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07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6072A21申请号201410390575922申请日20140811A61K36/8968200601A61K9/16200601A61P11/0420060171申请人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地址300385天津市西青区解放南路外环线17号桥72发明人宋德成邸克莱刘彩田王磊54发明名称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其原料包括地黄、麦冬、玄参、连翘、黄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地黄1018,麦冬818,玄参1527,连翘2030,黄芩2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配方中五味中药均。
2、归肺经,清热泻肺火之效,对咽喉炎治疗效果很好;制备该颗粒剂的方法也操作简单,成本低,易大规模生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072ACN104096072A1/1页21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其原料包括地黄、麦冬、玄参、连翘、黄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地黄1018,麦冬818,玄参1527,连翘2030,黄芩2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其特征在于上述原料的重量比为地黄146,麦冬130,玄参212,连翘256,黄芩256。3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咽。
3、利喉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五味药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粗粉置于渗漉筒中,用57的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ML的速度缓缓滲漉,收集漉液,体积为总原料药重量的5倍的体积比,浓缩至原体积的2025,加浓缩后体积5560的水,煮沸30分钟,静置48小时,滤过,再次浓缩至体积为浓缩钱体积的45,静置,滤过,最终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G/ML,喷雾干燥,取浸膏糊加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120干燥1530分钟,整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一种清咽利喉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糊精的加入量为20722G/500G颗粒,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15G/500G颗。
4、粒,95乙醇的加入量为200G/500G颗粒,分别粉碎后过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糊精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糊精过100目筛,聚乙烯吡咯烷酮过60目筛。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一种清咽利喉颗粒的方法,所述制粒筛网为18目筛网。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一种清咽利喉颗粒的方法,所述整粒筛网为1240目筛网。权利要求书CN104096072A1/2页3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3咽喉炎表现为咽喉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弥散性炎症,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咽痒,异物感,痰少在喉。中医认为咽为胃之关,喉。
5、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在治疗上主要是清肺热之火,消除炎症。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标本兼治、制备简单的清咽利喉颗粒。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其原料包括地黄、麦冬、玄参、连翘、黄芩,其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地黄1018,麦冬818,玄参1527,连翘2030,黄芩2030。0006优选地,上述原料的重量比为地黄146,麦冬130,玄参212,连翘256,黄芩256。0007制备清咽利喉颗粒的方法将上述五味药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粗粉置于渗漉筒中,用57的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M。
6、L的速度缓缓滲漉,收集漉液,体积为总原料药重量的5倍的体积比,浓缩至原体积的2025,加浓缩后体积5560的水,煮沸30分钟,静置48小时,滤过,再次浓缩至体积为浓缩钱体积的45,静置,滤过,最终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G/ML,喷雾干燥。取浸膏糊加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120干燥1530分钟,整粒。0008进一步,糊精的加入量为20722G/500G颗粒,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量为15G/500G颗粒,95乙醇的加入量为200G/500G颗粒,分别粉碎后过筛。0009进一步,糊精过100目筛,聚乙烯吡咯烷酮过60目筛。0010进一步,制粒筛网为18目筛网。0011进。
7、一步,整粒筛网为1240目筛网。0012本发明中各味原料药的作用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0013麦冬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质柔多汁,能养阴生津,益胃,还有较强的抗菌作用。0014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0015连翘味苦,微寒。归肺、心、胆经,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说明书CN104096072A2/2页4风热。0016黄芩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0017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配方中五味中药均归肺经,清热泻肺火之。
8、效,对咽喉炎治疗效果很好;制备该颗粒剂的方法也操作简单,成本低,易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0019实施例1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其原料包括地黄、麦冬、玄参、连翘、黄芩,称取地黄180G、麦冬160G、玄参260G、连翘315G、黄芩315G的原料药。0020将上述五味药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粗粉置于渗漉筒中,用75的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ML的速度缓缓滲漉,收集漉液约6000ML,浓缩至约1400ML,加水800ML,煮沸30分钟,静置48小时,滤过,浓缩至约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
9、G/ML,喷雾干燥。取浸膏糊加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500G。0021实施例2一种清咽利喉颗粒,其原料包括地黄、麦冬、玄参、连翘、黄芩,称取地黄170G、麦冬180G、玄参250G、连翘300G、黄芩330G的原料药。0022将上述五味药粉碎成粗粉,粉碎后的粗粉置于渗漉筒中,用57的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约1ML的速度缓缓滲漉,收集漉液约6100ML,浓缩至约1420ML,加水780ML,煮沸30分钟,静置48小时,滤过,浓缩至约10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G/ML,喷雾干燥。取浸膏糊加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及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500G。0023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9607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