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99812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1590.3

申请日:

2003.07.10

公开号:

CN1523033A

公开日:

2004.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H 21/04登记生效日:2015120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余伟明变更后权利人:杭州金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石桥镇华丰村下城工业园区B2-1楼(维特洁)变更后权利人: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江虹南路256号2幢102-106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合同备案号: 2008330001913让与人: 余伟明受让人: 爱思进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发明名称: 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申请日: 2003.7.10授权公告日: 2006.2.15许可种类: 独占许可备案日期: 2008.11.11合同履行期限: 2004.11.10至2023.7.9合同变更|||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H21/04; C07H1/06

主分类号:

C07H21/04; C07H1/06

申请人:

余伟明;

发明人:

余伟明

地址:

310022浙江省杭州市石桥镇华丰村下城工业园区B2-1楼(维特洁)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俞润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新型的两相法使DNA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分离开来。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操作步骤:1)加液悬浮;2)加碱裂解;3)中和凝集;4)成相分离5)过滤回收。用本发明相分离技术将质粒DNA分离纯化,具有分离纯度高,速度快(约10-20分钟完成)的优点,而且能同时分离到不同的细菌组分,为这些细菌组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操作步骤: 1)加液悬浮:含质粒的细菌液离心弃上清后,加细菌悬浮液使彻底悬浮; 2)加碱裂解:加细菌裂解液温和混匀,使菌体充分裂解,形成透亮溶液; 3)中和凝集:加中和缓冲液温和混匀,至形成凝集块; 4)成相分离:加分相溶液温和混匀,形成乳浊液,离心,弃上相,将下 相转入微量滤器滤去残留的相间沉淀; 5)过滤回收:在滤液中加DNA结合溶液转入DNA制备管,用负压或离心 法使溶液滤过硅胶膜,使DNA结合到硅胶膜上而得到浓缩和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中和缓冲液为硫酸铵或氯化铯380~480克,盐酸胍28~98克, NaH 2 PO 4 ·2H 2 O 16~18克,加水至1升; 所述的分相溶液为乙醇∶异丙醇(v/v)=2~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中和缓冲液中加有乙酸铵36~45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其特征 在于:以1)步骤结束时体积为1个体积,在3)、4)步骤中加中和缓冲液: 分相溶液(v/v)=
2: 6~
3: 4∶2.6~
4: 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分相溶液预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分相溶液预冷。

说明书


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新型的两相法使DNA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分离开来。而且能同时分离到不同的细菌组分,为这些细菌组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质粒DNA纯化方法是用SDS(十二烷基磺酸钠)、TX-100等试剂裂解细菌,使质粒DNA释放到上清中,再经酚、氯仿抽提去除蛋白质,上清中的质粒DNA经乙醇或异丙醇沉淀回收。但是这样纯化的质粒DNA中仍存留大量的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物质,这些物质严重干扰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实验结果,尤其细胞转染、基因治疗、DNA疫苗免疫等生物学研究对质粒DNA的纯度要求更高,这种纯化方法已不能满足对质粒DNA纯度上的要求,需采用其它形式的纯化方法来分离纯化质粒DNA。

    另有文献报道采用了DEAD-silica树脂(resin)来纯化质粒DNA。DNA分子上带有磷酸根基因,使DNA分子带负电荷。在silica上DEAE基团密度远高于传统多糖类树脂上的DEAE密度,使DNA更为牢固地结合到这种含高密度DEAE的树脂上的,而且需用很高的盐浓度才能将DNA洗脱下来,但蛋白质等其它杂质在较低的盐浓度时就被洗脱下来,DNA与其它杂质达到完全分离。但这种情况只有在生物大分子表面未结合SDS等阴离子时才出现。但是,在含质粒DNA的上清中,实际上存留了大量与SDS结合的变性蛋白质、LPS、多糖。SDS分子带有硫酸根基因,带负电荷,能与蛋白质等分子牢固结合,造成这些分子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大大改变了原来的层析行为,使蛋白质、LPS和多糖地洗脱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无法完全将DNA与蛋白质、LPS等杂质彻底地分离开来。

