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99203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6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5437.3

申请日:

2004.05.20

公开号:

CN1572312A

公开日:

2005.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9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变更后: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74000 山东省荷泽市中华西路369号变更后:274000 山东省荷泽市中华西路369号|||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咸阳步长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西区高新路50号南洋国际大厦20楼 邮编: 710075变更后权利人: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山东省荷泽市中华西路369号 邮编: 274000登记生效日:2010.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8; A61K9/48; A61P9/04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28; A61K9/48; A61P9/04

申请人:

咸阳步长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涛

地址: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西区高新路50号南洋国际大厦20楼

优先权:

2003.05.30 CN 03134212.4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郭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中药制剂及它的制备方法,它由人参、白附片、桂枝、丹参、赤药、益母草、泽泻、猪苓、车前子、大枣等药材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温阳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效,可显著降低或消除心衰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产品制剂没有毒副作用,且制备工艺简便,产品质量便于控制,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人参100-250份、白附片150-400份、桂枝200-480份、丹参500-1200份、赤药250-600份、益母草500-1200份、泽泻250-600份、猪苓250-600份、车前子250-600份、大枣200-480份、葶苈子250-600份、砂仁150-400份、大腹皮250-600份制备而成。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人参167份、白附片278份、桂枝333份、丹参833份、赤药417份、益母草833份、泽泻417份、猪苓417份、车前子417份、大枣333份、葶苈子417份、砂仁278份、大腹皮417份及适量辅料制备而成。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滴丸、口服液体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

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这种中成药具体的制备成颗粒剂时可以这样:人参用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药液浓缩备用;打碎的砂仁、桂枝用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其药渣及人参药渣与其它药物用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后加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加水稀释,滤过,药液浓缩,与人参药液混匀,干燥,粉碎,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及适量乳糖,混匀,制粒,分装,即得。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成药具体的制备成胶囊剂时可以这样制备:人参、丹参、泽泻、葶苈子、赤芍、益母草、白附片加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减压干燥,粉碎,细粉备用;桂枝等六味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同上述细粉混匀,干法制粒,包衣,装胶囊,即得。

6、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成药具体的制备成片剂时可以这样制备:人参、丹参、泽泻、葶苈子、赤芍、益母草、白附片加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减压干燥,粉碎,细粉备用;桂枝等六味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同上述细粉混匀,干法制粒,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说明书

