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也随之作多样化的变化,其中有关电子影像处理的产品亦包括于其中,该类电子影像处理的电子产品在结构上,由于内部所包含的电子零件很精密,因此在制造设计上,大都设置有外壳,将外界所可能造成的污染、破坏,尽可能地藉由所设置的外壳加以隔离。
然而,此类的电子产品虽然皆有一定的耐用程度,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而在排除故障时,就必须将外壳掀开,以进行修复的工作,若外壳部份无法方便地加以卸除,将会给修复工作造成不便。
传统市面上所使用于此类电子影像产品的外壳掀开动作的机构设计有下列两种:
1、按钮加上扭簧:是藉由扭簧的扭力来支撑掀起的上盖,而由于该扭簧是一具有一定弹力(回复力)的弹簧结构,在使用上,不仅有发生弹性疲劳的可能,也可能因上盖物体地增加,使该上盖在掀开时无法到达支撑所需的角度。
2、按钮加上油压棒,是藉由一油压棒来支撑上盖掀开的重量,同样的原因,在使用油压棒时,必须配合上盖的重量不同来使用不同规格的油压棒,不仅在制作上较为繁琐,且油压棒的制造成本较高,连带使产品成本也将有所提高。
在一般习知技术中,欲达到支撑上盖重量的目的,除上述两种方式外,尚有两段式掀盖的作法。这些作法皆可以用来进行支撑上盖的操作,但在设计成本与制作方便的考量上,各有其不利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发展一更完善且成本更低廉的掀起机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使其结构简化,使支撑结构的零件减少,降低成本,并可根据需要使机盖盖合或固定在不同的掀开角度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固定轮,于该固定轮上设置有多数个卡槽,该固定轮是固定连接于该机盖;
一定位按钮,设置于该机体内,并可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定位按钮更包括一固定杆;
当该定位按钮在该第一位置,该固定杆是与该固定轮上的卡槽之一互相卡合以使机盖固定连接在该机体,且该机盖与该机体之间成一角度;当该定位按钮在该第二位置,该固定杆脱离该固定轮上的卡槽。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设置于机体上的、当该定位按钮在该第二位置时将机盖推离该机体的弹出装置,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出装置包含一设置于机体上的凹槽,该凹槽内设置有一弹片及一弹簧体。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为一下段宽上段窄的沟槽,且于上下段相接处为一直角转折;该弹片呈“冂”形,并于两下端处设置有一卡勾,该弹片的卡勾与该凹槽中直角转折处相扣合,是该弹片与该弹簧体卡扣于该凹槽内。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出装置为一扭力弹簧,且设置于该机盖与该机体的连接部分。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槽为凹槽齿。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轮为击轮。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轮为具有不对称齿的齿轮。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按钮上设置有一箝位板,该固定轮上设置有一梯形体,当该定位按钮于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箝位板与该梯形体相互卡合。
