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及用所述玻璃元件形成墙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及用所述玻璃元件形成墙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70772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70772ACN101970772A21申请号200980102767222申请日20090116VE2008A00000220080121ITE04C1/4220060171申请人纳迪娅里宗地址意大利贝卢诺72发明人纳迪娅里宗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王会卿54发明名称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及用所述玻璃元件形成墙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元件呈大体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并且使其侧壁的形状适于实现相邻玻璃元件的插入配合。30优先权数。
2、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721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09/05051820090116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092675EN20090730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1970772A1/1页21一种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呈大体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使其侧壁的形状适于实现相邻玻璃元件的插入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元件由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2、2构成,所述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沿着凹入部分的边缘结合在一起,并且使那些边缘位。
3、于在露出的面4和形状适于实现所述插入配合的所述侧壁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每个露出的面4的两个相邻的侧部分别设有第一外凸阶6和第二内凸阶8,所述第二内凸阶比所述第一外凸阶6凸出得少,而沿着相同的露出的面4的另外两个相邻的侧部分别设有第三外凸阶10和第四内凸阶12,所述第四内凸阶比所述第三外凸阶10凸出得更多,每个更多地凸出的第一外凸阶6具有比每个更多地凸出的第四内凸阶12低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元件,其特征在于,存在于所述玻璃元件的每一侧部上的内凸阶8、12和相应的横向面限定出纵向沟道,所述纵向沟道与玻璃砖墙的相邻玻璃元件的纵向沟道一起形成了彼此连通的沟道。
4、14的格构,以用于接纳水泥砂浆以使各玻璃元件稳固。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玻璃元件形成玻璃砖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将各玻璃元件一个邻近另一个地进行插入配合来至少部分地干法形成墙;然后,将水泥砂浆注入以该方式限定出的竖直的和水平的封闭沟道14中;以及使水泥砂浆变硬,从而使所述玻璃元件彼此稳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基本上U型的边框限制所述墙,其中所述U型边框的横向凸缘形成与存在于所述玻璃元件中的凸阶6、8、10、12互补的凸阶20、22、24、26,并且所述横向凸缘与所述玻璃元件的横向面形成用于接纳水泥砂浆的另外的沟道。权利要求书。
5、CN101970772A1/3页3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及用所述玻璃元件形成墙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融璃砖墙的玻璃元件,以及涉及一种用所述玻璃元件形成墙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玻璃砖墙是已知的,该玻璃砖墙即用通常称为玻璃砖的中空玻璃砌块砌成的墙,该玻璃砖通过水泥砂浆结合在一起以便为其提供稳固性。0003已知的玻璃砖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该平行六面体具有两个正方形或矩形面和宽度较窄周边带PERIMETRALBAND,当玻璃元件安装好时,所述正方形或矩形面形成露出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该周边带将两个露出的面结合在一起并且使它们的边缘保持稍微向内,以便在铺好玻璃砖时限定出水平和竖直的沟道。
