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20097032.9
2006.06.03
CN2866649Y
2007.02.07
终止
无权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2.7|||授权
E03D5/00(2006.01); E03D11/02(2006.01); E03D11/10(2006.01)
E03D5/00
白玉平;
白玉平
443300湖北省宜都市一中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王远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水型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体、进水管道、排污管、喷射口、虹吸口和除臭挡板,排污管进口为斜下式,喷射口设置在紧邻排污管的上方,除臭挡板设置在虹吸口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以水流不经水圈而是由喷射口直接到喷射孔,冲刷水沿斜壁直接进入排污管,水流速度和冲力加大,能迅速产生虹吸,消除了卡纸隐患。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节水型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体(1)、进水管道(2)、排污管(3)、喷射口(4)、虹吸口(5)和除臭挡板(6),其特征在于:排污管(3)进口为斜下式,喷射口(4)设置在紧邻排污管(3)的上方,除臭挡板(6)设置在虹吸口(5)处。
说明书节水型除臭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坐便器,特别是一种节水型除臭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坐便器,一是虹吸处进入管道为平直型,水进入虹吸管道完全靠挤压力,产生虹吸主要依靠水圈冲刷水的压力增大产生,虹吸发生迟,耗水量大;二是管道后半部通常要设置一颠台(此处一般内径只有φ38mm)用于增加和提速虹吸力,由于颠台处直径过小,极易造成卡球卡纸现象,可靠性差;二是仅靠水封压臭,臭味残留重,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除臭、可靠性高的节水型除臭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水型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体1、进水管道2、排污管3、喷射口4、虹吸口5和除臭挡板6,排污管3进口为斜下式,喷射口4设置在紧邻排污管3的上方,除臭挡板6设置在虹吸口5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将虹吸口处的管道改成斜下式,冲刷水沿斜壁直接进入排污管,能迅速产生虹吸,消除了卡纸隐患;又由于将喷射口设计在排污管上方,水流不经水圈而是由一个直接的水道下到喷射孔,水流速度和冲力加大,瞬间水位势能加大,虹吸产生快,虹吸作用持续时间长、噪音小。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坐便体,2、进水管道,3、排污管,4、喷射口,5、虹吸口,6、除臭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节水型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体1、进水管道2、排污管3、喷射口4、虹吸口5和除臭挡板6,排污管3进口为斜下式,喷射口4设置在紧邻排污管3的上方,除臭挡板6设置在虹吸口5处。 本实用新型虹吸口5处的排污管3是斜下式,全程排污管道设计在φ55mm以上,取消管道拐弯处的颠台,除臭挡板6选用有弹性的塑料等材料制作,挡板大小与排污管3进口大小相当,在挡板6的1/3处的有一对板梢,板梢插入坐便器排污管进口的一对梢眼内。坐便器的喷射口4位于紧邻排污管3上方,口径大小与现有坐便器一致。水圈内的布水眼为φ6mm的小孔,方向为顺时针45度角,布水眼的个数由原来22个增加到33个以上;在圈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各开了一个φ12mm的大孔,使冲洗作用加快。 使用时,水流经进水管道2直接进入喷射口4,由喷射孔喷出,水流速度和冲力大,瞬间水位势能加大,冲刷水沿斜壁直接进入排污管3,虹吸产生快,虹吸作用持续时间长、嗓音小,消除了卡纸隐患。 除臭挡板6设置在虹吸口5处,能阻止臭味从坐便器内散发出来。
《节水型除臭坐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型除臭坐便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水型除臭坐便器,包括坐便体、进水管道、排污管、喷射口、虹吸口和除臭挡板,排污管进口为斜下式,喷射口设置在紧邻排污管的上方,除臭挡板设置在虹吸口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以水流不经水圈而是由喷射口直接到喷射孔,冲刷水沿斜壁直接进入排污管,水流速度和冲力加大,能迅速产生虹吸,消除了卡纸隐患。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