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89908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8341.5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号:

CN104094752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410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701|||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竹溪县雨润特色种养家庭农场

发明人:

夏良荣; 江涛

地址:

442300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邓家坝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代理人:

高良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步骤为:(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海拔400-800米的区域;(2)作垄厢:垄厢宽0.8-0.9米、垄厢高0.3-0.35米,操作沟宽0.2-0.3米;(3)选种;(4)魔芋播种: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35-0.4米、株距0.3-0.35米;(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在垄厢上方搭设棚架,棚架高1.8-2.1米;(6)在棚架周边栽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7)调控管理,把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8)适期收获魔芋自然倒苗7-10天后,收挖。本发明利用立体空间位和阳光需要差异,达到生态协调发展,减轻病害发生,确保魔芋丰产,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收的目的,使魔芋在低海拔区域实现高效种植。

权利要求书

1.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步骤为:
(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海拔400-800米的区域;
(2)作垄厢:垄厢宽0.8-0.9米、垄厢高0.3-0.35米,操作沟宽0.2-0.3米;
(3)选种:魔芋选择芽窝小、顶芽健壮、无病、无伤、表面光滑、大小适中的魔芋作为种芋,种芋重量为120-250克;种芋在播种前日晒2-3天;
(4)魔芋播种: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35-0.4米、株距0.3-0.35米;
(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在垄厢上方搭设棚架,棚架高1.8-2.1米;
(6)立体种植:在棚架周边栽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实现棚架上长蔬菜,棚架下长魔芋;   
(7)调控管理:种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时,实行覆盖地膜增温栽培措施,使藤蔓尽快布满棚架为魔芋遮挡阳光;并修剪藤蔓数量,把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
(8)适期收获魔芋自然倒苗7-10天后,收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棚架跨度为4-6米,笼罩在4-6个垄厢之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是指:葫芦、丝瓜、苦瓜或金瓜。

说明书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属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魔芋独特的理化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价值,其用途广、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随着人工栽培和规模化种植面积的扩大,魔芋生产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其原有的环境和生长条件发生了变化,魔芋种性退化、抗逆性下降、产量降低、抗病害能力减弱,病害发生率较高,有的甚至绝收,芋农损失大,且病害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最后导致种植面积锐减,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据生产调查统计,每年综合发病率达20--30%以上,魔芋产量损失率达23%以上,平均每亩造成经济损失500多元。对于魔芋细菌性软腐病防控,目前国内主要以选择高海拔区域、土质适宜地块种植减轻病害发生,采取健康栽培等措施,达到防病丰产栽培之目的。
魔芋原属热带和亚热带林间下层植物,喜肥忌强光,为耐荫作物,适宜在房前屋后、树林扒边生长,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植,具有很强的间容特性。棚架蔬菜属喜光性攀缘植物,人工栽培时需用竹棍、树桩搭设圆拱型或平型棚架,利于通风透光,满足地上部藤蔓生长,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结实和产量的提高。架下阴凉的环境和过滤后的散射阳光正好为魔芋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魔芋的质量和单株产量,两者达到协调、互利、共生,对减轻病害发生与危害、提高品质、确保魔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使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位和阳光需要差异,达到生态协调发展,减轻病害发生,确保魔芋丰产目标,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收的目的,本发明提出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步骤为:
(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海拔400-800米的区域;
(2)作垄厢:垄厢宽0.8-0.9米、垄厢高0.3-0.35米,操作沟宽0.2-0.3米;
(3)选种:魔芋选择芽窝小、顶芽健壮、无病、无伤、表面光滑、大小适中的魔芋作为种芋,种芋重量为120-250克;种芋在播种前日晒2-3天;
(4)魔芋播种: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35-0.4米、株距0.3-0.35米;
(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在垄厢上方搭设棚架,棚架高1.8-2.1米;
(6)立体种植:在棚架周边栽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实现棚架上长蔬菜,棚架下长魔芋;   
(7)调控管理:种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时,实行覆盖地膜增温栽培措施,使藤蔓尽快布满棚架为魔芋遮挡阳光;并修剪藤蔓数量,把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
(8)适期收获魔芋自然倒苗7-10天后,收挖。
所述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在步骤(5)中,棚架跨度为4-6米,笼罩在4-6个垄厢之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拓展了魔芋种植区域,棚架蔬菜大都种植在土层厚、土壤肥、含有机质高的地块,与魔芋间套栽培后,使魔芋在800米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实现高效种植;通过魔芋与棚架蔬菜立体套种栽培,有效利用藤蔓来遮挡强日光,为魔芋营造荫凉、弱光的适生环境,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合资源;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位和阳光需要差异,达到生态、立体、协调生长,减轻病害发生,确保魔芋丰产,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收的目的,达到共生双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棚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一实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只限于这些实例。
实施例1: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步骤为:
(1)地块选择:选择海拔510米的区域,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面积0.85亩;
(2)作垄厢:垄厢宽0.8米、垄厢高0.3米,操作沟宽0.25米;
(3)选种:选择芽窝小、顶芽健壮、无病、无伤、表面光滑的魔芋作为种芋,种芋重量为200—300克;种芋在播种前日晒2-3天;
(4)魔芋播种:4月下旬,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4米、株距0.3米,亩种魔芋3700左右;
(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7天,在垄厢上方用竹杆、木棍等材料搭设成平顶棚架,架高1.8米;如图1所示,棚架1跨度为4米,笼罩在4个垄厢2之上;
(6)立体种植:5月初,在棚架周边栽植葫芦和金瓜,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株距0.5米;实现棚架上长蔬菜,棚架下长魔芋;
(7)调控管理:5月中旬—6月上旬,定期做好引藤蔓上棚架,使藤蔓尽快布满棚架,为魔芋遮挡强日光;7月中旬后,及时修剪控制藤蔓数量,调控遮阳程度,使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瓜果收获与田间管理需在操作沟中进行,防损伤魔芋植株;
(8)适期收获:10月21日,魔芋自然倒苗,选择晴天收挖、收获4330斤鲜魔芋。
本发明的生产效果: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病害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发生率仅为7.3—8.7%,经济收益佳。
所述棚架采用钢管、水泥桩、竹杆或木棍搭设。
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是指:葫芦、丝瓜、苦瓜或金瓜。
所述棚架跨度一般为4-6米,笼罩在4-6个垄厢之上。
 在实施本发明时, 最好进行茬口调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魔芋收获后的地块中播种一季豆科作物,第二年4月上旬前分批采收;收获后在垄厢上再播种魔芋,第二年4月下旬前完成种植任务;第二年10月中/下旬魔芋收挖后,地块上再种植豆科类作物,以此循环轮作、安排茬口。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75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4752A21申请号201410308341522申请日20140701A01G1/0020060171申请人竹溪县雨润特色种养家庭农场地址442300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邓家坝村72发明人夏良荣江涛74专利代理机构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代理人高良军54发明名称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出了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步骤为(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海拔400800米的区域;(2)作垄厢垄厢宽0809米、垄厢高03035米,操作沟宽0203米;(3)选种;(4)魔芋。

