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灯模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377808.7(22)申请日 2013.08.27F21S 8/10(2006.01)F21V 13/04(2006.01)F21Y 101/02(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陈柏洲(54) 发明名称车灯模组(57) 摘要一种车灯模组,包括灯壳、灯壳的前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灯壳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围绕第一容置腔设置的环状第二容置腔、容置于第一容置腔的内的第一光源、容置于第。
2、二容置腔内的第二光源、罩置第一光源的第一灯罩及罩置第二光源的环状第二灯罩,第二容置腔的内壁面为连续弯折面,其包括若干相互交接的反射面,每一反射面与相邻的反射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相交,第二光源至少面向其中一反射面设置,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这些反射面间的连续反射后经由第二灯罩射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灯模组中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得到均匀散射,从而提升了车灯模组的照明效果且光利用率较高。(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21788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CN 1044。
3、21788 A1/1页21.一种车灯模组,包括灯壳、所述灯壳的前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灯壳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围绕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的环状第二容置腔、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的第一光源、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二光源、固定于所述灯壳的前端并将所述第一光源罩置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灯罩及固定于所述灯壳的前端并将所述第二光源罩置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环状第二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壁面为连续弯折面,其包括若干相互交接的反射面,每一反射面与相邻的反射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相交,所述第二光源面向至少其中一反射面设置,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这些反射面间的连续反射后经由第二灯罩射出。2.如权。
4、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远离所述第二灯罩的反射面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所面向的反射面远离所述第二灯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平面或曲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面为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的第一反射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为自由曲面、椭球面、抛物面或者球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
5、反射面上进一步开设有微结构或粗化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由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一体制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卤素光源、氙气光源或者发光二极管光源。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21788 A1/3页3车灯模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模组,特别涉及一种安装于车辆上的车灯模组。背景技术0002 车辆用车灯模组的设计首先是考虑照明安全,此外,许多设计亦着重在外观造型上,炫丽的造型设计可使汽车有如画龙点睛般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例如在起主要照明作用的头灯周围加装一环型光圈可使汽车外观看起来如双眼一般,俗称鱼眼光圈,能够使。
6、车灯模组的外观效果更佳,同时起到辅助照明的效果。0003 目前鱼眼光圈的光源主要采用冷阴极萤光灯管(CCFL)及发光二极管(LED),传统的CCFL具有成本低、亮度均匀等优点,但同时具有易造成环境污染、寿命较短等缺点。相对地,LED具有环保、节能、寿命长等优点,已逐渐取代CCFL成为主流使用趋势。图1中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车灯模组所采用的鱼眼光圈的结构示意图,其在一圆环导光管的两端开口设置光源,通过光的传导使得导光管整体发光,由于必须考虑光源的散热问题,因此使得圆形导光环具有一较大的缺口,影响外观,且远离光源处的导光管部分在亮度上较靠近光源处的部分低,即鱼眼光圈会出现亮度不均匀的情形。而图2中所。
7、示为现有技术中另一车灯模组所采用的鱼眼光圈的照明示意图,其直接以LED排列成环状形成光圈,虽然光利用率极高,但LED直接面向出光口出光,亮案分布明显,即鱼眼光圈会出现亮度不均匀的情形,影响整体外观及照明效果。发明内容0004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照明效果的车灯模组。0005 一种车灯模组,包括灯壳、所述灯壳的前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灯壳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围绕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的环状第二容置腔、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的第一光源、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二光源、固定于所述灯壳的前端并将所述第一光源罩置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灯罩及固定于所述灯壳的前端并将所述第二光源罩置。
8、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环状第二灯罩,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壁面为连续弯折面,其包括若干相互交接的反射面,每一反射面与相邻的反射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相交,所述第二光源至少面向其中一反射面设置,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这些反射面间的连续反射后经由第二灯罩射出。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车灯模组中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壁面为连续弯折面,其包括若干相互交接的反射面,每一反射面与相邻的反射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相交,所述第二光源至少面向其中一反射面设置,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这些反射面间的连续反射后经由第二灯罩射出,使得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得到均匀散射,提升了车灯模组的照明效果且光利用率较高。0007 下面参照附图,结。
