 虽然该冷热水混合装置根据控制器的电信号驱 动各控制阀, 从而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手柄来调节流量及温度, 但是在使用方便性上与以 往的所谓单手柄水龙头相比并没有大的不同, 在操作性上并不优异。
另外, 日本国特开 2001-208229 号公报所公开的吐水器具, 虽然吐止水的切换及 流量调节独立存在, 可以简单地得到所希望的流量, 但是, 由于操作部分为 3 处, 因此存在 难以迅速地进行操作的问题。 而且, 由于操作部的个数多, 因此构成各操作部的机构及用于 确保操作部的水密性的密封等的构造变得复杂, 同时还有成本提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单一的操作部可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与 流量调节及吐水温度的调节的吐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为具备流量调节功能及温度调节功能的水龙头装置, 其特征为, 具有 : 操作部, 可以由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及旋转操作 ; 及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 当对该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切换吐水、 止水或变更吐水流量, 当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 作时, 则变更吐水温度, 在止水状态下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时, 该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 吐水开始, 在吐水状态下对操作部持续进行规定的长时按压判定时间以上的按压操作时, 该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流量变更, 同时在对操作部的按压操作不足长时按压判定时 间而结束时进行止水。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 当止水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开始。另外, 当吐水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部持续进行规定的长时按压
判定时间以上的按压操作时, 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流量变更, 在按压操作不足长时按 压判定时间而结束时, 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进行止水。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与流量调 节及吐水温度的调节。
另外, 本发明为具备流量调节功能及温度调节功能的水龙头装置, 其特征为, 具 有: 操作部, 可以由使用者进行压入操作及旋转操作 ; 及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 当对该操作 部进行压入操作时, 则切换吐水、 止水或变更吐水流量, 当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 则变更 吐水温度, 在止水状态下对操作部进行压入操作时, 该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开始, 在 吐水状态下操作部被压入规定的流量调节开始行程以上时, 该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 流量变更, 同时在操作部的压入行程不足流量调节开始行程时进行止水。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 当止水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部进行压入操作时, 则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开始。另外, 当吐水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部进行压入规定的流量调节 开始行程以上的压入操作时, 则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流量变更, 在操作部的压入行程 不足流量调节开始行程时, 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进行止水。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与流量调 节及吐水温度的调节。 而且, 本发明为具备流量调节功能及温度调节功能的水龙头装置, 其特征为, 具 有: 操作部, 可以由使用者进行按压操作及旋转操作 ; 及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 当对该操作 部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切换吐水、 止水或变更吐水流量, 当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时, 则变 更吐水温度, 在止水状态下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时, 该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开始, 在吐水状态下用规定的流量调节开始按压力以上的力按压操作部时, 该流量、 温度调节单 元使吐水流量变更, 同时在按压操作部的力不足流量调节开始按压力时进行止水。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 当止水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开始。另外, 当吐水状态下使用者用规定的流量调节开始按压力以上 的力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时, 则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使吐水流量变更, 在对操作部进行的按压 力不足流量调节开始按压力时, 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进行止水。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与流量调 节及吐水温度的调节。
在本发明中, 优选操作部以可进行旋转操作的角度无限制的形式构成, 流量、 温度 调节单元根据 1 次旋转操作中的操作部的旋转角度来变更吐水温度。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 由于吐水温度根据 1 次旋转操作中的操作部的旋转角度 而变更, 因此吐水温度不是根据操作部的绝对的旋转位置而变更, 而是根据相对的旋转位 置而变更。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由于可以通过相对的旋转位置来变更吐水温度, 因此可 以改善温度调节的操作性。
