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89376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50965.0

申请日:

2014.09.05

公开号:

CN104187581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24申请日:20140905|||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4; A23L1/312

主分类号:

A23L1/24

申请人:

甘肃农业大学

发明人:

余群力; 韩玲; 李儒仁; 曹晖; 金现龙; 韩广星; 于春起

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马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其主要采用低温循环解冻、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共同生产牛肝酱。本发明耗时短,得到的牛肝酱质地均一、色泽较好,香味浓郁、货架期长,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牛肝的营养价值,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主要用低温循环解冻、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方法生产牛肝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为:
A.原料收集和预处理;
B. 低温循环解冻
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该解冻箱箱内湿度控制在85%~95%,当解冻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解冻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3~3℃,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用;
C. 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
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1~5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以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的复合磷酸盐0.1~0.5%、白砂糖0.5~3%、盐0.5~5%;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5~8℃腌制间,超声波频率20~50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时监测温度,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总时间为2~6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
所述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1~2%、花椒0.2~2%、八角0.15~1%、黑胡椒0.05~0.5%、草果0.1~0.8%、小茴香0.2~1%、鲜姜0.5~1%、葱0.6~2%;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D. 炒制
将牛油5~10%与植物油5~10%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2~15分钟,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5~25%时炒制结束;
配料:五香粉0.3~3%,生姜末0.5~3%,胡椒粉0.4~2%、花椒粉0.1~1%、大豆蛋白1~5%、淀粉1~4%、奶粉0.5~1%、卡拉胶0.1~1%、黄原胶0.2~1%、鸡肉香精0.5~1%、牛肉香精0.5~1.5%、乙基麦芽酚0.01~0.1%、I+G 0.3~1%、红曲红素0.01~0.1%,酱油0.3~4%,料酒0.5~3%,味精0.2~2%;所述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中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E. 匀浆
F. 间歇式超声波乳化
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300~1000瓦条件下,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再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共乳化30~60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
G. 装罐
H. 高压电阻热杀菌
将步骤G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10~60伏,温度90~115℃,功率500~800兆帕条件下,处理3~6分钟。

