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88352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0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0060.6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208376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896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张翠华变更后:张翠华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大路202号紫香园小区变更后:814000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滨河路8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6申请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6; A61P31/06;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6

申请人:

张翠华

发明人:

孙云霞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大路202号紫香园小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5-12,天葵子3-9,大蓟根3-9,平贝母5-15,九子连环草6-10,一年蓬6-9,何首乌6-15,蒲公英18-32,夏枯草15-25,连翘6-12,白僵蚕3-6。本发明具有疏肝解郁,散结消肿之功效,不仅对淋巴结核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预防作用,对其治疗作用可靠,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5-12,天葵子3-9,大蓟3-9,平贝母5-15,九子连环草6-10,一年蓬6-9,何首乌6-15,蒲公英18-32,夏枯草15-25,连翘6-12,白僵蚕3-6。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7-10,天葵子5-7,大蓟5-7,平贝母8-12,九子连环草7-9,一年蓬7-8,何首乌8-13,蒲公英22-28,夏枯草18-22,连翘8-10,白僵蚕4-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8.5,天葵子6份,大蓟6,平贝母10,九子连环草8,一年蓬7.5,何首乌10.5,蒲公英25,夏枯草20,连翘9,白僵蚕4.5。

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将该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散剂、丸剂和稠膏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20目-200目(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
(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
(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水面高出药材3厘米,然后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一碗水的量,得药液,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药液混合均匀,即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汤剂。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
(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制成超细胞级340目的微粉,即得散剂。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
(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
(3)取药粉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丸的大小为2-3mm。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蜂蜜水中,蒸馏水与蜂蜜的质量比为5:1。

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20目-200目筛(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
(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
(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优选1.22)(50℃)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清膏混合均匀,即得稠膏剂。

