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919136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238323.5

申请日:

1992.10.20

公开号:

CN2135644Y

公开日:

1993.06.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00

主分类号:

E21B33/00

申请人:

孔凡君

发明人:

孔凡君

地址:

163001黑龙江省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庆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米万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油田完钻井在下套管过程中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解决了在下套管过程中不用停下来向套管里灌完井液的问题,它是在下部套管串连接短接外壳1里装有内滑套8,二者之间有定位剪切销4、卡簧环5、环形腔D和卡簧环5下移释放定位环槽10,在内滑套壁上有连通孔C、E和二孔之间焊盲板7。下套管时套管外完井液由下端口经E、C流入套管腔使内外液柱压力平衡,固井时以A、B、C、E、F为水泥浆流向,可提高下套管速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田完钻井在下套管过程中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它是在下部套管串上短接里构成的,其特征:短接外壳1里装有内滑套8,二者之间有定位剪切销4、卡簧环5、环形腔D和卡簧环5的释放定位环槽10,在内滑套壁上有连通孔C、E,且在二孔之间焊有盲板7;同时外壳内壁下部有凸环体9。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箍,其特征:外壳与内滑套(1,8)间可有密封圈(3,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箍,其特征:可在内滑套8上端口焊碰压环2。
4: 卡簧环
5: 环形腔D和卡簧环5的释放定位环槽10,在内滑套壁上有连通孔C、E,且在二孔之间焊有盲板7;同时外壳内壁下部有凸环体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箍,其特征:外壳与内滑套(1,8)间可有密封圈(3,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箍,其特征:可在内滑套8上端口焊碰压环2。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完钻井在下套管过程中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

    在目前的油气井完钻后下套管过程中,因套管串下部连接起单流凡尔作用(完井液不能上返)的浮箍和找中的引鞋,这样在下套管过程中套管内无液体,影响下套管的速度;为此,每下完十几根套管后要接上灌液管线向套管内灌完井液,灌满后再继续下套管,下十几根后再灌完井液,由于增加了灌完井液的过程,延长了下套管的作业时间,由于作业时间长可能会发生一些井下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点之处,而提供一种油田完钻井在下套管过程中不需人工灌液的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可缩短作业时间和避免井下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在下部套管串上连接短接1,短接外壳里装有内滑套8,二者之间有定位剪切销4、卡簧环5、环形腔D和卡簧环下移时释放定位环槽10,在内滑套壁上有连通孔C、E,且在二孔之间焊有盲板7;同时外壳内壁下部有凸环体9。

    上述外壳与内滑套间可有密封圈(3、6),内滑套上端口可焊碰压环。本实用新型相比上述现有技术可具有如下效果:

    1、由于是采用内滑套式结构,在下套管过程中,井内完井液会通过该浮箍进入套管内,使套管内外的液柱压力始终保持平衡,这样,就不会把套管挤变形,也不用中断下套管而向套管内敝压灌完井液,也不会因套管内无液体,使套管在井眼内下行速度慢。而是提高了套管在井眼内的安全系数,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下套管速度。

    2、采用多级橡胶O型环密封,能承受大于20兆帕压力而封密不失效,由于密封保险系数高,彻底隔断了环空水泥浆倒流或渗透到套管内的可能性,而杜绝了固完井后水泥塞返高现象。

    图是本实用新型半剖结构示图。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所示,在开始下第1根与第2根套管间连接短接外壳1,上为母扣下为公扣;外壳1里装有内滑套8,二者(1,8)之间上部有定位剪切销4、卡簧环5、且二者(1、8)之间下部有环形腔D,可制在外壳内壁上,在内滑套壁上有通孔C、E使D与中心通道连通,可有2对以上孔;且在内滑套里孔C、E之间焊有盲板7(封堵中心通道板),使流液由孔C、E为通道;在外壳与内滑套之间还有卡簧环下移时释放定位环槽10;外壳内壁下部有内滑套下限位托盘凸环体9。

    上述外壳1与内滑套8之间可装有密封圈(3,6),其工作压力为大于20兆帕而不失效;内滑套8上端焊接内碰压环2,其环内径应小于固井碰压胶塞外径。固井注灰后套管里在高压下压入胶塞能剪断销4,使内滑套8沿外壳内壁下移至内滑套下限位托盘凸环体9上,卡簧环5随下移到环形槽10上而释放定位,二孔C、E被外壳内壁与密封圈6封住不能连通使套管外水泥浆不能返入套管内。

    当固井注灰完后,预先装在井口上水泥头内的胶塞在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套管内,开始替完井液,胶塞在完井液压力驱动下,沿着套管内壁下行,当行至浮箍内时,胶塞便与碰压环碰撞,隔断了其上下液体的连通,使套管内液体的压力全部作用在滑套上,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固定于内滑套和壳体上的剪切销4被剪断,内滑套在压力的作用下,下移并坐碰在内滑套下限位托盘凸环体9的位置上,这里内滑套上的3道承压O型密封圈6与壳体内壁下部形成了承受大于20兆帕压力密封不失效的密封状态。由于套管外液柱压力大于套管内液柱压力,这样对内滑套产生一个回压,驱动内滑套向上移动,但由于内滑套与外壳内壁之间的定位卡簧5卡在定位环槽10上,所以,当内滑套坐碰在下限位盘凸环体9上后,虽在回压的作用下,但内滑套仅有一个微小地上行移动距离,这并不影响外壳内壁下部与内滑套的密封效果,由于密封效果非常好,便杜绝了环空水泥浆通过浮箍内部进入套管内形成水泥塞返高现象。

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油田完钻井在下套管过程中自动灌液式套管浮箍,解决了在下套管过程中不用停下来向套管里灌完井液的问题,它是在下部套管串连接短接外壳里装有内滑套,二者之间有定位剪切销、卡簧环、环形腔和卡簧环下移释放定位环槽,在内滑套壁上有连通孔C、和二孔之间焊盲板。下套管时套管外完井液由下端口经、流入套管腔使内外液柱压力平衡,固井时以、为水泥浆流向,可提高下套管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