2、播种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3504米、株距03035米;(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在垄厢上方搭设棚架,棚架高1821米;(6)在棚架周边栽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7)调控管理,把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8)适期收获魔芋自然倒苗710天后,收挖。本发明利用立体空间位和阳光需要差异,达到生态协调发展,减轻病害发生,确保魔芋丰产,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收的目的,使魔芋在低海拔区域实现高效种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752ACN104094752A1/1。

3、页21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步骤为(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海拔400800米的区域;(2)作垄厢垄厢宽0809米、垄厢高03035米,操作沟宽0203米;(3)选种魔芋选择芽窝小、顶芽健壮、无病、无伤、表面光滑、大小适中的魔芋作为种芋,种芋重量为120250克;种芋在播种前日晒23天;(4)魔芋播种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3504米、株距03035米;(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在垄厢上方搭设棚架,棚架高1821米;(6)立体种植在棚架周边栽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实现棚架上长蔬菜,棚架下长魔芋;(7)调控管理种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时,实行覆盖地膜增温。

4、栽培措施,使藤蔓尽快布满棚架为魔芋遮挡阳光;并修剪藤蔓数量,把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8)适期收获魔芋自然倒苗710天后,收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棚架跨度为46米,笼罩在46个垄厢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是指葫芦、丝瓜、苦瓜或金瓜。权利要求书CN104094752A1/3页3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属作物栽培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魔芋独特的理化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价值,其用途广、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好。随。

5、着人工栽培和规模化种植面积的扩大,魔芋生产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其原有的环境和生长条件发生了变化,魔芋种性退化、抗逆性下降、产量降低、抗病害能力减弱,病害发生率较高,有的甚至绝收,芋农损失大,且病害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最后导致种植面积锐减,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据生产调查统计,每年综合发病率达2030以上,魔芋产量损失率达23以上,平均每亩造成经济损失500多元。对于魔芋细菌性软腐病防控,目前国内主要以选择高海拔区域、土质适宜地块种植减轻病害发生,采取健康栽培等措施,达到防病丰产栽培之目的。0003魔芋原属热带和亚热带林间下层植物,喜肥忌强光,为耐荫作物,适宜在房前屋后、树。