10.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时的应用。

说明书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疏肝解郁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淋巴结核,亦称瘰疬性皮肤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尤其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患病。淋巴结核多发于颈部、腋下、颌下、腹股沟等处,局部结肿硬如核,累累成串,有时溃破流脓,伴有潮热,盗汗等表现。淋巴结核,常因淋巴结核、骨结核或关节结核继发而来,初起为皮下结节,继而软化坏死,最后破溃形成溃疡或瘘管,排出干酪样稀薄脓液。根据传播途径分为原发和继发型两种。原发型淋巴结核:颈淋巴结结核是原发感染的一部分。结核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口腔及鼻咽部,引起原发病灶,感染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耳前、后淋巴结等都可被累及。原发灶虽然已经逐渐吸收,但淋巴结核仍会继续发展而形成冷脓肿或溃疡。继发型淋巴结核:颈淋巴结可能在原发结核感染后血型播散的过程中受到感染,播散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往往是双侧的。也可能从胸和腹部结核通过淋巴径路延及颈深部淋巴结群。以上二者中以继发型感染较为常见。患者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低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发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脓液,中医称之谓“老鼠疮”。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轻者可无症状,较重病例可伴低热及慢性中毒症状。淋巴结增大,较硬,无痛,互不粘连,可以移动。在发生淋巴结周围炎时可有疼痛和压痛,软组织可肿胀。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块,或与皮下组织相粘连,极易发生干酪样变。颈双侧多个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使颈部变粗似牛颈。干酪坏死液化后形成冷脓肿,触诊时表面有波动感。现代西医学多用抗结核药物等法治疗,但疗程漫长,迁延难愈。中医采用现代针灸治疗淋巴结核,如火针、针挑法、截根术等,以截根术较为盛行。
公开号CN 102188615A(申请号201110111758.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淋巴结核的治疗方法,药物由夏枯草、连翘、猫爪草、山慈菇、昆布、海藻、
玄参、当归、黄芪、陈皮、白芥子、蜈蚣、全蝎组成。公开号CN 103845582A(申请号201210532573.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由蓖麻子30-50克,银耳6-10克,葱白20-24克制成。公开号CN 103638411A(申请号201310670890.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夜交藤、猫眼草、龙须菜、海藻、大枣、旋复花、蜈蚣、瓜蒌子、槐花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
目前,一些中医药配方未能完全结合淋巴结核发病机理,病症以及中医药原理来治疗此病,因此很难达到治愈目的,甚至有可能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期,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治疗淋巴结核有突出疗效的中药制剂,即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5-12,天葵子3-9,大蓟3-9,平贝母5-15,九子连环草6-10,一年蓬6-9,何首乌6-15,蒲公英18-32,夏枯草15-25,连翘6-12,白僵蚕3-6。
优选的方案中,皂荚木皮7-10,天葵子5-7,大蓟5-7,平贝母8-12,九子连环草7-9,一年蓬7-8,何首乌8-13,蒲公英22-28,夏枯草18-22,连翘8-10,白僵蚕4-5。
更加优选的,皂荚木皮8.5,天葵子6,大蓟6,平贝母10,九子连环草8,一年蓬7.5,何首乌10.5,蒲公英25,夏枯草20,连翘9,白僵蚕4.5。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前述疏肝解郁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散剂、丸剂和稠膏剂。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20目-200目(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
(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
(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水面高出药材3厘米,然后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一碗水的量,得药液,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药液混合均匀,即得疏肝解郁汤剂。
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
(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制成超细胞级340目的微粉,即得散剂。
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
(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
(3)取药粉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丸的大小为2-3mm。
所述的疏肝解郁剂丸剂,步骤(3)蜂蜜水中,蒸馏水与蜂蜜的质量比为5:1。
所述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20目-200目(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
(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
(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优选1.22)(50℃)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清膏混合均匀,即得稠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时的应用。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皂荚木皮:基原:为豆科皂荚属的植物皂荚的根皮或茎皮。性味:辛,温,无毒。功效:解毒散结、祛风杀虫等功效,主治:无名肿毒、疥癣、恶疮、淋巴结核、风湿骨痛等。
天葵子:基原: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干燥块根。性味:甘、苦,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疬,蛇虫咬伤。
大蓟(优选大蓟根):性味: 甘凉。入肝、脾经。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痈。主治: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崩漏、金疮出血等,以及肠风、肠痈、疮疡肿毒、疗疮等。
平贝母:基原: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平贝母的鳞茎。成分:鳞茎含生物碱:西贝母碱-3-β-D-葡萄糖苷,贝母辛碱,西贝母碱,平贝碱甲,平贝碱乙,平贝碱丙及平贝碱苷。药性:《长白山植物药志》:“辛、苦,平。”功用主治:《长白山植物药志》:“止咳化痰,润肺,散结。主治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百日咳等咳嗽,痰喘,溃疡病,淋巴结结核,乳腺炎,痈疮等。
九子连环草:基原:为兰科植物虾脊兰全草或根茎。性味:辛;微苦;微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瘰疡;痈肿;咽喉肿痛;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一年蓬:基原: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的全草。成分:全草含焦迈康酸。花含黄铜类成分:槲皮素,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等。药性:甘、苦,凉。功用主治:解毒,止血,消食,截疟。主治淋巴结炎,牙龈炎,毒蛇咬伤,血尿,消化不良,肠胃炎,疟疾。
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归经:归肝、心、肾经。功效: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主治: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夏枯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胆经。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
连翘: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人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
白僵蚕:基原:为蚕蛾科蚕属动物家蚕蛾的幼虫感染而僵死的全虫。成分:白僵蚕含蛋白质、草酸铵,并含赖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中氨基酸,镁、钙、锌等28种元素,以及变态活性刺激素、促脱皮甾酮和一种色素3-羟基犬尿素等成分。药性:辛、咸,平。归肝、肺、胃经。功用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宜忌:血虚经风者慎服。
