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管承插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管承插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水地区,地下结构复杂的埋地排水用的中空壁缠绕管的承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缠绕管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五种,分别有如下缺点:
(1)电热熔带的连接:把管子垫高到一定的高度并保持水平,清除表面的杂质和水分,把电热熔带扎紧在被连接的管子上用扣带扣紧,再用不锈钢丝加固,连接热容机和热熔带两端的电源后,设定热熔时间,进行熔接。此连接方法为刚性连接,埋地后受到地面的压力或变形、沉降容易引起管子的变形和开裂。此连接方法的强度较好,但不适宜于带水作业。
(2)管卡连接:缠绕管连接处包上一层PE材料,在将沥青油毡包在外面,用火焰枪加热使沥青略熔,然后将不锈钢卡圈套上,拧紧螺丝。此连接方法不适宜于带水操作,用火焰枪加热的人为因素很大,缠绕管的连接强度不均,不适合带水作业。
(3)热收缩管连接:施工使两根管子用套管对接,用火焰加热,套管收缩连接管子。此连接方法不适宜带水作业,而且套管连接不能保证埋地管在排设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缠绕管变形、移位的密封性能。
(4)法兰连接:将预先埋封电热丝的法兰焊接接在管子上。将连接法兰用螺丝连紧后,通电使法兰与法兰熔接,此连接方法为刚性连接,埋地后受到地面的压力或变形、沉降容易引起管子的变形和开裂。此连接方法的强度较好。但不适宜于带水作业。
(5)结构壁缠绕管承插式连接,尽管可以有良好的密封连接和施工地便利快捷,但是制作复杂。
但是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多水地区,一般开挖到0.6-0.8米深就有地下水,而且有的地方的地下泥沙较多,地下结构难以勘定。以上介绍的5种方法很难在上述环境中作业,无法解决大口径埋地管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空壁缠绕管承插连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管连接装置,尤其是提供一种非常适合用于连接缠绕管的承插连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的大口径埋地管在有水的地下环境中的可靠与安全地连接和有效密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缠绕管承插连接装置,包括一管状承插连接承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插连接承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凹口部,在所述环状凹口部中容纳有遇水膨胀的橡胶密封圈。
所述环状凹口部设置在连接承口的一个端部,在所述连接承口的另一端部融接固定一承口管。
所述环状凹口部分别设置在连接承口的两个端部。
所述环状凹口部与所述橡胶密封圈之间还设置有一橡胶密封圈固定环。
所述环状凹口部与所述橡胶密封圈固定环是相互融接固定的,并且所述橡胶密封圈被卡入所述橡胶密封圈固定环。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用了承插连接承口与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圈的复合技术,所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管连接装置相比,可以有效地改进大口径埋地管在多水,地下泥沙较多,地下结构复杂等环境下的管连接技术。并且,所述的连接装置由于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不受施工环境的限制,使之连接速度得到提高,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承插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插连接承口与承口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圆圈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中空壁缠绕管承插连接装置是由一个管状承插连接承口、一个承口管、一个橡胶圈固定环和一个遇水膨胀的橡胶密封圈组成。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环状凹口部的承插连接承口1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制成,可以在生产中吹塑模压成型,并且在所述承插连接承口1加工成型之后,把同样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制成的凹槽状的橡胶圈固定坏3卡入所述的环状凹口部4并且在所述环状凹口部4的端部与环状凹口部4熔接固定在一起,使得环状凹口部4与橡胶圈固定环3在它们的端部熔接处被熔接密封。所述的熔接可以是直接用焊接工具在高温下把所述的两个由同样材质制成的部件直接熔接在一起,也可以在它们的连接处附加焊条6来进行熔接。所述的承口管2是通过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制成的中空的管子螺旋缠绕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插连接承口1的一个端口的内圈与承口管2的一个端口的外圈之间也同样以熔接的方式固结成一体,从而成为一个由承插连接承口1与承口管2组成的一个整体承插连接单元。上述的这种固结连接的操作是在工厂的车间中先期加工完成的。 然后,在实际的施工现场,首先把具有弹性的能够遇水膨胀的橡胶密封圈5卡入一个整体连接单元的承插连接承口1的环状凹口部4中的橡胶圈固定环3中,接着再把另一个整体连接单元中的承口管2的相对于与连接承口熔接的端部的另一端插入上述的整体连接单元的承插连接承口1中,其中,所述的橡胶密封圈5的内径最好比插入的另一个连接单元的承口管2的外径要略小2-3毫米,这样由于密封橡胶圈5的弹性作用,在所述的另一个整体连接单元的承口管2插入所述连接承口1并且伸入所述橡胶密封圈5之后,橡胶密封圈5就可以紧紧地压靠在所述插入连接承口1的承口管2的外表面上,这样就已经能够起到密封所述连接装置的作用,当然,所述的承口管2的插入的深度以其插入端的端口伸出所述的橡胶密封圈5为宜,最深以插入端的端口与另一侧伸入所述连接承口1并与之熔接固定的承口管的端部相抵接为限。更进一步的是,上述被卡入环状凹口部4的橡胶圈固定环3中的橡胶密封圈5遇水后会膨胀,这样所述遇水膨胀后的橡胶密封圈5就能够完全地充满所述环状凹口部4的橡胶圈固定环的整个空间,并且能够以更大的压力压靠在所述插入连接承口的承口管2的外表面上,这样,密封效果更加显著。与上述的操作相类似,所述的整体连接单元的首尾对接的承插操作被反复地进行多次,这样就可以连接成一个较长的并且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中空壁缠绕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优点在于,由于所述的承插连接承口1与所述的承口管2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成的,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所以承口管与连接承口之间是柔性连接的,由此解决了管子埋地后受压而产生变形所带来的影响,保证了连接装置受外压力变形或地面沉降变形情况下的连接密封性,也可排除管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而引起的损坏和渗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承插连接承口1在其两个端部附近的内壁上各设置有一个熔接有橡胶圈固定环3的环状凹口部4,并且所述的承插连接承口1与承口管2并不在工厂中直接熔接在一起,而是在施工现场先把两个遇水膨胀的橡胶密封圈5分别卡入所述的承插连接承口的两端内壁的环状凹口部4中的橡胶圈固定环3中,然后再把两个承口管2分别插入所述承插连接承口1的两端并且分别伸入所述的橡胶密封圈5,这样,也可以达到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良好的密封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也应视为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