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884124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09538.9

申请日:

2012.10.24

公开号:

CN102887323A

公开日:

2013.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11/20申请日:20121024|||公开

IPC分类号:

B65G11/20

主分类号:

B65G11/20

申请人: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鹏举; 张双燕; 刘宏; 石海明; 马丽娜; 张汉峰; 余振华; 石绍辉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1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张贵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和选煤厂的非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该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中溜槽段和下溜槽段,其特征是:所述上溜槽段设置有缓冲箱,中溜槽段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下溜槽段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装置本身及后续设备的冲击力大大减弱,提高了装置及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节约了材料费和维修费,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职工劳动环境。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1)、中溜槽段(2)和下溜槽段(3),其特征是:所述上溜槽段(1)设置有缓冲箱(4),中溜槽段(2)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5),下溜槽段(3)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结构(5)分布于中溜槽段(2)底部,包括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中母板(7)内侧设置有衬板(8),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母板(7)外侧安装有两块挡板(10),两块挡板(10)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吸震垫(11)。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母板(7)、衬板(8)、聚氨酯缓冲垫(9)、挡板(10)和聚氨酯吸震垫(11)通过沉头螺栓(12)固定。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沉头螺栓(12)的底部与衬板(8)平齐。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结构(5)中最上边位于入料端的一排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设置于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的聚氨酯缓冲条(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锤(6)由吊环(14)、钢筋(15)和角钢(16)组成,吊环(14)焊接于下溜槽段(3)顶部的下母板(17)上,钢筋(15)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14)上,另一端与角钢(16)焊接在一起。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箱(4)的深度为700mm,且深度根据物料厚度可调。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溜槽段(2)的长度不小于2000mm,聚氨酯缓冲条(13)的宽度为60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溜槽段(3)的出口上方是全封闭的,上下相邻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500mm,左右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230mm,且环锤(6)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3)断面高度的2/3。