本发明提供的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配制方法简单,原料药来源广泛,成本较低。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本发明组方以疏肝解郁,散结消肿为主要功效;
2、本组方不仅对治疗淋巴结核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本中药药剂经临床疗效验证,作用可靠,疗效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5g,天葵子3g,大蓟3g,平贝母5g,九子连环草6g,一年蓬6g,何首乌6g,蒲公英18g,夏枯草15g,连翘6g,白僵蚕3g。
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
(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
(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5小时,水面高出药材3厘米,然后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一碗水的量,得药液,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药液混合均匀,即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汤剂。
典型病例:xxx,男,48岁。左侧颚下与颈侧发现成串淋巴结肿块,慢慢肿大,穿刺确诊为左侧颈部淋巴结核,就诊时表面皮肤红肿。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汤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30-40ml。服用5天后肿大消退,表面皮肤开始好转,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包块缩小60%,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包块消失,患者痊愈。
实施例2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12g,天葵子9g,大蓟9g,平贝母15g,九子连环草10g,一年蓬9g,何首乌15g,蒲公英32g,夏枯草25g,连翘12g,白僵蚕6g。
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
(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制成超细胞级340目的微粉,即得散剂。
典型病例:xxx,男,29岁。就诊时,患者左颈部,左腋下出现多处破溃,已成瘘管,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伴有盗汗,精神倦怠,头晕等症状。经诊断,确诊为淋巴结核。
服用本实施例中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散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3-5g。服用一个疗程后,颈部和腋下破溃情况开始缓解,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两个疗程,瘘管消退,颈部和腋下皮肤开始愈合,继续两个疗程,患者皮肤愈合,痊愈,未复发。
实施例3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7g,天葵子5g,大蓟5g,平贝母8g,九子连环草7g,一年蓬7g,何首乌8g,蒲公英22g,夏枯草18g,连翘8g,白僵蚕4g。
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
(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
(3)取药粉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蜂蜜水中蒸馏水和蜂蜜的质量比为5:1,丸的大小为2-3mm。
典型病例:xxx,女,37岁。自2011年12月大便稀2年,凡食凉菜、水果,或坐凉凳就立即要腹泻,查颈部两侧淋巴结如黄豆大可摸到,轻压痛。左下腹轻压痛,诊断为颈、肠系膜淋巴结核。
服用本实施例中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丸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3-6颗。服用一个疗程后,大便稍变粘稠,继续服用一个疗程,淋巴结变小,如绿豆大小,压痛感减轻,又服用了一个疗程后,颈淋巴结核不见,至今未复发。
实施例4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10g,天葵子7g,大蓟7g,平贝母12g,九子连环草9g,一年蓬8g,何首乌13g,蒲公英28g,夏枯草22g,连翘10g,白僵蚕5g。
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稠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
(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
(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5小时,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50℃)的清膏,备用;
(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清膏混合均匀,即得稠膏剂。
典型病例:xxx,女,32岁。病史3年。盗汗严重、四肢乏力,倦乏,检查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无压痛。诊断为颈淋巴结核。
服用本实施例中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稠膏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15-20ml。服用一个疗程后,盗汗减轻,精神状态转好,淋巴结肿大逐渐变小,继续服用10天,患者不盗汗,且精神状态良好,淋巴结基本消失,巩固疗效一个疗程,患者痊愈。
实施例5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8.5g,天葵子6g,大蓟6g,平贝母10g,九子连环草8g,一年蓬7.5g,何首乌10.5g,蒲公英25g,夏枯草20g,连翘9g,白僵蚕4.5g。
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
(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
(3)取药粉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蜂蜜水中蒸馏水和蜂蜜的重量比为5:1,丸的大小为2-3mm。
试验例1实施例5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的临床应用:2011年6月-2013年2月,在5所医院筛选421例颈淋巴结核早期和中期患者,诊断标准为颈部淋巴结肿大,越来越大,身体免疫力下降,低热、盗汗、体乏,皮肤逐渐变暗红,与周围组织粘连但活动逐渐减少。试验前7天,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无显著性比较差异。
实验组:268名患者,男性142例,女性12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33.4岁。服用实施例5所得产品,使用方法为:每天服用三次,每次3-6颗(视具体情况有所调整),8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153名患者,男性83例,女性70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33.2岁。服用治疗淋巴结核的常规药品(如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等)。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颈部淋巴结完全消失,身体活动有力,免疫力恢复正常;有效:颈部淋巴结逐渐变小,体力慢慢恢复,免疫力有所增强;无效:颈部淋巴结仍然肿大,身体状况无任何改善。
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知,服用实施例5所得产品24天后,临床治愈的患者和病情明显好转的患者总共有263例,占98.1%,治愈无效的仅有5例,占1.9%,即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09%和22.22%,总有效率为84.31%,可见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
本发明配方中的皂荚木皮、天葵子和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蓟和一年蓬凉血止血;九子连环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蒲公英和夏枯草清肝泻火,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白僵蚕化痰散结,解毒利咽。多种药材共用,协同发挥药效,以达到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因此,对于淋巴结核具有显著疗效。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37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8376A21申请号201410490060622申请日20140924A61K36/8966200601A61P31/06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张翠华地址250014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大路202号紫香园小区72发明人孙云霞54发明名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512,天葵子39,大蓟根39,平贝母515,九子连环草610,一年蓬69,何首乌615,蒲公英1832,夏枯草1525,连翘612,白僵蚕。

