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98851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81398.7

申请日:

2014.12.15

公开号:

CN104534099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J 15/43申请日:20141215|||公开

IPC分类号:

F16J15/43; F16J15/18

主分类号:

F16J15/43

申请人:

邓海波

发明人:

邓海波

地址:

435000湖北省黄石市杭州路88号黄石市人大常委会老干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主体结构是在艉轴密封处设置填料函,函一端是压盖,另一端由法兰盘与艉柱连接;函中间并列装置两层PTFE圆环盒套,每层盒套内莰入nx12块径向对冲磁扇形永磁体;在嵌磁铁盒套与轴管之间设有磁流体循环腔;在永磁体盒套两侧各分别安装1个不锈钢圆环,径向各开有8个磁流体注入或流出孔;在两个不锈钢圆环外侧,各分别装置1个不锈钢卡环,将AH型金属骨架四氟密封圈卡持在艉轴管上;设置MCU,根据各压力、温度传感器信息,控制磁流体输入泵和电磁溢流阀,使磁流体循环腔内和舰、潜艇吃水深度随机等压,通过带压冷热磁流体循环实现对艉轴管密封、润滑、降温三重功能;在停机时设有电磁密封闸加强艉轴管静密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艉轴密封处设置填 料函,函一端设压盖,另一端由法兰盘与艉柱连接;函中间并列装置两层PTFE 圆环盒套,每层盒套内崁入nx12块径向对冲磁扇形永磁体;在嵌磁铁盒套与 艉轴管之间设有磁流体循环腔;在永磁体盒套两侧各分别安装1个不锈钢圆环, 径向各开有8个磁流体注入或流出孔;在两个不锈钢圆环外侧,各分别装置1 个不锈钢卡环,将AH型金属骨架四氟密封圈卡持在艉轴管上;设置MCU,根据 各压力、温度传感器信息,控制磁流体输入泵和电磁溢流阀,使磁流体循环腔 内和船舶吃水深度随机等压,通过带压冷热磁流体循环实现对艉轴管密封、润 滑、降温三重功能;在停机时设有电磁密封闸加强艉轴管静密封。

2.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PTFE圆环盒套内嵌 入nx12块径向对冲磁扇形永磁体,艉轴管直径≤500mm取n=1;艉轴管直径 在500~800mm之间取n=2;艉轴管直径>800mm取n=3;磁流体循环腔内可分别 形成有着36、72、108个磁回路的强磁场区,将磁流体牢牢吸附和控制在循环 腔内进行循环,对外挡住海水,对内挡住滑油。

3.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流体循环腔由填料 函外壁、2个不锈钢卡环、2个AH型金属骨架四氟密封圈和艉轴管围成;当艉 轴管高速旋转时,靠近轴管的磁流体层温度升高,密度变小,磁性减弱甚至消 失,新注入的带压常温磁流体自动替换过热磁流体、并将其挤出密封函外,如 此循环往复,同时起到密封、润滑、降温三重作用;在磁流体循环腔内、外及 数控压力泵、电磁溢流阀等处设多个压力、温度传感器,由MCU自动控制,使 密封腔内、外随机等压。