说明书

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牛肝中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微量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并含有左旋肉碱、牛磺酸、谷胱甘肽等保健因子,是较为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食用牛肝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有助于抗氧化,防衰老。同时,牛肝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满足人体膳食需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我国牛肝资源丰富,年产牛肝约3.3万吨。作为肉牛加工副产物,牛肝大部分均以初级原料销售,牛肝精深加工利用不足,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牛肝精深加工是牛副产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市售肝酱类产品主要有:鹅肝酱、鸭肝酱、猪肝酱等,牛肝酱系列产品较少,并且,依靠传统工艺生产的牛肝酱存在耗时长、质地不细腻、酱体分层、色泽较差、香味不足、营养价值损失严重、货架期短、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牛肝酱的销售,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此,开发一种生产牛肝酱的新工艺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低温循环解冻技术,利用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技术生产牛肝酱的加工工艺。该工艺耗时短,得到的牛肝酱质地均一、色泽较好,香味浓郁、货架期长,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牛肝的营养价值,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为此,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牛肝酱加工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低温循环解冻、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方法共同生产牛肝酱。
一种牛肝酱加工工艺的具体步骤为:
A.原料收集和预处理;
B.低温循环解冻
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该解冻箱箱内湿度控制在85%~95%,当解冻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解冻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3~3℃,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用;
C. 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
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1~5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以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的复合磷酸盐0.1~0.5%、白砂糖0.5~3%、盐0.5~5%;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5~8℃腌制间,超声波频率20~50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时监测温度,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总时间为2~6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
所述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1~2%、花椒0.2~2%、八角0.15~1%、黑胡椒0.05~0.5%、草果0.1~0.8%、小茴香0.2~1%、鲜姜0.5~1%、葱0.6~2%;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D. 炒制
将牛油5~10%与植物油5~10%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2~15分钟,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5~25%时炒制结束;
配料:五香粉0.3~3%,生姜末0.5~3%,胡椒粉0.4~2%、花椒粉0.1~1%、大豆蛋白1~5%、淀粉1~4%、奶粉0.5~1%、卡拉胶0.1~1%、黄原胶0.2~1%、鸡肉香精0.5~1%、牛肉香精0.5~1.5%、乙基麦芽酚0.01~0.1%、I+G 0.3~1%、红曲红素0.01~0.1%,酱油0.3~4%,料酒0.5~3%,味精0.2~2%;所述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中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E. 匀浆
F. 间歇式超声波乳化
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300~1000瓦条件下,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再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共乳化30~60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
G. 装罐
H. 高压电阻热杀菌
将步骤G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10~60伏,温度90~115℃,功率500~800兆帕条件下,处理3~6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牛肝酱加工工艺是以牛肝为原料,在解冻过程中采用低温循环解冻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解冻压力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有效降低了解冻过程中的汁液流失和营养损失;腌制过程中使用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技术,保障了牛肝腌制全程的低温条件(传统的超声波连续处理容易使牛肝快速升温脱水,使牛肝中的营养成分和腌制液渗出),增强了腌制液的渗透能力,缩短了腌制时间;间歇式超声波乳化技术的使用大幅度减小了固形物粒径,提高了牛肝酱的稳定性;最后利用高压电阻热杀菌技术灭菌,该技术的运用大幅度缩短了杀菌时间,较好的保留了牛肝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延长了牛肝酱的货架期,减小了对牛肝酱质地、色泽的损伤。采用上述工艺加工而成的牛肝酱具有生产周期短、色泽质地均一、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营养损失少、货架期长、食用方便等特征,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牛肝为原料生产牛肝酱的加工工艺:
A. 原料收集和预处理
采集检疫合格的新鲜牛肝,剔除血管、结缔组织以及其他粘附物,将1~5%面粉和0.5~3%小苏打,优选3%面粉和1.5%小苏打(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与牛肝混匀,室温条件下,放置5~20分钟,优选12分钟,清洗干净,包装后于-18℃冻藏备用。
 B.低温循环解冻
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箱内湿度控制在90%),当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0℃,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用。
 C.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
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2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复合磷酸盐0.3%、白砂糖2%、盐2%(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6℃腌制间,超声波频率35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时监测温度,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防止连续较长时间超声处理造成升温加快,影响腌制液的渗透效果),至牛肝表面无粘液,色泽红亮即可,超声处理总时间为3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
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8%、花椒0.3%、八角0.4%、黑胡椒0.2%、草果0.5%、小茴香0.5%、鲜姜0.7%、葱1.2%(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D.炒制
将牛油(6%)与植物油(8%)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8分钟,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15%时炒制结束。
配料:五香粉1.2%,生姜末1.5%,胡椒粉1.6%、花椒粉0.6%、大豆蛋白2.5%、淀粉2%、奶粉0.8%、卡拉胶0.6%、黄原胶0.5%、鸡肉香精0.7%、牛肉香精0.9%、乙基麦芽酚0.08%、I+G 0.6%、红曲红素0.09%,酱油2%,料酒1.6%,味精1.3%(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E.匀浆
将步骤D中炒制好的牛肝丁和剩余腌制液全部转入高速分散器,在转速为8000~10000转/分钟条件下,分散5~10秒,间歇10~15秒,共分散25~50秒。
 F.间歇式超声波乳化
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700瓦条件下,处理20秒,间歇3分钟,再处理20秒,间歇3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至牛肝酱中的固形物颗粒大小一致,颗粒间无聚团现象,酱体均匀不分层即可,共乳化45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
 G.装罐
将步骤E得到的牛肝酱按照200克/罐定量装罐。
 H.高压电阻热杀菌
将步骤F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30伏,温度100℃,功率700兆帕条件下,处理5分钟。
 I.冷却
步骤G杀菌后的牛肝酱室温条件下自然冷却或冰水浴冷却,即得牛肝酱成品。
 J.储藏
步骤H冷却后的成品置于0~4℃条件下储藏。
实施例2 以牛肝为原料生产牛肝酱的加工工艺:
A. 原料收集和预处理
采集检疫合格的新鲜牛肝,剔除血管、结缔组织以及其他粘附物,将将1~5%面粉和0.5~3%小苏打,优选1%面粉和0.5%小苏打(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与牛肝混匀,室温条件下,放置5~20分钟,优选放置5分钟,清洗干净,包装后于-18℃冻藏备用。
 B.低温循环解冻
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箱内湿度控制在85%),当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3℃,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用。
 C.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
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1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复合磷酸盐0.1%、白砂糖0.5%、盐0.5%(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5℃腌制间,超声波频率20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时监测温度,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防止连续较长时间超声处理造成升温加快,影响腌制液的渗透效果),至牛肝表面无粘液,色泽红亮即可,超声处理总时间为2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
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1%、花椒0.2%、八角0.15%、黑胡椒0.05%、草果0.1%、小茴香0.2%、鲜姜0.5%、葱0.6%(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D.炒制
将牛油(5%)与植物油(5%)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2分钟,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5%时炒制结束。
配料:五香粉0.3%,生姜末0.5%,胡椒粉0.4%、花椒粉0.1%、大豆蛋白1%、淀粉1%、奶粉0.5%、卡拉胶0.1%、黄原胶0.2%、鸡肉香精0.5%、牛肉香精0.5%、乙基麦芽酚0.01%、I+G 0.3%、红曲红素0.01%,酱油0.3%,料酒0.5%,味精0.2%(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
 E.匀浆
将步骤D中炒制好的牛肝丁和剩余腌制液全部转入高速分散器,在转速为8000~10000转/分钟条件下,分散5~10秒,间歇10~15秒,共分散25~50秒。
 F.间歇式超声波乳化
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300瓦条件下,处理10秒,间歇1分钟,再处理10秒,间歇1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至牛肝酱中的固形物颗粒大小一致,颗粒间无聚团现象,酱体均匀不分层即可,共乳化30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
 G.装罐
将步骤E得到的牛肝酱按照200克/罐定量装罐。
 H.高压电阻热杀菌
将步骤F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10伏,温度90℃,功率500兆帕条件下,处理3分钟。
 I.冷却
步骤G杀菌后的牛肝酱室温条件下自然冷却或冰水浴冷却,即得牛肝酱成品。
 J.储藏
步骤H冷却后的成品置于0~4℃条件下储藏。

