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93722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9507.3

申请日:

2003.09.19

公开号:

CN1491735A

公开日:

2004.04.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01D 21/26申请日:20030919授权公告日:20051102终止日期:2012091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21/26; B04C5/00; E02B8/00

主分类号:

B01D21/26; B04C5/00; E02B8/00

申请人: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水电设计研究所;

发明人:

周著; 侯杰; 邱秀云; 赵涛; 牧振伟

地址:

83005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南昌路4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汤建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中获取清水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分离室、水平悬板、斜悬板、清水出口和清水汇集槽,分离室包括倒锥形室和圆柱形室,倒锥形室的顶端与圆柱形室的底端相接在一起,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圆柱形室的底部并沿切线方向通入圆柱形室内,在倒锥形室的底端有浑水出口,水平悬板包括上水平悬板和下水平悬板,上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清水出口下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上部。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不加任何絮凝剂和动力,就可以从流动的浑水连续获得清水,单位面积产水量高于目前国内所有自来水厂的等面积产水量,不但适于城市自来水企业使用,而且适于居住人口分散的农牧区使用;对环境没有危害,有利于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分离室、水平 悬板、斜悬板、清水出口和清水汇集槽,分离室包括倒锥形室和圆柱形室, 倒锥形室的顶端与圆柱形室的底端相接在一起,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圆柱形 室的底部并沿切线方向通入圆柱形室内,在倒锥形室的底端有浑水出口,水 平悬板包括上水平悬板和下水平悬板,上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清水出口下方 的圆柱形室内的上部,下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进水管上方的圆柱形室内的底 部,斜悬板固定安装在下水平悬板上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中部,清水汇集槽位 于清水出口处的圆柱形室的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倒锥形室 的锥度为10至85度;或/和,圆柱形室的高度等于或大于0.5米;或/和, 进水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水平悬 板的宽度与进水管的横截面的宽度或直径相等;或/和,下水平悬板的长度为 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4: 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斜 悬板的宽度为圆柱室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或/和,斜悬板的斜度为 10至85度;或/和,斜悬板的长度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5: 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 水平悬板的宽度为圆柱室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或/和,上水平悬板的 长度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或/和,清水出口的宽度为圆柱 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水平悬 板的宽度为圆柱室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或/和,上水平悬板的长度为 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或/和,清水出口的宽度为圆柱形室周 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
7: 根据权利要求1、2、3和6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 于清水汇集槽内向外通有清水出流管。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水汇集 槽内向外通有清水出流管。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清水汇集 槽内向外通有清水出流管。

说明书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中获取清水的装置,是一种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获得清水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清水澄清,就是将含有高浓度泥沙的浑水放入水池,让浑水在静止状态下,泥沙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逐渐使水变清。这种方法是要修建较大的静水池,投资大。另外当泥沙浓度高、含细泥沙量大时,其澄清时间较长,对于缺乏大型澄清池的群众就很不方便。二是向浑水中投入絮凝剂(如聚丙乙酰胺等),加快泥沙的重力下沉作用,现所有的自来水厂都采用这种方法,农牧民也有用此种方法的。如在浑水中搅拌明矾。这种方法的最大弊病是絮凝剂对人体有害。同时,加了絮凝剂后排出的泥沙必须按污泥进行处理,处理工作困难,耗资大。

    本申请人已经申请了一种用于排除河水中泥沙的“排沙漏斗”,并已经被授予了中国专利权,其专利号为96114757.1,通过对该“排沙漏斗”地室内模型试验及实际工程中的运行情况的深入观察,发现漏斗室内水流表面有出现局部清水的现象,但极不稳定,稍有扰动,局部清水现象立即消失,难以取出。该“排沙漏斗”的结构如图1、2和3所示,由进水涵洞2、水平悬板3、调流墩4、溢流堰5、回水槽6、排水渠9、漏斗室11、排沙底孔7和排沙廊道8等构成。其溢流堰为1/4圆周溢流,当带有泥沙的渠水从进口涵洞2沿边缘进入漏斗室11后,在漏斗室11的边壁、水平悬板3和调流墩4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螺旋流,使渠水中的泥沙向漏斗室11中央集中,并从排沙底孔7排出,除掉有害泥沙的水沿水平悬板3顶上的溢流堰溢入回水槽6,然后经排水渠9进入原渠道;尽管其排沙和节水效果都非常好,甚至在漏斗室内水流表面有出现局部清水现象,但是,这种局部的清水现象极不稳定,稍有扰动即消失,无法取出清水。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解决了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中获取清水的疑难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分离室、水平悬板、斜悬板、清水出口和清水汇集槽,分离室包括倒锥形室和圆柱形室,倒锥形室的顶端与圆柱形室的底端相接在一起,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圆柱形室的底部并沿切线方向通入圆柱形室内,在倒锥形室的底端有浑水出口,水平悬板包括上水平悬板和下水平悬板,上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清水出口下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上部,下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进水管上方的圆柱形室内的底部,斜悬板固定安装在下水平悬板上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中部,清水汇集槽位于清水出口处的圆柱形室的外部。

