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锁合块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隐藏式锁合块,尤指一种可同时适用于钩挂锁、U型锁以及钢索锁等多种构造,而可达成方便使用、大幅节省材料成本、组装简便又快速,以及增进防盗功效等目的之构造,属门锁构件。
传统的U型锁构造大致都具有锁管体,以及套置于锁管体内部之基座锁心体,以及可适时套锁在锁管体上之锁杆体等多个元件,而且每一元件更包含多个细部构件,组合时相当不便,且速度慢、产量少。
锁管体内部之设计系可供其它构件置放的基座,以及配合置放的锁心体及锁杆体,是以必须将整个一体成型之基座、锁心体及锁杆体套入该锁管体之内部,如此,相对地会增加材料成本。
再加上习知U型锁构造中,位于该锁管体之内部构件,系藉由众多的特殊元件所组成,始能符合开闭锁功能,进而达成防盗的目的,因此在装配组合时,会因繁杂众多的构件而造成组装时的困难度,同时也会减缓装配时的速度。
再者,习知U型锁之锁心体大都是设在锁管体之外侧端,使得窃贼很容易用工具从旁侧直接敲击锁心体,而破坏锁的心脏组织,成为另一缺失之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锁合块,使锁杆体之底端能够顺利置入位于锁管体侧边周缘壁面之置放槽内,而可同时适用于钩挂锁、U型锁以及钢索锁等多种构造,并可依实际情况及需求任意将隐藏式锁合块单独套置于锁管体之一端或两端,以增加使用时之方便性,并可减少材料成本;同时,位于该锁管体之内部构件,只需运用简单便捷之元件,即可符合开闭锁功能,而可达到组装简单又快速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锁合块,其主要包含有:
一锁合块6,其侧端系开设有一可供锁杆体4插置之插置槽60以及一可供锁心体8置放之置放槽62,并于该锁合块6的中央适当处开设有一可与插置槽60及置放槽62相互贯通之槽道64,该槽道64中并定位置放有邻于锁心体8之圆珠640、弹性元件642以及可邻于锁杆体4之圆珠641,且整个锁合块6可以隐藏式单独套入锁管体2一端或两端中,上述锁心体8则依序包含有圆珠卡制块80、第一段锁心82、第二段锁心84:
该圆珠卡制块80系位于置放槽62中,而顶部系可凸伸出置放槽62并与圆珠640相互抵触,使能直接嵌入或抵制圆珠640,以达开锁或闭锁之功能,该圆珠卡制块80的顶部周缘适当处系开设有一可供圆珠640嵌入之圆珠挡孔800,该圆珠卡制块80之底端则系向下延伸形成有接柱体802;
该第一段锁心82,其系可被固定在上述锁合块6之置放槽62中,且该第一段锁心82系套于圆珠卡制块80底端之接柱体802中;
该第二段锁心84,其系位于锁合块6之置放槽62中并且与第一段锁心82共同套入接柱体802中,而该第二段锁心84之底端系可供钥匙7插置用;
该两个圆珠640以及641,系定位置放在槽道64中,其中的一个圆珠641可嵌入并卡制于锁杆体4底端之卡制孔40中,另一圆珠640则可适时嵌入圆珠挡孔800内,从而达到开闭锁之目的;
该弹性元件642,系介于两个圆珠640、641之间而一起被定位置放在锁合块6之槽道中。
其中,该锁合块6除可单独套置于锁管体2之一端外,亦可采用两个锁合块6分别套入锁管体2之两侧端内,以节省材料成本。
其中,该锁合块6置放时系以置放在锁管体2之内侧端为最佳,以确保防盗、防撬、防破坏。
其中,该锁合块6可适用于钩挂锁、U型锁以及钢索锁或其它锁具。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同时适用于只有U型杆体之一端脱离锁管体之钩挂锁,以及U型杆体之两端均脱离锁管体之U型锁,以及钢索锁等多种构造,而且能够有效扩及锁杆体的一端或两端均可脱离锁管体之锁构造,有效达到增加使用时的方便性。
2.大幅节省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系依实际情况及需求,可任意将隐藏式锁合块单独套置于锁管体之一端或两端,以减少材料成本,故能改善习知U型锁构造必须将整个一体成型之基座套入该锁管体之内部,进而增加材料成本的缺失,有效达到大幅节省材料成本之功效。