说明书

说明书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和选煤厂的非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
(二)        背景技术
    溜槽是煤矿必备的非标件,它的数量很大。绝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和存储装置,都用溜槽连接。溜槽在物料的流转和存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生产检修率较高的部位。对于大多数煤矿和选煤厂来说,由于受工艺要求和场地限制,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落差(垂直落差超过5m)的溜槽。因物料冲击力大,对溜槽和后续设备都带来很大的冲击损坏,同时也产生巨大的噪音,严重威胁着煤矿职工的身体健康,生产系统的可靠性不高。而且溜槽的日常维修难度大,给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也因大量的维修维护带来经济损失。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实用方便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中溜槽段和下溜槽段,其特征是:所述上溜槽段设置有缓冲箱,中溜槽段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下溜槽段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
所述缓冲结构分布于中溜槽段底部,包括中溜槽段底部的中母板,中母板内侧设置有衬板,中母板和衬板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
所述中母板外侧安装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吸震垫。
所述中母板、衬板、聚氨酯缓冲垫、挡板和聚氨酯吸震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
所述沉头螺栓的底部与衬板平齐。
所述缓冲结构中最上边位于入料端的一排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设置于中母板和衬板之间的聚氨酯缓冲条。
所述环锤由吊环、钢筋和角钢组成,吊环焊接于下溜槽段顶部的下母板上,钢筋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上,另一端与角钢焊接在一起。
所述缓冲箱的深度为700mm,且深度根据物料厚度可调。
所述中溜槽段的长度不小于2000mm,聚氨酯缓冲条的宽度为60mm。
所述下溜槽段的出口上方是全封闭的,上下相邻两个环锤之间间隔为500mm,左右两个环锤之间间隔为230mm,且环锤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断面高度的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解决了物料大落差冲击力大和噪音大的问题。物料经三次缓冲减速后,到达后续设备时,其冲击力已大大减弱,对后续设备的损坏降到了最低;对装置本身的冲击力也大大减弱,提高了装置及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节约了材料费和维修费,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职工劳动环境。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3为缓冲结构在中溜槽段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4为缓冲结构密封装置示意图;
附图5为环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环锤在下溜槽段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上溜槽段,2中溜槽段,3下溜槽段,4缓冲箱,5缓冲结构,6环锤,7中母板,8衬板,9聚氨酯缓冲垫,10挡板,11聚氨酯吸震垫,12沉头螺栓,13聚氨酯缓冲条,14吊环,15钢筋,16角钢,17下母板。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1、中溜槽段2和下溜槽段3,上溜槽段1设置有缓冲箱4,中溜槽段2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5,下溜槽段3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6。缓冲结构5分布于中溜槽段2底部,包括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中母板7内侧设置有衬板8,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9。中母板7外侧安装有两块挡板10,两块挡板10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吸震垫11。中母板7、衬板8、聚氨酯缓冲垫9、挡板10和聚氨酯吸震垫11通过沉头螺栓12固定。沉头螺栓12的底部与衬板8平齐。缓冲结构5中最上边位于入料端的一排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设置于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的聚氨酯缓冲条13。环锤6由吊环14、钢筋15和角钢16组成,吊环14焊接于下溜槽段3顶部的下母板17上,钢筋15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14上,另一端与角钢16焊接在一起。缓冲箱4的深度为700mm,且深度根据物料厚度可调。中溜槽段2的长度不小于2000mm,聚氨酯缓冲条13的宽度为60mm。下溜槽段3的出口上方是全封闭的,上下相邻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500mm,左右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230mm,且环锤6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3断面高度的2/3。
采用本发明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适用于大落差(垂直落差超过5m)的溜槽,物料由高处落下,没有落在溜槽母体上,首先堆积在上溜槽段1的缓冲箱4内,缓冲箱4有足够的深度,深度为700mm,确保后续物料不冲击溜槽母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微调。待物料填满后,后续落下的物料落在缓冲箱4内物料上,大大减少了物料对溜槽母体的冲击,同时也降低了噪音。部分煤矿和选煤厂用钢板代替缓冲箱4,“养料层”较薄,缓冲效果不佳,本发明要求对上溜槽段1的缓冲箱4进行稳定支撑,可以把缓冲箱4放在楼板或钢构平台上。当缓冲箱4积满后,物料从上溜槽段1 “溢流”至中溜槽段2时,速度和冲击力仍然很大,中溜槽段2的底板具有类似弹簧的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分布于中溜槽段2底部,密度沿物料行进的方向越来越小,包括设置于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中母板7内侧设置有衬板8,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9,分别用沉头螺栓12固定中母板7、衬板8、聚氨酯缓冲垫9、挡板10和聚氨酯吸震垫11,沉头螺栓12的底部与衬板8齐平,避免物料对沉头螺栓12的磨损。聚氨酯吸震垫11和两块挡板10可以加强整体结构的缓冲作用,同时可以使螺栓连接更加牢固,可以有效地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和衬板8在入料端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聚氨酯缓冲条13,聚氨酯缓冲条13宽60mm左右即可,太宽造成材料浪费,太窄密封效果不好,用沉头螺栓12固定,防止物料进入二者之间影响缓冲效果。在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塞入聚氨酯缓冲条13,既可以密封,又可以加强缓冲能力,三者用沉头螺栓12固定。为了保证减震效果,中溜槽段2的长度不小于2000mm,可以根据物料下落的高度适当加长。衬板8的尺寸要与中母板7相同,以便密封,同时要求衬板8与沉头螺栓12密封良好。物料从中溜槽段2滑落至下溜槽段3,在下溜槽段3的末端悬挂有环锤6,环锤6由吊环14、钢筋15和角钢16组成,吊环14焊接于下溜槽段3顶部的下母板17上,钢筋15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14上,另一端与角钢16焊接在一起。当物料冲击环锤6时,环锤6随时摆动,吸收了物料的冲击力。合理布置环锤6的位置和数量,经试验表明,环锤排列成500mm(沿料流方向)x230mm(沿溜槽断面方向),可以有效吸收物料的剩余动能,并控制环锤6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3断面的2/3,可以有效吸收物料的剩余动能,太长容易堵塞溜槽,太短作用效果不明显。可转动的环锤6吸收了物料的大部分剩余冲击动能,保护了后续设备。当巨大的冲击力被环锤6化解时,会有物料被迸溅,需要将下溜槽段3出口上方全封闭,防止物料迸出伤人。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87323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1.23CN102887323A*CN102887323A*(21)申请号 201210409538.9(22)申请日 2012.10.24B65G 11/20(2006.01)(71)申请人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141号(72)发明人李鹏举 张双燕 刘宏 石海明马丽娜 张汉峰 余振华 石绍辉(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代理人张贵宾(54) 发明名称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和选煤厂的非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