2、36。本发明具有疏肝解郁,散结消肿之功效,不仅对淋巴结核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预防作用,对其治疗作用可靠,疗效显著。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376ACN104208376A1/2页21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512,天葵子39,大蓟39,平贝母515,九子连环草610,一年蓬69,何首乌615,蒲公英1832,夏枯草1525,连翘612,白僵蚕3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3、皂荚木皮710,天葵子57,大蓟57,平贝母812,九子连环草79,一年蓬78,何首乌813,蒲公英2228,夏枯草1822,连翘810,白僵蚕4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85,天葵子6份,大蓟6,平贝母10,九子连环草8,一年蓬75,何首乌105,蒲公英25,夏枯草20,连翘9,白僵蚕45。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将该药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散剂、丸剂和稠膏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

4、凉,粉碎过120目200目(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水面高出药材3厘米,然后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一碗水的量,得药液,备用;(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药液混合均匀,即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汤剂。

5、。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制成超细胞级340目的微粉,即得散剂。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3)取药粉。

6、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丸的大小为23MM。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蜂蜜水中,蒸馏水与蜂蜜的质量比为51。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20目200目筛(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权利要求书CN104208376A2/2页3凉,得煨大蓟,备用;(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

7、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优选122)(5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清膏混合均匀,即得稠膏剂。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时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4208376A1/7页4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及制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疏肝解郁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淋巴结核,亦称瘰疬性皮肤。

8、结核,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尤其在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患病。淋巴结核多发于颈部、腋下、颌下、腹股沟等处,局部结肿硬如核,累累成串,有时溃破流脓,伴有潮热,盗汗等表现。淋巴结核,常因淋巴结核、骨结核或关节结核继发而来,初起为皮下结节,继而软化坏死,最后破溃形成溃疡或瘘管,排出干酪样稀薄脓液。根据传播途径分为原发和继发型两种。原发型淋巴结核颈淋巴结结核是原发感染的一部分。结核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口腔及鼻咽部,引起原发病灶,感染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或颌下淋巴结,耳前、后淋巴结等都可被累及。原发灶虽然已经逐渐吸收,但淋巴结核仍会继续发展而形成冷脓肿或溃疡。继发型淋巴结核颈淋巴结可能。

