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及其组合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及其组合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18472.0(22)申请日 2014.12.02F21S 8/02(2006.01)F21V 3/04(2006.01)F21V 17/10(2006.01)F21Y 101/02(2006.01)(71)申请人黄英伟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文林路667号(72)发明人黄英伟(74)专利代理机构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代理人李晓莉 王显文(54) 发明名称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及其组合方法(57) 摘要本发明为有关一种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结构包含一固定基座、至少一设置于固定基座上并供发光单元设置的光源基座、至少一设置于光。
2、源基座上并屏蔽保护发光单元的光源罩盖及复数分别设于该光源基座两端并供发光单元电性连接的透光电连接组件,由上述的结构,搭配下述的组合方法:(a)将固定基座设置于预定安装处;(b)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将光源基座安装于固定基座上;(c)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将光源罩盖安装于光源基座上;及(d)透过透光电连接组件连结灯具达到不断光,即可完成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目的。(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06103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
3、CN 104406103 A1/2页21.一种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灯具组件;及一结合于该灯具组件两侧并做为连接另一灯具组件的透光电连接组件,当中灯具组件包含至少一光源基座,该光源基座于一面处形成至少一光源固定部,且该光源基座于边缘外侧壁一边处形成一光源基座对接部,又光源基座于边缘外侧壁上背离该光源基座对接部的一边处形成一光源基座结合部;至少一设于该光源固定部的发光单源;及至少一设置于该光源基座上并屏蔽保护发光单元的光源罩盖,该光源罩盖于边缘处延伸形成一与该光源基座结合部结合的光源罩盖对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源基座与一固定基座结合。
4、对接,该固定基座于一面处形成至少一与预定安装处结合的固定部,并于该固定基座的边缘处延伸形成一与该光源基座对接部结行结合的固定基座结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灯具组件与一连结基座结合,该连结基座于侧壁处形成,至少一与该透光电连接组件结构对接的第一壁面;至少一与该灯具组件电性连结的第二壁面;及至少一供外部电力线穿入的第三壁面。4.一种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灯具组件;一结合于该灯具组件两侧并做为连接另一灯具组件的透光电连接组件,当中透光电连接组件包含一第一透光件,该第一透光件形成一通孔,该通孔于相对应的两侧处各别形成一第一透光件固定部,并于所。
5、述第一透光件固定部内皆设置一导电金属;及复数第二透光件,该第二透光件于外侧形成一对该灯具组件进行卡掣固定的第二透光件固定部,并于一面处形成一与该第一透光件外型对应并供结合固定的固定孔洞,且该第二透光件于背离该第二透光件固定部的一侧处形成一第二透光件对接部,该第二透光件对接部由复数个结构相异的凹部及凸部所组成,使所述第二透光件透过第二透光件对接部进行对接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金属于背离该第一透光件的侧处形成一强化接触效果的导电凸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部为一+的态样,而该凸部为一的态样。7.根据权利要求3所。
6、述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灯具组件与一连结基座结合,该连结基座于侧壁处形成,至少一与该透光电连接组件结构对接的第一壁面;至少一与该灯具组件电性连结的第二壁面;及至少一供外部电力线穿入的第三壁面。8.一种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其组合步骤包含:(a)将固定基座设置于预定安装处;(b)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将光源基座安装于固定基座上;(c)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将光源罩盖安装于光源基座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06103 A2/2页3(d)透过透光电连接组件连结灯具达到不断光。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06103 A1/5页4不断光的灯具。
7、结构及其组合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为提供一种不断光的灯具结构及其组合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背景技术0002 目前,灯具,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件,主要用于照明上,而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及使用目的,其灯具种类也有巨大的差异。0003 当前的灯具,多为固定于天花板或墙面上,为了要固定在上述的地方,于施作上难度就较高,施工者需先在预定固定处上先行打孔,之后再将整组灯具安装上去,在这个过程中,依据灯具的大小不同,常常会需要多个人同时施工才有办法安装(一个人拿持灯具并将固定处对准上述的孔洞,另一个人手持工具进行固定等等),如此将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及时间;另外,在有些较为。
8、狭小的地方,即便多个人也不易施工,这样将大大的增加施工时间及困难度。0004 另外,根据照明或景观设计的需求,会希望光照明是连续的,而当前的灯具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使用多组灯具,让发出处部分重叠,来达到光连续的效果,而这样要使用更多组的灯具,如此将会加重成本负担。0005 此外,现有技术的灯具于使用上,有着美观的难度无法克服,如固定座的隐藏及灯具之间的接线处等等,所以目前所有的装修工程,都必须依靠木工钉出层板,将灯具放置于层板上隐藏使用上的诸多不便外,还有光线会被层板遮挡导致光源较弱缺点。0006 故,上述的灯具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上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
