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墓室的墓石。 传统的殡葬方式是将祖先的遗体埋葬,然后在埋葬遗体的坟上安放铭碑石,以示纪念。这种殡葬方式一一般是一个人一块墓地,占地面积大,修建墓地耗资多。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将土葬改为火葬。改为火葬后,传统的埋葬遗体方式改为为骨灰盒保留死者的骨灰,因而节省了大量土地,减少了经济开支,同时原先的个人墓地有可能变为容纳更多骨灰盒的家庭共用墓地。
随着殡葬形式的改变,社会就需要一种尽可能保留传统习俗,又适合骨灰安放的庄重、大方、有稳定感的墓室供人们使用。墓室用预制的构件装配,建好后的墓室又容易继续安放骨灰。仿照传统的土葬形式,墓室包括墓石和骨灰存放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墓石结构。与骨灰存放室配合使用,可以使墓室具有庄重、大方、稳定感强,并尽可能满足人们保留传统习俗的愿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墓室的墓石包括铭碑石和台石。铭碑石安放在台石之上。台石可以包括上台石和下台石。铭碑石安放在上台石上。上台石安放在下台石上。台石也可包括上台石、中台石和下台石,它们依次自上而下安置,上台石上安置铭碑石。
铭碑石为一个竖直的长方体,上台石、中台石和下台石为扁平的长方体,其横截面自上而下依次加大。
墓室的墓石还可以包括铭碑石和莲花石、台石。莲花石安放于铭碑石和台石之间。
墓室的墓石还可以包括铭碑石、蒲团石和台石。蒲团石安放于铭碑石和台石之间。
墓室的墓石还可以包括铭碑石、台石和基石;铭碑石安放在台石之上,台石安放在基石上。
墓室地墓石还可以包括铭碑石、莲花石、台石和基石;莲花石安放在铭碑石和台石之间,台石安放在基石上。
墓室的墓石还可以包括铭碑石、蒲团石、台石和基石,蒲团石安放在铭碑石和台石之间,台石安放在基石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庄重、大方、稳定,并具有传统的习俗特色。各组成部分均为正六面体,便于加工制造,能节省材料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两段台石的墓石结构立体图;
图2是具有三段台石的墓石结构立体图;
图3是具有上、下莲花石的墓石结构正视图;
图3-1是具有上莲花石的墓石结构正视图;
图4是具有蒲团石的墓石结构正视图;
图5是铭碑石顶部形状的侧视图;
图6是一种基石结构的立体图;
图6-1是另一种基石结构的立体图;
图6-2是又一种基石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说明台石上表面形状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墓石与骨灰存放室结合使用时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由铭碑石1、上台石2、下台石4和基石7组成的墓石结构。铭碑石1由竖直的长方体构成,其顶部形状如图5-a所示为平面,也可以是图5-b所示磨成斜角状,如图5-c所示顶部磨成圆角状,如图5-d所示顶部磨成圆弧状或与图5-e所示加工出一个突出部分,等等形状。铭碑石1除底部外其他五个面均进行研磨加工,有时也可不进行研磨加工。
上台石2如图1所示,是一个截面积比铭碑石的截面积要大,并呈扁平的六面体,其顶面除与铭碑石底部联接部分外,其余部分向外、向下倾斜一角度θ,以防雨水积存在台面上(图7)。
如图1所示,下台石4为截面积比上台石截面积更大,并呈扁平状的六面体。下台石4除与上台石2联接的部位外,其余部分均向外、向下倾斜,以便排水(图7)。
图1最下面的石板是基石7,一般由四根细长的四棱柱体石材组合而成,也可用一块石板制成,或用两块石板拼成,如图6、图6-1、图6-2所示。
图2是由铭碑石1和在上台石2、下台石4之间增加中台石3堆砌而成的墓石结构,其中,中台石3是由比上台石2面积更大的扁平六面体构成。
图3是在图1所示的墓石结构中铭碑石1与上台石2之间加入符合人们习俗的莲花石8。莲花石8可以由上莲花石8a与下莲花石8b组合而成,也可仅由上莲化石8a组成(图3-1)。有时可以将上台石2的顶部加工成与莲花石8相应的形状,或使用通常的上台石2。
图4是按民间习俗,将蒲团石9装在铭碑石1与上台石2之间,此时上台石的顶部加工成与蒲团石9相应的形状,或使用通常的上台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