在本发明中, 优选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根据 1 次旋转操作中的操作部的旋转操作 的角度来逐级地变更吐水温度, 在 1 次旋转操作中操作部的旋转操作的角度为规定的旋转 操作判定角度以下时, 不变更吐水温度。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由于在 1 次旋转操作中的操作部的旋转操作的角度为规
定的旋转操作判定角度以下时, 吐水温度不变更, 因此可以防止在按压操作等时偶然地旋 转操作部而吐水温度意外的发生变更。
在本发明中, 优选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具备存储吐水结束时的设定流量及设定温 度的存储单元, 在下次开始吐水时, 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在由存储单元存储的设定流量及设 定温度下使吐水开始。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由于在上次设定并存储于存储单元的设定流量及设定温 度下开始吐水, 因此不需要再进行设定, 可以提高水龙头装置的操作性。
在本发明中, 优选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具备积算上次吐水结束后的经过时间的计 时单元, 在由该计时单元积算的经过时间为规定的超时时间以上时, 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不 受由存储单元存储的设定流量及设定温度的影响而以规定的默认流量及默认温度使吐水 开始。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由于如果吐水结束后的经过时间为规定的超时时间以 上, 则在下次吐水时, 以规定的默认流量及默认温度开始吐水, 因此可以防止突然开始以上 次的使用者所设定的意外流量等吐水。
在本发明中, 优选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以使流量多级阶梯状变化的形式构成, 当对 操作部持续地进行按压操作或压入操作时, 则吐水流量重复进行阶梯状的增加及减少。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 由于通过对操作部持续地进行按压操作或压入操作, 使 吐水流量重复进行阶梯状的增加及减少, 因此可以通过一次操作来进行吐水流量的增加及 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水龙头装置, 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与流量 调节及吐水温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整体的立体图。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水龙头功能部构成的框图。
图 3 是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操作部截面图。
图 4 是表示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作用的时间图。
图 5 是表示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作用的控制流程图。
图 6 是从图 5 的流程图中调出的子程序流程图, 主要表示流量调节的处理。
图 7 是从图 5 的流程图调出的子程序流程图, 主要表示温度调节的处理。
图 8 是表示使用于本发明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中的操作部截面图。
图 9 是表示本发明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作用的时间图。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图 11 是从图 10 的流程图中调出的子程序流程图。
图 12 是从图 11 的流程图中调出的子程序流程图。
图 13 是表示使用于本发明第 3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中的操作部截面图。
符号说明
FR- 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 FK- 流量调节标志 ; MR- 流量调节模式 ; MT- 温度调节模 式; TS- 止水计时器 ; TP- 推式计时器 ; TR- 流量调节计时器 ; TK- 温度调节计时器 ; θ- 转
角; 1- 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 2- 水龙头本体 ; 2a- 吐水口 ; 4- 洗脸盆 ; 6- 操作 部; 6a- 操作手柄 ; 6b- 操作部本体部 ; 6c- 旋转检测设备 ; 6d- 按压检测设备 ; 8- 洗面台 ; 10- 水龙头功能部 ( 流量、 温度调节单元 ) ; 12- 温度调节阀 ; 12a- 供热水管 ; 12b- 供水管 ; 14- 小流量用电磁阀 ; 16- 中流量用电磁阀 ; 18- 大流量用电磁阀 ; 20- 小流量的定流量阀 ; 22- 中流量的定流量阀 ; 24- 大流量的定流量阀 ; 26- 控制器 ; 106- 操作部 ; 106a- 操作手柄 ; 106b- 操作部本体部 ; 106c- 旋转检测设备 ; 106d- 按压检测设备 ; 206- 操作部 ; 206a- 操作 手柄 ; 206b- 操作部本体部 ; 206c- 旋转检测设备 ; 206d- 按压检测设备 ; 206e- 作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 参照图 1 至图 7 对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进行说明。图 1 是表 示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整体的立体图。图 2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水龙头 功能部构成的框图。图 3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操作部截面图。而且, 图4是 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作用的时间图, 图 5 至图 7 是表示水龙头装置的作用的控 制流程图。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1 具有 : 设有吐水口 2a 的水龙头 本体 2 ; 安装于洗脸盆 4 的操作部 6 ; 及配置在配置有洗脸盆 4 的洗面台 8 下侧的流量、 温度 调节单元即水龙头功能部 10。
