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为将大理石、花岗岩、石板及其它石材、人造石材、瓷砖、陶板等墙面材料贴装到墙面上,而固定在墙面材料背面上的背板。 以往,将大理石、花岗岩、石板、及其它石材、人造石材、瓷砖、陶板等墙面材料贴装到墙面上时,如图11所示,在墙面1上抹水泥浆2,再将背面加工成横沟3a的墙面材料贴上去,使水泥砂浆2进到横沟3a里,从而达到贴装强度。
如上所述,以往的贴装构造有如下缺点:
(1)在水泥砂浆2干燥之前,墙面材料3不能被固定,因此工期增长。
(2)贴装施工要求技术熟练。
(3)贴附强度低,大理石等重石材容易脱落。
由于有以上缺点,就希望有工期短,施工简单,贴附强度高的贴装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贴装墙面材料等的新施工法所用的背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背板有如下特征:
它是为将板状墙面材料贴在墙面上、固定在墙面材料等的背面的背板;
在其边缘部有阶状部分,这是为了当其固定在墙面材料的背面时,与该背面的边缘部之间形成插入贴装卡具插装部用的间隙。
这样将背板固定在墙面材料的背面以后,由于背板有阶状部分,它与墙面材料等的背面边缘部之间形成了插装用的间隙。因此,将贴装卡具固定在墙壁上,利用墙面材料等与背板之间端面上的间隙插装在贴装卡具的插装部分,从而将墙面材料等固定在墙面上。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的贴墙侧的轴测图,图1(b)是安装在贴装卡具上的轴测图;图2(a)是粘接面的轴测图,图2(b)是装在贴装卡具上地轴测图;图3是墙面材料与背板被粘固的状态,同时包括贴装卡具的轴测图;图4(a)-(e)是本实用新型用的各种贴装卡具实例的轴测图;图5是将贴装卡具固定在墙面上的正视图;图6是用本实用新型贴装构造实例的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贴装构造其它实例的剖面图;图8是背板的主要部位的平面图;图9是图8上的背板与墙面材料粘接状态下主要部位的剖面图;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图11是以往墙面材料贴装构造的剖面图。
图1、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10,例如它是用塑料注射成型,或用铁、不锈钢,及其它金属板等制成的。
背板10有四边形外框部分11,如图2所示,外框部分11的表面(贴墙面材料的一侧)上有由阶状部分13而形成的比外缘表面高的粘接面14。背面(贴墙侧)上,如图1所示,有因阶状部分16而形成的比外缘背面15高的贴墙面17。
同时,在外缘背面15上还设有凹部18。
如图3所示,这背板10的外框部分11的粘接面14,与大理石、花岗岩、石板、人造石材、瓷砖、陶板等墙面材料3的背面用粘接剂粘牢。外框部分11的外缘表面12,如前所述,比粘接面14稍低一点,所以在墙面材料3的外缘内面之间形成了间隙部分30。(参照图6、7)
图4(a)为贴装卡具40的一例。
这个贴装卡具40,乃由可用螺钉或钉子及其它方法固定在墙壁1上而带有安装孔41的平板部分42,从平板部分42的一端弯成的立起部分43,及由立起部分前端弯成与平板部分42平行的插装部分44构成。
立起部分43有与背板10的外框部分11的外缘11′厚度相同的镶嵌高度(参照图6),如图1(b)所示,在外缘11′嵌插于卡具上的状态下,平板部分42与外框部分11靠墙面一侧的贴墙面17基本在一平面上或比贴墙面17稍低一些;如图2(b)所示,插装部分44与外框部分11的粘接面14基本在一平面上或比粘接面14稍低一些。
图4(a)所示的贴装卡具40的平板部分42,如图5下部所示,可用螺钉20等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墙面上。当墙面1为胶合板、方木等底层时,可用螺钉、钉子等固定,如果墙面是混凝土底层时,可如图6所示,用螺钉20等将其固定在预埋件上,当墙面1为型钢、角钢等时,可采取用螺栓代替螺钉,将平板部分紧固其上等适宜的手段。
贴装卡具40,因其长度、插装部分的弯曲方向不同而有如图4(b)-(e)所示的各种形状。
例如图4(d)所示的贴装卡具40,是按图5上部所示,沿垂直方向固定在墙面1上的。
如上所述,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墙面1上的卡具40的插装 部分44,如图6上所示,是插装在背板10与墙面材料3的下端面的间隙部30内的;沿垂直方向固定的贴装卡具40的插装部分44,是插装在右侧端面的间隙部30内,墙面材料3以背板10的贴 墙面17贴在墙面上的状态被固定在墙面上的。
就这样,将多个贴装卡具40预先固定在墙面1上,然后依次将墙面材料3按贴装卡具40位置与上下左右相邻的墙面材料对齐固定在墙面上。
但在相邻的两块墙面材料3与3之间留有贴装卡具40的立起部分42厚度的间隙,因此,应在该处由外向内涂挤油灰等填料。
贴装卡具40按其种类可分别用在适宜之处。图7是用图4(e)卡具的应用示例。
为使墙面材料3与背板10的粘接更加牢固,如图8、9所示,在外框部分11的凹部18上开设了很多孔19,如图9所示,粘接剂A被挤压冒出到孔19的环状台阶部19a的周围以后固化,更强化了粘固状态。
另外,在粘接面14上开设沟槽(无图示),因将粘接剂挤到沟槽内,也可以增强粘接力。
同时,如图10所示,为了增加背板的强度,也可在外框部分11之间同一平面上增设横梁22及突筋23,并在突筋23之间,填入发泡苯乙稀等制成的板状缓冲填料24,使其处于墙面1与墙面材料3之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举例进行了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结构,例如背板10的形状,只要能固定在墙面材料3上,且以贴装卡具40的插装部分44插装在间隙部分30内的方法固定即可。另外,背板10不一定用粘接方法固定在墙面材料的背面,用其它恰当的方法也可。
上面是关于墙面材料的示例说明,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地面大理石等板材的贴装。
本实用新型的贴装墙面材料用背板,在其边缘部,有阶状部分,这是为了当其固定在墙面材料的背面时,与该背面的边缘部之间形成插入贴装卡具插装部用的间隙。只需要把固定在墙面上的贴装卡具的插装部插入到互相固定的墙面材料和上述背板的端面所形成的插入用间隙中,可将墙面材料简单地贴装到墙面上,不用以往的水泥砂浆等,因此,没有干燥期,工期可大幅度缩短,工程劳务成本可显著地降低,不必熟练技术,同时,由于在背面粘固了背板10,墙面材料3的整体强度有所增加,墙面材料3的厚度也可明显地减薄,因此墙面材料3的价格也可便宜,重量明显减轻,同时,墙面1到墙面材料3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也可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