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成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橡胶成形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33125.3(22)申请日 2014.08.282013-181476 2013.09.02 JPB29C 47/12(2006.01)(71)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大阪府(72)发明人市川嘉之 荻田胜利 一柳友洋(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代理人谢顺星 张晶(54) 发明名称橡胶成形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成形装置,该橡胶成形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接头的制造和更换作业,并且不易发生橡胶的溢出。本发明的橡胶成形装置(10)具备将橡胶材料混匀并送出的挤压机(12)和安装在挤。
2、压机(12)的模头部(14)上的接头(16),将从挤压机(12)送出的橡胶从设置在接头(16)上的开口部(28)挤出,使橡胶部件成形,接头(16)组合第一接头部件(24)和第二接头部件(26)形成开口部(28),在开口部(28)的两侧部,跨越第一接头部件(24)与第二接头部件(26)的配合面(30a、30b)的挡板(36)设置在接头(16)的挤出方向下游侧。(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16878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CN 1044168。
3、78 A1/1页21.一种橡胶成形装置,其具备将橡胶材料混匀并送出的挤压机和安装在所述挤压机的模头部上的接头,将从所述挤压机送出的橡胶从设置在所述接头上的开口部挤出,使橡胶部件成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合第一接头部件和第二接头部件形成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的两侧部,跨越所述第一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头部件的配合面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接头的挤出方向下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头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模头部进行拆卸,在与所述第一接头部件的配合面上形成有区划所述开口部的凹部;所述挡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头部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4、述第一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头部件的配合面形成平面形状,在所述第一接头部件的配合面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部件上的所述凹部之间区划所述开口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橡胶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16878 A1/4页3橡胶成形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成形装置,其具备将橡胶材料混匀并送出的挤压机和安装在挤压机模头部上的接头。背景技术0002 以往,在生胎的制造中,使用将片状或带状的橡胶部件成形的橡胶成形装置。该橡胶成形装置具备将橡胶材料混匀并送出的挤压机和安装在挤压机模头部上的接头,将由挤压机。
5、送出的橡胶从设置在接头上的开口部挤出,使形成与接头的开口部对应的截面形状的长形橡胶部件成形,将成形的橡胶部件缠绕在成形鼓等上,来制造生胎。0003 在这样的橡胶成形装置中,为了改变进行成形的橡胶部件的截面形状或者进行品质管理,有时从挤压机的模头部拆卸接头进行更换。此时,为了使更换作业容易,有时采用将第一接头部件与第二接头部件组合形成开口部的分体式接头。0004 但是,在分体式接头中,由于第一接头部件与第二接头部件的配合面被设置成与橡胶材料的挤出方向平行,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受到橡胶的挤出压力,第一接头部件和第二接头部件向挤出方向下游侧扩大地变形,在开口部的两侧部,橡胶容易从第一接头部件与第二接头。
6、部件的配合面溢出。0005 若溢出的橡胶达到一定程度的大小,会附着在从接头的开口部挤出的橡胶部件上流向下一行程,存在在下一行程中引起部件堵塞等异常,或者作为异物进入最终产品中,损害轮胎特性或外观品质的问题。0006 对此,通过在挤压机的模头部上采用在一个板上设置贯通该板的开口部而成的一体式接头,能够防止如上所述的橡胶的溢出,但与分体式接头相比,存在更换作业变得繁杂,或者变得难以调整开口部的形状,更换作业时间变长的问题。0007 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在分体式的接头中,使第一接头部件与第二接头部件的配合面相对橡胶的挤出方向倾斜,但是这样的接头在制造接头时,除了开口部以外,也必须加工配合面。
7、,存在接头的制造变繁杂的问题。0008 现有技术文献0009 专利文献0010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25408号公报发明内容0011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12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成形装置,该橡胶成形装置能够容易地进行接头的制造和更换作业,并且不易发生橡胶的溢出。0013 (二)技术方案0014 本发明的橡胶成形装置具备将橡胶材料混匀并送出的挤压机和安装在所述挤压机的模头部上的接头,将从所述挤压机送出的橡胶从设置在所述接头上的开口部挤出,使说 明 书CN 104416878 A2/4页4橡胶部件成形,所述接头组合第一接头部件和第二接头部件形。
8、成所述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的两侧部,跨越所述第一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头部件的配合面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接头的挤出方向下游侧。0015 作为本发明优选方式,所述第二接头部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所述模头部进行拆卸,形成有向离开与所述第一接头部件的配合面的方向凹陷,区划所述开口部的凹部,所述挡板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接头部件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头部件与所述第二接头部件的配合面形成平面形状,在所述第一接头部件的配合面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部件上的所述凹部之间区划所述开口部。此外,作为其他方式,所述挡板也可以被设置成能够在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移动。0016 (三)有益效果0017 根据本发明,在接头的开口部。
