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水压力控制器,特别是一种压力水箱式供水系统适用的定压减压器,使得输出水流的压力保持稳定。 压力水箱供水系统也称无塔上水器。现有无塔上水器压力罐中的水,其压力由封闭在上部的压缩空气产生。为了避免水泵启动频繁,罐内送入水量较大,压缩空气产生的压力不断地在水泵起动压力和停止压力之间进行变化,水位上下限压力差较大,一般在2~3.5kg/cm2。这样,压力水箱虽可以小型化,但给水系统要比高位水箱式损坏得快。泵在停止时的压力最大,流量也大,有浪费水的缺点。使用时,溅水严重。所以无塔上水器如能装有输水稳压器,将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液压系统的定压减压閥,结构复杂,不适用于大流量的供水系统。普通的直动式减压閥,由缸体、活塞、进水口、出水口、调整螺钉和弹簧所组成。这种閥门当进口压力提高时,出口面积相应增加,虽然具有一定的减压、稳压效果,但当进口压力提高较大时,出口压力仍有相当的提高。从而使输出的压力波动大,不够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为了避免和克服上述困难,使无塔上水器或其它供水系统输出的水量,不管供水压力如何,其输出压力基本保持恒定。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完成的:在缸体内的活塞上,开有流通孔,作用在活塞上的流体动压力与弹簧力相平衡,使活塞在缸体内浮动,自动调节位置,从而引起通道面积发生变化,当进水压力升高时,通道的面积减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输水稳压器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输水稳压器另一种结构的示图。
如图1所示,在稳压器的缸体(1)内有桶式活塞(2),活塞的端面开有流通孔(3)。当水流通过时,流体动压力使活塞(2)压紧弹簧(4)。动压力越大,活塞越向出口方移动,由此可使通道面积发生变化。缸体地出流孔(5)与配水管道相连。
在缸体壁面及活塞壁面上均有进水孔(7)、(8),中间有环形水道(9)连通。为了控制通道面积发生变化,活塞进水通道的面积由活塞进水孔(8)与缸体内壁(11)的相对位置决定。当流入水的压力升高而流速增大时,弹簧(4)被压缩,进水口(8)和内壁(11)相对移动,错开位置,使进入活塞的流通面积减小,从而改变出水管的流量和压力。如果缸壁进水口与活塞进水口相对齐,直接配合控制通道面积,则需要有一导向机构,否则活塞会发生转动。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在缸壁与活塞壁的两个进水口之间采用环形水道(9)连通,可以不必考虑活塞的导向问题,使工作更加可靠。
图中缸壁进水孔(7)是圆形孔。而活塞壁进水孔(8)则是矩形孔,以使外部压力与通道面积成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进水口(8)与内壁边缘(11)相对位置的改变控制水流的通道面积。
本装置中的弹簧导向套(10)兼起活塞(2)的升程限制器的作用,使流通的面积不致过小。
如图所示,缸壁内嵌入缓冲环(13),以控制与活塞(2)的间隙,当间隙较小时,由于间隙对流体的阻尼作用,使活塞被弹簧复位时,不致产生大的冲击。
为了进一步减少活塞复位时产生的冲击和噪声,在缓冲环(13)和堵塞(14)之间设置一个起缓冲作用的O形橡胶圈(15)。
输水稳压器一端有带螺纹的堵塞(14),用以调节弹簧的压紧力,从而可以调整压力水箱内使活塞动作的最低压力。这样,有利于稳压器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当水流压力较小时,活塞壁进水孔(8)保持完全打开。弹簧的弹性作用使活塞进水通道面积增加。
如图2所示,输水稳压器也可以设计成由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的结构,活塞流通孔(3)与活塞座(17)之间的相对距离通过水流压力和弹簧力自动调节。活塞座(17)具有与流通孔(3)相应的密封部分(18),当水流压力升高时,活塞与活塞座之间的流通面积减小。
使用输水稳压器,当压力水箱内压力升高时,活塞进水通道面积减小,输出水量不会因压力升高,流速增大而增大,给水压力基本保持稳定。设计精度0.3kg/cm2。这样,即使水箱内压力波动较大,例如2~6kg/cm2,用户配水管路仍可满足使用要求。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压力水箱内上、下限压力差,压力水箱就可以做得比较小。使用输水稳压器使压力水箱式供水系统与高位水箱式供水系统没有什么区别。小型化的优点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