6、林扒边生长,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植,具有很强的间容特性。棚架蔬菜属喜光性攀缘植物,人工栽培时需用竹棍、树桩搭设圆拱型或平型棚架,利于通风透光,满足地上部藤蔓生长,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结实和产量的提高。架下阴凉的环境和过滤后的散射阳光正好为魔芋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魔芋的质量和单株产量,两者达到协调、互利、共生,对减轻病害发生与危害、提高品质、确保魔芋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使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发明内容0004为了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位和阳光需要差异,达到生态协调发展,减轻病害发生,确保魔芋丰产目标,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收的目的,本发明提出棚架蔬菜间套。

7、魔芋的栽培方法。0005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步骤为(1)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海拔400800米的区域;(2)作垄厢垄厢宽0809米、垄厢高03035米,操作沟宽0203米;(3)选种魔芋选择芽窝小、顶芽健壮、无病、无伤、表面光滑、大小适中的魔芋作为种芋,种芋重量为120250克;种芋在播种前日晒23天;(4)魔芋播种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3504米、株距03035米;(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在垄厢上方搭设棚架,棚架高1821米;(6)立体种植在棚架周边栽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实现棚架上长蔬菜,棚架下长魔芋;(7)调控管理。

8、种植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时,实行覆盖地膜增温栽培措施,使藤蔓尽快布满棚架为魔芋遮挡阳光;并修剪藤蔓数量,把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8)适期收获魔芋自然倒苗710天后,收挖。说明书CN104094752A2/3页40006所述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在步骤(5)中,棚架跨度为46米,笼罩在46个垄厢之上。0007有益效果本发明拓展了魔芋种植区域,棚架蔬菜大都种植在土层厚、土壤肥、含有机质高的地块,与魔芋间套栽培后,使魔芋在800米以下的低海拔区域实现高效种植;通过魔芋与棚架蔬菜立体套种栽培,有效利用藤蔓来遮挡强日光,为魔芋营造荫凉、弱光的适生环境,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合资源;充分。

9、利用了立体空间位和阳光需要差异,达到生态、立体、协调生长,减轻病害发生,确保魔芋丰产,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多收的目的,达到共生双赢。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中棚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列举一实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只限于这些实例。0010实施例1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其步骤为(1)地块选择选择海拔510米的区域,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地块,面积085亩;(2)作垄厢垄厢宽08米、垄厢高03米,操作沟宽025米;(3)选种选择芽窝小、顶芽健壮、无病、无伤、表面光滑的魔芋作为种芋,种芋重量为200300克;种芋在播种前日晒23天;(4)魔芋播种4月下。

10、旬,每垄厢上播种2行魔芋,行距04米、株距03米,亩种魔芋3700左右;(5)搭建棚架魔芋播种后7天,在垄厢上方用竹杆、木棍等材料搭设成平顶棚架,架高18米;如图1所示,棚架1跨度为4米,笼罩在4个垄厢2之上;(6)立体种植5月初,在棚架周边栽植葫芦和金瓜,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株距05米;实现棚架上长蔬菜,棚架下长魔芋;(7)调控管理5月中旬6月上旬,定期做好引藤蔓上棚架,使藤蔓尽快布满棚架,为魔芋遮挡强日光;7月中旬后,及时修剪控制藤蔓数量,调控遮阳程度,使魔芋的遮阳率控制在5065之间;瓜果收获与田间管理需在操作沟中进行,防损伤魔芋植株;(8)适期收获10月21日,魔芋自然倒苗,选择晴天收挖。

11、、收获4330斤鲜魔芋。0011本发明的生产效果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病害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发生率仅为7387,经济收益佳。0012所述棚架采用钢管、水泥桩、竹杆或木棍搭设。0013属于葫芦科植物的蔬菜是指葫芦、丝瓜、苦瓜或金瓜。0014所述棚架跨度一般为46米,笼罩在46个垄厢之上。0015在实施本发明时,最好进行茬口调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在魔芋收获后的地块中播种一季豆科作物,第二年4月上旬前分批采收;收获后在垄厢上再播种魔芋,第二年4月下旬前完成种植任务;第二年10月中/下旬魔芋收挖后,地块上再种植豆科类作物,说明书CN104094752A3/3页5以此循环轮作、安排茬口。说明书CN104094752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475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