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特别是涉及饮水机中在生水加入、再沸腾或生水滚沸时能自动切控的饮水机,并进一步提高控制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喝到干净且安全的饮水,所以有了饮水机,但是早期的饮水机缺乏进出水的控制装置,所以在使用时生水容易掺入热水中,造成饮水不卫生,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目前市面上已开发出多种饮水机的控制装置,以改善生、热水相掺杂的问题。
如图1、2所示,其是台湾专利第84204534号专利案的组合正视图及后视剖视图,其控制阀包括一对阀座1、1’、一对管座2、2’及一个控制装置3,因阀座1、1’及管座2、2’的结构都是两两成对,阀座1的盖体10内装设有阀杆11,阀杆11一端套设一个阻水元件12,而另一端突伸出盖体10外并枢设一个摆臂13,盖体10中央架设一个摇杆14,摇杆14向上延伸形成两连杆15,各连杆15上设有一个突柱16可以定位滑移在摆臂13内,且摇杆14前凸的轴杆17可与一个转钮18相互固定,管座2固设在盖体10下方,且在管座2上形成一个供阻水元件12嵌塞的阀孔20,阀孔20侧边、底端分别形成进水口21及出水口22,控制装置3受一电路装置(图未示)控制动作,在两连杆15间跨设一个具有凹孔30的凹环31,凹环31下设有一个顶端可供凹环31滑移的面板32,面板32上固设一个电磁阀33,电磁阀33的前端有一阀杆34,阀杆34上嵌架一个凸块35,在电磁阀33前固设一螺栓36,螺栓36侧边设有一个微动开关37,另外在连杆15与面板32之间连接一个弹簧38。
如图3、4所示,将上述装置装设在饮水机的管路上时,可使管座2的进、出水口21、22分别与生、热水胆连接,而管座2’地进、出水口21’、22’分别与热、温水胆连接,加入生水滚煮时,可以转动转钮18连动摇杆14来控制摆臂13摆动,并带动凹环31滑移在面板32上使凹孔30受到凸块35撑抵而定位,弹簧38因连杆15移位而拉伸,且连杆15’抵压在微动开关37上,使阻水元件12、12’分别上、下移,而开启生、热水胆间水路而关闭热、温水胆间水路,同时该电路装置中的加热线也加热。如图1、2的箭头所示,当加热至预定温度后且时间延迟器继续使进水口21管路间生水作用加热四十秒至一定温度时,电磁阀33因通电而被吸引缩回,而拉动凸块35使凹环31受弹簧38的拉力而跳回原位,使微动开关37断路而电路装置不能继续加热,则阻水元件12、12’分别下、上移,关闭生、热水胆间水路而开启热、温水胆间水路。
这种控制阀虽然可以利用手动操作控制装置3配合电路装置来加热生水,并设置延迟器在煮沸后预热一定时间后使控制装置3自动弹回,以确保在转换水路时无生水掺入,利用时间控制电磁阀33通电作瞬时的吸引缩回动作,而使控制装置3作一连串的切换弹回动作,但这种装置动作并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水加入、再沸腾或生水滚沸时可自动切控,并提高稳定性的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的阀座及管座旁侧装设一个控制装置及一个电路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一个马达及受该马达带动转动的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与该阀座的摇杆相互连接,且该控制装置设置有两个对应在该摇杆的开关元件,可在转换水路后分别受该摇杆的抵压启动关闭该马达,藉由该电路装置控制马达动作,以传动该摇杆及阀杆动作而开关切换饮水机的水路。
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包括一个阀座、一个管座及一个控制装置,阀座内装设有一个阀杆,该阀杆突伸出阀座的一端枢设一个摆臂,该摆臂受一个摇杆的控制而摆动,该管座是固设在该阀座下,且在该管座上形成由该阀杆所控制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该控制装置位于该阀座及管座旁侧,且可配合一组设在饮水机内的电路装置而控制动作,该控制装置具有一个受该电路装置控制动作的马达及一受该马达带动的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与摇杆相互连接,另外在该控制装置两侧分别设置一对应在该摇杆的开关元件,可在转换水路后分别受该摇杆的抵压启动而关闭该马达,使生水加入、再沸腾或生水滚沸时可以自动切控,并进一步提高该控制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开关元件可为微动开关或光电开关,所述传动组件可由一支螺杆及两个齿轮相互啮合组成。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饮水机的进出水控制装置的组合后剖视示意图。
图2是以往饮水机的进出水控制装置的组合前视图。
图3是以往饮水机的进出水控制装置的组合动作前视示意图。
