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931786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223739.9

申请日:

1997.05.30

公开号:

CN2312320Y

公开日:

1999.03.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97.5.30公告日:1999.3.31|||授权

IPC分类号:

E21B28/00

主分类号:

E21B28/00

申请人: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发明人:

孙应力; 张立贵; 李文阳; 董勃; 常连吉; 于希贤; 荣耀; 张来斌; 李跃宾; 郑树彪

地址:

138001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钻采院科技科雷晶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油田近井地层处理的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包括上接头、过滤器、外壳、反馈式振荡器等,其特征是由振荡器产生的两相振动压力通过共振器及变相管叠加增强后作用于地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可靠、使用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既可在单一工作介质的注水井内应用,也可广泛用于油井压裂、酸化等各种混合工作介质的复合性施工中,并能够明显提高施工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油田井下近井地层处理的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包括上接 头、过滤器、外壳、反馈式振荡器等,其特征是: a.还包括有保护片、共振器及变相管等; b.带有油管扣的上接头下端连接长管形的外壳,反馈式振荡器装在外壳 内,其上端盖有保护片、并在中心喷咀孔处连接过滤器,其下面依次连接有 共振器和变相管; c.圆柱形的反馈式振荡器截面上沿轴向还对称加工有两个长孔形的液流 通道,两个液流通道上端覆盖的环形保护片上都对应开有节流孔; d.圆柱形的共振器截面上沿轴向对称加工有一对长孔形的液流通道和一 对长孔形的共振腔,两个液流通道上端分别与反馈式振荡器上的两个液流通 道连通、下端均与变相管的内腔连通,两个共振腔上端分别与反馈式振荡器 上的两个扩压孔下端的喉管连通,并且其中一个共振腔下端与变相管内腔连 通,另一个共振腔下端封闭、而在腔体侧面开有导压孔与共振器外部连通; e.带有油管扣长管形的变相管上端与共振器连接,下端呈开口状。
2: 根据权利工要求1所述的振动采油装置,其特征是:连接在反馈式 振荡器上端的过滤器可为内、外双层管结构,内管上端封闭、下端与反馈式 振荡器上端中心处的喷咀孔连通,其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过滤孔、管壁外面覆 盖有过滤网,并在过滤网外面套装外管,外管管壁上也均匀分布有过滤孔。

说明书


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采油工具,特别是用于近井地层处理的振动采油装置。

    目前,各油田为改善近井地层渗透率,提高采油、注水效果,经常应用射流振荡式的振动装置对近井地层进行处理,但由于这类装置结构精细,对于工作介质的要求高,一般仅限于注水井应用,在油井中应用难度较大,特别是不能用于压裂、酸化等混合型工作介质的复合处理施工中,影响了该类振荡装置应用范围的扩大,也不利于压裂、酸化等常规地层处理技术效果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油田井下近井地层的处理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工作可靠,能够适应各类混合工作介质的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油田井下近井地层处理的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包括上接头、过滤器、外壳、反馈式振荡器等,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保护片、共振器及变相管等;带有油管扣的上接头下端连接长管形的外壳;反馈式振荡器装在外壳内,其上端盖有保护片、并在中心喷咀孔处连接过滤器,其下面依次连接有共振器和变相管;圆柱形的反馈式振荡器截面上沿轴向还对称加工有两个长孔形的液流通道,两个液流通道上端覆盖的环形保护片上都对应开有节流孔;圆柱形的共振器截面上沿轴向对称加工有一对长孔形的液流通道和一对长孔形的共振腔,两个液流通道上端分别与反馈式振荡器上的两个液流通道连通、下端均与变相管的内腔连通,两个共振腔上端分别与反馈式振荡器上的两个扩压孔下端的喉管连通,并且其中一个共振腔下端与变相管内腔连通,另一个共振腔下端封闭、而在腔体侧面开有导压孔与共振器外部连通;带有油管扣长管形的变相管上端与共振器连接,下端呈封闭状,并在中心处也开有与外部连通地导压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连接在反馈式振荡器上端中心喷咀孔处的过滤器,其特征是内、外双层管结构,内管上端封闭、下端与反馈式振荡器上端中心处的喷咀孔连通,其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过滤孔、管壁外面覆盖有过滤网,并在过滤网外面套装外管,外管管壁上也均匀分布有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可靠、使用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既可在单一工作介质的注水井内应用,也可广泛用于油井压裂、酸化等各种混合工作介质的复合性施工中,并能够明显提高施工效果。