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1 通过对操作部 6 进行操作, 向水龙头功能部 10 发送电 信号, 可以执行各功能。也就是说, 水龙头装置 1 以如下的形式构成, 通过对操作部 6 进行 按压操作, 可以进行来自水龙头本体 2 的吐水口 2a 的吐水、 止水的切换及吐水流量的调节, 通过对操作部 6 进行旋转操作, 可以调节吐水温度。也就是说, 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1 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 6 来实现吐水、 止水的切换及流量调节功能、 温度调节功能。
如图 2 所示, 水龙头功能部 10 具有 : 连接于热水供给管 12a 及供水管 12b 的温度 调节阀 12 ; 3 个电磁阀 14、 16、 18 ; 分别连接在各电磁阀与水龙头本体 2 之间的 3 个定流量 阀 20、 22、 24 ; 及控制温度调节阀 12 及各电磁阀的控制器 26。
在温度调节阀 12 的出口管路上并列连接有 3 个电磁阀即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中流 量用电磁阀 16 及大流量用电磁阀 18。而且, 在各电磁阀的出口侧分别串联连接有定流量 阀。也就是说, 分别在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的出口侧连接有小流量的定流量阀 20, 在中流量 用电磁阀 16 的出口侧连接有中流量的定流量阀 22, 在大流量用电磁阀 18 的出口侧连接有 大流量的定流量阀 24。另外, 各定流量阀的出口侧合流而连接于水龙头本体 2。
由于这样的构成, 当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被开放时, 从温度调节阀 12 流出的温水通 过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流入到小流量的定流量阀 20, 在此流量被限制成规定的小流量而从 水龙头本体 2 的吐水口 2a 吐出。同样, 当中流量用电磁阀 16 被开放时, 温水通过中流量用 电磁阀 16 流入到中流量的定流量阀 22, 在此流量被限制成规定的中流量, 当大流量用电磁 阀 18 被开放时, 温水通过大流量用电磁阀 18 流入到大流量的定流量阀 24, 在此流量被限制 成规定的大流量而从水龙头本体 2 的吐水口 2a 吐出。
温度调节阀 12 以按照设定温度使从热水供给管 12a 流入的热水及从供水管 12b 流入的水混合并流出的形式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 作为温度调节阀 12 使用通过形状记忆
合金弹簧及偏置弹簧的作用力来驱动主阀体而调节温度的类型的温控阀。另外, 可以通过 驱动连接于温度调节阀 12 的马达 12c 来变更从温度调节阀 12 吐出的温水的设定温度。
控制器 26 以根据从操作部 6 输入的电信号向各电磁阀及温度调节阀 12 发送信号 来控制这些的形式构成。 具体而言, 控制器 26 由用于输入来自操作部 6 的信号的输入接口、 控制程序、 存储设定温度和设定流量等的存储单元即存储器、 执行程序的微处理器、 用于驱 动各电磁阀及温度调节阀的输出接口 ( 以上未图示 ) 等构成。在后面详述控制器 26 的控 制。
如图 3 所示, 操作部 6 具有 : 操作手柄 6a ; 操作部本体部 6b ; 及内置于该操作部本 体部 6b 的旋转检测设备 6c 和按压检测设备 6d。操作手柄 6a 由操作部本体部 6b 所支撑, 使用者可进行按压而旋转。旋转检测设备 6c 如下构成, 当操作手柄 6a 相对于操作部本体 部 6b 旋转时, 则发生电信号。作为旋转检测设备 6c 可以使用回转式编码器、 电位器等。另 外, 按压检测设备 6d 如下构成, 当操作手柄 6a 被按压而压入到操作部本体部 6b 时, 则发 生电信号。作为按压检测设备 6d 可以使用限位开关、 测距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等。在本实 施方式中, 操作手柄 6a 如下构成, 当使用者进行按压时, 则被压入规定行程, 当解除按压力 时, 则由于作用弹簧的作用力而返回到原来位置。 另外, 操作部也可以如下构成, 即使由使用者施加按压力, 操作手柄也几乎不被压 入。在此情况下, 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等检测按压操作。并且, 在本说明书中, 按压操作包 括在使用者的按压力的作用下操作手柄被压入的操作和操作手柄几乎不被压入的操作这 两个操作。
下面, 参照图 4 至图 7 对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1 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 4 是将对操作部 6 进行的按压操作的时间表示在上端, 将吐水流量表示在下段 的时间图。图 5 是内置于水龙头功能部 10 的控制器 26 的控制流程图。图 6 是从图 5 的流 程图中调出的子程序流程图, 主要表示流量调节的处理。图 7 是从图 5 的流程图调出的子 程序流程图, 主要表示温度调节的处理。
首先, 当图 5 的步骤 S1 中接通电源时, 在步骤 S2 中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中流量用 电磁阀 16 及大流量用电磁阀 18 处于关闭状态, 也就是说被封闭。 而且, 流量调节模式 MR 被 设置为 2( 中流量 ), 止水计时器 TS 被复位, 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被设置为 1( 增加 )。接 下来, 在步骤 S3 中, 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被复位, 操作手柄 6a 的选转角度 θ 被设置为 0, 温 度调节模式 MT 被设置为 3( 中高温 )。
在步骤 S4 中, 判断是否对操作部 6 进行了按压操作。在未对操作部 6 进行按压操 作时, 经过作为温度调节用的子程序的步骤 S15 而重复步骤 S4 的处理。
下面, 当图 4 的时刻 t1 对操作部 6 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控制器 26 的处理转移至图 5 的步骤 S5。在步骤 S5 中, 判断是否处于止水状态, 也就是说判断 3 个电磁阀是否均被封 闭。在处于止水状态时, 进入步骤 S6, 在 3 个电磁阀当中任意一个被开放时, 转移至图 6 所 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 步骤 S16)。
在步骤 S6 中, 判断作为计时单元的止水计时器的积算值 TS 是否在规定的超时时 间 TS1 以内。止水计时器是内置于控制器 26 的计时器, 以积算处于上次止水状态之后的经 过时间的形式构成。在处于上次止水状态之后的经过时间在规定的超时时间 TS1 以内时, 进入步骤 S7, 在已经过规定的超时时间 TS1 时, 进入步骤 S11。
在步骤 S7 中, 判断在上次止水时被设定的流量调节模式 MR。 在上次止水时被设定 为小流量 (MR = 1) 的情况下, 进入步骤 S8, 在被设定为中流量 (MR = 2) 的情况下, 进入步 骤 S9, 在被设定为大流量 (MR = 3) 的情况下, 进入步骤 S10。在步骤 S8 中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被开放, 在步骤 S9 中中流量用电磁阀 16 被开放, 在步骤 S10 中大流量用电磁阀 18 被开 放。在执行完电磁阀的开放处理后, 经过步骤 S15( 温度调节用子程序 ) 的处理而返回到步 骤 S4 的处理。