所述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按钮以一弹簧的弹力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虽也运用弹簧的弹力,但在机盖掀开时支撑机盖的固定杆及固定轮等构件是刚性构件,弹性体仅运用在定位按钮上用于松开固定轮,因此弹性疲劳发生的可能性小。对于重量不同的各种机盖,因在机盖掀开时支撑机盖的固定杆及固定轮等构件是刚性构件,故而可提高适应的程度,同时,降低因机盖重量的不同而更换支撑结构所必须消耗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包括有:一固定轮,于该固定轮上设置有多数个卡槽;一定位按钮,设置于该机体内;当该定位按钮在该第一位置,该固定杆是与该固定轮上的卡槽之一互相卡合以使机盖固定连接在该机体,当该定位按钮在该第二位置,该固定杆脱离该固定轮上的卡槽。使用者可移动该定位按钮,使定位按钮的定位杆松开该固定轮,此时设置于机体上的弹性结构将利用弹力使机盖往上弹开一小段距离,此时机盖可自由上下掀动,并可配合固定轮上的多数个卡槽,分段式地固定在几个不同的掀开角度。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图面的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1B为图1A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转轴结构部份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3A~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将机盖掀起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4A~C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作掀开时转轴结构部份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可应用在列表机(Printer)、影印机、传真机、扫描器(Scanner)、多功能事务机(MEP;Mrltifunctional Peripherals)等电子装置上,此类产品必须要有外壳作为其外观面,同时保护其内部的电子元件,以防止外界环境所带来的损害,然而该类装置的保护外壳却不能完全的封死,因为当内部的电子元件发生故障时,该保护外壳必须可以掀开,以进行修复、保养的工作,或是更换所需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机盖与机体的枢接装置,请参阅图1A,图1A是为本用新型实施例之一侧面剖视图,且所处状态是为一般正常工作的状况,由图1A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机盖1与机体2,其中于该机体2中适当位置处设置有凹槽3,该凹槽3内设置有一弹片32,该弹片32与机体2间并设置一弹簧体31;该机盖1上固定连接一固定轮4,并于该机体2的适当位置处相应设置有一轮槽7供该固定轮4置放;此固定轮4与一定位按钮5相配合卡扣,以固定机盖1于适当位置;定位按钮5设置于机体2上,该机盖1于适当位置处设置有一容置槽6,且该机体2上设置有一按钮槽8,定位按钮5被设置于按钮槽8内。
于图1B可看出,本实用新型中于机体2适当位置处所设置的凹槽3是一下段宽上段窄的圆柱形沟槽,且于该沟槽的上下段相交接处形成一直角转折;于此凹槽3中设置有一弹片32与一弹簧体31,该弹片32呈“冂”形,并于两下端处向外延伸设置有一卡勾,藉由该卡勾与凹槽3中直角转折处相扣合。
定位按钮5与固定轮4相扣合可以使机盖1固定盖合在机体2上。当定位按钮5向内压缩时,定位按钮5与固定轮4之间的扣合状态将被解除,因此弹片32将可藉由该弹簧体31的弹力向上弹开该机盖1。在此较佳实施例中,该弹片32所设置的卡勾结构与凹槽3的直角转折处彼此扣合,因此当弹片32及其内的弹簧体31在弹出时,仅会将该机盖1向上推开一定距离,该弹片32将阻止该弹簧体31脱离此凹槽3。
为详细说明转轴机构的设置情况,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轴机构部份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包括有一固定轮4与一定位按钮5,而于此固定轮4与机盖1连接处设有梯状体41。此梯状体41是为了配合定位按钮5的箝位板50而设置的,其作用是在机盖1盖合(尚示掀开)于机体2上时,该梯状体41可卡合于该定位按钮5上的箝位板50,以固定机盖。该梯状体41为一具有一下梯板410与上梯板414的梯状结构。上梯板414上设置有多数个螺孔,可藉由多数个固定螺钉412与固定轮4连接固定;下梯板410是用来与该定位按钮5上的箝位板50卡合。此转轴机构中所包括的该固定轮4为一设有多数个卡槽40的轮盘,该卡槽40为一圆弧形状的凹槽齿。而此固定轮4是藉由该多数个卡槽40与该定位按钮5中所设置的固定杆56相嵌合,藉此固定与该固定轮4连接的机盖1;其中该固定轮4尚设置有连板45,此连板4是用来与机盖1连接。连板45上设置有多数个螺孔47,这些螺孔47配合多数个固定螺钉412,可以使固定轮4与机盖1锁合连接。