9、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发明内容0007 本发明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的发明专利者。0008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于每一光源基座连接处使用透光电连接组件,减少光遮断的问题,并透过固定基座、光源基座及光源罩盖的结构对应,快速省力的进行组合安装,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技术灯具所存在的施工安装不便及光源会受到灯具结构遮蔽中断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实用进步性。0009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
10、于:透过上述的结构,使的灯具可直接外露于一般壁面上,并克服现有技术的所述缺点,达到光线直射及美观的效果,另外不需使用电线做为串接引导,改用透光电连接组件进行对接,用此让流明亮度高,并可直接照射。0010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结构部分包含一固定基座、至少一光源基座、至少一光源罩盖及复数透光电连接组件,上述的固定基座供光源基座设置于上,而光源基座供光源说 明 书CN 104406103 A2/5页5罩盖设置于上,且于一侧处设置有发光单元,又透光电连接组件设置于光源基座的两端处,并供发光单元相互电性连接及连接外部电力;而本发明的组合步骤部分包含(a)将固定基座设置于预定安装处;(b)透过直接迫紧。
11、、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将光源基座安装于固定基座上;(c)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及(d)透过透光电连接组件连结灯具达到不断光,将光源罩盖安装于光源基座上。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由上述的结构并配合组合步骤,可知于安装本发明的灯具时,只需先把体积及重量皆方便使用的固定基座安装于预定固定处即可,之后再将光源基座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使光源基座与固定基座进行结合,再使用同样的方式,将光源罩盖透过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使其与光源基座进行结合,即完成安装,而透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改善现有技术灯具的缺失,达到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目的。本发明结。
12、构及运用其结构所达成的独特组合方法,使用安装上十分直觉且简单快速,大大降低了使用安装上的技术门槛,达成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目的。附图说明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3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0014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0015 图3为图1的AA线段剖视图。0016 图4为本发明透光电连接组件的分解图。0017 图5为本发明组合步骤的流程示意图。0018 图6为本发明的安装使用示意图(一)。0019 图7为本发明的安装使用示意图(二)。0020 图8为本发明的安装使用示意图(三)。0021 图9为本发明LED灯源直接由第一透光件进行连。
13、接的示意。0022 图10为本发明的连结基座立体图。0023 如图所示,1为固定基座、11为固定部、12为固定基座结合部、2为光源基座、21光源固定部、22光源基座对接部、23为光源基座结合部、3为光源罩盖、31为光源罩盖对接部、4为透光电连接组件、41第一透光件、411为通孔、412为第一透光件固定部、413为导电金属、4131为导电凸点、42为第二透光件、421为第二透光件固定部、422为固定孔洞、423为第二透光件对接部、4231为凹部、4232为凸部、5为连结基座、51为第一壁面、52为第二壁面、53为第三壁面。具体实施方式0024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
14、兹绘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0025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组合步骤的流程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包括:0026 至少一灯具组件,当中灯具组件包含:0027 至少一光源基座2,该光源基座2于一面处形成至少一光源固定部21,且该光源基说 明 书CN 104406103 A3/5页6座2于边缘外侧壁一边处形成一光源基座对接部22,又光源基座2于边缘外侧壁上背离该光源基座对接部22的一边处形成一光源基座结合部23;0028 至少一设于该光源固定部21的发光单源;及0029 至少一设置于该光源基座2上并屏蔽保护发光单元的光源罩盖3。
15、,该光源罩盖3于边缘处延伸形成一与该光源基座结合部23结合的光源罩盖对接部31。0030 一结合于该灯具组件两侧并做为连接另一灯具组件的透光电连接组件4,当中透光电连接组件4包含:0031 一第一透光件41,该第一透光件41形成一通孔411,该通孔411于相对应的两侧处各别形成一第一透光件固定部412,并于所述第一透光件固定部412内皆设置一导电金属413;及0032 复数第二透光件42,该第二透光件42于外侧形成一对该灯具组件进行卡掣固定的第二透光件固定部421,并于一面处形成一与该第一透光件41外型对应并供结合固定的固定孔洞422,且该第二透光件42于背离该第二透光件固定部421的一侧处形。
16、成一第二透光件对接部423,该第二透光件对接部423由复数个结构相异的凹部4231及凸部4232所组成,使所述第二透光件42透过第二透光件对接部423进行对接组合。0033 上述的光源基座2与一固定基座11结合对接,该固定基座11于一面处形成至少一与预定安装处结合的固定部11,并于该固定基座1的边缘处延伸形成一与该光源基座对接部22结行结合的固定基座结合部12。0034 上述的导电金属413于背离该第一透光件41的侧处形成一强化接触效果的导电凸点4131,而该凹部4231、4331为一+的态样,而该凸部4232、4332为一的态样。0035 上述的灯具组件与一连结基座5结合,该连结基座5于侧壁。
