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9270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1181.1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号:

CN104189829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P25/06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孙大龙

发明人:

孙大龙

地址:

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城关镇东关街南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其制备方法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止痛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偏头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其分量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在于下述步骤:称取原料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

说明书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偏头痛是由外感内因两方面引起,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HM)呈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FHM-I为CACNAlA基因突变,定位在19p13;FHM-II为ATPlA2基因突变,定位在1q21-31;FHM-III为SCNlA基因突变,定位在2q24。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这提示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参与偏头痛的发病;环境因素也参与偏头痛的发作。偏头痛发作可由某些食物和药物所诱发。食物包括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含苯乙胺的巧克力、含谷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及葡萄酒等;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另外,强光、过劳、应激以及应激后的放松、睡眠过度或过少、禁食、紧张、情绪不稳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止痛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偏头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及其各组份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用量在该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
为达到祛风止痛功效,本发明选择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性味、归经】味 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黄苓:黄苓,(别名:条苓、子苓、枯苓、魁苓、山茶根子),一种药材,Skullcaps,消除紧张和不安,使身体状况稳定;株高20-50cm,黄苓花朵主根呈圆锥状,长约10-30cm,直径约1-2cm,外皮呈黄褐色,内部黄色。茎丛生,基部伏地,稍上升或直立,分枝多而细,株方形,绿色或紫绿色。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偏向一侧排列较密;花萼呈筒状外面密生绒毛;花冠呈紫色,二唇形;雄蕊4枚,2强;雌蕊1枚,子房4深裂,子房下具橙色肉质花盘。小坚果4枚,卵形,黑色,表面具瘤,直径约1mm,包围于宿存萼内。【功效】黄苓茶含有丰富的活性矿物质,能够刺激、强健神经,因此现在常常作为神经系统药物为人们所用。它能够有效地缓解忙碌生活中常有的紧张不安、精神过敏、癔病、神经衰弱、抑郁、危机感等情绪。在神经亢奋但身体疲劳的夜晚。喝上一杯黄苓茶,心中的紧张感就能消除殆尽。(温和的收敛,强健,镇静神经,镇痉,利尿)。
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黄连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 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蔓荆子:本品呈球形,直径4~6m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长为果实的1/3~2/3,5齿裂,其中2裂较深,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4室,每室有种子1枚。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毛尖茶: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毛尖茶的功效与作用归纳为:瘦身减肥、美白、抗衰老、强机体免疫、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改善消化不良、防癌、抗菌、防龋齿、清口臭、提神、明目、防紫外线、防皮肤病、抗辐射、护肤美容健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去头屑和减少吸烟危害等等
为达更佳使用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称取原料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本发明所述外用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止痛功效,用于治疗偏头痛。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有关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报道以及应用。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 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中药制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其原料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
其制备方法在于下述步骤:称取原料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82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829A21申请号201410441181122申请日20140822A61K36/9068200601A61P25/0620060171申请人孙大龙地址452470河南省登封市城关镇东关街南侧72发明人孙大龙54发明名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57摘要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其制备方法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

2、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止痛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偏头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829ACN104189829A1/1页2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其分量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在于下述步骤称取原料川芎20份、甘。

3、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权利要求书CN104189829A1/3页3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偏头痛是由外感内因两方面引起,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偏。

4、头痛患者有家族史,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HM呈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FHMI为CACNALA基因突变,定位在19P13;FHMII为ATPLA2基因突变,定位在1Q2131;FHMIII为SCNLA基因突变,定位在2Q24。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这提示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参与偏头痛的发病;环境因素也参与偏头痛的发作。偏头痛发作可由某些食物和药物所诱发。食物包括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含苯乙胺的巧克力、含谷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及葡萄酒等;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

5、。另外,强光、过劳、应激以及应激后的放松、睡眠过度或过少、禁食、紧张、情绪不稳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止痛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偏头痛。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5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及其各组份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用量在该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0006为达到祛风止痛功效,本发明选择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

6、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0007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0008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繁殖,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7、,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0009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性味、归经】味辛,性说明书CN104189829A2/3页4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0010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0011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性味归经性微寒。

8、、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0012黄苓黄苓,别名条苓、子苓、枯苓、魁苓、山茶根子,一种药材,SKULLCAPS,消除紧张和不安,使身体状况稳定;株高2050CM,黄苓花朵主根呈圆锥状,长约1030CM,直径约12CM,外皮呈黄褐色,内部黄色。茎丛生,基部伏地,稍上升或直立,分枝多而细,株方形,绿色或紫绿色。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偏向一侧排列较密;花萼呈筒状外面密生绒毛;花冠呈紫色,二唇形;雄蕊4枚,2强;雌蕊1枚,子房4深裂,子房下。

9、具橙色肉质花盘。小坚果4枚,卵形,黑色,表面具瘤,直径约1MM,包围于宿存萼内。【功效】黄苓茶含有丰富的活性矿物质,能够刺激、强健神经,因此现在常常作为神经系统药物为人们所用。它能够有效地缓解忙碌生活中常有的紧张不安、精神过敏、癔病、神经衰弱、抑郁、危机感等情绪。在神经亢奋但身体疲劳的夜晚。喝上一杯黄苓茶,心中的紧张感就能消除殆尽。温和的收敛,强健,镇静神经,镇痉,利尿。0013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黄连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

10、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0014蔓荆子本品呈球形,直径46MM。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长为果实的1/32/3,5齿裂,其中2裂较深,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4室,每室有种子1枚。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0015毛尖茶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

11、亮清澈。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毛尖茶的功效与作用归纳为瘦身减肥、美白、抗衰老、强机体免疫、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改善消化不良、防癌、抗菌、防龋齿、清口臭、提神、明目、防紫外线、防皮肤病、抗辐射、护肤美容健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去头屑和减少吸烟危害等等0016为达更佳使用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称取原料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

12、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本发明所述外用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止痛功效,用于治疗偏头痛。目前为止,尚没有发现有关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报道以及应用。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并通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更好疗效的中药制剂,从而完成了说明书CN104189829A3/3页5本发明。0017具体实施方法0018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偏头痛,其原料是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0019其制备方法在于下述步骤称取原料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说明书CN10418982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