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909542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105742.0

申请日:

2008.08.23

公开号:

CN201258603Y

公开日:

2009.06.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12/30申请日:20080823授权公告日:20090617终止日期:20160823|||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2/30; B66F11/00

主分类号:

E04H12/30

申请人: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项元弟; 秦官庆; 彭世萍; 杨 光; 王红波; 马平太; 薛茂聪; 张子秀

地址:

030003山西省太原市大同路赵庄段2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朱 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工具,具体为一种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造大型水塔时水箱提升的问题。结构包括固定在筒身上部的下钢环梁,下钢环梁上部设有上钢环梁,上钢环梁和下钢环梁周径上穿有若干条提升吊杆,上钢环梁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上卡头体,下钢环梁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下卡头体,上钢环梁和下钢环梁之间设有若干手动千斤顶。安装简单,整体性好,使水箱提升平稳安全,施工灵活简便;能够在水箱提升中及时对吊杆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有效控制,检查直观,调整方便。降低了施工费用,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控制,噪声小,安全性能高,而且提升水箱过程中不影响水塔筒壁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筒身(10)上部的下钢环梁(4),下钢环梁(4)上部设有上钢环梁(2),上钢环梁(2)和下钢环梁(4)周径上穿有若干条提升用吊杆(6),上钢环梁(2)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上卡头体(1),下钢环梁(4)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下卡头体(5),上钢环梁(2)和下钢环梁(4)之间设有若干手动千斤顶(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钢环梁结构包括上环板(12)和下环板(15),上环板(12)和下环板(15)之间环向设有两道腹板(14),径向设有肋板(13),下钢环梁结构包括上环板(17)和下环板(20),上环板(17)和下环板(20)之间环向设有两道腹板(19),径向设有肋板(18),上环板(17)宽度大于下环板(2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卡头体(1)或下卡头体(5)的结构包括内部为倒锥形的卡环(21),卡环(21)内侧设有若干钢珠(22)和弹簧(23)。

说明书

说明书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工具,具体为一种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水塔由建造于地面的筒身和位于筒身上部的水箱构成。筒身一般高度为数十米左右,而水箱的体积也比较庞大。属于特征建筑物,对于施工而言施工难度大,难于控制,经济效益差,特别是大容积水塔在施工中经常遇到。目前水塔施工的方法之一是现场一体化浇注筒身和水箱,施工设备简单,但是需要庞大的高空脚手架支护,施工周期长,费用高,而且质量难以控制。另一种办法是先将筒身和水箱分别做好,然后通过吊具将水箱拉到筒身顶部固定。目前是采用电动液压式提升工具,通过液压泵和管道将压力传递给吊杆上的千斤,通过千斤将吊杆提升,该装置购置费用高,安装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安装工期长,施工费用高;安全性能不高,一旦发现吊杆出现受力不均匀时不便于调整,同时可能造成水塔筒壁的质量缺陷。专利号为921086210公开了一种水塔施工使用的提升机具及施工方法,其中提升水箱的工具主要是手动的葫芦,但是在建造大容积(如700立方米)的水塔时,该工具就显的安全性不够,施工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造大型水塔时水箱提升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在筒身上部的下钢环梁,下钢环梁上部设有上钢环梁,上钢环梁和下钢环梁周径上穿有若干条提升吊杆,上钢环梁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上卡头体,下钢环梁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下卡头体,上钢环梁和下钢环梁之间设有若干手动千斤顶。
工作方式是,吊杆下端连接水箱,通过调整手动千斤顶使千斤顶向上支撑上钢环梁移动,上钢环梁则通过上卡头体夹带动吊杆上移动,在吊杆上升的过程中,位于下钢环梁上的下卡头体对吊杆没有阻碍,吊杆自由上移,然后再使手动千斤顶回油,此时下卡头体则开始夹住吊杆不使之下移,水箱则稳定位于一个新高度。手动千斤顶回油后上钢环梁受重力作用下移,上卡头体也沿着吊杆下滑,然后在操纵手动千斤顶上顶上钢环梁开始下一个行程,经过若干次的支顶即可将水箱吊到合适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手动千斤顶作为提升水塔的工具,安装简单,整体性好,使水箱提升平稳安全,施工灵活简便;能够在水箱提升中及时对吊杆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有效控制,检查直观,调整方便。降低了施工费用30-40%,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控制,噪声小,安全性能高,而且提升水箱过程中不影响水塔筒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及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钢环梁的平面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下钢环梁的平面图
图5的B-B剖面图
图6为上卡头体或下卡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卡头体、2-上钢环梁、3-手动千斤顶、4-下钢环梁、5-下卡头体、
6-吊杆、7-混凝土柱、8-倒锥壳水箱、9-吊脚手架、10-筒身、11-上吊杆孔、
12-上环板、13-肋板、14-腹板、15-下环板、16-下吊杆孔、17-上环板、
18-肋板、19-腹板、20-下环板、21-卡环、22-钢珠、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意,一种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包括固定在筒身10上部的下钢环梁4,下钢环梁4上部设有上钢环梁2,上钢环梁2和下钢环梁4周径上穿有若干条提升用吊杆6,上钢环梁2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上卡头体1,下钢环梁4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下卡头体5,上钢环梁2和下钢环梁4之间设有若干手动千斤顶3。
如图2、3所示意,上钢环梁结构包括上环板12和下环板15,上环板12和下环板15之间环向设有两道腹板14,径向设有肋板13。如图4、5所示意下钢环梁结构包括上环板17和下环板20,上环板17和下环板20之间环向设有两道腹板19,径向设有肋板18,上环板17宽度大于下环板20。
如图6所示意,上卡头体1或下卡头体5的结构包括内部为倒锥形的卡环21,卡环21内侧设有若干钢珠22和弹簧23。所有的钢珠移动到下部后,所有的钢珠形成的内径小于吊杆直径,吊杆穿过卡环后,吊杆相对卡环上升则无任何阻力,当吊杆下移动时,钢珠会卡住吊杆不再下移。这种结构则使吊杆沿着上下钢环梁向上移动,任何情况下不下移。
结合附图说明施工方法具体如下,筒身顶混凝土柱施工时,在柱顶处预埋铁件用于安装钢环梁及钢斜支撑安装,在预制水箱浇筑下钢环梁时先在下钢环梁钢环板预埋吊杆;然后确定总荷载,包括水箱本体重量,水箱防水层及外装修,吊杆等产生的载荷,吊杆和手动千斤顶的数量可以根据提升总载荷允许应力、安全系数计算确定;待全部安装就绪,然后全面检查各个部件,开始将水箱提升一段距离,再对钢提升架,上下钢环梁,吊杆的焊点及水箱本身结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正常后在进行正常提升操作。上下卡头体是提升的关键工具,水箱所有的重量积聚在上下卡头体上,为了安全起见,每根吊杆安装两个卡头体,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如有一个卡头体失灵,则另一个作为保险备用。水箱在吊装到位后,下钢环梁在水箱内部切割解体,利用卷扬机吊放到地面。

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工具,具体为一种倒锥壳水箱提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造大型水塔时水箱提升的问题。结构包括固定在筒身上部的下钢环梁,下钢环梁上部设有上钢环梁,上钢环梁和下钢环梁周径上穿有若干条提升吊杆,上钢环梁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上卡头体,下钢环梁上设有套住吊杆且只能沿吊杆单下向移动的下卡头体,上钢环梁和下钢环梁之间设有若干手动千斤顶。安装简单,整体性好,使水箱提升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