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工字钢.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931605 上传时间:2018-07-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204244.X

申请日:

1997.02.17

公开号:

CN2310117Y

公开日:

1999.03.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9.3.10|||授权

IPC分类号:

E04C3/00

主分类号:

E04C3/00

申请人:

添建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添成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工字钢,其主要是利用一单一钢带经冷压弯折所形成的工字型钢材,并于钢材的侧缘形成具特定形状的中空凸肋部,藉此构成一结构强度高并且制造简单的轻型工字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将一钢带弯折形成具有顶面部、肋 部及底面部而使截面形成工字型的钢材,并且钢材的两侧端缘分别弯折形成可相 互衔接结合的接合部,使顶面部、肋部及底面部均由钢带两侧紧密贴靠所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接合部可分别形 成开口相对的C字形弯折。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成型于顶面 部的中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成型于底面 部的中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于肋部与顶面部及底面 部的连接处形成有钢带两侧非紧密贴靠的开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是 容置于开口部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于肋部的特定位置处形 成有钢带两侧非紧密贴靠的离合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于肋部上形成有由连续 离合部所构成的具特定形状凸肋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型工字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部是呈三角波 浪状、直线状或其他特定形状。

说明书


轻型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工字钢,尤指一种以单一钢带弯折成型并且结构强度高、制造简单的轻型工字钢。

    传统的轻型工字钢如图5所示,是一般建筑构建上相当重要的基材,因其较一般的槽钢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以及施工方便等优点,所以此种轻型工字钢材30在运用上较槽钢更为广泛;而此种传统的轻型工字钢材30的结构主要是利用电阻焊等方式将三片钢片32进行焊接以构成轻型工字型的截面,因此传统的轻型工字钢材30结构便往往需用特定材料,而且防锈处理困难,容易造成二次公害。

    因此本创作人基于传统轻型工字钢材30的缺点,此前曾研制出“轻量H型钢的结构改良”一种(台湾新型专利案申请号第八五二一0七五七号,以下简称为前申请案),如图6中所示,该前申请案主要是将单一钢带以冷压成型等方式弯折形成一截面成工字型的钢材40,再于钢材40的开口处以压合等方式设置有一底板50,而构成一种可改进传统缺点,达到提高结构强度、充份防锈及避免二次公害等功效的轻型工字钢材40。

    然而前申请案虽可达到其预期的功效,但在实际制造时因需于钢材40弯折成型后,于钢材40开口处另设置一底板50方能构成一完整的结构,即需二道工序,因此前申请案在制造上略嫌麻烦,并会因此而提高制造成本。

    因此,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及前申请案的缺点,发展出一种能改进传统缺点的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工字钢,仅需单一工序便可完全成型出这种工字钢材,因而可简化轻型工字钢的工序,达到降低制造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工字钢,其主要是将一钢带弯折形成具有顶面部、肋部及底面部而使截面形成工字型的钢材,并且钢材的两侧端缘分别弯折形成可相互衔接结合的接合部,使顶面部、肋部及底面部均由钢带两侧紧密贴靠所组成。

    而在上述的轻型工字钢中,两接合部可分别形成开口相对地C字形弯折;

    接合部也可成型于顶面部的中央,或者底面部的中央;

    于肋部与顶面部及底面部的连接处可形成有钢带两侧非紧密贴靠的开口部,且接合部可容置于开口部内;

    此外,于肋部的特定位置处可形成有钢带两侧非紧密贴靠的离合部;

    于肋部上可形成有由连续离合部所构成的具特定形状凸肋部,其中凸肋部是呈三角波浪状、直线状或其他特定形状。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以单一钢带经弯折成型,它仅需一道工序,因此可简化加工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是传统工字钢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台湾专利申请第八五二一0七五七号“轻量H型钢的结构改良”新型专利申请案的立体外观图。

    请同时参看图1、2,它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及截面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一特定宽度的钢带利用冷压或其他成型方法弯折形成一由顶面部11、肋部13及底面部12所组成的截面成工字型的钢材10,其中顶面部11、肋部13及底面部12均是由钢带的两侧面紧密贴合所构成,而于钢带的两侧端缘则各弯折形成有具特定形状的接合部112、114,如图所示,两接合部112、114可成型于顶面部11的中央,并且分别弯折构成如C字形的弯折,两呈C形弯折接合部112、114的开口相对并可相互衔接,使钢带的两侧端缘得以相互接合而构成一完整的轻型工字钢材10结构。

    又于钢材10顶面部11及底面部12间的肋部13上特定位置处形成有钢带两侧非紧密贴合的离合部14,可通过连续性的离合部14而于肋部13上形成具特定形状的凸肋部15,请配合参看图2、3及4,而由连续离合部14所构成的凸肋部15的形状则可如图1所示呈三角波浪状、直线状或其他特定形状。

    另外于肋部13与顶面部11及底面部12的连接处可利用钢带两侧非紧密贴靠而形成一开口部16,其中于肋部13及顶面部11交接处的开口部16可用以容置顶面部11两相衔接的接合部112、114,藉此可让顶面部11的顶面保持平整面的状态,以避免因两接合部112、114的相互接合而造成顶面部11有凹凸不平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单一钢带经弯折成型后,将其两侧端缘弯折形成可相互接合的接合部112、114,藉两接合部112、114的相互衔接结合来构成一顶面部11、肋部13及底面部12均由钢带两侧所紧密贴靠的轻型工字钢材10,因而可简化轻型工字钢材10的制造流程,降低轻型工字钢材10的整体制造成本。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钢带两端所形成的接合部112、114亦可成型于底面部12中央,并容置于肋部13与底面部12间的开口部16内,藉以提供另一型态的轻型工字钢材10结构,以扩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轻型工字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轻型工字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轻型工字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型工字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型工字钢.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工字钢,其主要是利用一单一钢带经冷压弯折所形成的工字型钢材,并于钢材的侧缘形成具特定形状的中空凸肋部,藉此构成一结构强度高并且制造简单的轻型工字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