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球式下水地漏.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918114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228162.1

申请日:

1993.05.14

公开号:

CN2188115Y

公开日:

1995.01.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吴达授权通知

IPC分类号:

E03C1/28

主分类号:

E03C1/28

申请人:

吴达

发明人:

吴达

地址:

113008辽宁省抚顺市永宁街2号抚顺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浮球式下水地漏,提出下水地漏的新设计方案。该产品是由筐式拦污栅和浮球构成,拦污栅为网眼筒体结构,浮球由轻质材料制成,置于拦污栅筒体内的排水口上,在无水状态时,防止排水管中的气味上反。当有污水流入时,浮球在污水浮力的作用下浮起,离开排水管口,污水随即经排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下水地漏结构笨重、复杂、使用效果不好等缺陷,实现了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新型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浮球式下水地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筐式立体拦污栅(2)和浮球(4)构成,筐式立体拦污栅为筒体结构,上部为开口(1)或加盖,其壁有网眼(3),底部为圆锥面(5),圆锥面中心有排水孔(6),向下延伸为导水管(7),浮球放置在筐式立体拦污栅筒体内的底部排水孔(6)上。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为浮球式下水地漏,提出一种新型下水地漏方案,克服了普通扣碗式下水地漏易于堵塞,排水不畅、不易清理等缺陷。

    目前,在民用住宅建筑里,下水池中所使用的下水地漏,普遍采用普通扣碗式地漏,这种普通扣碗式地漏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但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一是靠水平放置拦污栅板阻拦下水中的菜叶等固形物,造成固形物在栅板上堆积,形成堵塞,排水不畅;二是靠扣碗与水封防气味上反,但因扣碗的结构所限,排水间隙很小,污水中的食物残渣等细碎固形物很容易在扣碗排水间隙处堆积粘附,造成堵塞。因此,这种普通扣碗式排水地漏经常发生堵塞,造成水池溢水。在使用中,有些居民为使排水顺畅,往往将扣碗拿掉,但这样就不能防止管道中的气味上反。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浮球式下水地漏。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浮球式下水地漏,是由筐式立体拦污栅(2)和浮球(4)构成,筐式立体拦污栅为筒体结构,上部(1)为开口或加盖,筒体垂直壁有网眼(3),底部为圆锥形底面(5),底面中心有排水孔(6),排水孔向下延伸为导水管(7);浮球(4)为轻质圆球,放置在拦污栅筒体内底部的排水孔上。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下水地漏结构笨重复杂,安装繁琐,成本高,使用效果不好,维护不便等缺点,实现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理想的浮球式下水地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幅附图。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筐式立体拦污栅(2)为筒体结构,其上部为开口(1)或加盖,其壁上为网眼(3)构造,该网眼可根据使用条件设计为不同形状和大小,拦污栅筒体底部为圆锥形底面(5),底面中心有排水孔(6),排水孔向下延伸为导水管(7);浮球(4)为轻质圆球,可为空心结构,放置在拦污栅筒体内底部排水孔上。(8)为建筑物中埋设的下水管,(9)为水池底座。

    本浮球式下水地漏在使用时垂直安放,将底部导水管插入建筑物中埋设的排水管中,从而使地漏固定。当有污水排入水池时,污水通过拦污栅网眼进入拦污栅筒体内,这时浮球在污水浮力的作用下浮起,离开排水口,污水流入排水口,进入导水管而排入排水管中排走。当污水排净后,浮球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拦污栅底部,沿圆锥形底面落回排水口上,将排水口封闭,防止排水管中气味上反。

    在安装本地漏时,需将水池底座和下水管口处用水泥适当修整,使其形状与筐式立体拦污栅圆锥形底面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安装,使用可靠,不堵、不反味,维护方便。

浮球式下水地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浮球式下水地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浮球式下水地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球式下水地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球式下水地漏.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浮球式下水地漏,提出下水地漏的新设计方案。该产品是由筐式拦污栅和浮球构成,拦污栅为网眼筒体结构,浮球由轻质材料制成,置于拦污栅筒体内的排水口上,在无水状态时,防止排水管中的气味上反。当有污水流入时,浮球在污水浮力的作用下浮起,离开排水管口,污水随即经排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下水地漏结构笨重、复杂、使用效果不好等缺陷,实现了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新型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