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42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429A21申请号201410473134522申请日20140917A61K36/8966200601A61K36/8968200601A61P9/00200601A61P11/0020060171申请人宋宗元地址250200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汇泉路1920号72发明人宋宗元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代理人王汝银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川芎、党参、赤芍、桃仁、桔梗、桑白皮、紫苏子、五味子。
2、、浙贝母、水蛭、甘草等。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本发明经临床验证,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发病,延缓病情进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429ACN104189429A1/1页21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030份、川芎1015份、党参2030份、赤芍1015份、桃仁1015份、桔。
3、梗1015份、桑白皮1520份、紫苏子1015份、五味子1015份、浙贝母1015份、水蛭510份、甘草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5份、川芎12份、党参25份、赤芍12份、桃仁12份、桔梗12份、桑白皮16份、紫苏子12份、五味子12份、浙贝母12份、水蛭6份、甘草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030份、川芎1015份、党参2030份、赤芍1015份、桃仁1015份、桔梗1015份、桑白皮1520份、紫苏子1015份、五味子10。
4、15份、浙贝母1015份、水蛭510份、甘草510份、柴胡1015份、枳壳10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030份、川芎1015份、党参2030份、赤芍1015份、桃仁1015份、桔梗1015份、桑白皮1520份、紫苏子1015份、五味子1015份、浙贝母1015份、水蛭510份、甘草510份、麦冬1015份,沙参1015份。权利要求书CN104189429A1/5页3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属于中医中药领域。背景技术000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
5、ONICPULMONARYHEART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COR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年增高。是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空气环境的不断恶化,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一般而言,寒冷、高原地区较温暖、平原地区患病率高,吸烟者较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好发于冬、春季节,呼吸道感染是急。
6、性发作的重要诱发因索。慢性肺心病常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积极治疗虽然不能从根木上逆转肺心病的自然病程,但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病情的发展,改着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0003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优势在于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感染、纠正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处理并发症等,这对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患者反复发作致使症状长期存在,导致抗生素滥用而使细菌耐药;二、肺心病的治疗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某些患者因药物的副作用大及耐受性差而停药,这使病情逐渐加重,后期常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方向发展而危及生命。本病临床呈现为缓解期与急性加重期交替出现的规律。西医而对此缺乏有效方法。发明内。
7、容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治疗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0005本发明人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辨证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气虚血瘀证的治疗上,常以补肺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本发明中药经临床验证,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发病,延缓病情进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0006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030份、川芎1015份、党参2030份、赤芍1015份、桃仁1015份、桔梗1015份、桑白皮1520份、紫苏子1015份、五味子101。
8、5份、浙贝母1015份、水蛭510份、甘草510份。0007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0008此外,本发明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针对胸部胀满严重者,可以加入柴胡1015份、枳壳1015份。针对口干舌燥严重者可以加入麦冬1015份,沙参1015份。说明书CN104189429A2/5页40009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演变而来,其次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病亦可引起。本病缘由长期咳喘而成,祖国医学把它归属于“喘证”“痰饮”“水肿”范围。本发明人通过近10余年对本病的临床研究,发。
9、现中医药治疗本病确有较好的疗效。0010本病虽在心肺,但与脾肾关系密切。心主血,脾主气。气为血帅,血随气行。由于久咳肺气受损,导致心血循环不畅,患者面色灰黯,唇舌青紫,是为气伤血郁之证。另一方面,肺虚日久,必然影响脾和肾的功能。脾主运化,肾主水液,脾肾之气衰则水湿不化,痰饮内蓄。水气上逆则喘咳、胸闷;水溢肌肤则浮肿;肾气虚摄纳无权则喘促不能平卧。本病的病机归纳为心肺脾肾气虚是“本”,痰气交阻于肺是“标”。0011由于本病长期咳喘,肺气本伤,肺伤则卫外功能减退,容易遭外邪侵袭。一旦外邪侵袭。则肺脏首当其冲,于是宣肃失调,三焦不利,咳逆倚息,痰喘气急,胸闷心悸,腹胀浮肿诸证相继出现,因此治疗大法,。
10、必须以宣肺豁痰,迅速控制外邪为首务。只要外邪得到控制,痰浊得到廓清,则喘咳、心悸、浮肿、腹胀诸症即可自行缓解,紫苏子、桔梗、桑白皮、浙贝母具有化痰、平喘、止咳的作用。由于肺主一身之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本病发病过程中,往往出现面青唇绀,舌质瘀暗等气滞血瘀之证。因此,必须在宣肺化痰的基础上配合行气活血,使气郁得解,瘀血得行,则疗效可大为提高。在宣肺化痰基础上,加入川芎、桃仁、丹参、赤芍等以行气活血。此外还要重视“扶正固本”,即补心肺增强卫外功能。党参和黄芪有利于心肌的修复和功能增强,其通过正性心肌的作用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每博出量、心脏指数和心肌抗氧能力,同时对心肌有保护作。
11、用并具有抗感染的作用。本发明诸药都能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进行有效的治疗,发挥各自作用且能互补,起到化痰平喘、活血益气、保护心肌和增强心肌功能的作用。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0012黄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0013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0014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
12、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0015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0016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0017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0018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0019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主痰壅气逆;咳。