这样, 在处于上次止水状态后未经过规定的超时时间 TS1 的情况下, 以与上次吐 水的流量相同的流量开始吐水。 并且, 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超时时间 TS1 设定为 1 分。 另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当止水状态下对操作部 6 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输入到控制器 26 的信号如 图 4 的时刻 t1 所示在上升, 检测该信号的接通边界而开始吐水。
另一方面, 在已经过规定的超时时间 TS1 的情况下, 进入步骤 S11, 在此将流量调 节模式 MR 设定为作为默认流量的 MR = 2( 中流量 ), 将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设定为 1( 增 大 ), 而且, 将温度调节模式 MT 设定为作为默认温度的 MT = 3( 中温度 )。即, 在经过超时 时间 TS 1 之后, 不受上次吐水时的设定流量及设定温度的影响而以默认流量、 默认温度开 始吐水。如后述, 当将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设定为 1 时, 则在下次长时按压操作部 6 时流 量增加。另外, 在步骤 S12 中停止止水计时器 TS, 在步骤 S13 中将止水计时器 TS 复位到 0。 接下来, 在步骤 S14 中, 中流量用电磁阀 16 被开放, 经过步骤 S15( 温度调节用的子程序 ) 的处理而返回到步骤 S4 的处理。 在步骤 S8、 S9、 S10 或 S14 中, 在任意一个电磁阀被开放之后, 到下次对操作部 6 进 行按压操作为止, 重复进行步骤 S4 及步骤 S15 的处理, 维持吐水状态。
接下来, 在图 4 的时刻 t2, 当对操作部 6 再次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进入步骤 S5。在 吐水状态下, 当执行步骤 S5 的处理时, 则处理转移至步骤 S16( 图 6 的流程图 ), 步骤 S16 是 吐水状态中的处理的子程序。在图 6 的流程图中, 进行如下说明的处理, 在对操作部 6 进行 通常的按压操作时停止吐水, 在对操作部 6 进行长时按压时变更吐水流量。
在图 6 的步骤 S101 中, 内置于控制器 26 的推式计时器 TP 及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值被复位到 0。推式计时器 TP 是积算检测到图 4 的时刻 t2 的接通边界之后的经过时间 的计时器。接下来, 在步骤 S102 中, 推式计时器 TP 开始积算。
接下来, 在步骤 S103 中, 判断是否对操作部 6 进行按压操作。在时刻 t2 使用者开 始按压操作部 6 之后, 使用者还持续按压操作部 6 的情况下, 进入步骤 S109, 在使用者停止 按压的情况下, 进入步骤 S104。
在步骤 S109 中, 判断推式计时器的积算时间 TP 是否经过了规定的长时按压判定 时间 TP1。在已经过长时按压判定时间 TP1 时, 进入步骤 S110, 在未经过时, 返回到步骤 S103。在本实施方式中, 长时按压判定时间 TP1 为 1 秒。通过在该步骤 S103 及步骤 S109 中的处理, 在使用者开始按压操作部 6 之后, 在 1 秒以上继续按压操作部 6 的情况下, 执行 步骤 S110 以下的处理, 当结束按压操作部 6 时, 执行步骤 S104 以下的处理。
在图 4 的时刻 t3, 当使用者停止按压操作部 6 时, 则处理转移至步骤 S104 以下。 在步骤 S104 中, 停止推式计时器 TP 的积算。而且, 在步骤 S105 中, 停止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积算。
在步骤 S106 中, 判断推式计时器的积算值 TP 是否不足长时按压的判定时间 TP1(1
秒 )。在积算值 TP 不足 1 秒, 即时刻 t2 与 t3 之间不足 1 秒时, 进入步骤 S107, 在积算值 TP 为 1 秒以上时, 结束图 6 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返回到图 5 的流程图。在步骤 S107 中, 封闭 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中流量用电磁阀 16 及大流量用电磁阀 18, 接下来, 在步骤 S108 中, 开 始止水计时器 TS 的积算, 止水计时器 TS 积算止水后的经过时间。
这样, 对操作部 6 进行的按压时间不足长时按压判定时间 TP1 即 1 秒时, 判断进行 了通常的对操作部 6 的按压操作, 执行步骤 S107 以下的止水处理。另外, 在操作部 6 被按 压 1 秒以上之后结束按压操作时, 判断对操作部 6 进行的长时按压结束, 不执行止水处理而 结束图 6 的流程图的处理。
另一方面, 在步骤 S109 中, 在判断推式计时器的积算值 TP 为 1 秒以上时, 进入步 骤 S110。在步骤 S110 中, 判断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值是否为 0, 在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 值为 0 时进入步骤 S111, 开始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积算。在步骤 S110 中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值不是 0 时, 直接进入步骤 S112。
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是积算在判断操作部 6 被长时按压之后的经过时间的计时器。 即, 当在图 4 的时刻 t4 按压操作部 6 时, 则开始推式计时器 TP 的积算, 当在时刻 t5 推式计 时器的积算值 TP 达到 1 秒时, 则开始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积算。
接下来, 在步骤 S112 中, 判断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的积算值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流量 调节时间 TP1。在本实施方式中, 规定的流量调节时间 TP1 被设定为 0.5 秒。在流量调节 计时器 TR 的积算开始 ( 时刻 t5) 之后未经过 0.5 秒的情况下, 返回到步骤 S103, 在已经过 0.5 秒的情况下, 进入步骤 S113。在时刻 t5 之后操作部 6 的按压操作继续进行时, 重复进 行步骤 S103、 S109、 S110、 S112 的处理。
在继续进行按压操作的状态下, 在流量调节计时器的积算值 TR 达到 0.5 秒的时刻 t6, 处理转移至步骤 S113。在步骤 S113 中, 判断流量调节模式 MR 的值。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 1( 小流量 ) 时进入步骤 S114, 在 MR = 2( 中流量 ) 时进入步骤 S117, 在 MR = 3( 大流 量 ) 时进入步骤 S122。
