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76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4769A21申请号201410382085422申请日20140806A01G1/0020060171申请人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沙湾路266号攀钢大厦19楼72发明人周厚成胡昌江朱军栢晓林王正伟54发明名称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长有成熟茎节盘的坝区新鲜川芎植株除去叶片和川芎块茎后,制得新鲜川芎坝苓子,经摊晾失水制得川芎坝苓子,再通过调节控制相对湿度、光照、温度三项环境条件,设定入库日为第1天,以特。
2、定方式保存6070天,经特定剪取方式制备为川芎冻苓子。本发明的川芎冻苓子与传统育种的川芎中山苓子同田栽种进行生产比较,具备出芽时间早、成活率和出芽整齐程度高且不易发生病虫害等优势,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川芎繁育和栽种,综合提高药农生产效率和利润,便于“川产道地药材”川芎在坝区大规模推广生产。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4769ACN104094769A1/2页21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长有成熟茎节盘(1)的坝区新鲜川芎植株(2)除去叶片(3)和川芎。
3、块茎(4)后,制得新鲜川芎坝苓子(5),经摊晾失水制得川芎坝苓子(6),再通过调节控制相对湿度、光照、温度三项环境条件,设定入库日为第1天,以特定方式保存6070天,经特定剪取方式制备为川芎冻苓子(7);所述坝区新鲜川芎植株(2)为坝区留种川芎在川芎常规种植条件下生长而成,在生长次年额外于川芎植株根外追肥三次,于小暑前后三天内的无雨时段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肥三次,第一次追肥是在立春前510天,将粪与清水按13的比例调配成腐熟清粪水,与渣肥一起窝施,每亩施以1500KG腐熟畜粪和500KG渣肥;第二次追肥是在3月下旬,将粪与清水按13的比例调。
4、配成腐熟清粪水,与油枯一起窝施,每亩施以1500KG腐熟畜粪和100KG油枯;第三次追肥是在5月下旬封行前,将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用清水以11150的比例调配成混合肥料溶液,于川芎植株根外追肥,每亩施以20KG磷酸二氢钾、20KG尿素和3000KG清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熟茎节盘(1),其上端的茎秆(8)表面呈紫红色、下端的茎秆(8)表面呈绿色,苓子系数处于2430之间;所述苓子系数是以茎节盘直径(9)与茎节盘下2CM处茎秆直径(10)相除所得商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摊晾失水,是将新鲜川芎坝苓子(5。
5、)摊晾在阴凉通风处,摊晾厚度为510CM,摊晾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摊晾至重量降至摊晾前重量的8085制得川芎坝苓子(6)的一个过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方式保存,是用网孔为1CM1CM的网袋(11),将川芎坝苓子(6)以20KG/件的规格袋装存放在冻库内,存放时叠加厚度不超过一件;库存期间,每隔15天,用喷雾器均匀喷水一次,喷水量为500ML/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湿度,控制范围是758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是以特定光照条件分两个阶段实。
6、施光照第一阶段(12)为冻存时段,具体时间段为入库日至结束库存日前第6天,施行严格避光;光照第二阶段(13)为复苏时段,具体时间段自结束库存日前第5天开始,施行每天递增2小时光照时间,在结束库存日前1天保持10小时光照时间,结束库存日出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光照条件,是连续光谱的人工光源(14)施行光照强度为800LUX。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分三个阶段进行调控温度调控第一阶段(15),具体时间段自入库日至第9天,设置初始温度为库存温度6,施行每天调低05,逐渐将温度降低到库存温度2;温度调控第。
7、二阶段(16),具体时间段为温度调控第一阶段(15)完成开始,施行保持恒定库存温度2;自入库日计算,第6070天,根据栽种需要选定一个结束日期作为库存结束日,由库存结束日期倒数第5天开始,进入温度调控第三阶段(17),施行每天上调2,逐渐提高到库存温度10权利要求书CN104094769A2/2页3并保持至库存结束日,结束库存日出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剪取方式,观察结束库存日取出的川芎坝苓子(6),选择茎节盘(1)上端存在芽口(18)且膨大突出、茎节盘表面(19)呈黑褐色、断面(20)呈米黄色、质地坚硬有韧性、茎秆(8)呈黄褐色枯萎状、苓子。