13、嗽气喘;肠燥便秘说明书CN104189429A3/5页50020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0021浙贝母味大苦,性寒;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0022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0023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
14、药物毒性、烈性。0024本发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能够从治标治本出发,有效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与西医单纯对症用药不同,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缓解肺动脉高压,提高肺循环的功能,使右心室的负荷减低;同时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提高患者的体液循环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细胞堆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各项指标,减轻对心脏的损伤,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0025下面结合临床治疗情况,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的疗效。00261、临床资料0027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
15、,综合治疗组采用本发明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男50例,女25例;年龄5279岁,平均633岁。对照组即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组,男49例,女26例;年龄5178岁,平均629岁。排除各种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甲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和有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00282、治疗方法0029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强心利尿、祛痰平喘、纠正电解质紊乱和每日持续低流量星吸氧,必要时增加使用呼吸兴奋剂和血管扩张剂;综合治疗组在和对照组一样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本发明中药基础组方黄芪2030份、川芎1015份、党参2030份、赤芍1015份、桃仁1015份、桔梗1015份、桑白皮。
16、1520份、紫苏子1015份、五味子1015份、浙贝母1015份、水蛭510份、甘草510份。针对胸部胀满严重者,加入柴胡1015份、枳壳1015份。针对口干舌燥严重者可以加入麦冬1015份,沙参1015份。每日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两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00303、评价指标0031评价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0032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0033有效症状、体征好转;003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00354、统计学方法0036将本组研究涉及数字录入SPSS130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如结果提示P005,差异存统计学意义。0。
17、0375、结果说明书CN104189429A4/5页6003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0039经过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总有效例数为71例,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54例,总有效率为7200,综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0040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004100420043由以上临床治疗结果可知,本发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对该病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9467。0044病例1王某,男,59岁,2012年1月开始有心悸、气短、胸闷、咳嗽多痰等症,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1周后症状加剧,出现气促憋闷,咳嗽不断,胸闷加重。经诊断为慢性肺。
18、源性心脏病,使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基础组方进行治疗,3周后症状稳定并好转,继续用药2周,症状消失,无复发。0045病例2李某,男性,54岁,咳喘气急,痰白而稀,胸部胀闷严重,咳喘时更加重。经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规西药治疗2周无效,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基础组方加柴胡、枳壳,治疗1周,症状好转,咳喘气急症状缓解,胸部胀闷减轻,继续服药2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0046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0克、川芎10克、党参2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桔梗10克、桑白皮15克、紫苏子10克、五味子10克、浙贝母10克、水蛭5克、甘草5克。
19、。0047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0048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30克、川芎15份、党参30份、赤芍15份、桃仁15份、桔梗15份、桑白皮20份、紫苏子15份、五味子15份、浙贝母15份、水蛭10份、甘草10份。0049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0050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5份、川芎12份、党参25份、赤芍12份、桃。
20、仁12份、桔梗12份、桑白皮16份、紫苏子12份、五味子12份、浙贝母12份、水蛭6份、甘草6份。0051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说明书CN104189429A5/5页70052实施例4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2份、川芎13份、党参28份、赤芍14份、桃仁13份、桔梗11份、桑白皮16份、紫苏子12份、五味子11份、浙贝母12份、水蛭7份、甘草8份。0053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
21、次温服,每日一剂。0054实施例5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30份、川芎12份、党参28份、赤芍10份、桃仁15份、桔梗11份、桑白皮18份、紫苏子12份、五味子14份、浙贝母12份、水蛭9份、甘草10份。0055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0056实施例6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6份、川芎14份、党参25份、赤芍12份、桃仁12份、桔梗12份、桑白皮17份、紫苏子12份、五味子12份、浙贝母12份、水蛭5份、甘草8份、柴胡12份、枳壳12份。0057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0058实施例7一种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药,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药黄芪25份、川芎12份、党参25份、赤芍12份、桃仁12份、桔梗12份、桑白皮18份、紫苏子12份、五味子12份、浙贝母12份、水蛭6份、甘草8份、麦冬12份,沙参12份。0059将上述原料药按15的容积比用水浸泡30MIN,煎煮30MIN,煎煮两次,滤取两次煎液约300ML,早晚各一次温服,每日一剂。说明书CN10418942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