2、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该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中溜槽段和下溜槽段,其特征是:所述上溜槽段设置有缓冲箱,中溜槽段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下溜槽段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装置本身及后续设备的冲击力大大减弱,提高了装置及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节约了材料费和维修费,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职工劳动环境。(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1/1页21.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包括依次。

3、连接的上溜槽段(1)、中溜槽段(2)和下溜槽段(3),其特征是:所述上溜槽段(1)设置有缓冲箱(4),中溜槽段(2)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5),下溜槽段(3)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结构(5)分布于中溜槽段(2)底部,包括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中母板(7)内侧设置有衬板(8),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母板(7)外侧安装有两块挡板(10),两块挡板(10)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吸震垫(1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落差减。

4、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母板(7)、衬板(8)、聚氨酯缓冲垫(9)、挡板(10)和聚氨酯吸震垫(11)通过沉头螺栓(12)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沉头螺栓(12)的底部与衬板(8)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结构(5)中最上边位于入料端的一排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设置于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的聚氨酯缓冲条(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锤(6)由吊环(14)、钢筋(15)和角钢(16)组成,吊环(14)焊接于下溜槽段(3)顶部的下母板(17)上。

5、,钢筋(15)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14)上,另一端与角钢(16)焊接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箱(4)的深度为700mm,且深度根据物料厚度可调。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溜槽段(2)的长度不小于2000mm,聚氨酯缓冲条(13)的宽度为60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溜槽段(3)的出口上方是全封闭的,上下相邻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500mm,左右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230mm,且环锤(6)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3)断面高度的2/3。权 利 要 求 书CN 。

6、102887323 A1/3页3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0001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和选煤厂的非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0002 (二)背景技术溜槽是煤矿必备的非标件,它的数量很大。绝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和存储装置,都用溜槽连接。溜槽在物料的流转和存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生产检修率较高的部位。对于大多数煤矿和选煤厂来说,由于受工艺要求和场地限制,不可避免的出现大落差(垂直落差超过5m)的溜槽。因物料冲击力大,对溜槽和后续设备都带来很大的冲击损坏,同时也产生巨大的噪音,严重威胁着煤矿职工的身体健康,生产系统的可靠性不高。而且溜槽。

7、的日常维修难度大,给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也因大量的维修维护带来经济损失。0003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实用方便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中溜槽段和下溜槽段,其特征是:所述上溜槽段设置有缓冲箱,中溜槽段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下溜槽段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0005 所述缓冲结构分布于中溜槽段底部,包括中溜槽段底部的中母板,中母板内侧设置有衬板,中母板和衬板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0006 所述中母板外侧安装有两块挡板,两块挡板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吸。

8、震垫。0007 所述中母板、衬板、聚氨酯缓冲垫、挡板和聚氨酯吸震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0008 所述沉头螺栓的底部与衬板平齐。0009 所述缓冲结构中最上边位于入料端的一排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设置于中母板和衬板之间的聚氨酯缓冲条。0010 所述环锤由吊环、钢筋和角钢组成,吊环焊接于下溜槽段顶部的下母板上,钢筋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上,另一端与角钢焊接在一起。0011 所述缓冲箱的深度为700mm,且深度根据物料厚度可调。0012 所述中溜槽段的长度不小于2000mm,聚氨酯缓冲条的宽度为60mm。0013 所述下溜槽段的出口上方是全封闭的,上下相邻两个环锤之间间隔为500mm,左右两个环锤之间。

9、间隔为230mm,且环锤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断面高度的2/3。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地解决了物料大落差冲击力大和噪音大的问题。物料经三次缓冲减速后,到达后续设备时,其冲击力已大大减弱,对后续设备的损坏降到了最低;对装置本身的冲击力也大大减弱,提高了装置及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节约了材料费和维修费,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同时也改善了职工劳动环境。 说 明 书CN 102887323 A2/3页40015 (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6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缓冲结构的示意图;附图3为缓冲结。

10、构在中溜槽段的分布示意图;附图4为缓冲结构密封装置示意图;附图5为环锤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环锤在下溜槽段的分布示意图;图中,1上溜槽段,2中溜槽段,3下溜槽段,4缓冲箱,5缓冲结构,6环锤,7中母板,8衬板,9聚氨酯缓冲垫,10挡板,11聚氨酯吸震垫,12沉头螺栓,13聚氨酯缓冲条,14吊环,15钢筋,16角钢,17下母板。0017 (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溜槽段1、中溜槽段2和下溜槽段3,上溜槽段1设置有缓冲箱4,中溜槽段2底部设置有若干缓冲结构5,下溜槽段3末端悬挂有若干环锤6。缓冲结构5分布于中溜槽段2底部,包括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

