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支护用的迈步式伸移顶梁液压支架。 根据85年申请号为CN85202365U的专利,其液压支架是由顶梁、支柱组合而成。前顶梁、板弹簧、后顶梁推进油缸组成迈步推进装置。当支架工作时,工作面顶板不平,板弹簧承受不必要的外载荷,伸移时阻力大,使支架迈步动作减缓,有时甚至剪断板弹簧的固定螺栓,且板弹簧材质要求很特殊,造价高,加工工艺难度大。另外,其推进油缸联接在后顶梁和板弹簧后端,正常工作时活塞杆伸出,承受一定的外力和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移顶梁液压支架,它既能支护顶板,完成支架推移,又能在采煤工作面顶板不平整时缓冲外来载荷,减少迈步推进时的摩擦阻力,改善推进油缸的工作条件。
其解决方案是:在支架的前顶梁和后顶梁内装一槽形支承梁代替板弹簧,该支承梁的前端自由伸入前顶梁内,后端与后顶梁铰接并可上下滑动,在前顶梁与后顶梁相接处装有两个圆柱形缓冲压缩弹簧机构,而推进油缸的活塞杆装在前顶梁上,缸体联接在支承梁后部。
这样,支架处于支护状态时,仅由支柱支撑着前、后顶梁,而支承梁不受外力,顶板不平整时,支承梁能上下滑动一定距离并将不平衡力传递给缓冲压缩弹簧机构。平衡外力,推进油缸只在迈步伸移时活赛杆伸缩,正常支护时亦收缩在缸体内,不受外界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支承梁受力情况改善,伸移摩擦阻力减少,操作方便灵活,制造工艺和结构简单,原材料及加工费用降低,特别适用于顶底板条件较差,煤层厚度变化大的中小型煤矿采区的支护,应用于放顶煤采煤法回收顶煤,提高原煤的回收率,改善工人安全生产条件。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参照附图,前顶梁〔1〕,后顶梁〔14〕,为用钢板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梁,铰接在前顶梁〔1〕上的二个液压支柱〔22〕、〔23〕,铰接在后顶梁〔14〕上的另一液压支柱〔24〕,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支撑机构。
套装在前顶梁〔1〕内的前探梁〔2〕与前油缸〔6〕组成本实用新型地前探梁机构,前探梁〔2〕为一前端呈三角形的框形焊接物件,安放在前顶梁〔1〕的框前部。前油缸〔6〕安放在前探梁〔2〕与前顶梁〔1〕矩形框的下部,其活塞杆与固定在前探梁〔2〕上的销钉〔5〕铰接,其后端铰接在前探梁〔2〕尾部,并与液压锁〔8〕相连接。
支承梁〔4〕,推进油缸〔9〕,弹簧机构〔10〕、〔1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伸移机构。支承梁〔4〕由普通钢板或一般低合金钢板制作成凹形,安放在由前探梁〔2〕、前顶梁〔1〕、后顶梁〔14〕形成的内框上部,其前端有一滚轮〔3〕可在前探梁内框上壁自由滚动,其后端有一倒L型联接体〔16〕,其上开有一略带弧形的长条形小槽,销钉〔17〕将支承梁〔4〕与后顶梁〔14〕铰接,推进油缸〔9〕装入支承梁〔4〕的凹形框内,其缸体联接头铰接在支承梁〔4〕后部靠,其活塞杆与前顶梁〔1〕上的支承座〔7〕铰接,液压锁〔15〕通过支承梁〔4〕下部的长方形孔固定在推进油缸〔9〕的联接体上。弹簧机构〔10〕、〔12〕相邻分别安装在前顶梁〔1〕的后端和后顶梁〔14〕的前端,他们支撑着支承梁〔4〕。弹簧机构〔10〕、〔12〕分别由导向筒〔26〕、〔29〕,弹簧〔25〕、〔13〕、导杆〔11〕、〔30〕调节螺母〔27〕、〔28〕组成,调节螺母〔27〕、〔28〕可上下调节弹簧〔25〕、〔13〕的伸缩量。
斜支柱〔18〕用来支撑采区挡矸、竹帘网或铁丝网。
支架伸移的操作是通过注液枪,将乳化液泵站来的压力液按需要注入支柱〔22〕、〔23〕、〔24〕或前油缸〔6〕,推进油缸〔9〕的液压锁〔19〕、〔20〕、〔21〕、〔8〕、〔15〕,控制他们的上升下降或左右伸移,以完成支架支撑项板或整体推移动作,其动作步骤如下:
首先提起支柱〔22〕、〔23〕,支承梁〔4〕前端悬空,弹簧〔25〕被压缩,支承梁〔4〕相应向下偏转2~3倾角,前顶梁〔1〕脱离顶板压力推进油缸〔9〕活塞伸出,带动前顶梁〔1〕、前探梁〔2〕、支柱〔22〕、〔23〕一起前移700毫米,然后升紧支柱〔22〕、〔23〕,提起后顶梁〔14〕上的支柱〔24〕,支承梁〔4〕后端悬空,弹簧〔13〕被压缩,后顶梁〔14〕脱离顶板压力,推进油缸〔9〕活塞收缩,通过支承梁〔4〕带动后顶梁〔14〕前移700毫米,使之靠拢前顶梁〔1〕,再升紧后顶梁〔14〕上的支柱〔24〕,整个支架即前进了一步,进入新的正常支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