在步骤 S113 中, 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的值被设定为 2 时进入步骤 S117, 在步骤 S117 中, 判断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值。在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 1( 流量增加 ) 时进入步骤 S118, 在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 -1( 流量减少 ) 时进入步骤 S120。在流量增加处理中, 在 步骤 S118 中开放大流量用电磁阀 18, 在步骤 S119 中封闭中流量用电磁阀 16。另一方面, 在流量减少处理中, 在步骤 S120 中开放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在步骤 S121 中封闭中流量用电 磁阀 16。
另外, 在步骤 S 113 中, 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被设定为 1( 小流量 ) 时进入步骤 S114, 进行流量增加处理。即, 在步骤 S114 中开放中流量用电磁阀 16, 在步骤 S115 中封闭 小流量用电磁阀 14, 在步骤 S116 中将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设定为 1。
而且, 在步骤 S 113 中, 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被设定为 3( 大流量 ) 时进入步骤 S122, 进行流量减少处理。即, 在步骤 S122 中开放中流量用电磁阀 16, 在步骤 S123 中封闭 大流量用电磁阀 18, 在步骤 S124 将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设定为 -1。
在流量的增减处理结束之后, 在步骤 S125 中, 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上加算流量调 节加减标志 FR 值, 更新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接下来, 在步骤 S126 中, 流量调节计时器 TR 值复位到 0。在图 4 所示的例中, 在时刻 t6, 由于设定为流量调节模式 MR = 2、 流量调节加减标 志 FR = 1, 因此在步骤 S113 之后进行步骤 S117、 S118、 S119 的处理, 流量从中流量变更为 大流量。之后, 在步骤 S125 中, 变更为流量调节模式 MR = 3, 在步骤 S126 中, 流量调节计时 器 TR 被复位, 返回到步骤 S103。
之后, 当进一步继续按压操作部 6 时, 则处理进入步骤 S103、 S109、 S110、 S111( 流 量调节计时器 TR 开始 )、 S112, 返回到步骤 S103。而且再进一步继续按压操作部 6 时, 则处 理进入步骤 S109、 S110、 S112 而返回到步骤 S103, 该处理被重复执行。
当继续按压操作部 6 的状态下从时刻 t6 经过 0.5 秒而到达时刻 t7, 则处理从步骤 S112 进入步骤 S113、 S122、 S123、 S124, 流量从大流量变更为中流量, 返回到步骤 S103。而 且, 当继续按压操作部 6, 从时刻 t7 经过 0.5 秒而到达时刻 t8, 则处理从步骤 S112 进入步 骤 S113、 S117、 S120、 S121, 流量从中流量变更为小流量, 返回到步骤 S103。这样, 在本实施 方式的水龙头装置中, 流量以 3 级阶梯状进行变化, 当继续按压操作时, 则吐水流量重复进 行阶梯状增大及减少。
在返回到步骤 S103 之后, 在重复进行进入步骤 S109、 S110、 S112 而返回到步骤 S103 的处理期间的时刻 t9, 当结束按压操作部 6 时, 则处理从步骤 S103 进入步骤 S104, 之 后, 进行步骤 S104、 S105、 S106 的处理, 结束图 6 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 返回到图 5 的流程 图的处理 )。 在返回到图 5 的流程图的处理之后, 当在时刻 t10 按压操作部 6 时, 则处理经过图 5 的步骤 S4、 S5 而进入图 6 的流程图。而且, 当从时刻 t10 经过 1 秒之前的时刻 t11 结束按 压操作时, 则处理进入图 6 的步骤 S103、 S104、 S105、 S106、 S107、 S108, 进行止水处理。这 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 当吐水状态下对操作部 6 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输入到控制器 26 的信号 如图 4 的时刻 t11 时那样下降, 检测出该信号的断开边界而停止吐水。
下面, 参照图 7 对控制器 26 的温度调节处理进行说明。
图 7 所示的流程图是在图 5 的流程图的步骤 S15 中调出的子程序。首先, 在图 7 的步骤 S201 中, 从操作部 6 的旋转检测设备 6c 读入操作手柄 6a 的转角 θ。该转角 θ 不 是表示操作手柄 6a 的绝对的旋转位置, 而是表示操作手柄 6a 从由控制器 26 设定成 θ = 0 的旋转位置进行旋转的转角。另外, 操作手柄 6a 以向右、 向左都可以无限制地进行旋转的 形式构成。在水龙头装置 1 的初期状态下, 在刚接通电源之后的图 5 的步骤 S3 中, 将转角 θ 设定为 0。即, 在接通电源时的操作手柄 6a 的旋转位置初次被设定为转角 θ = 0, 该转 角 θ = 0 的旋转位置在水龙头装置 1 的使用中被变更。
接下来, 在步骤 S202 中, 判断转角 θ 值是否为 0。 即, 判断是否从最近的被设定为 转角 θ = 0 的位置对操作部 6 进行了旋转操作。在转角 θ = 0 时, 由于未进行旋转操作, 因此结束图 7 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返回到图 5 的流程图。
在转角 θ 不为 0 时, 进入步骤 S203, 判断操作手柄 6a 的转角速度 (d θ/dt) 的值 是否为 0。在转角速度 (dθ/dt) 为 0 时进入步骤 S204, 不为 0 时进入步骤 S209。即, 在转 角 θ 不为 0 且转角速度 (dθ/dt) 也不为 0 时, 可判断进行旋转操作, 而且在继续进行该旋 转操作, 因此转移至步骤 S209 以下的温度调节处理。另外, 在步骤 S204 以下, 虽然进行了 旋转操作, 但是也进行该旋转操作结束时 ( 转角速度成 0) 的处理。
在步骤 S209 中, 判断转角 θ 的绝对值的大小是否为规定的旋转操作判定角度 θA
以上。即, 在转角 θ 的绝对值不足旋转操作判定角度 θA 时, 由于有可能发生了误操作, 因 此不进行温度设定的变更, 返回到图 5 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 旋转操作判定角度 θA 被设定为 40°。 在由使用者开始进行旋转操作之后, 在从旋转操作开始的转角 θ 的绝对值 不足旋转操作判定角度 θA 期间, 重复进行图 7 的步骤 S201、 S202、 S203、 S209, 图 5 的步骤 S4、 S15, 图 7 的步骤 S201 的处理。