8、系数处于2531之间的茎节盘(1),以此茎节盘(1)中心为原点,自原点的上下两端2CM处剪为上端平口、下端斜口的形状,制得川芎冻苓子(7)。权利要求书CN104094769A1/4页4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川芎”的繁殖及种植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复伞形花序、羽状复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四川道地药材之一;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起,并略带紫色时采收,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其味辛、微苦、性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具。
9、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是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临床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0003川芎在繁育方面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生长次年由块茎抽茎,茎上生有膨大茎节盘,长有成熟茎节盘的茎称为苓子,苓子按特定方式剪取,方可用于扦插繁殖。0004传统川芎繁育过程中,川芎植株于海拔1100M以下地区留种在生长次年6月7月采收苓子,名为“川芎坝苓子”,生长周期偏长且不易防治病虫害,不利于栽种;在生长次年1月采挖抚芎,运往海拔12001500M的阳山土地栽种,生长180200天后再采收苓子,名为“川芎中山苓子”,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且不易发生。
10、病虫害。传统川芎栽种主要以“川芎中山苓子”为苓种,然而,“川芎中山苓子”的传统育种方法随着现代农业及工业技术的引进,表现出了管理空缺、投入成本偏高、苓子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栽种后存活率不稳定,川芎植株生长情况不统一,基本无法实现川芎低成本、大规模地推广栽种。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川芎繁育和栽种,综合提高药农生产效率和利润,便于“川产道地药材”川芎在坝区大规模推广生产。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长有成熟茎节盘的坝区新鲜川芎植。
11、株除去叶片和川芎块茎后,制得新鲜川芎坝苓子,经摊晾失水制得川芎坝苓子,再通过调节控制相对湿度、光照、温度三项环境条件,设定入库日为第1天,以特定方式保存6070天,经特定剪取方式制备为川芎冻苓子;所述坝区新鲜川芎植株为坝区留种川芎在川芎常规种植条件下生长而成,在生长次年额外于川芎植株根外追肥三次,于小暑前后三天内的无雨时段采收。0007作为优选,所述追肥三次,第一次追肥是在立春前510天,将粪与清水按13的比例调配成腐熟清粪水,与渣肥一起窝施,每亩施以1500KG腐熟畜粪和500KG渣肥;第二次追肥是在3月下旬,将粪与清水按13的比例调配成腐熟清粪水,与油枯一起窝施,每亩施以1500KG腐熟畜。
12、粪和100KG油枯;第三次追肥是在5月下旬封行前,将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用清水以11150的比例调配成混合肥料溶液,于川芎植株根外追肥,每亩施以说明书CN104094769A2/4页520KG磷酸二氢钾、20KG尿素和3000KG清水。0008作为优选,所述成熟茎节盘,其上端的茎秆表面呈紫红色、下端的茎秆表面呈绿色,苓子系数处于2430之间;所述苓子系数是以茎节盘直径与茎节盘下2CM处茎秆直径相除所得商值。0009作为优选,所述摊晾失水,新鲜川芎坝苓子摊晾在阴凉通风处,摊晾厚度为510CM,摊晾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摊晾至重量降至摊晾前重量的8085,制得川芎坝苓子。0010作为优选,所述特。
13、定方式保存,是用网孔为1CM1CM的网袋,将川芎坝苓子以20KG/件的规格袋装存放在冻库内,存放时叠加厚度不超过一件;库存期间,每隔15天,用喷雾器均匀喷水一次,喷水量为500ML/件。0011作为优选,所述相对湿度,控制范围是7585。0012作为优选,所述光照是以特定光照条件分两个阶段实施光照第一阶段为冻存时段,具体时间段为入库日至结束库存日前第6天,施行严格避光;光照第二阶段为复苏时段,具体时间段自结束库存日前第5天开始,施行每天递增2小时光照时间,在结束库存日前1天保持10小时光照时间,结束库存日出库。0013作为优选,所述特定光照条件,是连续光谱的人工光源施行光照强度为800LUX。。
14、0014作为优选,所述温度分三个阶段进行调控温度调控第一阶段,具体时间段自入库日至第9天,设置初始温度为库存温度6,施行每天调低05,逐渐将温度降低到库存温度2;温度调控第二阶段,具体时间段为温度调控第一阶段完成开始,施行保持恒定库存温度2;自入库日计算,第6070天,根据栽种需要选定一个结束日期作为库存结束日,由库存结束日期倒数第5天开始,进入温度调控第三阶段,施行每天上调2,逐渐提高到库存温度10并保持至库存结束日,结束库存日出库。0015作为优选,所述特定剪取方式,观察结束库存日取出的川芎坝苓子,选择茎节盘上端存在芽口且膨大突出、茎节盘表面呈黑褐色、断面呈米黄色、质地坚硬有韧性、茎秆呈黄。