说明书

说明书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类螺旋桨驱动的大中型船舶(包括航母和各类大中型潜、舰艇) 艉轴密封原理、密封方法、密封结构的改变和创新,淘汰各种各样落后的接触式 密封方式,实现艉轴在密封区的无泄漏、无磨损、无噪声、无热辐射并且消振性 良好的智能密封。
关于磁流体智能密封技术,本发明人邓海波历经10余年研究,曾获得ZL  200820065400.0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20073652.3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10057806.4发明专利已实审公告,该专利产品对油田抽油机光杆往复运动轴 动密封达3~5MPa(相当于承载水下300~500米的压力),且已长达1年多无任何 泄漏,目前已在克拉玛依、吉林等油田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实践证明,本发明 的核心技术——众多磁回路磁流体往复轴和旋转轴动密封技术、新型脂基磁流体 复合填料技术,是实用有效技术,本发明就是对原专利技术的深度开发和拓展。
二、背景技术:
1、现役同类产品种类
由螺旋桨驱动的各类船舶艉轴密封装置,经过长期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 发展成为一个集水润滑密封、盘根密封、油润滑密封、鼓气密封、机械端面密封 以及各种复合式密封在内的品种繁多的家族。在世界造船业比较著名的有:日本 神户制钢所开发的CX、DX紧凑型密封装置;英国深海密封公司开发的组合式端 面密封装置;德国Blohm+VossAG公司开发的辛泼克莱斯(SIMPLEX SC2000) 密封装置;日本海洋技术株式会社开发的“气舷台”(AIRGUARD 3AS)密封装 置;在国内,目前民用方面普遍采用的是CYH、CYQ型艉轴油润滑密封装置,在 军用领域主要采用油润滑密封+鼓气密封+机械端面密封的复合式密封装置。但无 论是那款密封装置,油润滑密封都是密封结构的主体,国家主管部门于2010年颁 布了有关标准GB/T25017-2010。
2、现役同类产品密封原理
(1)、现役艉轴密封装置,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内品牌,都采用多道带弹 簧骨架的丁腈橡胶、四氟橡胶密封圈或盘根“抱紧”轴衬管来实现密封,通常称 之为接触式密封;
(2)、防泥沙和海藻侵入,采用压紧橡胶环“抱紧”轴衬管来实现密封;
(3)、一般都采用循环油或循环水来实现密封部位的润滑和降温。
3、现役标准产品的密封结构
图3为GB/T25017-2010所示吃水20米深以上船舶艉轴后密封装置:橡胶圈 24被压盖23压紧,“抱死”艉轴1的衬套2,阻止海水和泥沙侵入;带弹簧骨架 的“J”形橡胶圈26、28、31为防止海水侵入舱内和轴承滑油外泄的三道密封,25、 27、29为橡胶密封圈卡环,油从33进入油循环腔30为各道密封圈润滑并降温。
GB/T25017-2010规定船舶艉轴前密封装置与上述后密封装置类似,无需赘 述。
4、存在问题
(1)、泄漏是治不住的顽症。无论是国际大品牌还是国内名牌厂家产品,无 论是油润滑密封、水润滑密封、鼓气密封、盘根密封、端面密封还是各种复合式 密封,无一例外都存在泄漏问题。GB/T25017-2010规定的吃水20米深以上船舶 艉轴密封的泄漏量标准是:

实际上,一般船舶艉轴密封泄漏量都会超过这个标准,尤其是在该密封装置 使用的中后期,泄漏量会大大超标。
(2)、污染环境。由于现行各种密封装置都有或多或少的泄漏产生,一方面 是循环油和润滑油直接漏入大海;另一方面是海水漏进机舱,油、水分离不彻底 被排入大海,两方面都形成海面漂浮油污染。在保护海洋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的 今天,这种污染是不能容忍的。
(3)、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各种橡胶密封圈和盘根使用寿命一般都在8000小 时以下,也就是说满负荷工作寿命不足1年,在该类密封装置使用中后期,密封 随时可能失效,导致艉轴泄漏失控而喷水,排放不及就可能淹舱甚至沉船。
(4)、动力损失大。根据哈尔滨工程大学杨恩霞教授等人的研究,现役耐磨 材料抱紧转轴的接触式密封装置,一般要损失掉宝贵的主机功率的10~40%,显然 这也是能源的极大浪费。
(5)、振动大、噪声大。现役耐磨材料抱紧转轴的接触式密封装置,由于需 要“抱紧”甚至“抱死”(端面密封则要“顶紧”甚至“顶死”)转轴,必然加剧 艏轴、中间轴和艉轴之间运动的不协调性,因而会加大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噪 声亦会随之增大。
(6)、油水气循环、回收、分离、排放系统复杂,维修困难。以65万吨级散 装货船为例,艉轴密封装置包括:艉管滑油柜单元、重力油柜单元、储油柜单元、 空气控制单元、滑油及海水收储分离排放单元等等,管道、阀门、油泵、水泵、 电机及电气控制系统复杂,日常操作不简便。
(7)、不能随机调整密封压力。由于接触式密封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弹簧骨架 或弹性补偿机构来补偿密封唇口(或密封贴合面)对轴的抱紧力,而这种机械弹 力在设备安装时就是一个定值,它不能随吃水深浅、转速大小、温度高低而变化, 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密封模式是现役艉轴密封装置的通病,也是摩阻大、功 耗大、易失效、易泄漏的根本原因。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为了适应船舶现代化、大型化、高速化发展,克服现行各种接触式艉轴密封 装置摩阻大、功耗大、泄漏量大、能耗高、安全环保性差、安装维修复杂等诸多 缺陷,以一种在艉轴密封区内无泄漏、无磨损、无噪声、无热辐射、消振性良好 的智能密封取而代之。
2、本发明具体方案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艉轴密封处设置填料函, 函一端设压盖,另一端由法兰盘与艉柱连接;函中间并列装置两层PTFE圆环盒套, 每层盒套内崁入nx12块径向对冲磁扇形永磁体;在嵌磁铁盒套与艉轴管之间设 有磁流体循环腔;在永磁体盒套两侧各分别安装1个不锈钢圆环,径向各开有8 个磁流体注入或流出孔;在两个不锈钢圆环外侧,各分别装置1个不锈钢卡环, 将AH型金属骨架四氟密封圈卡持在艉轴管上;设置MCU,根据各压力、温度传感 器信息,控制磁流体输入泵和电磁溢流阀,使磁流体循环腔内和船舶吃水深度随 机等压,通过带压冷热磁流体循环实现对艉轴管密封、润滑、降温三重功能;在 停机时设有电磁密封闸加强艉轴管静密封。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PTFE圆环盒套内嵌入nx 12块径向对冲磁扇形永磁体,艉轴管直径≤500mm取n=1;艉轴管直径在500~ 800mm之间取n=2;艉轴管直径>800mm取n=3;磁流体循环腔内可分别形成有着 36、72、108个磁回路的强磁场区,将磁流体牢牢吸附和控制在循环腔内进行循环, 对外挡住海水,对内挡住滑油。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流体循环腔由填料函外 壁、2个不锈钢卡环、2个AH型金属骨架四氟密封圈和艉轴管围成;当艉轴管高 速旋转时,靠近轴管的磁流体层温度升高,密度变小,磁性减弱甚至消失,带压 泵入的常温磁流体将置换之、并将其挤出填料函外,如此循环往复,同时起到密 封、润滑、降温三重作用;在磁流体循环腔内、外及数控压力泵、电磁溢流阀等 处设多个压力、温度传感器,由MCU自动控制,使密封腔内、外随机等压。
3、本发明理论原理
根据现代量子力学理论,物质由于电子自旋磁矩、轨道磁矩和原子核磁矩的 微观交互作用产生磁场;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磁场具有能量和动量; 任何磁性物体总有N极和S极,两极不能独立存在,其实质是内部磁畴的定向有 序排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C.Ohandley教授经长期实验研究证明,单磁畴或 多磁畴软磁磁性液体(粒度在10-7~10-9m),在强磁场作用下磁化,可在三维空 间形成极性定向有序排列,并且其数学描述遵从Maxwell、Biot-Savart、 Bernoulli等基本方程。据此,确立了通过带压磁流体循环密封艉轴管的基本理 论架构。
4、本发明技术创新点
(1)、众多磁回路磁流体密封技术