定位按钮5是设置于机体2内。定位按钮5包括有一对前侧板58与后侧板59,并于该对前侧板58与该对后侧板59连接处设置有拉板54,且此拉板54是突出于该机体2外。在将该机盖1掀开时,藉由压缩此拉板54突出于机体2外的部份,可使定位按钮5与固定轮4松开而不再扣合;在前侧板58与后侧板59间设置有一固定杆56及一箝位档板51;该箝位档板51于顶端处则水平延伸设置有箝位板50;该箝位档板51于面对该固定杆56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弹簧52,此弹簧52的另一端则与该机体2连接固定。
该定位按钮5中所设置的该固定杆56为一圆柱形的横杆,机体2是藉由此固定杆56与固定轮4上的卡槽40嵌合固定。
请参阅图3,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将该机盖1掀开时的实施状态图。图3A是于一般工作状况时的剖面图,此时机盖1是固定覆盖在机体2上。图3B中,压缩定位按钮5的拉板54外露于机体2的部份,使定位按钮5的箝位板50与该固定轮4上的下梯板410脱离,因凹槽3中的弹簧体31向上推弹片32,而弹片32于两下端处所设置的卡勾则与机体凹槽3的直角转折处相扣,以避免弹簧体31跳离凹槽3,并藉由此弹片32与弹簧体31推开机盖1一段距离。
图3C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掀开该机盖1至一定角度的示意图。定位按钮5设置于机体2中,该定位按钮5的拉板54是突出于机体21外,以供操作者移动该定位按钮5并压缩该弹簧52,以释放该固定杆56与固定轮4卡槽40间的扣合固定。当机盖1盖合于机体2上时,此定位按钮5中的箝位板50与梯状体41相扣,以避免该机盖1与机体2分离。当使用者将该定位按钮5向弹簧52方向压缩(如图式中箭头所示方向)时,如前于图3B中所述,藉由此拉板54突出于该机体外加以压缩后,使得箝位板50与梯状体41之下梯板410不再扣接,并使定位按钮5中的固定杆56与固定轮4中的卡槽40分离;在操作者将该机盖1向上掀离机体2后,由于该固定轮4上设置有多数个卡槽40,因此固定轮4可藉由这些卡槽40而分段地与该定位按钮5中的固定杆56相扣固定,因此机盖1可有数种不同的掀开角度,使用者可依需求自行调整设定。
请参阅图4A、4B、4C。其中该图4A为一般工作状况时,机盖1覆盖于机体2上时,转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而图4B为此第一实施例中该定位按钮5于压缩时,与该固定轮4分离时的状况示意图;至于图4C则为该机盖1在掀开一定角度后,该定位按钮5与固定轮4扣合的结构示意图;由此图4A、4B、4C中可看出,该定位按钮5中所设置的固定杆56与固定轮4中所设置的多数个卡槽40的其中之一相扣合,故可以固定该固定轮4,并支撑机盖1。定位按钮5可于该机体2结构内所设置的按钮槽8与机盖1的容置槽6内作滑动;当使用者借助拉板54往后压缩弹簧52,以使定位按钮5向后滑动时,该定位按钮5中的箝位板50便不再与此固定轮4上的梯状体41扣接,而且定位按钮5中的固定杆56与固定轮4中的卡槽40分离,因此使用者可以掀动机盖1至一掀开角度,直到使用者松开拉板54;而弹簧52由于弹力作用而往前推动定位按钮5向前滑动,则该定位按钮5中的固定杆56将再度与固定轮4中的卡槽40嵌合,使机盖1获一支撑力,并固定在一定的掀开角度上。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其中该转轴机构部份尚有其它实施方式,如藉由一击轮结构配合一卡勾加以达成,请参阅图5,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轮500,该固定轮500为击轮结构510的设置;或藉由一不对称齿型齿轮加上一扣键的配合达成掀开该机盖的动作,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轮600,其中该固定轮600是设置有不对称齿610。
至于在将该定位按钮压缩后,推起该机盖的机构部份,除如上述所提藉由一凹槽中所设置之一弹片与一弹簧体的实施例外,尚可运用扭力弹簧达成所要做的动作,将该机盖与机体部份分开,使掀开该机盖比较容易做到,请参阅图7,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是于轴700上加上一扭力弹簧710,在压缩该定位按钮5时,可藉由此轴700上的扭力弹簧710,将该机盖1掀开一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