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7581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7581A21申请号201410450965022申请日20140905A23L1/24200601A23L1/31220060171申请人甘肃农业大学地址730070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72发明人余群力韩玲李儒仁曹晖金现龙韩广星于春起74专利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代理人马英54发明名称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其主要采用低温循环解冻、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共同生产牛肝酱。本发明耗时短,得到的牛肝酱质地均一、色泽较好,香味。

2、浓郁、货架期长,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牛肝的营养价值,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7581ACN104187581A1/1页21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主要用低温循环解冻、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方法生产牛肝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步骤为A原料收集和预处理;B低温循环解冻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该解冻箱箱内湿度控制在8595,当解冻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

3、解冻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33,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用;C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15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以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的复合磷酸盐0105、白砂糖053、盐055;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58腌制间,超声波频率2050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

4、时监测温度,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总时间为26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所述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12、花椒022、八角0151、黑胡椒00505、草果0108、小茴香021、鲜姜051、葱062;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D炒制将牛油510与植物油510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215分钟,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5。

5、25时炒制结束;配料五香粉033,生姜末053,胡椒粉042、花椒粉011、大豆蛋白15、淀粉14、奶粉051、卡拉胶011、黄原胶021、鸡肉香精051、牛肉香精0515、乙基麦芽酚00101、IG031、红曲红素00101,酱油034,料酒053,味精022;所述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中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E匀浆F间歇式超声波乳化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3001000瓦条件下,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再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共乳化3060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G装罐H高压。

6、电阻热杀菌将步骤G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1060伏,温度90115,功率500800兆帕条件下,处理36分钟。权利要求书CN104187581A1/5页3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肝酱的加工工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牛肝中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微量矿物元素含量丰富,并含有左旋肉碱、牛磺酸、谷胱甘肽等保健因子,是较为理想的补血佳品之一。食用牛肝有利于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有助于抗氧化,防衰老。同时,牛肝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满足人体膳食需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0003我国牛肝资源丰富,年产牛肝。

7、约33万吨。作为肉牛加工副产物,牛肝大部分均以初级原料销售,牛肝精深加工利用不足,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牛肝精深加工是牛副产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市售肝酱类产品主要有鹅肝酱、鸭肝酱、猪肝酱等,牛肝酱系列产品较少,并且,依靠传统工艺生产的牛肝酱存在耗时长、质地不细腻、酱体分层、色泽较差、香味不足、营养价值损失严重、货架期短、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牛肝酱的销售,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此,开发一种生产牛肝酱的新工艺势在必行。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采用低温循环解冻技术,利用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技术生产牛肝酱的加工工艺。该工艺。

