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76907.2(22)申请日 2014.10.24A01G 1/00(2006.01)A01C 1/00(2006.01)A01H 4/00(2006.01)(71)申请人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地址 743000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定临路3号(72)发明人谢淑琴 马彦霞 曹力强 叶丙鑫张晶(54) 发明名称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包括:1)种子处理、2)苗床准备、3)温室可控化、4)播种、5)切茎插根、6)炼苗,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种子用毒砂磨。
2、砂去翅,喷淋无菌水;用白棉布包裹回潮12天,然后超声3050min;用0.350.40的-萘乙酸钠喷淋后,将其在滤纸上平铺一层,再用滤纸将含砂种子包裹并埋入复合营养土中催芽510天;催芽结束时,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再用0.1g/L的次氯酸钠消毒23min;所述的步骤5)切茎插根中,在幼苗生长至35cm时,切取地上茎11.5cm,切口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以所切取的段茎为母本,将其移栽至萌发培养基上育苗,循环切茎插根育苗23次。(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9。
3、6485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1CN 104396485 A1/1页21.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包括:1)种子处理、2)苗床准备、3)温室可控化、4)播种、5)切茎插根、6)炼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种子处理中,当归种子先用拌有50甲霜灵和12克炭灵粉尘剂毒砂磨砂去翅,然后喷淋少量无菌水,用水量以恰使砂土和种子湿润为主;用白棉布包裹含砂的去翅当归种子,置于阴凉通风处回潮12天,然后将含砂种子超声3050min;用0.350.40的-萘乙酸钠喷淋含砂种子,将其在滤纸上平铺一层,再用滤纸将含砂种子包裹起来;最后将包裹种子的滤纸埋入复合营养土中催芽,种子埋。
4、入后用黑地膜覆盖地表,催芽时间为510天;待催芽结束时,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再用0.1g/L的次氯酸钠消毒23min。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切茎插根中,在幼苗生长至35cm时,切取地上茎11.5cm,切口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以所切取的段茎为母本,将其移栽至萌发培养基上育苗,循环切茎插根育苗23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营养土是由腐殖土、田土、河砂、水锈石粉、蛭石混合而成,其粒径为0.030.05cm的颗粒状土质结构,其具体配比为:腐殖。
5、土:田土:河砂:水锈石粉:蛭石1:2:0.8:1:0.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萌发培养基配方为:KNO312001500mg/L、KH2PO4450500mg/L、(NH4)2SO4450480mg/L、CaCl2450480mg/L、EDTA-Na25559mg/L、FeSO45258mg/L、B95055mg/L、NAA 0.550.85mg/L、6-BA 0.550.85mg/L、椰乳100ml/L、甘露醇1g/L、活性0.5g/L、蔗糖25g/L、琼脂3g/L、蛋白胨200300g/L、锯末粉5g/L、血清100200mg/L。
6、,次氯酸钠0.5ml/L、其余为无菌水。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396485 A1/4页3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高发芽率、降低发病率、减少抽薹率的可控化的当归育苗方法,属于中草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背景技术0002 当归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特异香气。主根粗黑,肥大肉质,下部分为多数粗长支根;茎直立,带紫色;复伞形花序顶生,双悬果,其干燥的贮藏根是常用中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始记于神农本草经谓之“当归味温,主呃逆上气”被列为中品,由于其药效奇特,历来是医家珍品,素有“十方九。
7、归”之称。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业的飞速发展,当归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上的种苗供不应求。目前当归育苗大多数在露地进行,露地繁育当归种苗时,由于播种后用麦草覆盖地面,操作繁琐且不利观察,并且,露天育苗环境不可控,易遭极端天气影响,还导致种苗整齐度差,产量低。更重要的是,根据药农的经验和对当归生长机理的研究,表明光、温、肥、水、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以及炼苗移栽的时机选择都对当归成药期抽薹率有影响。但随着温室育苗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光温室育苗技术在当归种植领域中快速普及,通过人工控制光、温、以及湿度条件,使得成药期抽薹率明显下降,然而目前日光温室育苗技术中,对当归种子处理依然采用传统方法,即超声、暗。