    中国专利文献CN1378592A公开了“在无RNA酶和有机溶剂的条件下应用切向流过滤来纯化质粒DNA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消化所述细胞;(b)将细胞培养约4到24小时以进行裂解并溶解,但不对RNA进行酶促消化;(c)除去来自细胞的裂解物杂质以提供一种质粒DNA溶液;(d)使该溶液流经切向流过滤装置而过滤,以获得含有该质粒DNA的回流液;(e)回收该回流液。该法分离速度和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DNA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分离开来,分离速度和效果都较好的DNA纯化方法。

    本发明的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操作步骤:

    1)加液悬浮:含质粒的细菌液离心弃上清后,加细菌悬浮液使彻底悬浮;

    2)加碱裂解:加细菌裂解液温和混匀,使菌体充分裂解,形成透亮溶液;

    3)中和凝集:加中和缓冲液温和混匀,至形成凝集块;

    4)成相分离:加分相溶液温和混匀,形成乳浊液,离心,弃上相,将下相转入微量滤器滤去残留的相间沉淀;

    5)过滤回收:在滤液中加DNA结合溶液转入DNA制备管,用负压或离心法使溶液滤过硅胶膜,使DNA结合到硅胶膜上而得到浓缩和回收。

    上述步骤1)、2)和5)为常规步骤。3)到4)为新型的相分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首先必需含有在乙醇/异丙醇高度不溶解的盐,而且蛋白质,LPS(细菌脂多糖),RNA以及脂质在该盐中将变性析出或不溶解,相反DNA必须完全溶解。硫酸铵、氯化铯具备这样的特性。由于硫酸铵价格低廉,而且又是蛋白质LPS,RNA的有效变性剂。在这个体系中细菌经SDS/NaOH溶解并释放出质粒DNA后,用含硫酸铵的溶液中和,使蛋白质变形并与基因组DNA形成紧密的不溶性复合物。但是这时溶液体系中硫酸铵浓度不足以使其他杂质都有效沉淀下来。在加入有机溶液乙醇∶异丙醇(v/v=2~10∶1)后,水份被抽提到了有机相(上相)中,使无机相中的硫酸铵浓度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呈高度的脱水状态。除了质粒DNA仍呈溶解状态位于下相外,细菌脂溶性成分被抽提到上相,所有其他的细菌成份由于与饱和硫酸铵和乙醇∶异丙醇都不相容而被变性沉淀出来,RNA由于密度大,被离心沉淀在管底,其他变性成份沉淀在相间。

    纯化的关键性原理就是在饱和状态的硫酸铵中质粒DNA仍保持完全的溶解状态,而其他杂质被完全变性并沉淀出来。加入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使含硫酸铵溶液中的水份被抽提走,使下相达到近饱和状态的硫酸铵溶液。形成这两相体系的关键是(1)含一定浓度硫酸铵的溶液;(2)一定体积和一定比例的乙醇∶异丙醇溶剂。如果硫酸铵浓度过低,不易形成两相,而且硫酸铵会析出。浓度太高,硫酸铵也会析出。仅当加入适当比例体积的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时才能形成两相系统,并使下相中的硫酸铵的浓度达到近饱和的状态。当加入的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体积过小,不能成相,反而导致硫酸铵沉淀。体积过大,也形成沉淀,尽管DNA并不析出,但不利于后续的操作。乙醇也可以与硫酸铵的溶液形成两相体系,但所需的乙醇体积过大,而且比例稍有偏差,会导致或者不能成相,或者造成硫酸铵沉淀析出。加一定量的异丙醇,硫酸铵溶液与乙醇∶异丙醇有机溶剂的两者的比例范围大大加宽。

    所述的中和缓冲液为硫酸铵(或氯化铯)380~480克,盐酸胍28~98克,NaH2PO4·2H2O 16~18克,加水至1升;所述的分相溶液为乙醇∶异丙醇(v/v)=2~10∶1。其中,盐酸胍能促使质粒DNA的游离性,使DNA有效进入下相,而不至于与蛋白质形成共聚凝集。

