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电缆携带式石油射孔器的安全点火装置。包括电雷管、导爆索、枪头和吊环。 目前公开使用的电缆携带式石油射孔器的点火装置是在固定吊环的枪头上装置电雷管,使其一根脚线同射孔器的金属部分电连接,另一根脚线同引爆导线电连接;电雷管同缠绕在各个射孔弹上的导爆索端部固定在一起。点火时,在导线和射孔器金属部分之间加上电压,将电雷管引爆,便可引爆全部射孔弹。
这种点火装置的电雷管在射孔器下到井下之前就已同导爆索耦合,脚线也已经同引爆导线电连接。如果因为静电积累或井场的杂散电流窜入引爆回路,就会导致误爆事故。因此现有的点火装置是不安全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设计一种石油射孔器的安全点火装置,在射孔器下井之前使电雷管与导爆索处于分离状态,下井后自动实现耦合。这样,既使电雷管发生意外也不会造成严重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石油射孔器的安全点火装置,包括吊环、枪头、固定在枪头中的导爆索,以及电雷管和引爆导线。其特征是:在吊环和枪头之间延伸出一个中空的缸体。在该缸体中有一个可上下移动柱塞。下井前柱塞位于缸体中的上止点,下井后柱塞在井内液体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到下止点,使安装在该柱塞下端孔洞中的电雷管同设在缸体底部、与所说的导爆索固定在一起的传爆管实现耦合。电雷管的脚线穿过所说柱塞的中心同所说的引爆导线电连接。
这种点火装置的电雷管在下井前不与导爆索(通过传爆管)耦合,因此,在电雷管意外爆炸时,由于它同导爆索之间存在着一段足以隔爆的间隙,不会导致引爆全部射孔弹的严重事故。射孔器下到井下后,由于井内液体的压力作用,推动柱塞向下移动,最终同缸体地底部接触。这时,装在柱塞下端孔洞中的电雷管与设在缸体底部的传爆管和导爆索实现耦合,能够可靠地完成点火。
本实用新型的点火装置充份利用了井内充水这一特点,利用水的压力推动柱塞,带动电雷管同导爆索耦合,从而避免了误爆事故的发生。因此它在井场作业时是安全的。
本实用新型唯一的附图表明了石油射孔器安全点火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以下将对照附图的标号介绍一个较好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按照附图是很容易实施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枪头17和吊环1之间设置了一个中空的缸体10。缸体内有一个携带电雷管8的柱塞7。电雷管装在该柱塞下端的孔洞中,其脚线由柱塞中心穿出,与引爆导线2电连接。
柱塞7在下井前一直位于缸体中的上止点使电雷管8同设在缸体底部(或枪头的顶部)的传爆管13之间有一段足以隔爆的间隙19。这样在射孔器下井前万一电雷管发生意外,也不会引爆传爆管和导爆索,导致全部射孔弹误爆。
当射孔器下到井下时,由于井内水压作用于柱塞顶部,使柱塞向下移动,直到电雷管8与传爆管13贴紧(柱塞7达到下止点)为止。这时电雷管与传爆管实现了耦合,可以有效地将电雷管的爆炸传播给传爆管13和导爆索14,完成点火过程。
为了防止柱塞下移或其他撞击危及电雷管,在电雷管8同柱塞7下端的孔洞之间设有减震垫6和减震环9。它们均可采用橡胶或类似的弹性材料制造。
在所说的柱塞7上设有一道或多道密封环5,以改善柱塞同缸体之间的气密性,保证在井下高压条件下不会从两者的间隙处进水。缸体10同枪头17的连接处也设了密封环11;在电雷管脚线引出的地方采用了密封塞4。它们分别保证缸体与枪头连接处和电雷管脚线引出处的密封性。
同已有技术一样,电雷管的另一脚线也同射孔器的金属部分电连接。
吊环1、缸体10和枪头17可以设计成一体。为着制造的方便,也可以如图那样分别加工,然后组装到一起。本实施例在缸体下端制有凸缘15,枪头17上端制有螺纹16,由连接螺套12利用螺纹16将缸体同枪头固定在一起。
在缸体的上部,吊环1焊接在一个吊环帽3上,吊环帽同缸体之间采用螺纹20连接。吊环帽中心开有一个直径小于柱塞外径的通孔21,其作用是当吊环帽旋紧在缸体上之后,柱塞便被限制在缸中,不会脱出。通孔21还可用来盘绕一段导线2,使柱塞下移时不受导线的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