在重复进行这些处理期间, 当转角 θ 的绝对值达到旋转操作判定角度 θA 时, 则 处理转移至图 7 的步骤 S210。在步骤 S210 中, 根据现在的温度调节模式 MT 值来决定转入 位置。分别在温度调节模式 MT = 1( 低温 ) 时进入步骤 S211, 在温度调节模式 MT = 2( 中 低温 ) 时进入步骤 S214, 在温度调节模式 MT = 3( 中高温 ) 时进入步骤 S219, 在温度调节 模式 MT = 4( 高温 ) 时进入步骤 S224。
在现在的温度调节模式 MT 为 1( 低温 ) 时的步骤 S211 中, 判断转角 θ 的正负。 在 转角 θ 为正 ( 右旋转 ) 时进入步骤 S212, 在转角 θ 为负 ( 左旋转 ) 时不进行温度设定的 变更而进入步骤 S227。即, 在温度调节模式 MT 为 1( 低温 ) 时, 如果进行右旋转的旋转操 作, 则提高设定温度, 但是左旋转的旋转操作被忽略。
在步骤 S212 中, 控制器 26 向马达 12c 发送信号, 将温度调节阀 12 的设定温度提 升到中低温。而且, 在步骤 S213 中, 更新温度调节模式 MT 的值, 变更为 MT = 2( 中低温 )。 接下来, 进入步骤 S227, 在此更新转角 θ 的原点。即, 在设定温度的变更处理结束之后, 在 执行步骤 S227 时的操作手柄 6a 的旋转位置作为转角 θ = 0 的旋转位置而重新被设定。 因 此, 为了将设定温度再提升 1 个阶段而变更为中高温, 需要将操作手柄 6a 从该重新被设定 为转角 θ = 0 的旋转位置再向右侧旋转 40°。另外, 在步骤 S227 中, 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被停止, 其积算值被复位到 0。
另一方面, 在步骤 S210 中, 在现在的温度调节模式 MT 为 2( 中低温 ) 时, 进入步骤 S214。在步骤 S214 中, 判断转角 θ 的正负, 在转角 θ 为正 ( 右旋转 ) 时进入步骤 S215, 在 转角 θ 为负 ( 左旋转 ) 时进入步骤 S217。在步骤 S215、 S216 中, 在将温度调节阀 12 的设 定温度提升至中高温的同时, 更新温度调节模式 MT 值而变更为 MT = 3( 中高温 )。另外, 在 步骤 S217、 S218 中, 相反地在将温度调节阀 12 的设定温度降低至低温的同时, 更新温度调 节模式 MT 值而变更为 MT = 1( 低温 )。
同样, 在步骤 S219 以下的处理中, 通过操作手柄 6a 的右旋转将设定温度提升至高 温, 通过左旋转将设定温度降低至中低温。另外, 在步骤 S224 以下的处理中, 忽略操作手柄 6a 的右旋转, 通过左旋转将设定温度降低至中高温。
下面, 对图 7 的步骤 S204 以下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操作手柄 6a 旋转后结束旋转 操作 (dθ/dt = 0) 时, 执行步骤 S204 以下的处理。首先, 在步骤 S204 中, 判断温度调节计 时器 TK 值是否为 0。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是积算结束进行的旋转操作之后的经过时间的计 时器。在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值为 0 时, 进入步骤 S205, 此时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开始积算。 另外, 在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值不为 0 时, 不执行步骤 S205 而进入步骤 S206。
在步骤 S206 中, 判断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值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原点更新时间 TKLimit。在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值达到原点更新时间 TKLimit 时进入步骤 S207, 在未达到 时进入步骤 S209。在本实施方式中, 原点更新时间 TKLimit 被设定为 2 秒。在旋转操作结 束 ( 呈 dθ/dt = 0) 时的转角 θ 的绝对值为 40°以上时, 在进行步骤 S210 以下的温度设定的变更处理之后, 在步骤 S227 中转角 θ 的值恢复到 0。
另一方面, 在旋转操作结束时的转角 θ 不足 40° 的情况下, 在经过原点更新时 间 TKLimit 之前, 按照步骤 S206、 S209, 图 5 的步骤 S4、 S15, 图 7 的步骤 S201、 S202、 S203、 S204、 S206 的顺序进行处理, 重复进行该处理。
如果在重复进行该处理期间经过原点更新时间 TKLimit, 则处理转移至步骤 S207。在步骤 S207 中, 停止温度调节计时器 TK, 其积算值被复位到 0。接下来, 在步骤 S208 中, 转角 θ 值恢复到 0, 处理返回到图 5 的流程图。 这样, 进行旋转操作, 该操作结束之后如 果经过原点更新时间 TKLimit 即 2 秒时, 转角 θ 值恢复到 0, 因此在此后要变更设定温度, 则需要重新将操作手柄 6a 旋转 40°以上。相反, 在进行旋转操作之后暂且中断操作, 不足 2 秒而再开始旋转操作时, 积算中断操作前后的转角, 当转角 θ 的合计呈 40°以上, 则设定 温度被变更。
这样, 在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1 中, 转角 θ 的值被设定为 0, 根据下次转角 θ 的原点被更新之前的旋转操作即 1 次旋转操作中的操作部的旋转角度来变更吐水温度。另 外, 在 1 次旋转操作中的操作部的旋转角度不足旋转操作判定角度 θA 的情况下, 忽略该操 作, 不进行吐水温度的变更。 根据本发明第 1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使吐 水、 止水的切换及流量调节成为可能, 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使吐水温度调节成为可 能, 因此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来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及流量调节、 吐水温度的调节。
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根据在 1 次旋转操作操作部时的旋转 角度来变更吐水温度, 因此不是通过操作部的绝对的旋转位置来变更吐水温度, 而是通过 相对的旋转位置来变更吐水温度。由此, 可以改善温度调节的操作性。
而且,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在 1 次旋转操作操作部时的角度在旋 转操作判定角度以下时, 吐水温度不被变更, 因此可以防止在进行按压操作等时偶然旋转 操作部而无意地变更吐水温度的情况发生。
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以上次设定的设定流量及设定温度开 始吐水, 因此没必要再次设定, 可以提高水龙头装置的操作性。
而且,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上次设定的设定流量及设定温度在吐 水结束后经过规定的超时时间时可返回到默认流量及默认温度, 因此在设想水龙头装置的 使用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可以防止突然开始以上次的使用者所设定的意外流量等吐水。