见之于机械设计手册被普遍认同的旋转轴磁流体密封装置结构如图3所示, 设置永磁体环38,环两端再设极靴37、39,依靠极靴和钢轴传递的磁回路35, 在极靴37、39与轴之间形成34、36两道“0”形磁流体密封圈,对旋转轴1起 密封作用。特别强调的是:A、这种结构形式产生的磁回路35,只能形成1个磁 回路,通常称之为单一磁回路;B、这种结构形式还依赖钢轴对磁回路的传递, 如果有不锈钢轴套管或铜轴套管包裹轴,则这种密封方式不可用。
与单一磁回路不同,本发明采用众多磁回路密封技术。如图4所示,在填料 函17内装入PTFE盒套10,盒套中嵌入径向对冲磁扇形永磁体9共12块,嵌装 时使之异极相邻,在相邻两块永磁体之间形成1个磁回路,在轴的1个径向面可 形成12个磁回路,如图5所示;本发明在函中设置2层嵌永磁体PTFE盒套,在 径向上共形成24个磁回路的同时,在轴向上又形成12个磁回路,如图6所示; 由径向和轴向交织的36个磁回路形成的强磁场区,吸附控制磁流体形成牢固的 “0”形磁流体密封圈13,密封住轴管2。由于众多磁回路是在嵌入永磁体之间 形成,它不依赖于艉轴管导磁而独立存在,因此,当轴管高速旋转时,AH型密封 圈6、15唇口张开,众多磁回路形成的强大磁场亦能吸附控制住磁流体不外泄。
图7是PTFE盒套嵌入6块永磁体后,吸附控制磁流体形成“0”形磁流体密 封圈的实验室照片。
(2)、带压循环流动磁流体对旋转轴密封、润滑、降温技术
现役船舶艉轴密封装置的密封靠各种形式的橡胶圈;润滑靠循环油;降温靠 循环油或循环水。
本发明采用带压磁流体循环技术,同时实现密封、润滑、降温三种功能。如 图8所示,注入的带压磁流体W,受永磁体9和9”吸附控制,填充在2个AH 型密封圈封闭的循环腔内,实现对轴管2的密封;当轴管高速旋转时,磁流体会 出现A、B、C温度、密度、磁性梯度变化区;在紧靠轴管的A区,磁流体温度 升高,密度下降,磁性减弱甚至消失,B区次之;新注入的带压常温磁流体首先 进入C区,接着进入B区、压向A区,自动替换过热磁流体、并将其挤出密封 函,实现循环冷却;本发明采用自制的新型脂基磁流体复合填料,能在高速旋转 轴套上形成多层磁流体、油膜复合“液垫”,起到良好润滑作用。
采用带压磁流体循环与采用带压油循环有何区别?在旋转轴强大离心力作 用下,循环油往往以“飞溅”形式被甩出密封区污染水域,带压水也会趁虚而入 舱,产生不可避免的双向泄漏;而采用带压磁流体循环则不同,脂基磁流体在函 内始终存在对永磁体的“向心力”,尽管受到旋转轴强大离心力作用,但在强大 磁场力作用下,能被吸附、控制在密封函内,而不会“飞溅”,更不会甩出。
(3)、填料函内、外由MCU自动控制随机等压无泄漏密封技术
在密封领域,普遍认同一条规律,就是减少或消除密封函内与被密封物之间 的压差,是减少或消除泄漏的根本途径。
根据这一思路,设计了如图9所示智能控制系统。图中,43为封闭式磁流体 储柜,44分别为进、出单向阀;MCU40收集多个压阻式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4和 温敏半导体温度传感器3信息,控制电机41、双螺杆泵42和先导型比例电磁式 溢流减压阀45,使密封函磁流体循环区内压与船舶吃水深度随机等压;同时,MCU 将系统数据显示在液晶屏47上,可由遥控器48操作;如有异常,则由46报警。
5、本发明预期功效
(1)、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实现 带压循环磁流体密封、润滑、降温一体化技术,特别是采用MCU智能控制技术, 使密封函内与吃水深度随机等压,可真正实现“0”泄漏,这是任何现役密封装置 无法达到的;只要适时向磁流体储柜添加一些磁流体,即可使本密封装置寿命达 10年以上。
(2)、避免环境污染。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阻断海水入舱和 滑油入海通道,可克服现行各种密封装置的泄漏现象,避免海面漂浮油污染,保 护海洋环境。
(3)、提高主机功率10~40%的有效利用率。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 装置,在强磁场中使用新型脂基磁流体复合填料密封,不再依赖橡胶圈“抱死” 密封,能在高速旋转轴套上形成多层磁流体油膜复合“液垫”,对轴套起到良好 润滑作用,这种几近“0”摩阻、“0”磨损、“0”功耗密封,可找回接触式密封 装置损失掉的主机功率的10~40%,显著节能降耗,有利于提高航速。
(4)、安全可靠。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由于成本不高,可设2 套循环和控制系统,当一套系统失效,可自动启动第二套系统工作;在停机时, 启动电磁密封闸协助加强艉轴密封;这样就可避免由于橡胶密封圈和盘根使用寿 命短,在使用中后期随时可能失效,导致艉轴泄漏失控而喷水的安全隐患。
(5)、噪声小,消振性好。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不再依赖橡 胶圈“抱死”密封,能在高速旋转轴套上形成多层磁流体、油膜复合“液垫”,使 轴套在“液垫”上旋转,几近“0”摩阻、“0”磨损、“0”功耗,可使艏轴、中间 轴和艉轴运动更加协调,大大减少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因此噪声小,消振性好。
(6)、MCU智能控制,密封压力随机自动调整。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 封装置,由于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MCU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加之先进的压阻式 压力传感器、温敏晶体管温度传感器、先导型比例电磁式溢流减压阀及数控液压 泵等设备的应用,实现密封函内与船舶吃水深度自动调整、随机等压,已经没有 技术瓶颈,可使船舶艉轴密封技术跃上一个新台阶。