8、箱培养等物理方法,还有浓硫酸、药物处理等化学方法,经上述方法处理后,虽然种子萌芽率明显提高,但后期抽薹现象仍然不能完全避免,还需通过其他因素控制来降低抽薹率。0003 此外,由于长期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得现有土质遭到极大破坏,土壤板结不透气,土层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下降,当归根腐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导致产量提高受限。目前,虽有报道指出通过种植田土壤拌药,形成毒砂土土质层,杀死病原体,防止根腐病的发生。然而,长期对土质层进行拌药处理,不仅杀死土壤有益微生物,导致土壤层生物群落分布失衡,长此以往,土壤肥力明显下降;并且,多次雨水或浇水后,分布于土质层中的药物被不断稀释,失去药效,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还需不。
9、断拌药处理,不仅费时费力,增加成本,还会造成土壤含沙量不断增大,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0004 最后,现有当归育苗均是种子日光温室种植,是在传统露天基础上实现了光、温、湿等条件的可控化,对当归育苗关键技术没有做出突破性的改变,因而,其当归幼苗质量、育苗速度等改变并不明显,仍然存在育苗速度缓慢,周期长等缺陷,还存在幼苗抵抗性差,易生病的问题。0005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即可提高幼苗抗性、育苗速度,又能维持田园土质,还能实现光、温、湿度等条件的可控化育苗方法势在必然,因此,本发明人通过长期研究和试验,采用种子脱毒以及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所育幼苗抗性高的目的,还可保护原有土壤结构不被破坏,又能降低成本,。
10、缩短育苗周期。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种子萌芽率、幼苗抗性,减少抽薹率的可控化说 明 书CN 104396485 A2/4页4的当归育苗方法,采用脱毒组培技术进行温室育苗,实现育苗速度快,幼苗质量好等目的。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8 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包括:1)种子处理、2)苗床准备、3)温室可控化、4)播种、5)切茎插根、6)炼苗,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步骤1)种子处理中,当归种子先用拌有50甲霜灵和12克炭灵粉尘剂毒砂磨砂去翅,然后喷淋少量无菌水,用水量以恰使砂土和种子湿润为主;用白棉布包裹含砂的去翅当归种子,。
11、置于阴凉通风处回潮12天,然后将含砂种子超声3050min;用0.350.40的-萘乙酸钠喷淋含砂种子,将其在滤纸上平铺一层,再用滤纸将含砂种子包裹起来;最后将包裹种子的滤纸埋入复合营养土中催芽,种子埋入后用黑地膜覆盖地表,催芽时间为510天;待催芽结束时,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再用0.1g/L的次氯酸钠消毒23min。0009 所述的步骤5)切茎插根中,在幼苗生长至35cm时,切取地上茎11.5cm,切口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以所切取的段茎为母本,将其移栽至萌发培养基上育苗,循环切茎插根育苗23次。0010 进一步,所述的复合营养土是由腐殖土、田土、河砂、水锈石粉。
12、、蛭石混合而成,其粒径为0.030.05cm的颗粒状土质结构,其具体配比为:腐殖土:田土:河砂:水锈石粉:蛭石1:2:0.8:1:0.5。0011 进一步,所述的萌发培养基配方为:KNO312001500mg/L、KH2PO4450500mg/L、(NH4)2SO4450480mg/L、CaCl2450480mg/L、EDTA-Na25559mg/L、FeSO45258mg/L、B95055mg/L、NAA 0.550.85mg/L、6-BA 0.550.85mg/L、椰乳100ml/L、甘露醇1g/L、活性0.5g/L、蔗糖25g/L、琼脂3g/L、蛋白胨200300g/L、锯末粉5g/L、。
13、血清100200mg/L,次氯酸钠0.5ml/L、其余为无菌水。0012 与现有当归日光温室育苗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3 1)当归种子采用毒砂进行砂磨去翅处理,去掉当归种子外果皮,在提高萌芽率同时,将防治根腐病的药剂拌入种子中,大大降低根腐病的发病率,据试验田统计表明,其根腐病发病率0.5;去翅后进行超声处理,一方面脱落附着于种子表面的外表皮,另一方面也可刺激种子萌芽;润湿含种砂土后用白棉 布包裹回潮,种子内部水分重新分布,营养成分也随之分布,在种子下播后,种子各部分养分、水分供给均衡,避免种子因部位缺少养分而导致水分流动受阻;用-萘乙酸钠喷淋种子后,用滤纸包裹起来,形成一个“。
14、封闭空间”,种子在此空间内萌芽,一方面可防止土壤中有害菌感染种子,另一方面方便催芽处理取出。0014 2)本发明用于催芽的土壤为复合营养土,该营养土可满足当归种子萌发的温度、湿度条件,而且该营养土为颗粒状结构,透气性较好,使得种子呼吸强度大,完全满足自身养分供给,加快种子萌发。0015 3)幼苗生长至35cm时,切取地上茎11.5cm,切口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以所切取的段茎为母本,将其移栽至萌发培养基上育苗,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加快育苗速度,减少了传统的育苗步骤,节约了投资成本。0016 4)本发明萌发培养基通过添加血清补充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物、脂类物质、核酸衍生物等细胞生长必须。
