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P字锁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改进型的P字锁,特别是一种具有上锁卡掣性且抗破坏性强的P字锁。
P字锁主要是由一U型锁勾,及一枢设在U型锁勾一端的锁杆所组成;其中,该锁杆的另端(即未枢设在U型锁勾的一端)设有一锁本体,于上锁时,由U型锁勾穿插过轮胎(或其他想锁的物件)后,再与锁杆另端的锁本体锁接,以此达到锁的功能,因锁接后锁杆另端的锁本体是位在U型锁勾的外侧,这样的称之为P字锁。
已有技术中,P字锁的结构而言(请参阅图1、图2所示),构件大致可区分为U型锁勾1、锁杆2、及锁本体3三部份;其中:该U型锁勾1,是由一空心金属管(图3所示)经弯折而成,一端设成锁掣端10,用以供锁本体3的锁掣杆34嵌入,以此达到上锁效果,另一端嵌设焊接有一枢接头11,用以供锁杆2的一端枢设定位。
该锁杆2,是由一空心金属短管20及一T型枢轴21相互嵌设焊接所组成;其中,该T型枢轴21的T字端设有一枢接槽22,两侧设有枢接孔23,所以可供U型锁勾1的枢接头11嵌入枢接槽22内,并以轴棒24嵌入固设在枢接孔23的两端,以此达到锁杆2被枢设定位而且具有灵活转动位移。
而锁本体3,是由一空心金属锁壳30及一锁筒31所组成;其中,该锁壳30的一端是嵌套在上述短管20并施以焊接定位,另一端则供锁筒31嵌入,以梢件32嵌设定位,该锁壳30设有一管孔33,可供U型锁勾1设有锁掣端10的端头嵌入,而该锁筒31则具有一锁掣杆34,可受控制推入与U型锁勾1的锁掣端10嵌结结合。
在上锁时(见图3),是用手推动锁本体3的锁掣杆34,使锁掣杆34位移伸入U型锁勾1地锁掣端10内(见图4所示),且其整个锁掣杆34杆身伸入受到锁掣端10的包围,以达上锁卡掣效果。然而,该结构所掣成的P字锁在使用上尚存在如下缺点:
(一)U型锁勾1及金属短管20都为空心,以致抗破坏性效果差。
(二)锁本体3的锁掣杆34与U型锁勾1的锁掣端10仅呈两点接触,以致当锁本体3的锁壳30被外力由上往下冲击时,很容易造成锁掣杆34断裂或弯折,而丧失锁掣的效果,纵锁掣杆34未断裂而仅弯折,就难以重新再锁上,显然上锁卡掣性存在着不足之处。
(三)金属短管20与T型枢轴21因采用嵌设焊接组成,多一道焊接手续不仅增加施工制造成本,而且对其结构的硬度(即抗破坏性)并无多大增强作用,并增加了加工成本。
本发明人鉴于P字锁进行改进,让使用者上锁更加方便外,最主要的仍要具有最起码的锁掣效果,但已有P字锁在使用上及加工组装上尚分别具有上列缺点,因此,发明人根据已有技术的改进,形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进型的P字锁,使改进后的P字锁构造具有上锁卡掣性佳,而且抗破坏性强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特征是:面对该U型锁勾的锁掣端,其锁本体的锁掣杆端则增设一锁掣座与锁掣杆有同体连动的关系,该锁掣座在上锁时是整个包覆住U型锁勾的锁掣端,所以具有上锁卡挚性佳,而且抗破坏性强。
另外,该锁杆的金属短管与T型枢轴采用一体成型制成且是实心的结构,增强其硬度,具有更抗破坏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图1是已有技术中P字锁的结构图。
图2是已有技术中P字锁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已有技术中P字锁上锁时的剖视图。
图4是已有技术中P字锁上锁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P字锁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P字锁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P字锁上锁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P字锁上锁后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字锁结构可分为U型锁勾4、锁杆5、及锁本体6三部份;其中,该U型锁勾4,使用实心金属杆体(请配合图7所示)经弯折而成,使其结构具有硬度,一端设有一锁掣端40,用以供锁本体6的锁掣座66嵌套包覆,以此达到上锁效果,另一端则也设有一枢接头41,用以供锁杆5的一端枢设定位。
该锁杆5,使用实心结构一体成型,还设有T型枢轴50,该T型枢轴50设有枢接槽51及枢接孔52,可供U型锁勾4的枢接头41嵌入其枢接槽51内,以轴棒53嵌入焊设在其枢接孔52的两端,以此达到锁杆5被枢设定位且具有灵活转动位移。该锁本体6,由一空心金属锁壳60及一锁筒61所组成;其中,该锁壳60的结构如前所述一样,还设有一管孔62,一端与锁杆5嵌套焊接定位,另一端则供锁筒61嵌入,而以梢件63嵌设定位;再有该锁筒61的锁掣杆64嵌入端,设有中空有螺纹结构65,可供一锁掣座66的锁掣螺杆67锁入,致该锁掣座66与锁掣杆64呈同体位移连动关系,且锁掣座66面对U型锁勾4的锁掣端40设有一锁掣槽68,可包覆整个锁掣端40卡掣定位。在上锁时,是用手推动锁本体6的锁掣杆64,使锁掣座66受锁掣杆64的连动位移而套住该U型锁勾4的锁掣端40(如图8所示),而且由锁掣端40整个面部侧身受到锁掣座66的锁掣槽68所包覆,而达上锁卡掣效果。
由于U型锁勾4的锁掣端40是被整个包覆,所以卡掣的接触面为整环,并非已有技术以两点卡掣接触,所以,上锁卡掣性佳,再有,锁杆5的枢接端(即T型枢轴50)是一体成型,而且锁杆5整体为实心结构,使其结构硬度强,抗破坏性增强,锁掣效果加强。
综上所述,本发明人通过对已有技术的改进,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