(7)、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相对于现 役各种密封装置来说,要减少水循环、空气控制、海水收储分离排放等单元,结 构相对简化,可用数显屏或遥控器操作;维修则采用模块化更换方式,十分简便。
(8)、综合技术经济效益显著。采用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不仅对 船舶艉轴密封是个创新,而且此项技术还可应用于各类军用大中型潜舰艇(包括 航母),技术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就提高10~40%主机功率来说,节能、提 速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6、主要技术参数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永磁体BH:40~43MGOe;
2、永磁体Hcb:≥12.4kOe;
3、磁流体粘度:500~600mPa.s(30℃)
4、填料函轴向抗拉强度:≥600MPa
5、PTFE盒套径向抗拉强度:≤30MPa
6、使用温度:-40~+150℃
7、密封压力:≤10MPa(max)
8、降噪声:≥10dB
9、提高主机功率:≥10%
10、使用年限:10Yr
四、附图说明:
图1是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GB/T25017-2010吃水20米深以上船舶艉轴密封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磁回路旋转轴磁流体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4是镶嵌永磁体PTFE盒套径向剖示图
图5是镶嵌永磁体在艉轴径向形成的众多磁回路示意图
图6是镶嵌永磁体在艉轴轴向形成的众多磁回路示意图
图7是PTFE盒套嵌入6块永磁体吸附控制磁液形成“0”形磁流体密封圈 的实验室照片
图8是密封函内磁流体实现密封、润滑、降温三功能带压循环流动示意图
图9是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MCU控制单元路线图
上述图1~9中依序号分别是:1、艉轴;2、艉轴衬套;3、温敏半导体温度 传感器;4、压阻式压力传感器;5、16、不锈钢AH型PTFE密封圈卡环,6、 15、AH型金属骨架四氟密封圈;7、13、磁流体循环腔;8、14、径向四通 孔不锈钢环;9、12、稀土钕铁硼永磁体;10、11、PTFE永磁体盒套;17、 填料函法兰盘;18、舰、潜艇船尾柱;19、停机备用电磁密封闸;20、填料 函压盖密封圈;21、22、循环磁流体进、出函接口;23、油封装置压盖;24、 合成橡胶密封圈;25、27、29、弹簧骨架密封圈卡环;26、28、31、弹簧骨 架密封圈;30、油循环腔室;32、连接法兰盘33、循环油入口;34、36、“O” 形磁流体密封圈;35、磁力线;37、39、极靴;38、永磁体;40、MCU控 制器;41、电机;42、数控螺杆泵;43、磁流体封闭储柜;44、单向阀;45、 先导型比例电磁式溢流减压阀;46、报警器;47、LED显示屏;48、遥控器。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说明书附图1~9,本发明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在艉轴后密 封部位设置填料函,函一端是压盖20,另一端由法兰盘17与艉柱18连接;函内 中间并列装置两层PTFE圆环盒套10、11,每层盒套内崁入nx12块径向对冲磁 扇形永磁体9、9”等;在嵌磁铁盒套与轴衬管之间设有磁流体循环腔7、13;在 永磁体盒套两侧各分别安装1个不锈钢圆环8、12,径向各开有8个磁流体注入或 流出孔;在两个不锈钢圆环外侧,各分别装置1个不锈钢卡环5、14,将AH型金 属骨架四氟密封圈卡持在艉轴1及轴管2上;设置MCU,根据各压力传感器4、温 度传感器3信息,控制磁流体输入泵41、42和电磁溢流减压阀45,使磁流体循环 腔内7、13和船舶吃水深度随机等压;控制路线还设有报警器、LED显示屏,可实 现智能密封装置遥控操作;在停机时设有电磁密封闸加强艉轴管静密封;此艉轴 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连接法兰适当调整则适用于艉轴前密封。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船舶艉轴数控磁流体智能密封装置,主体结构是在艉轴密封处设置填料函,函一端是压盖,另一端由法兰盘与艉柱连接;函中间并列装置两层PTFE圆环盒套,每层盒套内莰入nx12块径向对冲磁扇形永磁体;在嵌磁铁盒套与轴管之间设有磁流体循环腔;在永磁体盒套两侧各分别安装1个不锈钢圆环,径向各开有8个磁流体注入或流出孔;在两个不锈钢圆环外侧,各分别装置1个不锈钢卡环,将AH型金属骨架四氟密封圈卡持在艉轴管上;设置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