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中药制剂及它地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充血性心力衰竭一旦形成,多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不易治疗,往往成为心血管病的主要死因,其5年生存率不足50%。在治疗上,洋地黄、利尿剂多年来一直是治疗心衰的一线药物,但因其毒副作用,如洋地黄中毒促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管扩张剂又因低血压综合症的发生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这些化学药品在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预防心衰反复发作方面也存在有一定缺陷。中医药在防治心衰方面有疗效巩固、整体调节、不易耐药、副作用小等优点,但迄今尚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中药制剂,本申请人于2003年5月30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名称为:一种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申请号为:031342124的专利申请,该药主要用于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该发明并未完全完成,并不能够直接的指导工业化生产、向医患双方提供比较确切的治疗用制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中药制剂及它的制备方法,这种中成药在本发明中已经得到比较具体的药物制剂以及这种制剂的制备方法;用它们能够比较好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这种疾病;同时提供的制剂比较符合患这类疾病患者的使用要求。本发明的所提供的中成药组方是这样的: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人参100-250份、白附片150-400份、桂枝200-480份、丹参500-1200份、赤药250-600份、益母草500-1200份、泽泻250-600份、猪苓250-600份、车前子250-600份、大枣200-480份、葶苈子250-600份、砂仁150-400份、大腹皮250-600份制备而成。具体的说:它由人参167份、白附片278份、桂枝333份、丹参833份、赤药417份、益母草833份、泽泻417份、猪苓417份、车前子417份、大枣333份、葶苈子417份、砂仁278份、大腹皮417份及适量辅料制备而成,所述辅料根据制备制备剂型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辅料,其中包括使用乳糖等。
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备成颗粒剂可以这样制备:人参用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药液浓缩备用;砂仁(打碎)、桂枝用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其药渣及人参药渣与其它药物用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后加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加水稀释,滤过,药液浓缩。与人参药液混匀,干燥,粉碎,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及适量乳糖,混匀,制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备成胶囊剂可以这样制备:人参、丹参、泽泻、葶苈子、赤芍、益母草、白附片加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减压干燥,粉碎,细粉备用;桂枝等六味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同上述细粉混匀,干法制粒,包衣,装胶囊,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中成药制备成片剂可以这样制备:人参、丹参、泽泻、葶苈子、赤芍、益母草、白附片加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减压干燥,粉碎,细粉备用;桂枝等六味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静置,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同上述细粉混匀,干法制粒,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温阳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效,可显著降低或消除心衰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产品制剂没有毒副作用,且制备工艺简便,产品质量便于控制,解决了申请人原来申请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生产,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病发展至一定的严重程度,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因而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同时,静脉血回流受阻,静脉系统瘀血,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咳嗽咯痰,倦怠乏力,口唇紫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量减少,心率增快,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疼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浮肿等等。祖国医学中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心痹、惊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血瘀、厥脱等病证的范畴。症见:心悸、气喘、形寒肢冷、脘腹胀满、下肢水肿、小便短少、面色瘀暗、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胁下痞块、舌质淡或瘀暗、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结代或疾数散乱等。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与之相应的中医证候,究其病机,当属阳虚气虚、血瘀水阻所致。其病位在心,与肺、脾、肾有关。盖《素问·痿论》日:“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又日:“心藏血脉之气也”。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血荣气卫论》日:“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由此可见,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血液才能在脉中运行,周流全身,荣养四肢百骸。若心气不足,帅血无力,则见心悸、气喘,动则犹甚之症;心气虚而又来之不均者,则脉象有结、代、促、涩之候。心属火,火是阳气之象征,心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则为心阳虚,此乃气损及阳也,故又有四肢不温,形寒怕冷之症。盖“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故心气亏虚日久,累及于肺,肺虚升降出入异常而见咳嗽气喘等;心火不生脾土,脾失健运而见脘腹胀满;心火不能下济肾阳,阳虚则见形寒肢冷,阳虚不能温化水湿则见小便短少、下肢水肿。《素问·调经论》日:“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今阳虚气虚,气虚不能帅血运行,阳虚生内寒,血为之凝聚,脉为之不通,导致血脉瘀阻,故有口唇青紫,颈脉怒张,胁下痞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之症。盖“气行则水行”,气虚则水运失常,阳虚不能化水,以致水邪为患。水邪溢于肌肤而成浮肿;水气凌心而致心动不安;不邪停留胸腹而致胸水、腹水。综上所述,本病的病机为阳虚气虚,血瘀水阻,导致上述各种症状的发生。因此,其治疗当以温阳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为法。俾心气充沛,阳气得复,瘀去水行,诸症自除。