9、在原发结核感染后血型播散的过程中受到感染,播散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往往是双侧的。也可能从胸和腹部结核通过淋巴径路延及颈深部淋巴结群。以上二者中以继发型感染较为常见。患者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低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发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脓液,中医称之谓“老鼠疮”。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轻者可无症状,较重病例可伴低热及慢性中毒症状。淋巴结增大,较硬,无痛,互不粘连,可以移动。在发生淋巴结周围炎时可有疼痛和压痛,软组织可肿胀。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块,或与皮下组织相粘连,极易发生干。

10、酪样变。颈双侧多个淋巴结高度肿大时,可使颈部变粗似牛颈。干酪坏死液化后形成冷脓肿,触诊时表面有波动感。现代西医学多用抗结核药物等法治疗,但疗程漫长,迁延难愈。中医采用现代针灸治疗淋巴结核,如火针、针挑法、截根术等,以截根术较为盛行。0003公开号CN102188615A(申请号201110111758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淋巴结核的治疗方法,药物由夏枯草、连翘、猫爪草、山慈菇、昆布、海藻、玄参、当归、黄芪、陈皮、白芥子、蜈蚣、全蝎组成。公开号CN103845582A(申请号201210532573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中药,由蓖麻子3050克,银耳610克,葱白202。

11、4克制成。公开号CN103638411A(申请号201310670890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夜交藤、猫眼草、龙须菜、海藻、大枣、旋复花、蜈蚣、瓜蒌子、槐花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0004目前,一些中医药配方未能完全结合淋巴结核发病机理,病症以及中医药原理来治疗此病,因此很难达到治愈目的,甚至有可能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期,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发明内容说明书CN104208376A2/7页5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治疗淋巴结核有突出疗效的中药制剂,即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

12、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皂荚木皮512,天葵子39,大蓟39,平贝母515,九子连环草610,一年蓬69,何首乌615,蒲公英1832,夏枯草1525,连翘612,白僵蚕36。0007优选的方案中,皂荚木皮710,天葵子57,大蓟57,平贝母812,九子连环草79,一年蓬78,何首乌813,蒲公英2228,夏枯草1822,连翘810,白僵蚕45。0008更加优选的,皂荚木皮85,天葵子6,大蓟6,平贝母10,九子连环草8,一年蓬75,何首乌105,蒲公英25,夏枯草20,连翘9,白僵蚕45。0009本发明还提供了将前述疏肝解郁剂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汤剂、散剂、丸剂和稠膏剂。0010所述汤剂的制备。

13、方法如下(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20目200目(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水面高出药材3厘米,然后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一碗水的量,得药液,备用;。

14、(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药液混合均匀,即得疏肝解郁汤剂。0011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制成超细胞级340目的微粉,即得散剂。0012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3)取药粉。

15、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丸的大小为23MM。0013所述的疏肝解郁剂丸剂,步骤(3)蜂蜜水中,蒸馏水与蜂蜜的质量比为51。0014所述稠膏剂的制备方法是(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20目200目(优选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说明书CN104208376A3/7页6凉,得煨大蓟,备用;(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46小时(优选5小时),武火煮开后转文火。

16、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5070分钟(优选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3050分钟(优选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4(优选122)(5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清膏混合均匀,即得稠膏剂。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疏肝解郁剂在制备治疗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肿大的药物时的应用。0016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皂荚木皮基原为豆科皂荚属的植物皂荚的根皮或茎皮。性味辛,温,无毒。功效解毒散结、祛风杀虫等功效,主治无名肿毒、疥癣、恶疮、淋巴结核、风湿骨痛等。0017天葵子基原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干燥块根。性味甘、苦,寒。归肝、胃经。

17、。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疬,蛇虫咬伤。0018大蓟(优选大蓟根)性味甘凉。入肝、脾经。功效凉血止血,祛瘀消痈。主治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崩漏、金疮出血等,以及肠风、肠痈、疮疡肿毒、疗疮等。0019平贝母基原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平贝母的鳞茎。成分鳞茎含生物碱西贝母碱3D葡萄糖苷,贝母辛碱,西贝母碱,平贝碱甲,平贝碱乙,平贝碱丙及平贝碱苷。药性长白山植物药志“辛、苦,平。”功用主治长白山植物药志“止咳化痰,润肺,散结。主治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百日咳等咳嗽,痰喘,溃疡病,淋巴结结核,乳腺炎,痈疮等。0020九子连环草基原为兰科植物虾脊兰全草或根茎。性味辛;微。