11、中母板7内侧设置有衬板8,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9。中母板7外侧安装有两块挡板10,两块挡板10之间设置有聚氨酯吸震垫11。中母板7、衬板8、聚氨酯缓冲垫9、挡板10和聚氨酯吸震垫11通过沉头螺栓12固定。沉头螺栓12的底部与衬板8平齐。缓冲结构5中最上边位于入料端的一排设置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设置于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的聚氨酯缓冲条13。环锤6由吊环14、钢筋15和角钢16组成,吊环14焊接于下溜槽段3顶部的下母板17上,钢筋15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14上,另一端与角钢16焊接在一起。缓冲箱4的深度为700mm,且深度根据物料厚度可调。中溜槽段2的长度不小于2000mm,聚氨。

12、酯缓冲条13的宽度为60mm。下溜槽段3的出口上方是全封闭的,上下相邻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500mm,左右两个环锤6之间间隔为230mm,且环锤6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3断面高度的2/3。0018 采用本发明的大落差减震降噪缓冲装置,适用于大落差(垂直落差超过5m)的溜槽,物料由高处落下,没有落在溜槽母体上,首先堆积在上溜槽段1的缓冲箱4内,缓冲箱4有足够的深度,深度为700mm,确保后续物料不冲击溜槽母体,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微调。待物料填满后,后续落下的物料落在缓冲箱4内物料上,大大减少了物料对溜槽母体的冲击,同时也降低了噪音。部分煤矿和选煤厂用钢板代替缓冲箱4,“养料层”较薄,缓冲效果不佳,本发。

13、明要求对上溜槽段1的缓冲箱4进行稳定支撑,可以把缓冲箱4放在楼板或钢构平台上。当缓冲箱4积满后,物料从上溜槽段1 “溢流”至中溜槽段2时,速度和冲击力仍然很大,中溜槽段2的底板具有类似弹簧的缓冲结构5,缓冲结构5分布于中溜槽段2底部,密度沿物料行进的方向越来越小,包括设置于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中母板7内侧设置有衬板8,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加设有聚氨酯缓冲垫9,分别用沉头螺栓12固定中母板7、衬板8、聚氨酯缓冲垫9、挡板10和聚氨酯吸震垫11,沉头螺栓12的底部与衬板8齐平,避免物料对沉头螺栓12的磨损。聚氨酯吸震垫11和两块挡板10可以加强整体结构的缓冲作用,同时可以使螺栓连接更加牢固,。

14、可以有效地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中溜槽段2底部的中母板7和衬板8在入料端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为聚氨酯缓冲条13,聚氨酯缓冲条13宽60mm左说 明 书CN 102887323 A3/3页5右即可,太宽造成材料浪费,太窄密封效果不好,用沉头螺栓12固定,防止物料进入二者之间影响缓冲效果。在中母板7和衬板8之间塞入聚氨酯缓冲条13,既可以密封,又可以加强缓冲能力,三者用沉头螺栓12固定。为了保证减震效果,中溜槽段2的长度不小于2000mm,可以根据物料下落的高度适当加长。衬板8的尺寸要与中母板7相同,以便密封,同时要求衬板8与沉头螺栓12密封良好。物料从中溜槽段2滑落至下溜槽段3,在下溜槽段3的末端悬。

15、挂有环锤6,环锤6由吊环14、钢筋15和角钢16组成,吊环14焊接于下溜槽段3顶部的下母板17上,钢筋15一端弯成圆挂在吊环14上,另一端与角钢16焊接在一起。当物料冲击环锤6时,环锤6随时摆动,吸收了物料的冲击力。合理布置环锤6的位置和数量,经试验表明,环锤排列成500mm(沿料流方向)x230mm(沿溜槽断面方向),可以有效吸收物料的剩余动能,并控制环锤6的长度等于下溜槽段3断面的2/3,可以有效吸收物料的剩余动能,太长容易堵塞溜槽,太短作用效果不明显。可转动的环锤6吸收了物料的大部分剩余冲击动能,保护了后续设备。当巨大的冲击力被环锤6化解时,会有物料被迸溅,需要将下溜槽段3出口上方全封闭,防止物料迸出伤人。说 明 书CN 102887323 A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7323 A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7323 A3/3页8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8732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