    所述的中和缓冲液中加有促使盐析的乙酸铵36~45克,则效果更好。

    常规的DNA结合溶液:5~7M盐酸胍,还有20~100mM NaH2PO4,40~200mM NaAc,pH5.0~6.0。

    在实际操作中,以加液悬浮步骤结束时体积为1个体积时,在3)、4)步骤中加中和缓冲液:分相溶液(v/v)=1.6~2.4∶2.6~3.2,就能达到所需效果。

    对所加分相溶液进行预冷,可以使分相效果更好,预冷通常不高于10℃。

    本发明独特的相分离只需要一步即将不同的细菌组分同时分离开来,是本发明技术的创新点。在该相分离体系中,RNA在离心过程中沉淀于管底4,基因组DNA与变性蛋白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位于相间2,多糖、脂多糖、脂质、细菌代谢产物和色素被抽提到上相1中,而质粒DNA仍呈溶解状态位于下相3,见图1。下相中已高度纯化的质粒DNA在特定的高盐条件下结合到silica膜/上,达到快速回收和进一步纯化的目的。经洗涤液、脱盐液(100mM NH4Ac,55~70%乙醇,10mM Tris-HCl,pH7.0)洗涤去除残留在silica膜上的杂质和高浓度盐离子后,吸附到silica膜上的质粒DNA经微量水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洗脱下来,并可立即用于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

    用本发明相分离技术将质粒DNA分离纯化,具有分离纯度高,速度快(约10-20分钟完成)的优点,而且能同时分离到不同的细菌组分,为这些细菌组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分离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在实施例中,

    细菌悬浮液:含有RNase Al的25mM Tris-HCl缓冲液,pH8.0;

    细菌裂解液:1%SDS/0.18~0.2M NaOH(SDS:十二烷基磺酸钠);

    中和缓冲液:380~480克,盐酸胍28~98克,NaH2PO4·2H2O 16~18克,加水至1升;

    分相溶液:乙醇∶异丙醇(v/v)=2~10∶1;

    DNA结合溶液:5~7M盐酸胍,还有20~100mM NaH2PO4,40~200mM NaAc,PH5.0~6.0。

    一般采用,细菌悬浮液:细菌裂解液:中和缓冲液:分相溶液:DNA结合溶液(v/v)=1∶1∶1.6~2.4∶2.6~3.2∶2。

    脱盐液:100mM NH4Ac,55~70%乙醇,10mM Tris-HCl,pH7.0;

    洗涤液:2.5-5M盐酸胍,20mM Tris-HCl,pH6.5-7.0;

    RNase Al是100μg/ml的RNA酶组分Al;

    Tris是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实施例1——超纯质粒DNA小量纯化

    一、实验准备

    1.第一次使用时,将随试剂盒携带的RNase Al(100μg/ml的RNA酶组分)全部加入细菌悬浮液(含有RNase Al的25mM Tris-HCl缓冲液,pH8.0)中,混合均匀,4℃密闭贮存。

    2.第一次使用时,按脱盐液(100mM NH4Ac终浓度,56%乙醇,pH值7.0)试剂瓶上指定的体积加入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室温密闭贮存。

    3.使用前注意观察细菌裂解液中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现,如有沉淀,请于37℃温育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再使用。

    4.  4℃预冷中和缓冲液和分相溶液。

    二、操作步骤

    1、加液悬浮:收集1~4ml LB培养基中培养过夜的质粒菌液,12000×g离心30秒,弃尽上清。用250μl已加了RNase Al的细菌悬浮液充分悬浮细菌沉淀。

