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68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683A21申请号201410486491522申请日20140922A61K36/904200601A61P3/10200601A61K35/54200601A61K35/37200601A61K35/3620060171申请人毕世亮地址262600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兴隆路166号临朐县中医院72发明人毕世亮张明秀陈军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代理人李光林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川连末2030克、天冬。
2、1020克、乌梅1020克、芦根1020克、鸡内金1020克、破故纸1020克、旱莲草1020克、玉竹1020克、枸杞812克、莲子815克、百部812克、鸡子黄812克、花粉812克、首乌812克、地骨皮812克、阿胶812克、麦冬812克。诸药配伍,共奏补肝益肾,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祛湿化浊之功效,用于治疗消渴症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683ACN104189683A1/1页21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
3、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川连末2030克、天冬1020克、乌梅1020克、芦根1020克、鸡内金1020克、破故纸1020克、旱莲草1020克、玉竹1020克、枸杞812克、莲子815克、百部812克、鸡子黄812克、花粉812克、首乌812克、地骨皮812克、阿胶812克、麦冬812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川连末20克、天冬10克、乌梅10克、芦根10克、鸡内金10克、破故纸10克、旱莲草10克、玉竹10克、枸杞8克、莲子8克、百部8克、鸡子黄8克、花粉8克、首乌8克、地骨皮8克、阿胶8克、麦冬8克。3根据权利。
4、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川连末25克、天冬15克、乌梅15克、芦根15克、鸡内金15克、破故纸15克、旱莲草15克、玉竹15克、枸杞10克、莲子12克、百部10克、鸡子黄10克、花粉10克、首乌10克、地骨皮10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组成川连末30克、天冬20克、乌梅20克、芦根20克、鸡内金20克、破故纸20克、旱莲草20克、玉竹20克、枸杞12克、莲子15克、百部12克、鸡子黄12克、花粉12克、首乌12克、地骨皮12克、阿胶12克、麦冬12克。权利要求书CN10。
5、4189683A1/5页3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消渴症主要是根据症状来命名的,因渴而消瘦。有一些病的症状也是“因渴而消“,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并不能特指糖尿病。唐朝医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称为“消渴病“,其主要依据是“尿甜“,也就是现在说的“尿糖“。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乏力,即消渴的病人,在糖尿病人中只占少部分,将近80的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出现“三多一少“。如果根据尿糖或是出现“三多一少“来诊断,会延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病情。0003中医认为,消渴症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
6、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0004目前尽管在治疗消渴症方面的方法和药物很多,但都有弊端,不够理想。譬如西药治疗,虽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反复,长期服用机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大;相对于西医中降糖药物的疗效来说,现有中药副作用小,但降糖效果较弱,大多药物单一,治疗范围狭窄,起效较慢,疗程很长。其它物理疗法,针灸、食疗法等也是见效甚微或无效,不适宜推广和应用。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克服。
7、了目前在治疗消渴症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且无副作用的中药制剂。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07川连末2030克、天冬1020克、乌梅1020克、芦根1020克、鸡内金1020克、破故纸1020克、旱莲草1020克、玉竹1020克、枸杞812克、莲子815克、百部812克、鸡子黄812克、花粉812克、首乌812克、地骨皮812克、阿胶812克、麦冬812克。0008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09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0川连末20克、天冬10克、乌梅10克、芦。
8、根10克、鸡内金10克、破故纸10克、旱莲草10克、玉竹10克、枸杞8克、莲子8克、百部8克、鸡子黄8克、花粉8克、首乌8克、地骨皮8克、阿胶8克、麦冬8克。0011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12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3川连末25克、天冬15克、乌梅15克、芦根15克、鸡内金15克、破故纸15克、旱莲说明书CN104189683A2/5页4草15克、玉竹15克、枸杞10克、莲子12克、百部10克、鸡子黄10克、花粉10克、首乌10克、地骨皮10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0014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15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6川连末30克、天冬20。
9、克、乌梅20克、芦根20克、鸡内金20克、破故纸20克、旱莲草20克、玉竹20克、枸杞12克、莲子15克、百部12克、鸡子黄12克、花粉12克、首乌12克、地骨皮12克、阿胶12克、麦冬12克。0017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30天为1疗程。0018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0019川连末,味苦、微涩,性寒;归肺、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功效。0020天冬,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之功效。0021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止咳止泻,生津止血,敛。
10、肺涩肠之功效。0022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止呕利尿之功效。0023鸡内金,味甘,性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消积化滞,健脾和胃之功效。0024破故纸,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祛风燥湿之功效。0025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归肾、肝经。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功效。0026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0027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之功效。0028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之功效。0029百部,味甘、苦,性平;归肺经。具有润肺止咳,灭虱。
11、杀虫之功效。0030鸡子黄,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之功效。0031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具有祛风益气,收湿止血之功效。0032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阳,益精舒血,解毒润肠之功效。0033地骨皮,味甘、淡,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退蒸,清泄肺热,清热滋阴,清热解毒之功效。0034阿胶,味甘,性平;归肝、肺、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之功效。0035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之功效。0036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
