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897617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8094.X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号:

CN104533543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1D 17/20申请日:20141229|||公开

IPC分类号:

F01D17/20; B25B11/02

主分类号:

F01D17/20

申请人:

无锡康明斯涡轮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圯; 曹钊

地址: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新锡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几何特征及相应装配夹具,具体地说是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包括调节器杆体,调节器杆体上设置有滚花结构和螺纹部,尾杆螺纹连接于螺纹部上,第一夹具嵌套于尾杆的尾翼上,第二夹具的夹持端夹持于滚花结构上,第一夹具的连接杆设置于第二夹具的连接孔中。本发明产品在保留现有可调节尾杆的优点的同时,有效解决尾杆以螺母固定过程中调节器杆的跟转问题;通过杆身滚花与装配夹具的配合,同时固定调节器尾杆及杆身,防止相对转动,从而减少设置压力波动,提高后续工序通过率;360度滚花,不受调节器角度限制;滚花位置固定,便于加工;夹具高度可调节,通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器杆体(1),所述调节器杆体(1)上设置有防转结构部和螺纹部,尾杆(3)螺纹连接于螺纹部上,第一夹具(4)嵌套于尾杆(3)的尾翼上,第二夹具(5)的夹持端夹持于滚花结构(2)上,第一夹具(4)的连接杆(4.1)设置于第二夹具(5)的连接孔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结构部圆周表面设置有滚花结构(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结构(2)均布设置于调节器杆体(1)圆周表面。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花结构(2)与螺纹部之间形成光滑圆台。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5)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把手(5.1),连接孔设置于两个把手的铰接处,把手(5.1)前端的钳口(5.2)形成夹持端,所述钳口(5.2)咬合于滚花结构(2)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为矩形杆,连接孔为矩形孔。

说明书

说明书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几何特征及相应装配夹具,具体地说是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
背景技术
调节器是涡轮增压器中控制旁通阀阀门开启的重要组成部件。旁通阀阀门开启过早会引起不必要的效率损失,而开启过晚又达不到有效降低涡轮转速防止过热的要求。因此,在调节器安装过程中需要精确设定阀门开启压力。
现有的调节器按不同尾杆设计可分为尾杆固定型及位置可调节型。其中可调节尾杆设计可满足更高的装配精度与配合余量,然而也有不足。可调节尾杆使用螺母固定尾杆位置,现有装配过程中,装配人员使用手持夹具固定尾杆,同时用扳手将螺母拧紧于调节器杆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调节器杆身未能固定,当螺母拧紧时会带来调节器杆跟转的风险。一旦跟转发生,与杆身相连的调节器皮膜在自身回复力作用下回旋,引起以下后果:一、引起调节器弹簧预紧力变化以致旁通阀开启压力变动;二、调节器尾杆因回旋产生角度偏差从而导致调节器与涡轮增压器壳体连接处卡滞,当卡滞严重时则导致装配返工。
综上所述,如要在保留可调节尾杆优点的同时预防调节器杆跟转风险,需要解决现有装配过程只能固定尾杆的问题。为了同时固定尾杆及杆身,防止两者间的相对转动,所需更改包括两方面:一、更改杆身几何特征设计,以满足固定夹持需求;二、现有夹具仅固定尾杆,需要开发同时固定尾杆及杆身的新夹具。下述的实用新型内容将提供一种优化的可行性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该调节器杆能有效解决可调节尾杆固定过程中调节器杆的跟转问题,提高装配的一次成功率。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器杆体,所述调节器杆体上设置有防转结构部和螺纹部,尾杆螺纹连接于螺纹部上,第一夹具嵌套于尾杆的尾翼上,第二夹具的夹持端夹持于滚花结构上,第一夹具的连接杆设置于第二夹具的连接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转结构部圆周表面设置有滚花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花结构均布设置于调节器杆体圆周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花结构与螺纹部之间形成光滑圆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具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把手,连接孔设置于两个把手的铰接处,把手前端的钳口形成夹持端,所述钳口咬合于滚花结构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为矩形杆,连接孔为矩形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发明产品在保留现有可调节尾杆的优点的同时, 有效解决尾杆以螺母固定过程中调节器杆的跟转问题;通过杆身滚花与装配夹具的配合,同时固定调节器尾杆及杆身,防止相对转动,从而减少设置压力波动,提高后续工序通过率;360度滚花,不受调节器角度限制;滚花位置固定,便于加工,成本增加少;夹具高度可调节,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夹具配合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包括调节器杆体1、滚花结构2、尾杆3、第一夹具4、连接杆4.1、第二夹具5、把手5.1、钳口5.2等。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包括调节器杆体1,所述调节器杆体1上设置有防转结构部和螺纹部,尾杆3螺纹连接于螺纹部上,第一夹具4嵌套于尾杆3的尾翼上,第二夹具5的夹持端夹持于滚花结构2上,第一夹具4的连接杆4.1设置于第二夹具5的连接孔中。
所述防转结构部圆周表面设置有滚花结构2。
所述滚花结构2均布设置于调节器杆体1圆周表面。
所述滚花结构2与螺纹部之间形成光滑圆台。
所述第二夹具5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把手5.1,连接孔设置于两个把手的铰接处,把手5.1前端的钳口5.2形成夹持端,所述钳口5.2咬合于滚花结构2上。
所述连接杆4.1为矩形杆,连接孔为矩形孔
本发明产品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调节器杆体1上设有竖向滚花结构2,将尾杆3嵌套于调节器杆体1上,确定尾杆3位置不再变动后,将第一夹具4套于尾杆3的尾翼上,随后使用第二夹具5,使得第一夹具4的连接杆4.1定位于第二夹具5的连接孔内。沿调节器杆体1移动第二夹具5直到钳口5.2完全处于滚花结构2位置,操作第二夹具5的把手5.1,实现夹持调节器杆体1的目的,到此调节器尾杆3与调节器杆体1同时得到夹持固定,可以进行后续工序操作并保证两者之间无相对转动。

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几何特征及相应装配夹具,具体地说是涡轮增压器调节器杆,包括调节器杆体,调节器杆体上设置有滚花结构和螺纹部,尾杆螺纹连接于螺纹部上,第一夹具嵌套于尾杆的尾翼上,第二夹具的夹持端夹持于滚花结构上,第一夹具的连接杆设置于第二夹具的连接孔中。本发明产品在保留现有可调节尾杆的优点的同时,有效解决尾杆以螺母固定过程中调节器杆的跟转问题;通过杆身滚花与装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