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915114 上传时间:2018-07-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232520.8

申请日:

1991.12.24

公开号:

CN2117466U

公开日:

1992.09.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5/44

主分类号:

E21D15/44

申请人:

北京矿务局机械设计研究所

发明人:

李泽宇; 刘顺新; 王晓波

地址:

102300北京市门头沟区中门寺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煤炭工业专利事务中心

代理人:

廖立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支护设备,特别适于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中使用。由顶梁、液压支柱、推进油缸和连结装置所组成的该液压支架,左、右顶梁均由弹性连杆铰结起来的一长梁和一短梁所构成,而长、短梁水平排列为相互交错的形式,左、右顶梁之间有连结滑块装置,复合推进油缸使支架大步距迈步前移。该液压支架可大大减少顶梁的弯矩,受力状态好,解决了支架重量随切顶吨位增加而大幅度提高的难题,是一种既有较强的切顶能力,又可大步距移架,适应性较广的支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由左、右顶梁,液压支柱,推进油缸和连结装置所组成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 (1)由弹性连杆5、13铰结的一长梁和一短梁所构成的左、右顶梁,其水平排列为长、短梁互相交错的形式,即可为左前梁14为短梁,左后梁11为长梁,右前梁2为长梁,右后梁6为短梁; (2)在为短梁的右后梁6下面可安放切顶支柱,其右后梁6的柱位内侧面安有固定座8,为短梁的左前梁14内侧面也安有固定座位16,复合推进油缸17就铰结于这两个固定座8、16之间; (3)在为长梁的左后梁11、右前梁2的内侧设有滑道18、19,前、后滑块3、10可在滑道18、19上滑移,且前、后滑块3、10通过前、后连杆4、9分别铰结在前、后固定座8、16上。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为长梁的右前梁2、左后梁11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12,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14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右后梁6下可安有一根切顶支柱。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为长梁的右前梁2,左后梁11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12,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14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后右梁6下,也可安有一根液压支柱。
3: 10可在滑道18、19上滑移,且前、后滑块3、10通过前、后连杆
4: 9分别铰结在前、后固定座8、16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为长梁的右前梁2、左后梁11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12,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14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右后梁6下可安有一根切顶支柱。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为长梁的右前梁2,左后梁11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12,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14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后右梁6下,也可安有一根液压支柱。
5: 13铰结的一长梁和一短梁所构成的左、右顶梁,其水平排列为长、短梁互相交错的形式,即可为左前梁14为短梁,左后梁11为长梁,右前梁2为长梁,右后梁6为短梁; (2)在为短梁的右后梁6下面可安放切顶支柱,其右后梁6的柱位内侧面安有固定座8,为短梁的左前梁14内侧面也安有固定座位16,复合推进油缸17就铰结于这两个固定座8、16之间; (3)在为长梁的左后梁11、右前梁2的内侧设有滑道18、19,前、后滑块3、10可在滑道18、19上滑移,且前、后滑块3、10通过前、后连杆4、9分别铰结在前、后固定座8、16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为长梁的右前梁2、左后梁11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12,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14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右后梁6下可安有一根切顶支柱。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为长梁的右前梁2,左后梁11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12,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14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后右梁6下,也可安有一根液压支柱。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支护设备,特别适于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中使用。

    目前所采用的切顶支柱虽然有很强的切顶能力,但因为每个支柱都是单体的,所以在倾角较大的煤层中使用时容易倒,且移动不便。

    已有的悬移顶梁液压支架(CN88104291.9)每组支架均由双架体组成,形成并列顶梁支撑顶板,每个架体都有顶梁、推进油缸、液压支柱,除此而外,组成液压支架的两个顶梁通过两组挠性四连杆连结机构联结。这种支架虽然能克服切顶支柱缺点,但由于整体的顶梁较长,当采用切顶支柱时,因顶梁弯矩过大,其强度不易满足要求;此外这种支架步距不够大,移架速度受到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可以切顶的大步距前移的液压支架,由于采用短梁交错排列方式,改善了支架受力状态,不仅满足了切顶时对顶梁强度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大步距移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左、右顶梁均由弹性连杆铰结的一长梁和一短梁所构成,其水平排列为长、短梁互相交错的形式,即可为左前梁为短梁,左后梁为长梁,右前梁为长梁,右后梁为短梁,在为短梁的右后梁下面可安放切顶支柱,其右后梁的柱位内侧面安有固定座,为短梁的左前梁内侧面也安有固定座,复合推进油缸就铰结于这两个固定座之间;在为长梁地左后梁、右前梁的内侧设有滑道,前、后滑块可在滑道上滑移,且前、后滑块通过前、后连杆分别铰结在前、后固定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在为长梁的右前梁、左后梁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右后梁下可安有一根切顶支柱,也可安有一根液压支柱。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因支撑力大的切顶支柱支撑在后短梁上,后短梁与前长梁采用弹性连杆铰结,大大减少了顶梁的弯矩,并可减轻顶梁重量。同时由于在短梁的切顶支柱柱位侧面就有支架连结装置的支座,这样受力状态好,能提起较重的切顶支柱,所以解决了支架重量随切顶吨位增加而大幅度提高的难题。

    (2)该支架不仅具有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结构特点,而且由于采用了复合油缸作为移架的推进油缸,且因长、短梁的交错排列,使滑道设置于两并列的长梁一侧,从而可以实现大步距移架,其步距可达1.6米以上。

    (3)用该支架支护顶板时,切顶支柱和为长梁的左后梁后面的液压支柱沿切顶线形成排柱形式,而且切顶支柱吨位允许选得较大,所以切顶能力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有较强的切顶能力,又保持了较轻的重量,适应性较广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液压支架的附视图

    图2液压支架的A-A剖面图

    图3液压支架的B-B剖面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该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的右顶梁由右前梁2、右后梁6以及与之铰结起来的右弹性连杆5组成;该液压支架的左顶梁由左前梁14、左后梁11以及与之铰结起来的左弹性连杆13组成。在左、右前梁2、14内还安有前伸梁1、15。在右前梁2下面有两根液压支柱12支撑,在右后梁6下有一根切顶支柱7,右后梁为最短梁,长度为400毫米左右,且强度高,在其柱位内侧面焊有安装连杆滑块装置的固定座8(见图3)。右前梁2的内侧焊有滑道19(见图2),装在滑道19上的滑块3与前连杆4的一端铰接,前连杆4的另一端与焊在左前梁14的固定座16铰结。在左前梁14下面有一根液压支柱12支撑,在左后梁11下有两根液压支柱12支撑。左后梁11内侧焊有滑道18,装在滑道18内的滑块10与后连杆9的一端铰接,后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在右后梁的固定座8上。复合推进油缸17装在左前梁14和右后梁6内侧的两个固定座16和8之间,复合推进油缸17行程可达1.6米。

    其移架方式和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支护设备,特别适于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中使用。由顶梁、液压支柱、推进油缸和连结装置所组成的该液压支架,左、右顶梁均由弹性连杆铰结起来的一长梁和一短梁所构成,而长、短梁水平排列为相互交错的形式,左、右顶梁之间有连结滑块装置,复合推进油缸使支架大步距迈步前移。该液压支架可大大减少顶梁的弯矩,受力状态好,解决了支架重量随切顶吨位增加而大幅度提高的难题,是一种既有较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