8、耗时短,得到的牛肝酱质地均一、色泽较好,香味浓郁、货架期长,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牛肝的营养价值,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0005为此,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牛肝酱加工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低温循环解冻、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间歇超声波乳化均质、高压电阻热杀菌方法共同生产牛肝酱。0006一种牛肝酱加工工艺的具体步骤为A原料收集和预处理;B低温循环解冻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该解冻箱箱内湿度控制在8595,当解冻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解冻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

9、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33,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用;C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15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以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的复合磷酸盐0105、白砂糖053、盐055;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说明书CN104187581A2/5页4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58腌制间,超声波频率2050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时监测温度,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

10、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总时间为26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所述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12、花椒022、八角0151、黑胡椒00505、草果0108、小茴香021、鲜姜051、葱062;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D炒制将牛油510与植物油510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215分钟,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525时炒制结束;配料五香粉033,生姜末053,胡椒粉042、花椒粉011、大豆蛋白15、淀粉14、奶粉。

11、051、卡拉胶011、黄原胶021、鸡肉香精051、牛肉香精0515、乙基麦芽酚00101、IG031、红曲红素00101,酱油034,料酒053,味精022;所述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中各组份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E匀浆F间歇式超声波乳化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3001000瓦条件下,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再处理1060秒,间歇15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共乳化3060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G装罐H高压电阻热杀菌将步骤G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1060伏,温度90115,功率5008。

12、00兆帕条件下,处理36分钟。0007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牛肝酱加工工艺是以牛肝为原料,在解冻过程中采用低温循环解冻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解冻压力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有效降低了解冻过程中的汁液流失和营养损失;腌制过程中使用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技术,保障了牛肝腌制全程的低温条件(传统的超声波连续处理容易使牛肝快速升温脱水,使牛肝中的营养成分和腌制液渗出),增强了腌制液的渗透能力,缩短了腌制时间;间歇式超声波乳化技术的使用大幅度减小了固形物粒径,提高了牛肝酱的稳定性;最后利用高压电阻热杀菌技术灭菌,该技术的运用大幅度缩短了杀菌时间,较好的保留了牛肝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延长了牛肝酱的货架期,减小了对牛。

13、肝酱质地、色泽的损伤。采用上述工艺加工而成的牛肝酱具有生产周期短、色泽质地均一、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营养损失少、货架期长、食用方便等特征,市场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0008实施例1以牛肝为原料生产牛肝酱的加工工艺A原料收集和预处理采集检疫合格的新鲜牛肝,剔除血管、结缔组织以及其他粘附物,将15面粉和说明书CN104187581A3/5页5053小苏打,优选3面粉和15小苏打(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与牛肝混匀,室温条件下,放置520分钟,优选12分钟,清洗干净,包装后于18冻藏备用。0009B低温循环解冻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箱内湿度控制在90),当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

14、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0,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用。0010C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2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复合磷酸盐03、白砂糖2、盐2(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6腌制间,超声波频率35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时监测温度,。

15、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防止连续较长时间超声处理造成升温加快,影响腌制液的渗透效果),至牛肝表面无粘液,色泽红亮即可,超声处理总时间为3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0011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8、花椒03、八角04、黑胡椒02、草果05、小茴香05、鲜姜07、葱12(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0012D炒制将牛油(6)与植物油(8)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8分钟,。

16、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15时炒制结束。0013配料五香粉12,生姜末15,胡椒粉16、花椒粉06、大豆蛋白25、淀粉2、奶粉08、卡拉胶06、黄原胶05、鸡肉香精07、牛肉香精09、乙基麦芽酚008、IG06、红曲红素009,酱油2,料酒16,味精13(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0014E匀浆将步骤D中炒制好的牛肝丁和剩余腌制液全部转入高速分散器,在转速为800010000转/分钟条件下,分散510秒,间歇1015秒,共分散2550秒。0015F间歇式超声波乳化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700瓦条。