    注意:细菌过量会影响裂解、中和效率。若使用丰富培养基,菌液体积应减半或更少。

    注意:确认细菌悬浮液中已加入RNase Al;悬浮需均匀,不应留有小的菌块,否则会影响菌体的裂解。

    2、加碱裂解:加入250μl细菌裂解液(1%SDS/0.2M NaOH,温和但充分地上下翻转混合4~6次,此步骤不宜超过5分钟。

    注意:避免剧烈摇晃,否则将导致基因组DNA的污染;细菌裂解液使用后立即盖紧瓶盖,以免空气中的CO2中和细菌裂解液中的NaOH,降低溶菌效率。

    3、中和凝集:加入450μl 4℃预冷的中和缓冲液(硫酸铵420克,盐酸胍47克,NaH2PO4·2H2O 16克,乙酸铵36克,加水至1升),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8~10次,充分混合均匀。

    注意:避免剧烈摇晃,否则将导致基因组DNA的污染。

    4、成相分离:加入650μl 4℃预冷的相分离液(乙醇∶异丙醇(v/v)=3∶1),温和地上下翻转10次,再稍用力混合数次使溶液形成混浊的乳浊液,12000×g离心1分钟。吸弃蓝色上相,将无色下相转移至微量滤器(置于1.5ml离心管中)中,12000×g离心30秒。

    注意:上相无需完全弃尽,在转移无色下相时偶有混入的上相,可在Tip头内迅速分相,易于丢弃(见图1)。如在转移过程中吸入少量界面沉淀,不必去除,可在过滤时除去。

    5、过滤回收:弃微量滤器,加450μl DNA结合溶液到滤液中,混合均匀。

    步骤6.1可以选择负压法或离心法操作。

    6.1A.负压法

    6.1A.1.将DNA制备管插到负压装置的插口上。将步骤5中的混合液加入DNA制备管中,开启并调节负压,以大约每秒1滴的流速缓慢吸尽管中溶液。

    6.1A.2.将负压调至最大,加500μl洗涤液,负压吸尽管中溶液。

    6.1A.3.保持负压,沿管壁四周加700μl已加入无水乙醇的脱盐液,负压吸尽管中溶液;以同样的方法再用700μl脱盐液洗涤一次。

    注意:确认在脱盐液中已按试剂瓶上指定的体积加入无水乙醇;沿管壁四周加入脱盐液有助于彻底冲洗掉沾在管壁上的盐份。

    6.1B.离心法

    6.1B.1.将DNA制备管置于2-ml微量离心管中,将步骤5中的混合液加入DNA制备管中,12000×g离心30秒。

    6.1B.2.弃滤液,将DNA制备管置回到2-ml微量离心管中,加500μl洗涤液,12000×g离心30秒。

    6.1B.3.弃滤液,将DNA制备管置回到2-ml微量离心管中,加700μl已加入无水乙醇的脱盐液,12000×g离心30秒,以同样的方法再用700μl脱盐液洗涤一次。

    注意:确认在脱盐液中已按试剂瓶上指定的体积加入无水乙醇。

    6.2.将DNA制备管置于1.5ml离心管中,12000×g离心1分钟。

    6.3.将DNA制备管置于另一洁净的1.5ml离心管中,在silica膜中央加60μl Eluent或去离子水,室温静置1分钟。12000×g离心1分钟洗脱DNA。

    实施例2——超纯质粒DNA中量纯化

    操作步骤

    1、加液悬浮:收集40ml LB培养基中培养过夜的高拷贝质粒菌液,或100ml 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的低拷贝质粒。≥3000×g离心8min,弃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纸巾上数分钟,除尽上清。用4.5ml已加入RNase Al的细菌悬浮液充分悬浮细菌。

    注意:细菌过量会影响裂解、中和效率及质粒DNA的得率。若使用丰富培养基,菌液体积应减半或更少。

    注意:确认细菌悬浮液中已加入RNase Al。悬浮需均匀,不应留有小的菌块。否则会影响菌体的裂解。

    2、加碱裂解:加入4.5ml细菌裂解液,温和但充分地上下翻转混合4~6次,此步骤不宜超过5分钟。

    注意:细菌裂解液使用后立即盖紧瓶盖,以免空气中的C02中和细菌裂解液中的NaOH,降低溶菌效率;