本发明的组方是为阳虚气虚,血瘀水阻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而研制出来的,以温阳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为法。方中以人参、附子为君药;桂枝、丹参、赤芍、益母草为臣药;以砂仁、大腹皮、泽泻、猪苓、葶苈子为佐药;以大枣为使药。
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善治诸种气虚症,并可益气以助阳;制附子,辛热,温通心阳、运脾阳、补肾阳。参附相伍,温阳益气,相得益彰,上可补心肺而助心阳;中可补脾阳;下可资肾阳,俾气阳同救,鼓动有力,使血脉通利,则瘀血去,水湿消,诸症可除,此乃治本之法。故二药为方中之君药。
桂枝,辛甘温,温通心阳,又能温阳化气而利水湿;丹参、赤芍,活血祛瘀;益母草,活血祛瘀并可利水。四药合用,有温通心阳,活血祛瘀,利水去湿之功,以加强君药之功效,是以为臣药。
砂仁,辛苦温,醒脾和胃,行气宽中;葶苈子,苦寒,泻肺平喘,逐饮利水;大腹皮,辛温,行气导滞,利水消肿;泽泻、猪苓,甘淡,利水渗湿;再加车前子,以增强利水消肿之功。以上六味合用,佐君臣各药以加强治疗作用,共为方中之佐药。
大枣,甘温,益气补中,调和诸药,是以为使。
以上诸药合用,可共奏温阳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临床试验观察及疗效
一、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属中医辨证为气虚阳虚、血瘀水阻者;
2、病种属左心衰和全心衰者;
3、形成心衰的原发病为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属稳定者)或风湿性心脏病者;
4、心功能分级属II、III级者。符合以上条件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二、试验方法:
试验病例为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0例(缺血性心脏病100例以上,风湿性心脏病100例以上),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口服本药颗粒剂,一次1袋,一日3次,20天为一疗程。
三、观察指标及方法
1、安全性观测指标:
(1).一般体检项目
(2).血、尿、大便常规化验
(3).肝、肾功能检查
(4).电解质
(5).心电图
2、疗效性观测指标:
(1).一般情况: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出入量、体重。
(2).症状
(3).体征
(4).心电图检查
(5).胸部X线检查
(6).按心脏功能判断进行心功能分级
(7).心功能测定(超声多普勒)
四、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心功能分级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纠正至I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2).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但未达到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值下降≥2/3;
(3)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I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症状积分值下降≥1/3并<2/3;
(4).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
2、临床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症状积分值下降≥2/3;
(2).有效:症状积分值下降≥1/3并<2/3;
(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积分值下降<1/3。
本次试验治疗组实际观察304例,其中显效108例,有效137例,无效59例,总有效率80.59%,观察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指标异常。试验结果证实本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气虚、血瘀水阻症的中药新药。
对于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组方来生产、制备各剂型需要使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及使用不同的辅料,我们为此也作了实验选择,如:考虑糖尿病人不能用蔗糖,所以选用乳糖作为生产辅料,通过实验证明它有较好的吸湿性,能降低软材粘性,易于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人参167g用85%乙醇浸,回流提取4次,回收乙醇,药液浓缩备用;砂仁278g(打碎)、桂枝333g用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并用β-环糊精包合,其药渣及人参药渣与白附片278g、丹参833g、赤药417g、益母草833g、泽泻417g、猪苓417g、车前子417g、大枣333g、葶苈子417g、大腹皮417g用水煎煮3次,药液合并,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55%,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5(50℃),加水稀释,滤过,药液浓缩,与人参药液混匀,干燥,粉碎,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及适量乳糖,混匀,制粒,分装,即得。口服,一日3次,一次1袋。
本发明的实施例2:人参100g、白附片150g、丹参500g、赤药250g、益母草500g、泽泻250g、葶苈子250g加85%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之清膏,减压干燥,粉碎,细粉备用;桂枝200g、猪苓250g、车前子250g、大枣200g、砂仁150g、大腹皮250g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之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之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同上述细粉混匀,干法制粒,包衣,装胶囊,即得。口服,一日3次,一次5粒。
本发明的实施例3:人参250g、白附片400g、丹参1200g、赤药600g、益母草1200g、泽泻600g、葶苈子600g加85%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之清膏,减压干燥,粉碎,细粉备用;桂枝480、猪苓600、车前子600、大枣480、砂仁400、大腹皮600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60℃)之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为75%,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60℃)之清膏,喷雾干燥得细粉,同上述细粉混匀,干法制粒,压片,包薄膜衣,即得。口服,一日3次,一次5片。
本发明中提供的其它制剂剂型如果需要制备,本申请人通过实验发现:可以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制备,并不需要特别的制备工艺和辅料。

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功能衰竭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中药制剂及它的制备方法,它由人参、白附片、桂枝、丹参、赤药、益母草、泽泻、猪苓、车前子、大枣等药材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温阳益气,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效,可显著降低或消除心衰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产品制剂没有毒副作用,且制备工艺简便,产品质量便于控制,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