另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通过连续地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使 吐水流量重复进行阶梯状增大及减少, 因此可以通过一次操作来使吐水流量增大及减少。
并且, 在本第 1 实施方式的动作说明中, 如图 4 的 t4 到 t9 为止所示, 虽然以在吐水 状态下操作手柄 6a 被按压规定的长时按压判定时间以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但是即使在 止水状态下操作手柄 6a 被按压规定的长时按压判定时间以上时, 也在最初开始吐水之后, 同样地进行变更吐水流量的动作。
下面, 参照图 8 至图 12 对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 方式的水龙头装置与上述的第 1 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根据按压操作部的按压力的大小 来进行流量调节。因此, 在此只对本实施方式与第 1 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省略对相 同点的说明。
图 8 是使用于本发明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中的操作部的截面图。 另外, 图9 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作用的时间图。而且, 图 10 至图 12 是本实施方式的水 龙头装置的控制流程图。
如图 8 所示, 使用于本发明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中的操作部 106 具有 : 操作 手柄 106a ; 操作部本体部 106b ; 及内置于该操作部本体部 106b 的旋转检测设备 106c 和按 压检测设备 106d。在本实施方式中, 按压检测设备 106d 由压力传感器构成, 以根据按压操 作手柄 106a 的压力来产生电信号并向控制器 26 发送信号的形式构成。另外, 在本实施方 式中, 操作手柄 106a 几乎不被按压操作压入, 操作手柄 106a 的行程几乎为 0。
下面, 参照图 9 至图 12 对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 10 是内置于水龙头功能部 10 的控制器 26 的控制流程图。图 11 是从图 10 的 流程图中调出的子程序流程图, 图 12 是从图 11 的流程图中调出的子程序流程图。
由于图 10 所示的流程图除了在步骤 S302 中将流量调节标志 FK 设置为 0、 及在步 骤 S304 中的处理之外, 与图 5 所示的流程图相同, 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在步骤 S304 中, 判断由操作部 106 的按压检测设备 106d 检测的按压力是否超过了规定的第 1 操作力 F1。
首先, 在图 9(a) 的时刻 t1 开始按压操作手柄 106a, 当时刻 t2 时超过第 1 操作力 F1 时, 则处理从图 10 的步骤 S304 转移至步骤 S305。在步骤 S305 中, 判断是否处于吐水状 态, 在处于止水状态时, 执行步骤 S306 至 S314 或者步骤 S306 至 S310 的处理, 成为吐水状 态。接下来, 进入步骤 S315, 虽调出温度调节的子程序, 但由于该子程序中的处理与图 7 所 示的流程图相同, 因此将说明省略。
接下来, 在图 9 的时刻 t3 结束按压操作,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继续进行按压操作 的时间不影响水龙头装置的作用。接下来, 当再次进行按压操作而在时刻 t4 时超过第 1 操 作力 F1, 则处理从图 10 的步骤 S304 转移至步骤 S305, 处理从步骤 S305 转移至步骤 S316。 在步骤 S316 中, 调出图 11 所示的子程序。
在图 11 的步骤 S401 中, 判断由操作部 106 的按压检测设备 106d 检测的按压力是 否超过了规定的流量调节开始按压力即第 2 操作力 F2。如图 9(a) 的情况, 在按压力小于 第 2 操作力 F2 时, 进入步骤 S402。在步骤 S402 中, 判断按压力是否小于规定的第 1 操作力 F1。在按压力大于第 1 操作力 F1 时, 返回到步骤 S401, 在小于第 1 操作力 F1 时, 返回到步 骤 S403。如图 9(a) 中的时刻 t4 与 t5 之间, 在按压力大于第 1 操作力 F1 且小于第 2 操作 力 F2 时, 重复进行步骤 S401、 S402 的处理。
接下来当在时刻 t5 按压力变成小于第 1 操作力 F1 时, 则处理从步骤 S402 转移至 步骤 S403。在步骤 S403 中, 判断流量调节标志 FK 值。在流量调节标志 FK = 0( 未进行流 量调节的情况 ) 时, 进入步骤 S404, 在流量调节标志 FK = 1( 进行流量调节的情况 ) 时, 进 入步骤 S407。
在流量调节标志 FK = 0 时, 由于判断最近的按压操作是止水操作, 因此在步骤 S404 至 S406 中, 在封闭各电磁阀而形成止水状态的同时, 使流量调节标志 FK 成为 0, 开始 止水计时器 TS 的积算, 结束图 11 的流程图的处理, 返回到图 10 的流程图。另一方面, 在流 量调节标志 FK = 1 时, 由于判断最近的按压操作是流量调节操作, 因此在步骤 S407 中使流 量调节标志 FK 成为 0, 未进行止水处理而结束图 11 的流程图的处理, 返回到图 10 的流程 图。下面, 在图 9(b) 所示的例中, 在时刻 t6 时开始吐水。而且在时刻 t7 时再次开始 按压操作, 在时刻 t8 时, 当按压力超过第 1 操作力 F1 时, 则处理从图 10 的步骤 S304、 S305、 S316 转移至图 11 的步骤 S401。在按压力大于第 1 操作力 F1 且小于第 2 操作力 F2 的时刻 t8 与 t9 之间, 重复进行步骤 S401、 S402 的处理。
在时刻 t9, 当按压力超过第 2 操作力 F2 时, 则处理从步骤 S401 转移至步骤 S408。 在步骤 S408 中, 调出图 12 所示的子程序。
在图 12 的步骤 S501 中, 判断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为 1( 小 流量 ) 时, 执行步骤 S502 以下的处理。即, 在步骤 S501 至 S503 中, 在将流量增大到中流量 的同时, 将流量调节加减标志设置为 FR = 1( 流量增加 ), 进入步骤 S513。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为 2( 中流量 ) 时, 执行步骤 S505 以下的处理。即, 在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 1 时, 将 流量增加到大流量, 在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 -1 时, 将流量减少到小流量, 进入步骤 S513。 另外, 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为 3( 大流量 ) 时, 执行步骤 S510 以下的处理。即, 在步骤 S510 至 S512 中, 在将流量减少到中流量的同时, 将流量调节加减标志设置为 FR = -1( 流量减 少 ), 进入步骤 S513。