    避免剧烈摇晃,否则将导致基因组DNA的污染。

    3、中和凝集:加入8ml 4℃预冷的中和缓冲液,立即温和并充分地上下翻转混合均匀,直至沉淀形成紧实的凝集块。

    注意:加入中和缓冲液后,应立即混合,以避免形成局部的凝结块;避免剧烈摇晃,否则将导致基因组DNA的污染。

    4、成相分离:加入12ml 4℃预冷的相分离液1,温和地上下翻转10次,再稍用力上下混合数次使溶液形成混浊的乳浊液,4℃,≥10000×g离心8分钟。吸弃蓝色上相,将下相转入中量滤器中,用推注法将溶液过滤到50ml离心管或其他容器中。

    注意:上相无需完全弃尽,在转移无色下相时偶有混入的上相,可在移液滴头内迅速分相,易于丢弃。如在转移过程中吸入少量界面沉淀,不必去除,可在过滤时除去。

    5.过滤回收:用力上下摇晃装有DNA结合溶液-R的试剂瓶,充分悬浮其中的硅胶颗粒,加8ml DNA结合溶液-R到滤液中,混合均匀。

    注意:硅胶颗粒是DNA吸附介质,需充分悬浮均匀。

    步骤6.1可以选择负压法或推注法操作。

    6.1A.负压法

    6.1A.1.正确连接VITAGENE(中文名称)负压装置,将甲量制备管插到负压装置的插口上。吸取步骤5中的混合液转移到中量制备管中,开启并调节负压,以每秒约2滴的流速缓慢吸尽管中溶液。

    6.1A.2.将负压调至最大,加9ml Buffer W1,负压吸尽管中溶液。

    6.1A.3.保持负压,向中量制备管中加9ml已加入无水乙醇的脱盐液,负压吸尽管中溶液。

    注意:确认在脱盐液溶液中已按试剂瓶上指定的体积加入无水乙醇。

    6.1B.推注法

    6.1B.1.吸取步骤5中的混合液转移到中量制备管中,插入注射器芯,垂直向下缓慢推注,以每秒约2滴的流速排尽管中溶液。

    6.1B.2.旋转取下中量制备管上含硅胶颗粒的纯化柱,退出注射器芯,再将纯化柱重新安装到注射器上,加9ml Buffer W1,插入注射器芯,垂直向下推注,排尽液体。

    注意:硅胶颗粒为白色颗粒,如未见白色颗粒沉积在柱中,复查步骤7是否将硅胶颗粒充分悬浮均匀。

    6.1B.3.以同样方法,用9ml已加入无水乙醇的脱盐液洗涤中量制备管。

    注意:确认在脱盐液中已按试剂瓶上指定的体积加入无水乙醇。

    6.2.旋转取下含硅胶颗粒的纯化柱,置于1.5ml离心管中,最高速度离心2分钟。

    6.3.将纯化柱置于洁净的1.5ml离心管中,在硅胶颗粒上加500μl水。用Tip头轻轻搅拌硅胶颗粒使其被洗脱液完全浸透,室温静置1分钟。12000×g离心1分钟。

    5.4.弃纯化柱,在洗脱的质粒DNA中加400μl异丙醇,混合均匀,12000×g离心10分钟。

    5.5.仔细倒置离心管丢弃上清。加500μl-20℃预冷的70%乙醇,12000×g离心2分钟。

    5.6.仔细倒置离心管丢弃上清,室温干燥10分钟。

    5.7.用适量水溶解DNA沉淀。

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分离法纯化质粒DNA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新型的两相法使DNA与其他生物大分子分离开来。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操作步骤:1)加液悬浮;2)加碱裂解;3)中和凝集;4)成相分离5)过滤回收。用本发明相分离技术将质粒DNA分离纯化,具有分离纯度高,速度快(约1020分钟完成)的优点,而且能同时分离到不同的细菌组分,为这些细菌组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