9、的两侧部跨越第一接头部件与第二接头部件的配合面的挡板,能够挡住从配合面溢出的橡胶,能够防止橡胶的溢出。而且,由于在接头的挤出方向下游侧设置挡板,因此在能够容易地制造接头的同时,也能够容易地适用于现有的接头。附图说明0018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橡胶成形装置的剖视图。0019 图2是接头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 第一实施方式002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0022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橡胶成形装置10具备挤压机12、设置在挤压机12下游侧的模头部14和安装在模头部14上的接头16。0023 挤压机12具备用来混匀从料斗18投入的橡胶的螺杆20和用来旋转。
10、驱动该螺杆20的螺杆驱动部22。通过螺杆20混匀的橡胶被送入设置在挤压机12下游侧的模头部14。0024 模头部14在内部设置有越往橡胶的挤出方向下游侧其前端越细的流路23,将从挤压机12挤出的橡胶引导至安装在前端侧的接头16。0025 接头16是具备第一接头部件24和第二接头部件26的分体式接头。第一接头部件24和第二接头部件26均为厚度厚的板状部件,将侧面上下组合,安装在模头部14上,在该例中,分别在模头部14前端侧的下侧设置第一接头部件24,在上侧设置第二接头部件26。0026 第一接头部件24固定在模头部14上,其与第二接头部件26的配合面30a形成平面形状。0027 第二接头部件26。
11、通过螺栓等能够拆卸地设置在模头部14上,在与第一接头部件24间的配合面30b上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32,在将第一接头部件24与第二接头部件26组合的状态下,由第一接头部件24的配合面30a和设置在第二接头部件26的配合面30b上的凹部32形成具有规定的截面形状的开口部28。0028 在第一接头部件24与第二接头部件26之间形成的开口部28规定成形对象的橡胶部件的截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若从模头部14前端侧观察,形成为下边长度大于上说 明 书CN 104416878 A3/4页5边的梯形。0029 在这样的接头16上,设置有跨越第一接头部件24与第二接头部件26的配合面30a、30b的矩形平。
12、板状的挡板36。0030 挡板36分别设置在形成在第一接头部件24与第二接头部件26的配合面30a、30b之间的开口部28的两侧部(与第一接头部件24与第二接头部件26的配合面30a、30b平行,且与橡胶的挤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部)。所述挡板36相对第一接头部件24不固定,而通过焊接等固定在第二接头部件26上。0031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橡胶成形装置10中,由于在挤出橡胶部件的接头16的开口部28的两侧部,跨越第一接头部件24与第二接头部件26的配合面30a、30b的挡板36设置在接头16的挤出方向下游侧,因此能够防止橡胶从配合面30a、30b与开口部28间的边界部分溢出。0032 而。
13、且,由于挡板36设置在接头16的挤出方向下游侧,因此,在能够容易地制造接头16的同时,通过对现有的接头16安装挡板36,能够防止橡胶从配合面30a、30b与开口部28间的边界部分溢出。0033 此外,在制作了新的接头16的情况下,有时会采取从接头16的开口部28挤出的橡胶部件,观察采取的橡胶部件的形状,细微调整开口部28的形状,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接头16为具备第一接头部件24和第二接头部件26的分体式,因此,与在一个板上设置开口部的一体式接头相比,容易进行开口部28形状的细微调整,能够在短时间结束调整。0034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挡板36的第二接头部件26被设置成能够相对模头部。
14、14进行拆卸,同时具备区划开口部28的凹部32,挡板36未固定在第一接头部件24上,因此仅更换第二接头部件26就能够形成不同截面形状的橡胶部件,能够缩短接头16的更换时间。0035 另外,关于挡板36的大小和材质,只要具有在橡胶部件成形时能够挡住从配合面30a、30b溢出的橡胶的程度的大小及强度,则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具备与接头16同等以上的强度,并且具备与接头16相同程度的热膨胀率。若列举一例,可以使挡板36的厚度(橡胶挤出方向的大小)为第一接头部件24和第二接头部件26的厚度的1/4以上,在与配合面30a、30b的重合方向(上下方向)上,与第一接头部件24及第二接头部件26的重叠量B1、B。
15、2分别为5mm以上,优选地,由与构成接头16的第一接头部件24及第二接头部件26相同的材质,例如SS400等钢材构成挡板36。003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被设置成能够相对模头部14进行拆卸的第二接头部件26上设置挡板3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接头部件24上。0037 第二实施方式0038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焊接将挡板36固定在接头16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相对接头16固定挡板3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插通设置在挡板36上的螺栓的孔设置为沿开口部28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状,使挡板36固定在接头16上的位置能够在开口部28的宽度方向上移。
16、动。0039 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不用对接头16实施切削研磨等加工,就能够简便地对从接头16的开口部28挤出的橡胶部件的宽度尺寸进行细微调节。关于第二实施方式,其他结构及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说明。说 明 书CN 104416878 A4/4页60040 附图标记说明0041 10橡胶挤出装置0042 12挤压机0043 14模头部0044 16接头0045 24第一接头部件0046 26第二接头部件0047 28开口部0048 30a配合面0049 30b配合面0050 32凹部0051 36挡板说 明 书CN 104416878 A1/1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1687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