接下来, 在步骤 S513 中, 在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上加算流量调节加减标志 FR 值, 更 新流量调节模式 MR 值。而且, 在步骤 S514 中, 判断按压力是否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在按压 力不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时, 重复进行步骤 S514 的处理, 当按压力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时, 则 返回到图 11 的流程图。即, 在图 9 的时刻 t9, 按压力超过第 2 操作力 F2, 在进行流量调节 处理之后, 在时刻 t10 时在按压力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之前, 重复进行步骤 S514 的处理。当 时刻 t10 时按压力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时, 则处理返回到图 11 的流程图的步骤 S408。
当从图 12 的流程图返回到图 11 的流程图的步骤 S408 的处理时, 接下来执行步骤 S409, 将流量调节标志 FK 值设置为 1。接下来, 在时刻 t11 时, 在按压力低于第 1 操作力 F1 之前, 重复进行步骤 S401 与 S402 的处理。
在时刻 t11 时按压力低于第 1 操作力 F1 时, 则进入步骤 S403, 在此, 判断流量调 节标志 FK 值是否为 0。由于流量调节标志 FK 值在步骤 S409 中被设置为 1, 因此进入步骤 S407, 流量调节标志 FK 值恢复为 0。最后, 当从时刻 t12 开始进行按压操作时, 则与图 9(a) 的第 2 次按压操作时相同地被止水。
下面, 在图 9(c) 所示的例中, 在时刻 t13 时开始按压操作, 当时刻 t14 时按压力超 过第 1 操作力 F1 时, 则处理从图 10 的步骤 S304、 S305 转移至步骤 S306。在步骤 S306 以 下, 通过步骤 S307 以下或步骤 S311 以下的处理来开始吐水。
在时刻 t14 时按压力超过第 1 操作力 F1 之后, 处理进入图 10 的步骤 S304、 S305、 S316, 开始图 11 的子程序的处理。在时刻 t14 之后, 在时刻 t15 时按压力超过第 2 操作力 F2 之前, 重复步骤 S401 及 S402 的处理。当在时刻 t15 按压力超过第 2 操作力 F2 时, 则进 入步骤 S408, 调出图 12 的子程序, 进行流量调节处理。
在根据图 12 的子程序的流量调节处理之后, 在时刻 t16 时按压力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之前, 重复图 12 的步骤 S514 的处理。当时刻 t16 时按压力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时, 则处 理返回到图 11 的子程序, 在步骤 S409 中设置为流量调节标志 FK = 1。接下来, 在时刻 t16 之后、 时刻 t17 按压力超过第 2 操作力 F2 之前, 重复步骤 S401 及 S402 的处理。
当时刻 t17 时按压力再次超过第 2 操作力 F2 时, 则进入步骤 S408, 调出图 12 的子程序, 进行流量调节处理。接下来, 当时刻 t18 时按压力低于第 2 操作力 F2 时, 则处理返回 到图 11 的子程序。 而且, 当时刻 t19 时按压力低于第 1 操作力 F1 时, 则处理进入步骤 S402、 S403、 S407, 返回到图 10 的流程图。最后, 通过从时刻 t20 进行的按压操作而被止水。
根据本发明第 2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 使吐 水、 止水的切换及流量调节成为可能, 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 使调节吐水温度成为可 能, 因此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来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及流量调节、 吐水温度的调节。
下面, 参照图 13 对本发明第 3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水 龙头装置与上述的第 2 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根据压入操作部的操作手柄的行程 ( 距离 ) 来感知由使用者进行的按压操作。因此, 在此只对本发明第 3 实施方式与第 2 实施方式的 不同点进行了说明, 省略对相同点的说明。图 13 是使用于本发明第 3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 置中的操作部截面图。
如图 13 所示, 使用于本发明第 3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中的操作部 206 具有 : 操 作手柄 206a ; 操作部本体部 206b ; 及内置于该操作部本体部 206b 的旋转检测设备 206c 和 按压检测设备 206d。在本实施方式中, 按压检测设备 206d 由距离传感器构成, 以根据操作 手柄 206a 被压入的行程来产生电信号并向控制器 26 发送信号的形式构成。另外, 在本实 施方式中, 通过作用弹簧 206e 对被压入的操作手柄 206a 产生作用, 当使用者的按压力不起 作用时, 操作手柄 206a 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本发明第 3 实施方式的控制器 26 的处理相当于在第 2 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中将 “按 压力” 替换为 “压入行程” 的处理。具体而言, 相当于分别将图 10 的步骤 S304 中的处理变 更为压入行程是否超过了第 1 压入行程 L1 的判断, 将图 11 的步骤 S401 中的处理变更为压 入行程是否超过了规定的流量调节开始行程即第 2 压入行程 L2 的判断, 将步骤 S402 中的 处理变更为压入行程是否低于第 1 压入行程 L1 的判断, 将图 12 的步骤 S514 中的处理变更 为压入行程是否低于第 2 压入行程 L2 的判断的处理。因此, 除了这些之外, 由于本实施方 式的水龙头装置的作用与第 2 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将说明省略。
根据本发明第 3 实施方式的水龙头装置, 由于通过对操作部进行压入操作, 使吐 水、 止水的切换及流量调节成为可能, 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旋转操作, 使调节吐水温度成为可 能, 因此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部来进行吐水、 止水的切换及流量调节、 吐水温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