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黄芩苷制剂的配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外用黄芩苷制剂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芩苷(甙)为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尚无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生产的黄芩苷(甙)液用于临床,而黄芩苷(甙)药理活性是多方面的,它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利胆,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是多种中药注射液、口服液、胶囊、饮片、丸散、膏丹的组成成分,黄芩苷(甙)溶解度好,毒性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开发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外用黄芩苷制剂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外用黄芩苷制剂的配制方法:
黄芩苷(甙)液配方
1)、称取黄芩苷粉及抗氧化剂,其中黄芩苷粉按所需体积及设定的浓度称取,抗氧化剂为每100ml加0.05-0.2g,然后添加注射用水至预配量体积的65-85%;2)、用5%-20%碱性溶液和1%-10%酸性溶液以滴加或喷洒方式调节PH至5.5~8.0,按设定的浓度加水定容并静置一天以上,即100毫升含设定值的黄芩苷,测渗透压合格;3)、再依次用滤纸、垂熔漏斗、0.22u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玻璃容器内,115℃灭菌30分种,灯检提示澄明,静置无沉淀,并经动物实验证实其溶血、热原、血管脆性、无菌试验合格后即得。使用时直接将黄芩苷(甙)液涂于患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或不加盖清洁敷料。可外用于治疗感染切口、溃疡、脓肿、疖、痈、烧创伤创面、窦道等。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黄芩苷液地配制方法还可以进行完善。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无水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或其它抗氧化剂。所述的碱性溶液为NaOH、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或其他碱性溶液。所述的酸性溶液为盐酸、磷酸或其他酸性溶液。
在步骤2中可以加入0.1%-10%的助溶剂,所述的助溶剂为聚乙二醇、土温80、普郎尼克、羧甲基纤维素、卵磷脂,以增加其稳定性。还可以在步骤2中添加氯化钠、葡萄糖粉或其它增量剂,调渗透压到等渗状态。
黄芩苷(甙)膏配制方法:
1)按所需重量称取灭菌后的黄芩苷(甙)粉,添加适量医用酒精搅拌成稀糊状。再添加凡士林或雪花膏适量制成膏状,必要时可添加适量氧化锌粉,经动物实验证实其皮肤过敏试验合格后即得。然后分装入容器内阴凉保存备用。
2)使用时直接将黄芩苷(甙)膏涂于患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或不加盖清洁敷料。可外用于治疗感染切口、溃疡、脓肿、疖、痈、烧创伤创面、窦道等。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黄芩苷(甙)药理活性是多方面的,它在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利胆,抗感染,抗肿瘤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是多种中药注射液、口服液、胶囊、饮片、丸散、膏丹的组成成分,黄芩苷(甙)溶解度好,毒性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开发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20%黄芩苷(甙)液配方:按所需体积5000ml称取纯度>95%(如为99%)的黄芩苷(甙)粉1010克(5000ml*20%/99%)及抗氧化剂:硫代硫酸钠(每100ml加0.05-0.2g),添加注射用水至预配量体积5000ml的65-85%,用5%-20%NaOH溶液调节PH至5.5~8.0,必要时用1%-10%HCL进行调节,或同时加入0.1%-10%的助溶剂聚乙二醇,以增加其稳定性。按20%浓度加水定容并静置一天以上,即5000毫升含1010克的黄芩苷,测渗透压合格。再依次用滤纸、垂熔漏斗、0.22u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玻璃容器内,115℃灭菌30分种,灯检提示澄明,静置无沉淀,并经动物实验证实其溶血、热原、血管脆性、无菌试验合格后即得。使用时直接将黄芩苷(甙)液涂于患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或不加盖清洁敷料。可外用于治疗感染切口、溃疡、脓肿、疖、痈、烧创伤创面、窦道等。
2、保存方法:避光、阴凉保存
3、小鼠静脉注射20%黄芩苷液的急性毒性实验(LD50)。
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Bliss’s法)
剂量 对数剂量 死亡率 实验机率单位 拟合回归机率单位 回归机率单位 误差
1.702 0.23 0 3.04 2.5 2.5 -0.000459
2.002 0.3 10 3.72 3.36 3.36 -0.000122
2.355 0.37 20 4.16 4.21 4.21 0.000214
2.771 0.44 40 4.75 5.07 5.07 0.000552
3.26 0.51 90 6.28 5.92 5.92 0.000889
显著性指数: G=0.2498 X50=0.437 Sx=0.0196 G较小,已省略
异质性检查: Chi2=1.66 Chi2.05=7.82 Sb=3.0942 无异质性
回归议程式为:Y(Probit)=-0.3028+12.1339*10g(D) r=0.9500
LD50=2.7354+/0.3432(2.4136~3.1)
Feiller异质性校正:Sx=0.0170 Sb=2.3033
LD50=2.7354+/0.2588(2.4888~3.0064)g/kg体重
黄芩甙注射液的无菌试验结果:血平板35℃72h培养无细菌、真菌生长
黄芩甙注射液的抑菌试验结果(MIC mg/ml)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0.8
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 3.1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6.3
黄芩甙注射液对161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mg/ml)
菌名(株) MIC范围 MIC50 MIC90 MBC范围
大肠埃希氏菌(30) 3.2~50 12.5 25 12.5~50
肺炎克雷伯氏菌(32) 6.3~12.5 12.5 12.5 12.5~25
铜绿假单胞菌(33) 0.4~12.5 3.2 6.3 0.8~25
阴沟肠杆菌(30) 1.6~12.5 6.3 6.3 3.2~25
葡萄球菌(36) 0.1~6.3 0.4 0.8 0.2~12.5
由上可见黄芩甙注射液对细菌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
实施例2:
20%黄芩苷(甙)膏配方:
1)按照所需重量5000克称取灭菌后的黄芩苷(甙)粉,如称取纯度>95%(如为99%)的黄芩苷(甙)粉1010克(5000克*20%/99%),添加适量医用酒精搅拌成稀糊状。
2)再添加约80%所需重量的凡士林制成膏状,必要时可添加适量氧化锌粉(相当于所需重量的0.5%--10%),然后分装入容器内阴凉保存备用。经动物实验证实其皮肤过敏试验合格后即得。
3)使用时直接将黄芩苷(甙)膏涂于患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或不加盖清洁敷料。可外用于治疗感染切口、溃疡、脓肿、疖、痈、烧创伤创面、窦道等
实施例3:
另一种20%黄芩苷(甙)膏配方:
1)按照所需重量5000克称取灭菌后的黄芩苷(甙)粉,如称取纯度>95%(如为99%)的黄芩苷(甙)粉1010克(5000克*20%/99%),添加适量医用酒精搅拌成稀糊状。再添加约80%所需重量的市售雪花膏制成膏状,必要时可添加适量氧化锌粉(相当于所需重量的0.5%--10%),经动物实验证实其皮肤过敏试验合格后即得。
2)使用时直接将黄芩苷(甙)膏涂于患处,可依据具体情况加或不加盖清洁敷料。可外用于治疗感染切口、溃疡、脓肿、疖、痈、烧创伤创面、窦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