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94638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25914.X

申请日:

2004.03.04

公开号:

CN1559593A

公开日:

2005.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6/534申请日:20040304授权公告日:20090304终止日期:201503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01N65/00; A61P31/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A01N65/00; A61P31/00

申请人:

惠小敏;

发明人:

惠小敏

地址:

710400陕西省周至县军干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新思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韩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其具有清热解毒,温经通络,利九窍,避毒邪,杀虫的功效,对传染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本发明包括以下组分:苍术10~20b、雄黄10~20b、丹参10~20b、桔梗10~20b、川芎10~20b、白芷10~20b、菖蒲10~20b、皂荚10~20b、甘草10~20b、薄荷10~20b、细辛4~14b、芜荑4~14b(其中b为重量单位)。制作方法为:将筛选好的包括上述组分的药材粉碎成细粉末,与榆树皮和锯末按3∶1的比例混合后制成成品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苍术、
雄黄、丹参、桔梗、川芎、白芷、菖蒲、皂荚、甘草、薄荷、细辛、芜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分包括苍术10~20b、雄黄10~20b、丹参10~20b、桔梗10~20b、川
芎10~20b、白芷10~20b、菖蒲10~20b、皂荚10~20b、甘草10~20b、薄荷
10~20b、细辛4~14b、芜荑4~14b(其中b为重量单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分包括苍术15b、雄黄15b、丹参15b、桔梗15b、川芎15b、白芷15b、
菖蒲15b、皂荚15b、甘草15b、薄荷15b、细辛9b、芜荑9b(其中b为重量单
位)。
4、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将筛选好的包括上述组分的药材粉碎成细粉末,与榆树皮和锯末按3∶1的
比例混合后制成成品香。

说明书

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
制作方法。

二、背景技术:

传染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疫疬”或“瘟疫”。“疫疬”或“瘟疫”的发生
和流行与自然界的气候异常变化和环境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并提出对这种病的
防治,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御“瘟疫”的侵袭,同时还要适时“避
其毒气”。机体抵抗力的强弱是感染“瘟疫”的关键因素,正如《黄帝内经》载“正
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未病先防”。中医认为“内有热
则易外感”,所以建议在健康人群中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以达到“邪去而正安”
的目的。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
其具有清热解毒,温经通络,利九窍,避毒邪,杀虫的功效,对传染性疾病具
有预防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组分:苍术、
雄黄、丹参、桔梗、川芎、白芷、菖蒲、皂荚、甘草、薄荷、细辛、芜荑。

上述组分包括苍术10~20b、雄黄10~20b、丹参10~20b、桔梗10~20b、
川芎10~20b、白芷10~20b、菖蒲10~20b、皂荚10~20b、甘草10~20b、薄
荷10~20b、细辛4~14b、芜荑4~14b(其中b为重量单位)。

上述组分包括苍术15b、雄黄15b、丹参15b、桔梗15b、川芎15b、白芷
15b、菖蒲15b、皂荚15b、甘草15b、薄荷15b、细辛9b、芜荑9b(其中b为
重量单位)。

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的制作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将筛选好的包括上述组分的药材粉碎成细粉末,与榆树皮和锯末按3∶1
的比例混合后制成成品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发明对空气中的病毒有杀灭作用,不会污染环境,并具有避毒邪、杀虫
等作用,还可以预防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生的传染病,配伍合理,使用方便。

四、具体实施方式:

配方:

苍术15克、雄黄15克、丹参15克、桔梗15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
菖蒲15克、皂荚15克、甘草15克、薄荷15克、细辛9克、芜荑9克。

其中,苍术能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并且气味芳烈,因此还具有芳香祛秽
作用;雄黄能避秽解毒,杀虫;甘草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芜荑能杀虫。
上述四味药为方中配君药。白芷能疏散外邪,使热毒从外透解;细辛散阴经风
寒;川芎能活血以通经脉。上述三味药助君药发挥作用,为臣药。皂荚、丹参、
菖蒲、桔梗能开瘀利窍,避秽,宣肺达邪,利气止咳,化痰,以使毒祛、瘀散。
上述四味药为佑使药。以上十二味药均具有清热解毒,温经通络,利九窍,避
毒邪及杀虫作用。

具体制作方法为:

将筛选好的包括上述组分的药材用机器粉碎成细粉末,与榆树皮和锯末按
3∶1的比例混合后用机器制成成品香,晒干,整理压好后装箱。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药理分析如下:

1、苍术气味芳烈,具有芳香祛秽作用,民间每以苍术与白芷等同用以防疫,
可作为房内空气消毒作用,还可预防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生的传染病。取本品
芳香避秽之功,前人有“烧苍术以避邪气”的记载,近以之配艾叶为香点熏,
用于预防感冒及治疗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

2、雄黄味苦辛,性温,有毒,具有解毒杀虫的作用。本品又能消痰,能治
咽喉肿痛,呼吸急促,痰多壅塞的喉风。

3、丹参味苦,微寒。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其对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
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小鼠实验性结核
病有治疗效果。

4、桔梗性味苦、辛、平。《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
温中消谷,疗喉咽痛”,并且有祛痰及消炎作用。

5、川芎味辛、温,本品味薄气厚,共性疏通,上行巅顶,下行血海,走而
不守,辛香走散,使补而得通,不致有呆滞之弊。并且体外试验对伤寒杆菌等
革兰氏阴性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6、白芷经过药理试验研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
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7、菖蒲:《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
耳目,出声音,……不忘,不迷惑。并且动物实验有抗菌作用,挥发油具平喘、
降压与抗病毒作用。

8、皂荚:《本经》“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并且药理试验
表明其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9、甘草:《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
血气,解百药毒”。《本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
疮肿,解毒”。甘草有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并能增强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还
有解毒作用,其机制包括葡萄醛酸的结合解毒作用。甘草又有抗炎症、抗过敏
的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的粘膜,减轻刺激,有助于止咳,因此也可
作为保护性祛痰药。药理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
内代谢产物中毒及细菌素具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并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甘
草甜素及甘草次酸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甘草有抗酸及解痉作用。另外,甘
草次酸还有抗白血病作用,体外试验表明其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结
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中药香及其制作方法,其具有清热解毒,温经通络,利九窍,避毒邪,杀虫的功效,对传染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本发明包括以下组分:苍术1020b、雄黄1020b、丹参1020b、桔梗1020b、川芎1020b、白芷1020b、菖蒲1020b、皂荚1020b、甘草1020b、薄荷1020b、细辛414b、芜荑414b(其中b为重量单位)。制作方法为:将筛选好的包括上述组分的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