图4是以往饮水机的进出水控制装置的组合动作后视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后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前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程序设计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动作后剖视示意图。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的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包含一对阀座7、7’、一对管座8、8’、一个控制装置4及一个设在饮水机机台内部的电路装置5(在下面结合图8做说明)。
阀座7、7’及管座8、8’的构造及功能与以往相同,阀座7的盖体70内同样组装有受弹性元件撑抵的阀杆及阻水元件72,而阀杆穿出盖体70一端设有摆臂73、73’,摆臂73、73’同样受摇杆74的控制摆动,摇杆74向上分别延伸形成具有突柱76、76’的连杆75、75’,且摇杆74设有前凸的六角柱形轴杆77,管座8、8’也是固设在盖体70下,且在管座8、8’上形成与阻水元件72、72’轴向对应的阀孔80,并在阀孔80侧边、底端分别形成进水口81、81’及出水口82、82’。
如图5、7所示,控制装置4架设在阀座7及管座8的前侧,可配合电路装置5而控制动作,控制装置4具有可相互嵌合的前、后壳体40、41,在前、后壳体40、41间形成有三个互通且相连的容置空间42,此容置空间42中嵌设一个传动马达43及一传动组件44,传动组件44是由一支螺杆440、一个转换齿轮441及一个从动齿轮442组成,马达43一端430可突伸出前、后壳体40、41,并与电路装置5相互连接,而马达43的另一端传动轴431外嵌套螺杆440,在螺杆440下设有相互啮合传动的转换及从动齿轮441、442,从动齿轮442的轴心向后凸伸出后壳体41,形成一个内部具有六角形孔洞443的轴套444,且轴套444与摇杆74的轴杆77相嵌固,另外在后壳体41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关元件45、45’,开关元件45、45’是微动开关,也可改换成光电开关来控制,并分别对应于摇杆74的突柱76、76’。
如图6、8所示,将本实施例装置在饮水机的管路上时,使管座8的进、出水口81、82与连接饮水机生、热水胆的管路接合,而另一管座8’的进、出水口81’、82’分别与连接饮水机热、温水胆的管路联接。电路装置5的动作如下:当饮水机在正常水位、水温时,热水可流入温水胆,电源接通则第一温控感应器50导通,而电流流经保温电热线51使饮水持续加热在保温状态,电流同时也导通保温指示灯52及电源指示灯53,使两者亮灯。
如图8所示,当水位降低加入生水时,水位上升而水温降低,当将再沸腾开关54按下时,则第二温控感应器55导通,同时控制电路6也会配合控制装置4而动作,配合图9、7所示,因控制电路6的内部电路是一般的工业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等元件,所以以程序流程说明,当控制电路6启动时,会先检测第二温控感应器55是否导通,若已导通,则连通驱动控制装置4的马达43正转(本实施例的马达43为直流马达),而控制传动组件44转动,由从动齿轮442的轴套444固定持续传动摇杆74,摇杆74带动摆臂73、73’摆动,如图10所示,使阻水元件72、72’分别上、下移动,开启生、热水胆间水路而关闭热、温水胆间水路,使生水胆的生水经由进水口81而由出水口82流入热水胆,当摇杆74上的突柱76’抵压在开关元件45’上时,使马达43停止转动,再配合图8,电流通过第二温控感应器55后流经继电器56使接点57吸入而导通,此时主加热电热线58通电使水温加热,且加热指示灯59及电源指示灯53灯亮。如图8、9所示,当水温加热至预设温度时,第二温控感应器55跳开,使继电器56无电流,而使接点57跳开,同时,使时间延迟器开始计时,以继续加热该进水口81管路间的生水至适当温度,当达到设定的时间(本实施例为1~3分钟),或在再沸腾开关54打开时,就会切断主加热电热线58,不通电加热,而维持保温状态,这时控制电路6检测到该第二温控感应器55已跳开,则驱动马达43逆转,并带动传动组件44控制摇杆74摆动,使阻水元件72’、72分别上、下移,以开启热、温水胆间水路而关闭生、热水胆间水路,如图6所示,当摇杆74上的突柱76抵压在开关元件45上时,马达43停止转动。若水位降低至极限时,则温控低水位保护电路的第一温控感应器50会开路,而将电源断路以防止空烧,确保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本实施例是利用控制电路6直接驱动控制装置4作同步的传动,因此动作较为稳定,且使用寿命较长,可确保饮水的卫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饮水机的进出水自动切控装置,设有控制及电路装置,是在生水加入、再沸腾或生水滚沸时能自动切控的饮水机,可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及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