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工程,尤其涉及建筑基础工艺基坑围护桩。 建筑设计、施工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都知道,所有建筑物都必需具有基础,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基础需有一定的埋深,因此需要挖掘基坑,同时需在基坑开挖前确定基坑围护方案。目前,除土质、场地条件允许,可采用放坡大开挖外,无一例外采用垂直形围护措施进行基坑围护。所述垂直形围护措施包含垂直放置的圆柱形桩或板桩,这些垂直形围护桩于基坑开挖后一直受到颇大的所谓主动土或称滑动楔体(位于垂直围护桩体后的泥土)对围护桩的横向作用力,构成围护桩体的弯曲载荷,为此,不得不采取诸如增加围护桩的埋深,扩大围护桩横截面尺寸,选用高强度材料制造桩体等对策,从而存在使基础施工费用大幅度增加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能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变上述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能显著降低基础施工费用和实用的建筑基础工艺基坑围护用的倾斜围护桩。
根据本实用新型建筑基础工艺基坑倾斜围护桩,所述围护桩为在所述基坑开前通过施工已埋设于基坑周围地下的任一围护桩,是由钢筋混凝土制的柱状体构件,该围护桩又是相对所述基坑底面呈明显后仰倾斜的倾斜围护桩。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示意表示应用本实用新型基坑倾斜围护桩的一种基坑构造的中纵剖面图。
图2为图1所示基坑构造的俯视图。
图3为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基坑倾斜围护桩构造的纵剖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基坑倾斜围护桩实施例构造进行说明。
在图1-3中,4为已开挖好的一种基坑,5为基坑底面,1表示地面标高,2表示基坑底面标高,3为通过施工已固定位于开挖好的基坑4周围地下地任一倾斜围护桩,所述倾斜围护桩3相对基坑底面5呈明显后仰倾斜α角度。
现参看图3,该图表示位于基坑4周围的任一倾斜围护桩构造,尽管基坑的俯视图形状不限于图2所示的那样,然而所述的倾斜围护桩构造一概如图3所示那样,可用相同的施工工艺重复制造。
图3中,分别用虚线示意表示通过自上而下人工逐模挖掘(除此以外,也可用挖掘设备挖掘)现场灌注分段制成的倾斜桩桩体的护壁部分,6-9,13-14分别表示护壁部分各分段,10为桩身,20表示倾斜桩3桩体底端的向基坑侧扩大的单侧扩大部分。进行所述施工中,在进行人工逐模挖掘时,使用短截头圆锥管状模具(该模具的外周表面具有截头圆锥形状),同时可以配合使用短管状外模,此外模通常可由截头圆锥管状模具外围的泥土壁代替。在挖掘的坑内安放所述模具和钢筋网现场灌注混凝土,从而分段形成扩壁部分各段6-9和13-14,施工进程可安排为使每根倾斜桩每日完成一段护壁部分的施工,这样,通过施工确保各段护壁部分形成一体,然后在护壁部分形成的孔内放置钢筋笼进行现场灌注混凝土,形成和上述护壁部分构成一体的桩身,且同时形成所述的桩体底端的扩大部分,从而确保形成本实用新型倾斜桩的构造和形状。此外,11表示当沿基坑周围全部完成所述倾斜围护桩制作后,沿基坑一周的所述倾斜围护桩的上端现场灌注混凝土,使各倾斜桩速成一体。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基坑倾斜围护桩,由于将柱状桩体构成倾斜,从而能显著减小上述主动土或滑动楔体横向破坏作用,且倾斜桩桩体自重的水平分力还能部分抵抗主动土的破坏作用力,从而为基坑和围护带来有利条件,可减少围护桩横截面尺寸,和桩体埋入深度等为基坑开挖也带来方便,从而可大幅度降低基础施工费用。虽然,和垂直围护桩相比较,倾斜桩的埋入施工工程稍复杂些,但可通过不断提高和改进本施工工艺操作方法例如使用挖掘提升工具解决,如图3中所示采用在分段制作护壁部分过程中,将护壁部分内壁后仰倾一侧用混凝土抹平,便于挖掘时使用提升工具等措施。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克服传统采用垂直围护桩带来的种种缺点,显著降低基础施工费用和实用的建筑基础工艺基坑倾斜围护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