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主开关防盗锁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主开关防盗锁座。
背景技术
传统机车的主开关均设有主锁心,并以条板状的钥匙(即所谓2D的钥匙)插入主锁心孔以解掣,但因为主锁心孔外露,宵小之徒很容易以手工具插入而破坏主锁心,导致防盗效果很差。晚近则有些机车的主锁心改以杆柱式的钥匙(即所谓3D的钥匙),虽然较不容易破解,但主锁心孔仍然外露,有些宵小之徒仍会尝试破坏,而侥幸没被偷走的,却因为主锁心孔已被破坏,造成车主反而无法开锁,而必须请机车行的修车师傅外出更换锁具,很不方便,也很昂贵,同样还是不安全,因此,惟有以另一形态的锁具锁掣并遮蔽主锁心孔,才能够提供使用者较高的安全性与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主锁心被撬坏的机车主开关防盗锁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机车主开关防盗锁座,包括主锁心、主锁座、副锁座、副锁心、遮蔽板、帽盖,其中主锁心具有主锁心孔,且主锁心固定于主锁座上,副锁座亦固定于主锁座上,其中:
副锁座,设有一对应主锁心孔的通孔,其另设有容纳副锁心的容槽,该容槽包括相连通的竖槽及滑槽;
副锁心,包括滑块、栅板、锁销及其弹性元件、销珠及其弹性元件,滑块设有柱槽及横沟,横沟与柱槽连通且嵌设栅板,柱槽底端连通孔径较小的通孔,锁销中段设挡环,且锁销在挡环下套设其弹性元件再穿设于滑块的柱槽内,而锁销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抵于挡环及通孔上的柱槽底壁,销珠及其弹性元件恰容纳于副锁座的竖槽内,滑块则容纳于滑槽内,且销珠对应锁销,锁销及销珠分别受其弹性元件抵顶,而使锁销及销珠相互推抵,另外销珠在锁掣状态时部分露出竖槽外;
遮蔽板具有搭于副锁座上且受副锁心的滑块连动而可遮蔽主锁心孔的遮柄;
帽盖设有锁心孔及滑槽,该锁心孔对应主锁心孔,滑槽对应副锁心的滑块。
该遮蔽板枢接于副锁座上,且遮蔽板另设有一滑槽,而副锁心的滑块突设有一长柄,副锁座上另设容纳该长柄并可供其滑移的避槽,长柄上设有可嵌滑于遮蔽板滑槽内的凸柱。
该遮蔽板以一延伸柄固接在副锁心的滑块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控制机车的主开关的主锁心上加设一副锁心,该副锁心又连动一可遮蔽主锁心孔的遮蔽板,从而可遮蔽并锁掣主锁心孔,进而可避免主锁心被撬坏,而达到较安全与较方便的增进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纵剖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横剖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遮蔽板的另一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括主锁心1、主锁座2、副锁座3、副锁心4、遮蔽板5、帽盖6,并搭配复合钥匙7而实施,其中:
主锁心1具有主锁心孔11,且主锁心1固定于主锁座2上,副锁座3亦固定于主锁座1上。
副锁座3设有一通孔31对应主锁心孔11,另设有容槽32以容纳副锁心4,且容槽32包括相连通的竖槽321及滑槽322,副锁座3上还设有避槽33及凸耳34。
副锁心4包括滑块41、栅板42、锁销43及其弹性元件432、销珠44及其弹性元件441,滑块41设有柱槽411及横沟412,横沟412与柱槽411连通且嵌设栅板42,柱槽411底端连通孔径较小的通孔413,锁销43中段设挡环431,而锁销43在挡环431下套设其弹性元件432后,再穿设于滑块41的柱槽411内,且锁销43的弹性元件432两端分别抵于挡环431及通孔413上的柱槽411底壁,销珠44及其弹性元件441则恰容纳于副锁座3的竖槽321内,滑块41则容纳于滑槽322内,且销珠44对应锁销43,而锁销43受其弹性元件432抵顶挡环431及栅板42,其推顶力再抵向销珠44,销珠44亦受其弹性元件441抵顶而抵向锁销43,且销珠44在锁掣状态时部分露出竖槽321之外而伸入滑块41的柱槽411下的通孔413而卡住滑块41,令滑块41无法滑动而锁掣,而副锁心4的滑块41上另突设有一长柄414,该长柄414容纳及滑移于避槽33内,长柄414上设有凸柱415。
遮蔽板5具有遮柄51,并以一枢孔53枢接于副锁座3的凸耳34上,而遮蔽板5另设有一滑槽52,滑块41的长柄414上的凸柱415嵌滑于遮蔽板5的滑槽52内,从而连动遮蔽板5并遮柄51遮蔽主锁心孔11。
帽盖6设有锁心孔61及滑槽62,锁心孔61对应主锁心孔11,滑槽62对应副锁心4的滑块41。
至于复合钥匙7,则包括主锁心钥匙71、钥匙套72、副锁心钥匙73,其中主锁心钥匙71设有平板钥匙段711,副锁心钥匙73设有柱状钥匙731,而钥匙套72相对两端内各设有一嵌槽721、722,且分别嵌固主锁心钥匙71及副锁心钥匙73,钥匙套72中段另设有槽孔723以供对应副锁心钥匙73的中央槽孔732。
组合后,遮蔽板5受副锁心4连动而移动,并在副锁心4锁掣时以遮柄51遮蔽主锁心孔11。
操作时,如图3及图5所示,当复合钥匙7的副锁心钥匙73的柱状钥匙731对应插入副锁心4的滑块41时,将使锁销43下压销珠44而下压其弹性元件441,从而使销珠44顶缘与竖槽321齐平,则此时可以复合钥匙7带动滑块41滑移,再进而连动遮蔽板5使其遮柄51不再遮蔽主锁心孔11,然后,再以复合钥匙7的主锁心钥匙71对准主锁心孔11而解掣主锁心1。
如图6及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帽盖6A内的遮蔽板5A是以一延伸柄54A直接固接在副锁心4A的滑块41A上,而由滑块41A带动遮蔽板5A以其遮柄51A遮蔽主锁心1A的主锁心孔11A;副锁心4A的滑块41A仍嵌滑于滑槽322A内,且滑块41A内仍设有锁销43A,而滑槽322A下的竖槽(未画出)位置与第一实例却刚好相反。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传统机车锁,显然具有较安全与较方便的增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