    上述倒锥形室的锥度可为10至85度。

    上述圆柱形室的高度可等于或大于0.5米。

    上述进水管的横截面可为矩形或圆形。

    上述下水平悬板的宽度可与进水管的横截面的宽度或直径相等。

    上述下水平悬板的长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上述斜悬板的宽度可为圆柱室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上述斜悬板的斜度可为10至85度。

    上述斜悬板的长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上述上水平悬板的宽度可为圆柱室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上述上水平悬板的长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

    上述清水出口的宽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

    上述清水汇集槽内向外通有清水出流管。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不加任何絮凝剂和动力,就可从流动的浑水连续获得清水,其清水中的含沙量小于0.5kg/m3(浊度小于500度);在浑水含沙浓度小于200kg/m3的高浓度范围内获取清水,单位面积产水量高于目前国内所有自来水厂的等面积产水量;本发明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大小根据供水量多少可大可小,不但适于城市自来水企业使用,而且适于居住人口分散的农牧区使用;排出的泥沙勿需按污泥处理,对环境有利;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有利于推广使用;运行管理方便,无需专人看管,仅需定期检查。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专利号96114757.1的“排沙漏斗”的俯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I‘-I‘向剖视图,附图3为附图1的II’-II‘向剖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5为附图4的I-I向剖视图,附图6为附图4的II-II向剖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引水渠,2为进水涵洞,3为调流悬板,4为调流墩,5为溢流堰,6为回水槽,7为排沙底孔,8为排沙廊道,9为排水渠,10为接河道,11为漏斗室,12为进水管,13为下水平悬板,14为斜悬板,15为上水平悬板,16为分离室,17为清水出口,18为清水汇集槽,19为清水出流管,20为浑水出口。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4、5和6所示,该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包括进水管12、分离室16、水平悬板、斜悬板14、清水出口17和清水汇集槽18,分离室16包括倒锥形室和圆柱形室,倒锥形室的顶端与圆柱形室的底端相接在一起,进水管12的进水端位于圆柱形室的底部并沿切线方向通入圆柱形室内,在倒锥形室的底端有浑水出口20,水平悬板包括上水平悬板15和下水平悬板13,上水平悬板15固定安装在清水出口17下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上部,下水平悬板13固定安装在进水管12上方的圆柱形室内的底部,斜悬板14固定安装在下水平悬板13上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中部,清水汇集槽18位于清水出口17处的圆柱形室的外部。

    本发明既可建成移动式的,也可建成非移动式的。移动式最好采用钢结构,非移动式的可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本发明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大小根据供水量多少可大可小,不但适于城市自来水企业使用,而且适于居住人口分散的农牧区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获取清水的效果,倒锥形室的锥度可为10度或30度或或60度或85度,圆柱形室的高度可大于0.5米或等于1米或2米或3米或5米或10米,进水管12的横截面可为矩形或圆形,下水平悬板13的宽度可与进水管12的横截面的宽度或直径相等,下水平悬板13的长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斜悬板14的宽度可为圆柱室直径的六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斜悬板14的斜度可为10度或30度或60度或85度,斜悬板14的长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上水平悬板15的宽度可为圆柱室直径的六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上水平悬板15的长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清水出口17的宽度可为圆柱形室周长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四。

    如附图4和6所示,在清水汇集槽18内向外通有清水出流管19,以便于向外供清水。

    对上述本发明进行模型试验:浑水采用中值粒径为0.018mm的天然砂配制,试验用最大泥沙浓度为125kg/m3,最小浓度为20kg/m3,圆柱室的横断面为1m2,日产清水量达20m3/日·米2。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不加任何絮凝剂和动力,可以从流动的浑水连续获得清水,其清水中的含沙量小于0.5kg/m3(浊度小于500度)。

    2.在浑水含沙浓度小于200kg/m3的大浓度范围内获取清水,单位面积产水量高于目前国内所有自来水厂的等面积产水量。

    3.本发明的大小可根据供水人口多少做大做小,不但适于城市自来水企业使用,而且适于居住人口分散的农牧区使用。

    4.排出的泥沙勿需按污泥处理,对环境有利。

    5.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便于群众购置。

    6.运行管理方便,无需专人看管,仅需定期检查。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中获取清水的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分离室、水平悬板、斜悬板、清水出口和清水汇集槽,分离室包括倒锥形室和圆柱形室,倒锥形室的顶端与圆柱形室的底端相接在一起,进水管的进水端位于圆柱形室的底部并沿切线方向通入圆柱形室内,在倒锥形室的底端有浑水出口,水平悬板包括上水平悬板和下水平悬板,上水平悬板固定安装在清水出口下方的圆柱形室内的上部。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不加任何絮凝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