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予应力或非予应力叠合楼板 本实用为涉及一种叠合楼板,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结构的予应力或非予应力叠合楼板。
众所周知,现在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板结构,有的使用传统予制予应力空心楼板其抗震性能较差,容易产生纵向通缝开裂;有的使用整体性能较好的现浇楼板,施工时需支拆模板及临时支撑影响工程进度;而采用一般的叠合楼板施工时仍须设置临时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几种楼板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予应力或非予应力叠合板,综合了传统的予制空心楼板无支撑安装速度快和现浇楼板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一种予应力或非予应力叠合楼板,由予制叠合板和予制叠合楼板上的叠合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予制叠合板为予制空心板,在现场施工时其予制空心板不用设置临时支撑。
为了提高叠合楼板的整体性和抗剪性能,前述的予制空心板其横断面为空心地两侧带有挑出板如形,在施工现场将叠合层与带有挑出板的予制空心板叠合后构成一体的形叠合楼板结构,即为第一种叠合楼板结构。
同前述相同的理由,所述的予制空心板其横断面为空心的两侧带有挑出板及中部带有槽板如形,叠合层与带有挑出板及中部槽板的予制空心板叠合后构成一体的形叠合楼板结构,即为第二种叠合楼板结构。
同前述相同的理由,所述的予制空心板其横断面为空心的两侧带有挑出板如形,叠合层与带有挑出板的予制空心板叠合后构成一体的形叠合楼板结构,即为第三种叠合楼板结构。
同前述相同的理由,所述的予制空心板其横断面为空心的两侧带有挑出板及中部带有槽板如形,叠合层与带有挑出板及中部槽板的予制空心板叠合后构成一体的形叠合楼板结构,即为第四种叠合楼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良好的效果:
(1)、刚度和强度均优于目前的平板叠合板,施工叠合层不用加临时支撑系统,省工省料速度快。
(2)、提高了工厂化施工程度,有利于文明施工。
(3)、克服了传统予制空心板抗震性能较差及容易产生纵向通长裂缝的弊病,本实用新型整体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际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叠合楼板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叠合楼板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叠合楼板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叠合楼板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图5为1-1剖面示意图,即为边支座和中间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叠合板,也即为予制空心板,2为叠合板通长的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如方形等形状孔洞,3为叠合层,10为边支座,11为中间支座。本实用新型的叠合板的长度为1500MM-7500MM、板宽度为400MM-3000MM、板的高度为80MM-180MM,叠合板的予应力主筋同时配置分布钢筋。图中所示4为中部槽局部相连,用于空心板较宽时以提高板的横向刚度。
实施例1为:一种叠合楼板其叠合板为4孔带有挑出板的予制空心板如图1,叠合板长度为4200MM、板宽为700MM、高为100MM-120MM,叠合层配有纵横钢筋,其横向钢筋间距为200MM-300MM。由叠合板和叠合层所组成的叠合楼板如图5所示搁置在边支座10和中间支座11上。
实施例2为:一种叠合楼板其叠合板为三孔加三孔带有挑出板及槽板的予应力予制空心板,叠合板长度为4200MM、板宽为1200MM、高度为100MM-120MM,空心板较宽时为提高横向刚度将如图2所示4使中部槽上板有2至5处相连接。
实施例3为:一种叠合楼板其叠合板为4孔带有挑出板的予应力予制空心板如图3,叠合板长度为3600MM、板宽为700MM,每侧挑出宽度为50MM-150MM、高度为120MM,其叠合板除了下部有予应力主筋和分布筋以外,其上部板面也配有间距为150MM-300MM的非予应力的纵向和横向钢筋且上板面和下板面的配筋前后左右均伸出板外以利板与板相连接。叠合层上层配置钢筋或上层和下层均配置钢筋。
实施例4为:一种叠合楼板其叠合板为三孔加三孔带有挑出板及槽板的予应力予制空心板,叠合板长度为3600MM、板宽为2000MM、高度为120MM,其叠合板除了下部有予应力主筋和分布筋以外,其上部板面配筋也如同实施例3。叠合层同实施例3。
以上实施例当叠合板中的下部主筋采用梯格骨架的双钢筋时,叠合板为普通砼即非予应力钢筋砼结构。另外实施例1~4均可如同一般叠合板加设纵向抗剪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