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开手铐.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919000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237233.6

申请日:

1994.04.25

公开号:

CN2198362Y

公开日:

1995.05.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申请日:1994.4.25公告日:1995.5.24|||授权

IPC分类号:

E05B75/00

主分类号:

E05B75/00

申请人:

刘长松;

发明人:

刘长松

地址:

416600湖南省大庸市国营澧水机械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开手铐,它是由一组铐子及钥匙组成,铐子锁芯内有轴向布置的一组3颗开锁弹子及4颗定位弹子,锁栓通过一转销与棘爪上部螺旋凸轮结合,通过钥匙压拧锁栓可使棘爪与铐环齿咬合或脱离从而开、锁铐子,钥匙被做成筒状带内外键及外壁上有一组圆弧槽的样子。与现有手铐相比,本实用新型刚性和强度大有增强,使用轻巧、灵活、造型美观,更主要的是使不用特制钥匙轻易打开手铐成为不可能,可靠性大大增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不能轻易开脱的防开手铐,是由一组铐子及钥匙组成,铐子的构成包括铐环[13]、铐环转轴即铆钉[15]、铐套[14]、芯套[2]、弹子、弹簧、棘爪[9]以及棘齿环[2],其特征在于:铐子锁芯设置有沿轴向的一组4颗相距70°定位弹子[5]和一组3颗开锁弹子[4],锁栓[3]与棘爪[9]上部的螺旋凸轮以一转销[10]结合,从而在锁栓被钥匙按一定方向压拧一定角度时,带动棘爪轴向移动使棘爪脱离或咬合棘齿[12]而达到开锁或关锁目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能轻易开脱的防开手铐,其特征在于,铐环转轴〔15〕为直径4mm的120°半沉头铆钉。
3: 一种不能轻易打开的防开手铐,是由一组铐子及钥匙组成,其特征在于,钥匙〔16〕为筒状结构,外壁设有外键〔18〕,内壁设有内键〔17〕,且与外键〔18〕相对应的钥匙外壁端开有深度不等的3个相距70°的圆弧槽〔19〕用以插入锁芯时对应压迫高于锁栓端面的3颗开锁弹子〔4〕以及拧转锁栓,从而完成开、关锁动作。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法警器械,即防开手铐。

    现有手铐开锁机关多为单一防护措施,一般锁芯以一多角形插孔,配合一与之吻合的钥匙,将锁栓扭动一定角度就能解除手铐的铐死状态,且铐环只有一种松紧度,其使用的灵活性、强度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被铐者在没有钥匙而是用其它物件的情况下也能轻易打开手铐,使手铐失去应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手铐的上述不足而设计的防开手铐。

    本实用新型由一组手铐及钥匙组成,手铐锁芯内设4颗轴向定位弹子和3颗开锁弹子,铐手部分则由铐环上的防逆转棘轮及锁栓下的棘爪机构组成。棘爪机构与锁栓通过一转销及置于棘爪螺旋凸轮内转销的作用,可由钥匙压拧锁栓使棘爪与棘轮咬合或脱开,而钥匙也是根据手铐锁头的特殊构造,被做成管状带内、外键以及在前端外壁弧面还有3个深度不等的圆弧槽的样子,另外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铐环厚度,将铐环转轴的沉头铆钉改为120°半沉头铆钉,使其钢性大为增加,各部位转动灵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手铐相比,由于开锁机构改变了开锁方式并增加了几项防开措施,使其在没有特制钥匙的情况下被轻易开脱成为不可能,可靠性大大增加。再者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选择铐死及自铐位置,在自铐状态下,可将手铐敲至适当位置,防道转棘齿轮使被铐者只可能进一步锁紧而不能打开,其灵活性更佳。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棘爪主视图,图3为其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型钥匙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链头        2-芯套        3-锁栓        4-开锁弹子

    5-定位弹子        6-弹子弹簧        7-锁盘        8-压缩弹簧

    9-棘爪        10-转销        11-滑销        12-棘齿半环

    13-铐环        14-铐套        15-铆钉        16-钥匙本体

    17-内键        18-外键        19-弧形槽        20-螺旋凸轮

    本实用新型由一组手铐及钥匙组成。

    手铐的构成包括:铐环〔13〕、铐环转轴〔铆钉〕〔15〕、铐套〔14〕、芯套〔2〕、棘爪〔9〕及棘齿〔12〕等,锁栓〔3〕置于芯套〔2〕内,其外、内径间存有2.7mm的间隙,并分别有各自的键槽。锁栓周围有一组4颗轴向绕轴相距70°的定位弹子〔5〕和3颗开锁弹子〔4〕,棘爪〔9〕置于锁栓下端,它的与锁栓结合部分为螺旋凸轮结构,它通过置于其内的转销〔10〕的作用在锁栓〔3〕转动的带动下作轴向移动,从而完成开、锁铐地动作。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铐死位置,此时棘爪〔9〕与棘齿半环〔12〕咬合,4颗定位弹子〔5〕及3个开锁弹子〔4〕处于各自合适位置,若需改变铐死状态,需将高出锁栓〔3〕端面的3个开锁弹子压迫,至使锁栓下端面,定位弹子〔5〕上端面,开锁弹子〔4〕下端面成一圆周平面,然后再使锁栓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则锁盘〔7〕上的4颗按顺时针方向的后三颗弹子弹簧〔6〕将各自顶住3颗定位弹子〔5〕插入锁栓上的3个开锁弹子孔中,此即手铐的自铐状态,在此状态下,可手握铐子颈部将棘齿半环〔12〕用力敲至手腕,至使棘齿半环齿斜面与棘爪齿弧面打滑而克服压缩弹簧〔8〕的压力,再使棘齿半环〔12〕在冲击力作用下转回来铐住人的手腕,被铐者只能进一步锁紧而不能打开。若需提起棘爪,使棘爪与棘齿脱高,则需再使锁栓〔3〕通过转销〔10〕在棘爪的螺凸轮〔20〕内旋转滑动,使棘爪〔9〕通过滑销〔11〕在芯套内〔2〕压迫压缩弹簧〔8〕向上移2.9mm,从而使棘爪啮合棘齿半环2.6mm的深度脱开,完成打开手铐。整个开及锁住的过程需用钥匙压拧来完成,钥匙为筒状,在它沿轴心线同一截面上钥匙头部的外径设有距离端面2mm长的外键〔18〕,在内径上设有内键〔17〕,在与外键〔18〕对称的外圆弧面上分别开有相距角度为70°的与端面深度不等的3个圆弧槽〔19〕,该槽用以压迫3颗开锁弹子〔4〕,而内外键分别可插入锁栓〔3〕及芯套〔2〕的键槽中,以带动锁栓转动。

防开手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开手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开手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开手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开手铐.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开手铐,它是由一组铐子及钥匙组成,铐子锁芯内有轴向布置的一组3颗开锁弹子及4颗定位弹子,锁栓通过一转销与棘爪上部螺旋凸轮结合,通过钥匙压拧锁栓可使棘爪与铐环齿咬合或脱离从而开、锁铐子,钥匙被做成筒状带内外键及外壁上有一组圆弧槽的样子。与现有手铐相比,本实用新型刚性和强度大有增强,使用轻巧、灵活、造型美观,更主要的是使不用特制钥匙轻易打开手铐成为不可能,可靠性大大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