    图1为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2为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是由上接头(1)、过滤器(2)、保护片(3)、外壳(4)、反馈式振荡器(5)、共振器(6)及变相管(7)组成。带有油管扣的上接头(1)下端连接长管形的外壳(2);反馈式振荡器(5)装在外壳(2)内,其上端盖有保护片(3),并在中心喷咀孔处连接过滤器(2),其下面依次连接有共振器(6)和变相管(7);圆柱形的反馈式振荡器(5)上部中心加工有喷咀孔,喷咀孔上端与过滤器(2)连通、下端缩径形成喷咀,喷咀下面为一段圆孔形干涉区,干涉区下面为锥形分流劈,分流劈侧面对称加工有两个喇叭形扩压孔,扩压孔上端与干涉区连通、下端各装有缩径的喉管并分别与下面共振器(6)上的两个共振腔连通,反馈式振荡器(5)上与两扩压孔对应两侧各加工有一个反馈控制孔,两个反馈控制孔的一端分别与该侧的扩压孔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干涉区连通、并且开孔位置在干涉区呈对称状,反馈式振荡器(5)的截面上沿轴向还对称加工有两个长孔形的液流通道,两液流通道上端覆盖的环形的保护片(3)上对应开有节流孔;圆柱形的共振器(6)截面上沿轴向对称加工有两个长孔形的液流通道和两个长孔形的共振腔,两个液流通道上端分别与反馈式振荡器(5)上的两个液流通道连通、下端均与变相管(7)内腔连通,两个共振腔上端分别与反馈式振荡器(5)上的两个扩压孔下端的喉管连通,并且其中一个共振腔下端与变相管(7)内腔连通,另一个共振腔下端封闭、而在腔体侧面开有导压孔与共振器(6)外部连通;带有油管扣长管形的变相管(7)上端与共振器(6)连接,下端呈封闭状,并在中心处也开有与外部连通的导压孔;连接在反馈式振荡器(5)上端的过滤器(2)为内、外双层管结构,内管的上端封闭、下端与反馈式振荡器(5)上端中心处的喷咀孔连通,其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过滤孔、管壁外面覆盖有过滤网,并在过滤网外面套装外管,外管管壁上也均匀分布有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是:将组装好的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连接油管柱下入井内,从油管中注入单一型工作液或混合型工作液(压裂或酸化工作液);工作液经过上接头(1)后,其中大部分通过保护片(3)上的节流孔进入反馈式振荡器(5)与共振器(6)上的液流通道,并经此再进入变相管(7),在其下端的导压孔排出;另外,当工作液进入上接头(1)时,受保护片(3)上节流孔的增压作用,还有一部分则通过过滤器(2)、经过滤后进入反馈式振荡器(5)上端中心处的喷咀孔,并经其下部时喷咀喷射到下面的干涉区内,由于射流的附壁效应,工作液在遇到下面的分流劈时必然先进入其中一侧的扩压孔,再经过其下部喉管进入下面共振器(6)上该侧的共振腔中,此时由于受喉管的节流作用,该扩压孔内的部分工作液会经过该侧反馈控制孔返回到干涉区,并且干扰喷咀喷射出的工作液在遇到下面分流劈时转向,进入另一侧的扩压孔,再经过其下部喉管进入下面共振器(6)上该侧的共振腔中,此时由于受喉管的节流作用,该扩压孔内的部分工作液也会经过该侧的反馈控制孔返回到干涉区,再干扰喷咀喷射出工作液转向,以上过程循环进行形成振荡,工作液使会交替进入共振器(6)上的两个共振腔,并分别在每个共振腔内产生间断式的振动压力;当共振器(6)上的两个共振腔内分别都形成振动压力时,其中一个侧壁上开有导压孔的共振腔内的振动压力,会通过该导压孔直接释放,另一个与变相管(7)连通的共振腔内的振动压力,则会先传递给变相管内的工作液,再通过其下端的导压孔释放,由于变相管(7)内腔对振动压力传导的延时作用,能够使共振器(6)上的和变相管(7)上的两个导压孔释放的振动压力产生叠加共振,形成较强的振动压力作用于地层,实现对近井地层处理的目的。

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油田近井地层处理的多功能振动采油装置,包括上接头、过滤器、外壳、反馈式振荡器等,其特征是由振荡器产生的两相振动压力通过共振器及变相管叠加增强后作用于地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可靠、使用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既可在单一工作介质的注水井内应用,也可广泛用于油井压裂、酸化等各种混合工作介质的复合性施工中,并能够明显提高施工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