15、褐色枯萎状、苓子系数处于2531之间的茎节盘,以此茎节盘中心为原点,自原点的上下两端2CM处剪为上端平口、下端斜口的形状,制得川芎冻苓子。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川芎冻苓子及其制备方法,更有利于川芎的推广种植,其存在的优势具体体现为1)对川芎苓子进行了有效的统一管理,避免管理空缺问题;2)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节约了投入成本;3)可有效防治病虫害;4)提高栽种后川芎苓子的存活率,且生长的川芎植株表现基本一致。附图说明0017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植株图。0018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新鲜坝苓子图。0019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袋装示意图。0020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冻库库存示意图。0021图5。
16、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光照调控示意图。说明书CN104094769A3/4页60022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品图。0023图7本发明实施例成品与传统中山苓子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5如图1所示,坝区留种川芎在川芎常规种植条件下生长成川芎植株2,在生长次年额外于川芎植株根外追肥三次第一次追肥是在立春前510天,将粪与清水按13的比例调配成腐熟清粪水,与渣肥一起窝施,每亩施以1500KG腐熟畜粪和500KG渣肥;第二次追肥是在3月下旬,将粪与清水按13的比例调配成腐熟清粪水,与油枯一起窝施,每亩施以1500KG腐熟畜粪和100KG油枯;第三次追肥是在5月下。
17、旬封行前,将磷酸二氢钾与尿素,用清水以11150的比例调配成混合肥料溶液,于川芎植株根外追肥,每亩施以20KG磷酸二氢钾、20KG尿素和3000KG清水。0026如图1、图2所示,于小暑前后三天内的无雨时段,选择上端的茎秆8表面呈紫红色、下端的茎秆8表面呈绿色,且以茎节盘直径9与茎节盘下2CM处茎秆直径10相除所得商值,即苓子系数为2430之间,除去叶片3和川芎块茎4后,制得新鲜川芎坝苓子5,经摊晾在阴凉通风处,摊晾厚度为510CM,摊晾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摊晾至重量降至摊晾前重量的8085,制得川芎坝苓子6。0027如图3、图4、图5所示,用网孔为1CM1CM的网袋11,将川芎坝苓子6。
18、以20KG/件的规格袋装存放在冻库内,存放时叠加厚度不超过一件;设定入库日为第1天,整个库存时间为6070天,在此区间根据栽种需要选定一个日期作为库存结束日,设定库存结束日为第X天;库存期间,对相对湿度、光照、温度进行调控,具体为1)每隔15天,用喷雾器均匀喷水一次,喷水量为500ML/件,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范围内;2)使用连续光谱的人工光源14施行光照强度为800LUX,分两个阶段实施光照第一阶段12为冻存时段,具体时间段为第1天至第X6天,施行严格避光;光照第二阶段13为复苏时段,具体时间段自第X5天至第X1天,施行每天递增2小时光照时间,在第X1天保持10小时光照时间;3)分三个阶段。
19、进行调控温度温度调控第一阶段15,具体时间段自入库日至第9天,设置初始温度为库存温度6,施行每天调低05,逐渐将温度降低到库存温度2;温度调控第二阶段16,具体时间段为温度调控第一阶段15完成开始,施行保持恒定库存温度2;自X5天至X1天,进入温度调控第三阶段17,施行每天上调2,逐渐提高到库存温度10并保持至第X天;4)上述3个步骤同时实施,至第X天出库。0028如图6所示,第X天出库后,打开网袋11,取出川芎坝苓子6,选择茎节盘1上端存在芽口18且膨大突出、茎节盘表面19呈黑褐色、断面20呈米黄色、质地坚硬有韧性、茎秆8呈黄褐色枯萎状、苓子系数处于2531之间的茎节盘1,以此茎节盘1中心为。
20、原点,自原点的上下两端2CM处剪断,为区分部位特设上端平口、下端斜口的形状,制得川芎冻苓子7。0029如图7所示,第X天出库的川芎坝苓子6与传统育种方式培育的川芎中山苓子21相比,同等长度的茎上,川芎坝苓子6生长的成熟茎节盘1更多,且苓子系数更大。说明书CN104094769A4/4页70030坝区留种大田在年前的种植及管理上,按照川芎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留种大田的地势平坦、肥力中上、土壤疏松、地势明显高于周围地块、不易积水的壤土大田,坡度不宜过大,前作为水稻且水稻长势均匀的地块;留种大田厢宽16M,厢间开沟,沟宽2025CM,沟深1520CM,土地四周深挖排水沟2025CM。与传统育种的川芎中山苓子同田栽种,栽种密度为800010000株/亩、行距30CM、株距2025CM,经试验生产证明,川芎冻苓子7相比川芎中山苓子21具备下述优势1)出芽时间早710天;2)成活率和出芽整齐程度明显更高,且不易发生病虫害;3)川芎产量相对高出20以上,且其质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的川芎药材项下有关规定。说明书CN104094769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94769A2/4页9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94769A3/4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094769A104/4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94769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