18、苦;微寒。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瘰疡;痈肿;咽喉肿痛;痔疮;风湿痹痛;跌打损伤。0021一年蓬基原为菊科飞蓬属植物一年蓬的全草。成分全草含焦迈康酸。花含黄铜类成分槲皮素,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等。药性甘、苦,凉。功用主治解毒,止血,消食,截疟。主治淋巴结炎,牙龈炎,毒蛇咬伤,血尿,消化不良,肠胃炎,疟疾。0022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归经归肝、心、肾经。功效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主治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0023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

19、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0024夏枯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胆经。功效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主治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0025连翘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人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0026白僵蚕基原为蚕蛾科蚕属动物家蚕蛾的幼虫感染而僵死的全虫。成分白僵蚕含蛋白质、草酸铵,并含赖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等17中氨基酸,镁、钙、锌等28种元素,以及变态活性刺激素、促脱皮甾酮和一种色素3羟基犬尿素等成分。。

20、药性辛、咸,平。归肝、说明书CN104208376A4/7页7肺、胃经。功用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宜忌血虚经风者慎服。0027本发明提供的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配制方法简单,原料药来源广泛,成本较低。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1、本发明组方以疏肝解郁,散结消肿为主要功效;2、本组方不仅对治疗淋巴结核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本中药药剂经临床疗效验证,作用可靠,疗效固定。具体实施方式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0029实施例1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

21、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5G,天葵子3G,大蓟3G,平贝母5G,九子连环草6G,一年蓬6G,何首乌6G,蒲公英18G,夏枯草15G,连翘6G,白僵蚕3G。0030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5小时,水面高出药材3厘米,然后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

22、,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一碗水的量,得药液,备用;(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药液混合均匀,即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汤剂。0031典型病例XXX,男,48岁。左侧颚下与颈侧发现成串淋巴结肿块,慢慢肿大,穿刺确诊为左侧颈部淋巴结核,就诊时表面皮肤红肿。0032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汤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3040ML。服用5天后肿大消退,表面皮肤开始好转,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包块缩小60,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包块消失,患者痊愈。0033实施例2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12G,。

23、天葵子9G,大蓟9G,平贝母15G,九子连环草10G,一年蓬9G,何首乌15G,蒲公英32G,夏枯草25G,连翘12G,白僵蚕6G。0034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散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制成超细胞级340目的微粉,即得散剂。0035典型病例XXX,男,29岁。就诊时,患者左颈部,左腋下出现多处破溃,已成瘘管,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伴有盗汗,精神倦怠,头晕等症状。经诊断,确诊为淋巴结核。说明书CN104208376A。

24、5/7页80036服用本实施例中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散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35G。服用一个疗程后,颈部和腋下破溃情况开始缓解,症状减轻,继续服用两个疗程,瘘管消退,颈部和腋下皮肤开始愈合,继续两个疗程,患者皮肤愈合,痊愈,未复发。0037实施例3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7G,天葵子5G,大蓟5G,平贝母8G,九子连环草7G,一年蓬7G,何首乌8G,蒲公英22G,夏枯草18G,连翘8G,白僵蚕4G。0038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2)将皂荚木皮、天。

25、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3)取药粉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蜂蜜水中蒸馏水和蜂蜜的质量比为51,丸的大小为23MM。0039典型病例XXX,女,37岁。自2011年12月大便稀2年,凡食凉菜、水果,或坐凉凳就立即要腹泻,查颈部两侧淋巴结如黄豆大可摸到,轻压痛。左下腹轻压痛,诊断为颈、肠系膜淋巴结核。0040服用本实施例中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丸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36颗。服用一个疗程后,大便稍变粘稠,继续服用一个疗程,淋巴结变小,如绿豆大小,压痛感减轻,又服用了一个疗程后,颈淋巴结核不见,至今。