3.组装简单又快速:本实用新型位于该锁管体之内部构件,只需运用简单便捷之元件,即可符合并达成与习知锁构造相同的开闭锁功能,故能有效改善习知锁构造,因设计成必须藉由众多之特殊元件所组成之结构,才能符合开闭锁的功能,如此在装配组合时,会因多样繁杂之构件而造成组装时的困难度,同时也会减缓装配的速度等缺失,更能有效提高组装速度,达到简便又快速的目的。
4.将隐藏式锁合块之置放槽装设并定位于锁管体之中央处或内侧,可确保防敲、防盗、防破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位于开锁时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开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于反锁后之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反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2.锁管体 20.插置槽 4.锁杆体
40.卡制孔 6.锁合块 60.插置槽
62.置放槽 64.槽道 640.圆珠
641.圆珠 642.弹性元件 7.钥匙
8.锁心体 80.圆珠卡制块 800.圆珠挡孔
802.接柱体 82.第一段锁心 820.中空状内部
822.定位销 84.第二段锁心
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锁合块,其主体大致包括有一锁管体2,以及可置于锁管体2一端内部之锁合块6,以及可钩挂在锁管体2上之锁杆体4(图中系为一U型杆体),当然本实施例之锁合块6系可被充分且广泛地应用在U型锁、钢索锁或钩挂锁之上,而且锁合块6系可依需要而单独以隐藏式之模式定位置放在锁管体2之一侧端或两侧端,本实施例是以设置在一侧端而说明。
该锁管体2包含有插置槽20,该插置槽20系呈穿透状而开设于锁管体2左右两侧周缘壁面上之适当处,可供锁杆体4作嵌置用,另于锁管体2之一端则可供置入一锁合块6。
该锁杆体4,系可隶属U型锁、或钢索锁或钩挂锁之构造,其可以将该锁杆体4之一侧底端设计成弯折钩状,以利于将锁杆体4倾斜一适当角度而直接嵌入定位在其中一只插置槽20内;而该锁杆体4之另一侧底端设有一卡制孔40,而能适时套入锁合块6之内部,与位于该锁合块6开设的槽道64中之圆珠641相互配合卡制,使其处于闭锁状态,以达到防盗之功效。
该锁合块6之两侧端,系开设有可供锁杆体4插置之插置槽60,以及可供锁心体8置放之置放槽62,而且其中央适当处更开设有一可与插置槽60以及置放槽62相互贯通之槽道64,而该槽道64系可供两个圆珠640、641与一弹性元件642置放。
该锁心体8,系定位在锁合块6一端之置放槽62中,且系邻于锁管体2之内侧而能防止被敲击、破坏为最佳,系分别由圆珠卡制块80、第一段锁心82以及第二段锁心84等三个元件所组成,至于圆珠卡制块80,系位于锁心体8之顶部并可凸伸出置放槽62,且该圆珠卡制块80可适时抵触位于槽道64中之圆珠640;另于圆珠卡制块80顶端周缘适当处凹设有一圆珠挡孔800,而可供圆珠640嵌入达到卡制之作用。因为槽道64系可供弹性元件642与圆珠640、641一起定位置放,且与插置槽60及置放槽62相互贯通,藉由扭转钥匙7,即可同时地连动锁心体8顶端之圆珠卡制块80,使得圆珠640可直接嵌入圆珠挡孔800内,或被圆珠卡制块80顶端之周缘抵制,而可达成开锁或闭锁的功能;另外,位于圆珠卡制块80之底端系连接形成有接柱体802,该接柱体802系可供第一段锁心82与第二段锁心84分别套入其中而串接组合成锁心体8;至于第一段锁心82系可利用定位销822而定位在锁合块6之置放槽62中,且该第一段锁心82之中空状内部820,系套于该接柱体802中;至于第二段锁心84,系位于锁合块6之置放槽62中,且与第一段锁心82共同套入该接柱体802中;另于该第二段锁心84之底端系可供钥匙7插置。