6、,所述水平和竖直的沟道用于容纳将玻璃砖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水泥砂浆。0004为了形成墙,首先将下部排的端部的玻璃砖铺在最下面的砂浆层上,其后,下部排的玻璃砖被一块接一块地抵靠前一块玻璃砖放置,之后,在玻璃砖之间放入一些砂浆和间隔件,该间隔件在其端部处设有定中元件。在完成第一排之后,铺下一排,以此类推,直到形成整个墙。最后,在砂浆凝固后,移除间隔件的定中元件,填充间隙,和清扫形成的墙。0005这种实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主要受制于当前玻璃砖的形状,这产生了一系列缺点。0006这些缺点之一是,在一块玻璃砖和下一块玻璃砖之间涂抹水泥砂浆的过程中,水泥砂浆会通过玻璃砖之间的间隙逸出;这要求应该只能使用精。
7、确的、必需的砂浆量或者甚至更少的砂浆量,尽管这种手段已被证实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令人满意而且一定量的砂浆仍不得不从形成的墙中移除。0007另一个缺点是,砂浆常常会沉积在间隔件和相关的定中元件之间,只有在砂浆已凝固之后才可移除砂浆,这可导致砂浆移除的时间消耗和清理墙表面的难度。0008还有一个缺点是,由于玻璃没有吸水性,砂浆凝固速度缓慢,这意味着铺玻璃砖不得不周期性地暂停以使砂浆能够凝固,否则墙会变形。0009再有一个缺点是,需要填充玻璃砖之间地间隙导致操作时间漫长且费人力。发明内容0010根据本发明,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可消除这些缺点。0011而且,根据本发明,通过由如。
8、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至少部分地干法形成墙。附图说明0012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0013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砖的透视图;说明书CN101970772A2/3页40014图2示出了玻璃砖与两个正交的边框部分PROFILEPORTIONS结合以形成玻璃砖墙;0015图3是玻璃砖墙的一部分的主视图;0016图4是沿图3中的线剖切的竖直截面图;0017图5是沿图3中的线剖切的水平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玻璃元件玻璃砖包括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2、2,所述两个凹入的玻璃半壳沿着凹入部分的边缘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中空玻璃砖,该中空玻璃砖的尺寸类似于传统。
9、的玻璃砖的尺寸。然而,与传统的玻璃砖不同的是,本发明的玻璃元件在其形成周边带的四个侧部上、在靠近每个露出的面4处有一对凸阶,所述一对凸阶便于相邻玻璃元件的稳定的插入配合。0019更具体地,沿着每个露出的面4的两个相邻侧部设置有第一外凸阶6,该第一外凸阶6比第二内凸阶8凸出得更多,同时沿着相同的露出的面4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部设置有第三外凸阶10,该第三外凸阶10比第四内凸阶12凸出得少。另外,每个更多地凸出的外凸阶6具有比更多地凸出的第四内凸阶12小的高度。0020内凸阶12比外凸阶6的高度更大意味着当各玻璃元件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玻璃砖墙时,相邻的玻璃元件仅沿着内凸阶8和12相接触,而外凸阶6和10。
10、具有实际上与露出的面4共面的面,该外凸阶6和10保持稍微间隔开以在玻璃砖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引导玻璃元件使它们正确地配合在一起。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空隙具有由更凸出的内凸阶12的外侧面封闭的底部。0021另外,所述的相互接触的凸阶8和12与半壳2、2的横向面一起限定出沿横向封闭的纵向沟道14,该纵向沟道与垂直的纵向沟道交叉以形成向外封闭的格构,以用于接纳水泥砂浆。0022相邻玻璃元件之间的所述插入配合系统还存在于这些玻璃元件和在周边形成玻璃砖墙的边框16、18之间。0023更具体地,内边框16的外凸阶20比它们的内凸阶22凸出得更多,外边框18的外凸阶24比它们的内凸阶26凸出得少,外边框18上的更过。
11、地凸出的内凸阶26具有比内边框16的更过地凸出的外凸阶20更大的高度,与玻璃元件的情况一样。0024为了形成玻璃砖墙,在布置水平外边框18和在水平外边框18端部处布置两个竖直的边框即,外边框18和内边框16之后,开始铺各个玻璃元件,由于插入配合系统,这实质上能够形成整个墙,或者形成墙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在大尺寸的情况下,不会损失稳固性,甚至不需要使用水泥砂浆。0025当已经形成墙时,将水泥砂浆嵌入沟道14中。由于所有的这些沟道彼此连通,确保了正确且充分的填充,并且不会使砂浆逸到外部。0026然后,施加上部的内封闭边框16,随后,使砂浆变硬。0027本发明的用于形成玻璃砖墙的玻璃元件与传统元件相比明显地具有更多优点,特别的是具有下述优点0028在保证相邻的玻璃元件之间的高定位规则性的同时,消除了对使用间隔件和定说明书CN101970772A3/3页5中元件的需要;0029消除了对填充间隙和在完成墙时清理墙的需要;0030甚至能够由非专业人员铺砖;0031在得到完美外观的同时能够达到非常高的铺砖速度;0032在确保最佳的最终稳固性的情况下,使砂浆能够完全地填充相邻玻璃元件之间的沟道而不会有任何浪费。说明书CN101970772A1/2页6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70772A2/2页7图5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