9、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说 明 书CN 104421788 A2/3页4附图说明0008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车灯模组的光照示意图。0010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灯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1 图4为图1中所示的车灯模组沿IV-IV线的剖视示意图。0012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灯模组的剖视示意图。0013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车灯模组的剖视示意图。0014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车灯模组100灯壳10第一容置腔12第一开口120第一反射面122第二容置腔14第二开口140第二反射面142第一光源20第二光源30第一灯罩4。
10、0第二灯罩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0015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车灯模组100包括灯壳10、所述灯壳10的前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容置腔12、所述灯壳10的前端向内凹陷形成围绕所述第一容置腔12设置的环状第二容置腔14、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2的内的第一光源20、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4内的第二光源30、固定于所述灯壳10的前端并将所述第一光源20罩置于第一容置腔12内的第一灯罩40及固定于所述灯壳10的前端并将所述第二光源30罩置于第二容置腔14内的第二灯罩50。0016 所述灯壳10由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一体制成。在本实例中,较佳地,。
11、所述灯壳10由铝制成。0017 所述第一容置腔12呈碗状,其具有第一开口120。该第一容置腔12为中心轴对称结构,其相对于一中轴线I呈中心轴对称,该中轴线I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光源20设置于第一容置腔12的中轴线I上。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光源20还可以装设在第一容置腔12以内的其它位置。所述第一容置腔12的内壁面为用以反射所述第一光源20发出的光线的一第一反射面122。所述第一光源20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经第一反射面122反射后再经第一开口120射出第一容置腔12。所述第一反射面122可以为自由曲面、椭球面、抛物面或者球面中的任一种曲面。0018 所述第二容置腔14为环状槽型结构,其具有第二开口。
12、140。所述第二容置腔14的内壁面为连续弯折面,其包括若干相互交接的第二反射面142。每一第二反射面142与相邻的第二反射面142呈一定角度倾斜相交。每一第二反射面142可以为平面或曲面。所述第二光源30至少面向其中一第二反射面142设置。所述第二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这些第二说 明 书CN 104421788 A3/3页5反射面142间的连续反射后经由第二开口140离开所述第二容置腔14。0019 所述第一光源20可以为卤素光源、氙气光源或者为发光二极管光源。0020 所述第二光源30为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由氮化镓、氮化铟镓、氮化铝铟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
13、其可受电流激发产生可见光。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发光二极管均匀、间隔地排布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4的同一第二反射面142上。这些发光二极管所排布的第二反射面142远离第二容置腔14的第二开口140。这些发光二极管所面向的第二反射面142远离第二灯罩50。可以理解地,这些发光二极管可以根据出光需要分别排布于不同的第二反射面142上。0021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反射面122、第二反射面142均可以加设高反射材料层(如银、铝、纳米复合材料等)以提高对光线的反射效率。0022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反射面142上可以进一步开设有微结构或粗化结构以加强对光线的散射效果,如设置沟槽、凸点。0023 所述第一灯罩4。
14、0装设于所述灯壳10的前端,并将第一容置腔12的第一开口120密封,从而将第一光源20密封于第一容置腔12内部。所述第一灯罩40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第一光源20发出的光线经第一灯罩40折射后出射到车灯模组100的外部进行照明。0024 所述第二灯罩50装设于所述灯壳10的前端,并将第二容置腔14的第二开口140密封,从而将第二光源30密封于第二容置腔14内部。所述第二灯罩50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第二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面142反射后由第二灯罩50折射后出射到车灯模组100的外部进行照明。0025 请同时参照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灯模组100与第一实施例的车灯模组100不同之处在于,所述。
15、第二光源30的安装位置不同,即所述第二光源30面向的第二反射面142不同。0026 请同时参照图6,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车灯模组10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车灯模组100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面142的数量及相对位置不同,所述第二光源30的安装位置亦不同。0027 请再次参照图3至图6,由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车灯模组100可见,所述灯壳10的第二容置腔14所包括的第二反射面142在数量上、相对位置上及所述第二光源30的安装位置均可作出相应调整,只需达到所述第二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这些第二反射面142间的连续反射后而由第二开口140均匀地散射出即可。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
16、明的车灯模组100中所述第二容置腔14的内壁面为连续弯折面,其包括若干相互交接的第二反射面142,每一第二反射面142与相邻的第二反射面142呈一定角度倾斜相交,所述第二光源30至少面向其中一第二反射面142设置,所述第二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这些第二反射面142间的连续反射后经由第二灯罩50射出,使得第二光源30发出的光线得到均匀散射,提升了车灯模组100的照明效果且光利用率较高。0029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4421788 A1/3页6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1788 A2/3页7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1788 A3/3页8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178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