26、未复发。0041实施例4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10G,天葵子7G,大蓟7G,平贝母12G,九子连环草9G,一年蓬8G,何首乌13G,蒲公英28G,夏枯草22G,连翘10G,白僵蚕5G。0042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稠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粉碎过160目筛,得炒白僵蚕粉,备用;(2)将大蓟用粗草纸将药物包裹三层,放入水中湿透,置锅内热沙中煨至焦黄,取出,放凉,得煨大蓟,备用;(3)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步骤(2)中所得煨大蓟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

27、浸泡5小时,武火煮开后转文火煎,过滤,共煎煮两次,第一次文火煎煮60分钟,第二次文火煎煮4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50)的清膏,备用;(4)将步骤(1)和(3)所得炒白僵蚕粉和清膏混合均匀,即得稠膏剂。0043典型病例XXX,女,32岁。病史3年。盗汗严重、四肢乏力,倦乏,检查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无压痛。诊断为颈淋巴结核。0044服用本实施例中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稠膏剂,8天为一疗程,每天3次,每次1520ML。服用一个疗程后,盗汗减轻,精神状态转好,淋巴结肿大逐渐变小,继续服用10天,患者不盗汗,且精神状态良好,淋巴结基本消失,巩固疗效一个疗程,患者痊愈。0045。

28、实施例5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皂荚木皮85G,天葵子6G,大蓟6G,平贝母10G,九子连环草8G,一年蓬75G,何首乌105G,蒲公英25G,夏枯草说明书CN104208376A6/7页920G,连翘9G,白僵蚕45G。0046上述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麸皮撒于热锅中,候烟冒起,倒入白僵蚕,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得炒白僵蚕,备用;(2)将皂荚木皮、天葵子、大蓟、平贝母、九子连环草、一年蓬、何首乌、蒲公英、夏枯草、连翘和炒白僵蚕混合粉碎过140目筛,得药粉,备用;(3)取药粉和蜂蜜水混合制成水蜜丸,蜂蜜水中蒸馏水和蜂蜜的重量比为51,丸的大小为23。

29、MM。0047试验例1实施例5所得淋巴结核疏肝解郁剂的临床应用2011年6月2013年2月,在5所医院筛选421例颈淋巴结核早期和中期患者,诊断标准为颈部淋巴结肿大,越来越大,身体免疫力下降,低热、盗汗、体乏,皮肤逐渐变暗红,与周围组织粘连但活动逐渐减少。试验前7天,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无显著性比较差异。0048实验组268名患者,男性142例,女性126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334岁。服用实施例5所得产品,使用方法为每天服用三次,每次36颗(视具体情况有所调整),8天为一个疗程。0049对照组153名患者,男性83例,女性。

30、70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2岁,平均年龄332岁。服用治疗淋巴结核的常规药品(如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等)。0050疗效判断标准治愈颈部淋巴结完全消失,身体活动有力,免疫力恢复正常;有效颈部淋巴结逐渐变小,体力慢慢恢复,免疫力有所增强;无效颈部淋巴结仍然肿大,身体状况无任何改善。0051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0052表1从表1可知,服用实施例5所得产品24天后,临床治愈的患者和病情明显好转的患者总共有263例,占981,治愈无效的仅有5例,占19,即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09和2222,总有效率为8431,可见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0053本发明配方中的皂荚木皮、天葵子和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大蓟和一年蓬凉血止血;九子连环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蒲公英和夏枯草清肝泻火,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白僵蚕化痰散结,解毒利咽。多种药材共用,协同发挥药效,以达到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因此,对于淋巴结核具有显著疗效。0054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说明书CN104208376A7/7页10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4208376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