17、处形成:0036 至少一与该透光电连接组件4结构对接的第一壁面51;0037 至少一与该灯具组件电性连结的第二壁面52;及0038 至少一供外部电力线穿入的第三壁面53。0039 而本发明的组合步骤包含:0040 (a)将固定基座设置于预定安装处;0041 (b)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将光源基座安装于固定基座上;0042 (c)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将光源罩盖安装于光源基座上。0043 (d)透过透光电连接组件连结灯具达到不断光。0044 由上述的结构,即可达成本发明的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优点目的;本发明的此种结构,大致可分为下列数种使用方式:0045 第一种。
18、方式,单独使用一组本发明的灯具,于安装前,先将固定基座1安装于预定装设处(透过螺丝或其他等效的物件穿过固定部11,让固定基座结合部12背离预定装设处);之后再将光源基座2安装于固定基座1上,当中,透过光源基座对接部22及固定基座结合部12的结构,于安装上十分的快速,仅需透过直接迫紧、单边嵌入或侧边插入的方式,就可以让光源基座2与固定基座1十分稳固的结合在一起,并在结合之前就将发光单元安装于光源固定部21内;之后再将光源罩盖3与光源基座2结合,而结合的过程也同于上述的方式,透过直接迫紧或侧边嵌入的方式,光源罩盖3与光源基座2就可以紧密稳固的结合在一起,(因光源罩盖对接部31与光源基座结合部23的。
19、结构所至);之后再将透光电连接说 明 书CN 104406103 A4/5页7组件4结合于光源基座2的两侧边,并依据接下来使用的方式及目的,选择性的连接第一透光件41或连接电源线(未图示),而这样的做法,在一些难以双手进行安装灯具的地方(如天花板的暗沟或墙缝),仅需在当前能施作的地方,将灯具依序的嵌入后推移,就能让灯具顺利的进行安装,而这样的做法,就是本发明此种结构所能实现的最大优势。0046 第二种方式,使用多组本发明的灯具,如欲进行多组灯具串接时,透光电连接组件4就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效,将要进行对接的灯具边缘,分别设置一第二透光件42(第二透光件固定部421卡掣于光源基座2上),之后将第一。
20、透光件41先行结合于其中一边的灯具上(发光单元的电极插入通孔411内并占用一半的空间,而导电金属413透过第一透光件固定部412固定于通孔411内,而导电凸点4131将强化了接触效果);之后仅需将本发明的灯具在固定基座1上相对向靠拢推移,就可进行结合如),而接合的过程中,第二透光件对接部423,将会良好的相互对接,其主因为每一个第二透光件42皆为运用同一模具制作出来,如此将可避免开两个模具所产生的误差问体,更省去了制作成本,而凹部4231及凸部4232结合时,将会零误差的完美对接(当第二透光件对接部423要两两对接时,一边的凹部4231、4331就会对准另一边的凸部4232、4332),而本实。
21、施例中,凹部4231、4331与凸部4232、4332采用为+及的形状,仅为其中一种实施态样,并不因此设限,其他等效的结构皆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所保护,当对接完成后,第一透光件41将会跨接于两个光源基座2上完成快速安装的目的,当中透光电连接组件4采用具透光性的材质,将可减少光线被遮断的问题。0047 第三种方式,为使用多组本发明的灯具的另一种态样,于上述多组使用的方式相同,但此使用方式中,仅使用了第一透光件41作为连接,而光源罩盖3将会跨接于两个光源基座2上,其整体观的如同一体成形的灯具,而根据使用上的需求,可以进行多组串接,并不会受到限制,使用时十分方便。0048 第四种方法,是当光源基座2相当。
22、长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则可将多组发光源(LED灯珠)依序放置于光源固定部21上后,再透过第一透光件41进行头尾串接,之后再将光源罩盖覆盖即可,如此一来也可达成快速组装的优势。0049 除了上述的结构外,本技术所述的灯具结构为了使用上更佳便利,另外可以搭配连结基座5进行使用,将灯具组件一端与第一壁面51对接(对应凹部4231及凸部4232),由第二壁面上的开关启闭切断灯具发光情况,而电力线就由第三壁面53穿入(小孔),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易美观且快速的进行组装;当中,依据使用上的需求,连结基座5上的第一壁面51、第二壁面52、第三壁面53、是可以任意替换的,如在灯具组件末端处的连结基座5,就设。
23、计成一个第一壁面51,其他面没有其他的结构特征,如在灯具组件转角处的连结基座5,就在相邻的两面设计第一壁面51,其他面没有其他的结构特征,如此就能快速美观的完成灯具的组合连接。0050 由上述的说明,即可充分了解本发明结构及运用其结构所达成的独特组合方法,使用安装上十分直觉且简单快速,大大降低了使用安装上的技术门槛,达成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目的。0051 是以,本发明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为可改善现有技术的技术关键在于:0052 一、运用固定基座1、光源基座2、光源罩盖3的结构,达到快速安装及光源充足的目的。说 明 书CN 104406103 A5/5页80053 二、根据使用及目的不同,将可选择。
24、性的使用第一透光件41或第二透光件42,更加强化光源照明效果。0054 三、利用固定基座1做为方向导正的槽沟,使其灯具可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和双手无法进行工程的暗沟地方可直接进行串接的动座,并运用透光电连接组件4达到无需额外接线与隐藏线头的优点突破。0055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拘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0056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不断光的灯具结构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发明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发明,为符合发明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发明,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发明,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公便。说 明 书CN 104406103 A1/7页9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06103 A2/7页10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06103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