15、物质,使得段茎快速萌发,形成嫩芽组织,从而生长成完整幼苗;本发明培养基用次氯酸钠作消毒剂,使得幼苗根茎始终保持脱毒,从而为减少后期病害提供说 明 书CN 104396485 A3/4页5保证。具体实施方式0017 以下是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本发明可以按发明内容所述的任一方式实施。0018 实施例10019 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包括:1)种子处理、2)苗床准备、3)温室可控化、4)播种、5)切茎插根、6)炼苗,具体步骤如下:0020 1)种子处理:精选无病虫害,无霉变,无虫蛀,具有正常香气的岷归2号(GSDG90-02)种子1000粒,簸去秕子后,进。
16、行如下处理:0021 当归种子先用拌有50甲霜灵和12克炭灵粉尘剂毒砂磨砂去翅,然后喷淋少量无菌水,用水量以恰使砂土和种子湿润为主;用白棉布包裹除含砂的去翅当归种子,置于阴凉通风处回潮12天,然后将含砂种子超声3050min;用0.350.40的-萘乙酸钠喷淋含砂种子,将其在滤纸上平铺一层,再用滤纸将含砂种子包裹起来;最后将包裹种子的滤纸埋入复合营养土中催芽,种子埋入后用黑地膜覆盖地表,催芽时间为510天;待催芽结束时,用0.1g/L的升汞消毒56min,再用0.1g/L的次氯酸钠消毒23min。0022 所述的复合营养土是由腐殖土、田土、河砂、水锈石粉、蛭石混合而成,其粒径为0.030.05。
17、cm的颗粒状土质结构,其具体配比为:腐殖土:田土:河砂:水锈石粉:蛭石1:2:0.8:1:0.5。0023 2)苗床准备:播种前2周,将育苗温室内的地面清理干净,撒施完全腐熟的农家肥8m3/667m2、磷酸二铵80kg/667m2、复合型钾肥80kg/667m2、过磷酸钙100kg/667m2、尿素40kg/667m2、辛硫磷(颗粒)3kg/667m2、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667m2,然后深耕25cm左右,耙平地面,高温闷棚1周。取下棚膜,晾晒1周。播种前温室覆盖网纱和遮阳网,将地面再浅耕耙耱1次,耙平地面,用砖隔成长6m、宽1.2m的育苗畦,畦向为南北向,以利操作。0024 3)温室。
18、可控化:育苗温室中安装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和喷灌设施,喷头间距3.5m,喷水直径6m,温室中温度控制为22.524,湿度控制7580。0025 4)播种:6月中旬播种,用种量为4kg/667m2,将步骤1)处理过的带有幼芽的种子均匀撒播,播种方法为:在育苗畦开宽23cm、深12cm的播种沟,将种子轻轻撒播于播种沟内,然后覆盖蛭石填平播种沟;播种后喷水,第1次喷水量为35cm,然后每隔23天喷水1次,每次喷水1520min(由时控开关控制),以保证蛭石湿润为宜。0026 5)切茎插根:步骤4)下播的当归种子4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每隔34天喷水1次,天旱时多喷,阴雨时少喷,以蛭石面湿润为宜;在幼苗生。
19、长至35cm时,切取地上茎11.5cm,切口用0.1g/L的升汞消毒56分钟,以所切取的段茎为母本,将其移栽至萌发培养基上育苗,循环切茎插根育苗23次。0027 所述的萌发培养基配方为:KNO312001500mg/L、KH2PO4450500mg/L、(NH4)2SO4450480mg/L、CaCl2450480mg/L、EDTA-Na25559mg/L、FeSO45258mg/L、B95055mg/L、NAA 0.550.85mg/L、6-BA 0.550.85mg/L、椰乳100ml/L、甘露醇1g/L、活性0.5g/L、蔗糖25g/L、琼脂3g/L、蛋白胨200300g/L、锯末粉5g。
20、/L、血清100200mg/L,次氯酸钠0.5ml/L、其余为无菌水。说 明 书CN 104396485 A4/4页60028 6)炼苗:由于采用切茎插根的方法重复育苗,因此,炼苗时间也有所不同,第一批所育幼苗炼苗时间为7月中旬,然后依次为7月下旬到8月上旬,炼苗选择在天阴时进行,揭去遮阳网,天晴时盖上遮阳网;9月上旬天气转凉,日照变弱,应揭去遮阳网,以利幼苗生长。0029 为了验证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际效果,在本次育苗过程中,进行了数据统计,其结果如下表1:0030 表1-出苗率统计0031 0032 0033 从上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当归育苗,其育苗总数明显增加,达到了1粒种子育苗3株的预期目标,然而,以种子下播后所得幼苗(母本苗)随着切茎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为:在组培育苗当中,由于不当的切茎操作,使得幼苗感染,从而导致死苗。而最终组培育苗之所以出现死亡现象,可能是培养基感染而导致。0034 综合上述,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育苗,其育苗速度明显加快。而且,通过本发明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后下播,其出苗时间缩短至5天左右,较现有7天出苗缩短2天时间,由此可见,本发明当归育苗方法具有明显进步性。说 明 书CN 10439648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