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支护设备,特别适于坚硬顶板回采工作面中使用。 目前所采用的切顶支柱虽然有很强的切顶能力,但因为每个支柱都是单体的,所以在倾角较大的煤层中使用时容易倒,且移动不便。
已有的悬移顶梁液压支架(CN88104291.9)每组支架均由双架体组成,形成并列顶梁支撑顶板,每个架体都有顶梁、推进油缸、液压支柱,除此而外,组成液压支架的两个顶梁通过两组挠性四连杆连结机构联结。这种支架虽然能克服切顶支柱缺点,但由于整体的顶梁较长,当采用切顶支柱时,因顶梁弯矩过大,其强度不易满足要求;此外这种支架步距不够大,移架速度受到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可以切顶的大步距前移的液压支架,由于采用短梁交错排列方式,改善了支架受力状态,不仅满足了切顶时对顶梁强度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大步距移架。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左、右顶梁均由弹性连杆铰结的一长梁和一短梁所构成,其水平排列为长、短梁互相交错的形式,即可为左前梁为短梁,左后梁为长梁,右前梁为长梁,右后梁为短梁,在为短梁的右后梁下面可安放切顶支柱,其右后梁的柱位内侧面安有固定座,为短梁的左前梁内侧面也安有固定座,复合推进油缸就铰结于这两个固定座之间;在为长梁地左后梁、右前梁的内侧设有滑道,前、后滑块可在滑道上滑移,且前、后滑块通过前、后连杆分别铰结在前、后固定座上。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在为长梁的右前梁、左后梁下可各安有两根液压支柱,而在为短梁的左前梁下安有一根液压支柱,在为短梁的右后梁下可安有一根切顶支柱,也可安有一根液压支柱。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因支撑力大的切顶支柱支撑在后短梁上,后短梁与前长梁采用弹性连杆铰结,大大减少了顶梁的弯矩,并可减轻顶梁重量。同时由于在短梁的切顶支柱柱位侧面就有支架连结装置的支座,这样受力状态好,能提起较重的切顶支柱,所以解决了支架重量随切顶吨位增加而大幅度提高的难题。
(2)该支架不仅具有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的结构特点,而且由于采用了复合油缸作为移架的推进油缸,且因长、短梁的交错排列,使滑道设置于两并列的长梁一侧,从而可以实现大步距移架,其步距可达1.6米以上。
(3)用该支架支护顶板时,切顶支柱和为长梁的左后梁后面的液压支柱沿切顶线形成排柱形式,而且切顶支柱吨位允许选得较大,所以切顶能力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有较强的切顶能力,又保持了较轻的重量,适应性较广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液压支架的附视图
图2液压支架的A-A剖面图
图3液压支架的B-B剖面图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该可切顶的大步距液压支架的右顶梁由右前梁2、右后梁6以及与之铰结起来的右弹性连杆5组成;该液压支架的左顶梁由左前梁14、左后梁11以及与之铰结起来的左弹性连杆13组成。在左、右前梁2、14内还安有前伸梁1、15。在右前梁2下面有两根液压支柱12支撑,在右后梁6下有一根切顶支柱7,右后梁为最短梁,长度为400毫米左右,且强度高,在其柱位内侧面焊有安装连杆滑块装置的固定座8(见图3)。右前梁2的内侧焊有滑道19(见图2),装在滑道19上的滑块3与前连杆4的一端铰接,前连杆4的另一端与焊在左前梁14的固定座16铰结。在左前梁14下面有一根液压支柱12支撑,在左后梁11下有两根液压支柱12支撑。左后梁11内侧焊有滑道18,装在滑道18内的滑块10与后连杆9的一端铰接,后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在右后梁的固定座8上。复合推进油缸17装在左前梁14和右后梁6内侧的两个固定座16和8之间,复合推进油缸17行程可达1.6米。
其移架方式和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相同,在此不加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