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井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油田开采中生产井的井口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生产井井口装置,其井口大四通先与油管挂法兰以螺栓连接,主、副油管挂置于油管挂法兰的台阶上,双管壳体再与油管挂以螺栓连接,由于此结构的限制,当进行冲砂、洗井等作业须提出或加深副管管柱时,都必须先卸下螺栓,将油管挂法兰和双管壳体的所有部件全部移开后,才能起出油管挂,提出或加深副管管柱,作业完成后,再依次分别装上,另外,由于整套井口装置的结构复杂,密封部件多,使得整个作业复杂、安装拆卸工作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出或加深副管管柱时,不移动双管壳体即可实现各种油田作业的活动式双管井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体四通8及双管壳体11组成,双管壳体11与主体四通8相连的管内有主管管柱和副管管柱,主管油管挂10接生产油管9,副管油管挂5接副油管7,其特征在于副管油管挂5上部为一台阶形锥面,嵌入与之吻合的双管壳体11内壁上。丝扣闸门壳体1连接在副管管柱上,副管管柱内腔通过副管管柱上的通孔3与注汽闸门4相通。
上述双管井口装置的副管管柱上的通孔3在副管油管挂5上,丝扣闸门壳体1直接与副管油管挂5连接。
上述双管井口装置的丝扣闸门壳体1与副管油管挂5之间还可以有转换接头14、大小头13、和滑套12,采用此结构时,副管管柱上的通孔3在滑套上。
与现常用的双管井口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并可在不动双管壳体的条件下提出或加深副管管柱,实现洗井、冲砂、测试井下动态资料等油田作业。从而减少修井工作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修井费用。
图1为活动式双管井口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活动式双管井口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中,双管壳体11直接与主体四通8以双头螺栓6或卡箍方式连接,同时采取一定的密封措施,在双管壳体11与主体四通8相连的管内有并列的主管管柱和副管管柱,主管管柱由主管油管挂10和生产油管9组成。副管管柱由副管油管挂5和副油管7组成,副管油管挂5上部为一台阶形锥面,嵌入与之吻合的双管壳体11内壁上,副管油管挂5上有均布的长圆孔或其它形状的能够满足一定气、液量通过的通孔3。副管油管挂5底部连接副油管7。丝扣闸门壳体1直接与副管油管挂5以单头螺栓2连接。副管管柱内腔通过副管管柱上的通孔3与注汽闸门4相通。副管管柱可进行注汽、自喷、洗井、冲砂、测试、加热拌药等油田作业。进行洗井、冲砂、测试等油田作业须提出副管管柱时,把丝扣闸门壳体1上的单头螺栓2卸掉,移去丝扣闸门壳体1,再把提下工具通过副管油管挂5内腔的螺纹连接,就可提出副管管柱。须加深副管管柱时,重复以上步骤把提下工具与副管油管挂5内腔地螺纹连接后,将副管油管挂5及下面的管柱一并提出,用吊卡卡住管柱,卸掉副管油管挂5及提下工具,再连接上需增加的管柱,就完成了管柱的加深。
图2中,双管壳体11直接与主体四通8以双头螺栓6或卡箍方式连接,同时采取一定的密封措施,双管壳体11上方的大小头13与双管壳体11以螺纹连接,在双管壳体11与主体四通8相连的管内有并列的主管管柱和副管管柱,主管管柱由主管油管挂10和生产油管9组成。副管管柱由滑套12、副管油管挂5和副油管7组成,副管油管挂5中部为一台阶形锥面,嵌入与之吻合的双管壳体内壁上,滑套12的结构、形状与实施例1中副管油管挂5上部的结构、形状基本相同,即其上有均布的长圆孔或其它形状的能够满足一定气、液量通过的通孔。副管油管挂5底部连接副油管7。主管管柱的结构、功能、作业方式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副管管柱的功能、作业方式也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须提出副管管柱时,把大小头13及以上部件(转换接头14、丝扣闸门壳体1)卸去后,再把提下工具通过滑套12下到副管油管挂5内腔与螺纹连接,就可提出副管管柱。须加深副管管柱时,重复上述实施例1的步骤。
此活动式双管井口的结构还可以是实施例2中,将双管壳体11上方的大小头13与滑套12设计为一体。
此活动式双管井口的结构还可以是实施例2中,将副管油管挂5与滑套12设计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