17、件下,处理20秒,间歇3分钟,再处理20秒,间歇3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至牛肝酱中的固形物颗粒大小一致,颗粒间无聚团现象,酱体均匀不分层即可,共乳化45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0016G装罐将步骤E得到的牛肝酱按照200克/罐定量装罐。0017H高压电阻热杀菌说明书CN104187581A4/5页6将步骤F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30伏,温度100,功率700兆帕条件下,处理5分钟。0018I冷却步骤G杀菌后的牛肝酱室温条件下自然冷却或冰水浴冷却,即得牛肝酱成品。0019J储藏步骤H冷却后的成品置于04条件下储藏。0020实施例2以牛肝。

18、为原料生产牛肝酱的加工工艺A原料收集和预处理采集检疫合格的新鲜牛肝,剔除血管、结缔组织以及其他粘附物,将将15面粉和053小苏打,优选1面粉和05小苏打(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与牛肝混匀,室温条件下,放置520分钟,优选放置5分钟,清洗干净,包装后于18冻藏备用。0021B低温循环解冻取步骤A中冻藏的牛肝,放入解冻箱在室温条件下解冻(箱内湿度控制在85),当箱内温度降至4,开启箱内加热系统升温,当温度达到8,停止加热,开启制冷系统,使箱内温度下降,当温度降至4,关闭制冷系统,开始加热升温,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进行解冻,直至牛肝中心温度为3,即解冻完成;最后,将牛肝均匀切分成05厘米左右的牛肝丁备。

19、用。0022C超声波低温循环腌制按照配方称取腌制料,打料包,将料包放入水中大火熬煮1小时,熬煮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料包,加入复合磷酸盐01、白砂糖05、盐05(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取步骤B准备好的牛肝丁,将牛肝丁与腌制液按照115混合均匀,放入腌制间,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和牛肝丁降温至5,在5腌制间,超声波频率20千赫兹条件下处理(超声波温度探头随时监测温度,温度上限设定为8),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超声波停止工作,利用腌制间的制冷系统使腌制液降温,当温度降至5,超声处理继续进行,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循环超声处理(防止连续较长时间超声处理造成升温加快,影响腌制液的渗透效果),至牛。

20、肝表面无粘液,色泽红亮即可,超声处理总时间为2小时,腌制结束后将牛肝丁与腌制液单独存放备用。0023腌制料配方朝天椒01、花椒02、八角015、黑胡椒005、草果01、小茴香02、鲜姜05、葱06(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0024D炒制将牛油(5)与植物油(5)放入锅中,待油开后放入步骤C中获得的牛肝丁,迅速翻炒,至牛肝丁变色后按比例放入配料炒制,炒制过程中要不断翻炒,共2分钟,最后将步骤C中获得的腌制液倒入锅中,继续翻炒,至腌制液剩余5时炒制结束。0025配料五香粉03,生姜末05,胡椒粉04、花椒粉01、大豆蛋白1、淀粉1、奶粉05、卡拉胶01、黄原胶02、鸡肉香精05、牛肉香精05、。

21、乙基麦芽酚001、IG03、红曲红素001,酱油03,料酒05,味精02(牛油、植物油以及配料均按照占牛肝重量的百分比计)。0026E匀浆将步骤D中炒制好的牛肝丁和剩余腌制液全部转入高速分散器,在转速为800010000说明书CN104187581A5/5页7转/分钟条件下,分散510秒,间歇1015秒,共分散2550秒。0027F间歇式超声波乳化将步骤F中匀浆后的牛肝酱全部转入超声波乳化仪,在超声波乳化仪功率300瓦条件下,处理10秒,间歇1分钟,再处理10秒,间歇1分钟,按照上述操作步骤间歇超声乳化,至牛肝酱中的固形物颗粒大小一致,颗粒间无聚团现象,酱体均匀不分层即可,共乳化30分钟,间歇超声波乳化结束后,将牛肝酱取出备用。0028G装罐将步骤E得到的牛肝酱按照200克/罐定量装罐。0029H高压电阻热杀菌将步骤F灌装好的牛肝酱放入高压电阻热杀菌器,在电场强度10伏,温度90,功率500兆帕条件下,处理3分钟。0030I冷却步骤G杀菌后的牛肝酱室温条件下自然冷却或冰水浴冷却,即得牛肝酱成品。0031J储藏步骤H冷却后的成品置于04条件下储藏。说明书CN10418758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