12、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而燥热愈甚,燥热愈盛而阴愈虚,阴虚与燥热之间常互为因果。阴虚燥热常常波及肺、脾、肾三脏,因此治疗当以滋阴、固本、祛湿、润燥为治疗大法。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川连末、天冬、乌梅可生津养血,养阴清热,润肺滋肾;鸡内金可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破故纸、旱莲草、莲子可补肝益肾,祛风燥湿;百部、鸡子黄、花粉、玉竹、芦根可祛风散湿,燥湿止痛,滋阴润肺,益胃生津;首乌、枸杞可益肾固精,扶正培本,解毒润肠;地骨皮、阿胶、麦冬可补血活血,滋阴润燥,润肺养阴。诸药配伍精良,共奏补肝益肾,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祛说明书CN104189683A3/5页5湿化浊之功效,对缩短消渴症病程、防治并发症。
13、均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0037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100例消渴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其中治疗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778岁,平均43岁;病程半年22年,平均3年。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28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0038治疗方法0039治疗组采用本发明中药制剂,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30天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优降糖255MG,每天3次,肥胖。
14、者改为二甲双胍250500MG,每天3次,饭中服,餐后高血糖者,加服拜糖平50100MG,每天3次,饭后服用。两组均遵守“饮食控制、有氧运动、定期检测”等基本治疗要求。0040疗效标准0041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004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6290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004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0044。
15、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00452主要检测指标血糖疗效判定标准0046显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409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至正常,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30。0047有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1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0048无效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16、0049治疗结果00501体质改善比较005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三多”症状改善、体重改善、精神体力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详细结果见表1。0052表1两组病例体质改善情况对照表0053说明书CN104189683A4/5页600542血糖控制比较0055血糖检测,治理组血糖控制,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2。0056表2两组病例血糖指标控制结果对照表0057组别例数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治疗组503876061。
17、206120880对照组503060092001130078000583并发症罹患率比较0059经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服药后,出现心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等各种并发症方面,治疗组并发症罹患率为140,对照组罹患率为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详细结果见表3。0060表3两组病例并发症罹患率对照表00610062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服用后对消渴症上消、中消、下消能对症下药,不但能有效降低患者尿糖指标,而且能明显改善机体素质、减少并发症罹患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体实施方式0063实施例1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川连末20克、天冬10克、乌梅10克、芦根10克、鸡内金10克、破故。
18、纸10克、旱莲草10克、玉竹10克、枸杞8克、莲子8克、百部8克、鸡子黄8克、花粉8克、首乌8克、地骨皮8克、阿胶8克、麦冬8克。0064实施例2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川连末25克、天冬15克、乌梅15克、芦根15克、鸡内金15克、破故纸15克、旱莲草15克、玉竹15克、枸杞10克、莲子12克、百说明书CN104189683A5/5页7部10克、鸡子黄10克、花粉10克、首乌10克、地骨皮10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0065实施例3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制剂,选取川连末30克、天冬20克、乌梅20克、芦根20克、鸡内金20克、破故纸20克、旱莲草20克、玉竹20克、枸杞12克、莲子1。
19、5克、百部12克、鸡子黄12克、花粉12克、首乌12克、地骨皮12克、阿胶12克、麦冬12克。0066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0067病例10068赵某,男,46岁。自觉口干,喜好饮水,夜间尤觉明显,未予重视。症状越来越重,口干舌燥,饮水明显增加,同时尿量增多,夜尿45次,遂去院门诊。查体T372,P100次/分,律齐,R20次/分,BP135/85MMHG。神志清,体形适中,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未见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64MMOL/L,血清总胆固醇58MMOL/L,血清甘油三脂28MMOL/L,尿常规尿糖,医生说。
20、是消渴症,吃了不少西药,未见好转。经朋友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2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大有改善,继续服用三个疗程,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尿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0069病例20070钱某,男,49岁,去年4月感觉饭量有所增加,消谷善饥,但形体日渐消瘦,体重下降8斤,有口干症状,饮水增加,同时尿量增多,遂去院门诊。查体T372,P84次/分,律齐,R18次/分,BP150/85MMHG。神志清,体形偏瘦,舌尖红,苔黄,脉滑实有力。未见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0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4MMOL/L,血清总胆固醇68MMOL/L,血清甘油三脂48MMOL/。
21、L,尿常规尿糖。医生诊断为消渴症。四处寻医拿药,治了半年也未见起色。在朋友的引荐下,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2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大有改善,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尿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0071病例30072田某,男,67岁。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自诉四月前初因咳嗽,高烧,半个月,经治疗后咳嗽,发烧基本痊愈,但却逐渐出现烦渴多饮,日饮水量达4000ML左右,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干,脉洪数等症状,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消渴症。于是住院治疗,但见效很慢,症状基本未见改善。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1治疗,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大有改善,病情减轻,两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三个疗程后,自感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0073病例40074田某,女,48岁。患者2年前,因为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多尿而就诊于市中心医院,化验血糖介于1822MMOL/L,确诊为消渴症,先后口服多种西药均出现继发性失效。患者不知所措,身心压力很大。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3治疗,两个周后,病情减轻,症状大有改善,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说明书CN10418968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