两个圆珠640、641,系分别定位置放在锁合块6中央适当处之槽道64中,而圆珠641系嵌入并卡制于锁杆体4底端之卡制孔40内,圆珠640系位于该圆珠卡制块80的顶部周缘而能适时嵌入圆珠挡孔800内达到开闭锁之目的;
一弹性元件642,系介于两个圆珠640、641之间,而被一起定位置放在锁合块6之槽道64中;
请参阅图2并同时配合参阅图1所示,其中较特别地是,圆珠挡孔800系可共同圆珠640嵌入用,当钥匙7扭转一适当角度并同时连动第二段锁心84以及圆珠卡制块80后,会使得圆珠挡孔800恰可让圆珠640嵌入其中(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锁心体8即呈开锁状态,使得位在圆珠卡制块80顶部的圆珠挡孔800可藉由圆珠640之嵌入设计,致使定位置放在槽道64中另一端之圆珠641以及弹性元件642可多出一适当距离,使得弹性元件642具有一特定可自由伸缩之裕度空间,亦即让弹性元件642在没有受到圆珠640之挤压而处于自然状态下,而并非处于压缩的状态,可让锁杆体4直接插入该锁合块6之插置槽60中。
由于处于开锁状态下而能具有特定之裕度空间,使当锁杆体4施加一向上作用力F的同时,又因锁杆体4之底端会直接抵顶于圆珠641上,可将圆珠641往后推而挤压弹性元件642,再加上弹性元件642本身具有弹力也跟着后退,而抵住嵌入于圆珠挡孔800内之圆珠640上,即可顺利取出锁杆体4;同理,当锁杆体4完全插入插置槽60中的同时,圆珠641可藉由弹性元件642之回复力,反推嵌入于锁杆体4之卡制孔40内,随后再利用钥匙7及锁心体8的配合达到自动闭锁之功效。
续请参阅图4、图5所示,由图4中可知,第二段锁心84之底端可供钥匙7插置,当从原来开锁状态转换为闭锁状态时,须藉由钥匙7扭转一适当角度而连动第二段锁心84并且同时连动圆珠卡制块80作旋转,此时圆珠挡孔800也将随着圆珠卡制块80旋转一角度,使圆珠640抵顶并脱离圆珠挡孔800外(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同时圆珠640也被圆珠卡制块80的顶部周缘反推进入槽道64中,致使置于圆珠640后方之弹性元件642受到压缩的同时,也把另一端之圆珠641向外推挤出锁合块6一端之插置槽60外而不再具有特定伸缩之裕度空间,并卡入锁杆体4底端之卡制孔40内形成闭锁状态;是以,本实用新型仅运用简单便捷之锁合块6、锁心体8、圆珠640、641以及弹性元件642等元件,即可方便的达到开闭锁功能。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采用两个锁合块6分别套入锁管体2之两侧端,而可替代习知U型锁构造之基座及大量之元件,进而能大幅节省材料成本及组装方便。
续请配合图6所示,其中,该锁合块6于置放时系不具有方向性,亦即当锁合块6置入锁管体2之一侧端时,该锁合块6内部所开设之置放槽62,系可任意依装设该锁合块6之方向而位于锁管体2之中央处或外端边,但在本实施例中,则系以置放槽62定位在中央处或内侧处为最佳,使得位于该置放槽62内之锁心体8不会因置于外端边而容易遭致窃贼之从旁敲击、破坏,仍可达成防盗之功效;同时,锁合块6除了可适用于钩挂锁以及U型锁等锁具之外,亦可适用于钢索锁或其他任何锁具之构造,以符合开闭锁的功能,并有效达成防盗的日的。
由于钢索锁本身之钢索具有相当大的绕性及弹性,故经常在开锁之瞬间产生回复力而大力反弹并伤及使用者,甚至造成相当严重的伤害。所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钢索锁之锁具时,上述圆珠641虽然系处于开锁状态,但由于圆珠641在未完全脱离钢索锁之卡制孔情况下,圆珠641之局部周缘仍可些微抵触于钢索锁之锁杆而具有特定伸缩之裕度空间,此时即可藉助弹性元件压缩之小惯性,而能简易地将钢索锁拔出插置槽60,亦即可藉由该圆珠641抵顶之缓冲作用,可避免钢索锁于开锁之瞬间,因钢索锁具有绕性及弹性的回复力而迅速地脱离锁具,造成使用者之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