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88223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71600.6

申请日:

2014.09.17

公开号:

CN104208533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申请日:201409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 A61K36/8994; A61P17/06

主分类号:

A61K36/90

申请人:

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

发明人:

杨耀华

地址:

034000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七一北路6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代理人:

马秦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将黄芪28-32g、生薏仁28-32g、黄柏10-14g、丹参28-32g、元参28-32g、丹皮8-12g、土茯苓28-32g、桂枝8-12g、乳香6-10g、没药6-10g、柴胡8-12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本发明药物清热利湿,托毒除脓,降浊消斑之功,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疗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80例患者经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3疗程,治愈6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5%,治愈率83%。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备获得:
黄芪28-32   生薏仁28-32    黄柏10-14      丹参28-32
元参28-32   丹皮8-12       土茯苓28-32    桂枝8-12
乳香6-10    没药6-10       柴胡8-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
黄芪30     生薏仁30       黄柏12       丹参30
元参30     丹皮10         土茯苓30      桂枝10
乳香8      没药8          柴胡10。

说明书

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脓胞型银屑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身泛发型的,较少见,病因不明,发病急骤,可持续数日弛张性高热,伴全身不适、乏力及关节肿胀,红斑上突然出现泛发浅在的黄白色无菌小脓疱,针头至粟粒大小,初为小片,以后融合成“脓湖”,数周内可弥漫性分布全身,皱襞部常出现擦烂、结痂,围绕脓疱的红斑常扩展融合成红皮病样改变,粘膜可见小脓疱,舌面常有较深沟纹,称沟纹舌;一种是限局型的皮疹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掌部皮损初发于大小鱼际,以后皮损渐扩展到掌心、手背及手指,足跖部好发于跖中部及内侧,皮疹为对称性红斑上成群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不易破裂。
脓疱型银屑病比红皮型银屑病还少见,其病情更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目前,有关对该病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报导虽然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达到特效的方案并不太多,该病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治疗后仍会再次复发,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程短、疗效显著的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黄芪28-32   生薏仁28-32    黄柏10-14      丹参28-32
元参28-32   丹皮8-12       土茯苓28-32    桂枝8-12
乳香6-10    没药6-10       柴胡8-12。
所述原料药的优选重量分数为:
黄芪30     生薏仁30       黄柏12       丹参30
元参30     丹皮10         土茯苓30      桂枝10
乳香8      没药8          柴胡10。
将上述各种中药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合均匀后,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中医治疗脓疱型银屑病机理养血润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本发明组方中黄芪、生薏仁、土茯苓补气利湿托毒,清热降浊透脓为君;黄柏、丹皮、元参、丹参凉血活血行瘀为臣;乳香、没药益气生肌,脱毒除脓为佐;桂枝、柴胡理气壮阳为使。诸药合用共凑清热利湿,托毒除脓,降浊消斑之功。本发明组方是针对中医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机理来配伍,对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具有独特的疗效。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脓疱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病人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病程1年~3年,年龄16~65岁。
诊断标准
根据发病史、临床症状、用药治疗史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特点:
1、 多限于掌跖,常在大小鱼际或足跖部成批发生多数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基底潮红;
2、 约经1~2周脓疱破裂,结痂,脱屑。以后又在鳞屑下出现小脓疱,时轻时重;
3、 自觉痒或疼痛。有时亦可有低热或全身不适,指甲常被累及,呈混浊肥厚,有嵴状隆起;
4、 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常可见有银屑病皮损;
5、有些患者先发于掌跖,经多次反复发作后转变为泛发性者。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病特点:
1、 多为急性发病,可在数日至数周内脓疱泛发全身,先有密集的针尖大小的潜在的小脓疱,很快融合成脓湖;
2、 全身各处均可发疹,但以褶皱部及四肢屈侧为多见。有时甲床可出现小脓疱,甲板肥厚混浊;
3、 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及全身不适,血常规化验可见白细胞数增多;
4、 脓疱干涸后,随即脱皮屑,皮屑脱落后又紧接起新的小脓疱;病程反反复复可达数月或更久。
在诊断时,区别二者主要是泛发性者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易继发红皮症等,而局限性者一般没有。
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5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脓疱皮损全部消退或消退面积>90%;
显效:脓疱皮损消退面积61%~90%;
进步:脓疱皮损消退面积21%~60%;
无效:脓疱皮损消退面积≤20%。
治疗结果
80例患者经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3疗程,治愈6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5%,治愈率83%。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
病例一: 白某某,女,56岁,主因双手掌及左侧脚掌及数个红斑基础上群集的、粟粒大小的、浅表的乳白色脓疱,覆污灰色鳞屑痂,伴瘙痒6月余于2013年1月25日就诊。患者1年前左脚处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覆灰色鳞屑,伴瘙痒。在社区门诊就诊,给予复方醋酸氟轻松酊 一天两次,外用 “皮黄金” 一天两次,外用,间断使用共半年余,病情时好时坏,效果不佳,反之脚部皮损范围扩大,由指甲盖大小增大至钱币大小。双手掌新起部鸡蛋大小红斑,脓疱。手指部指甲盖大小数片红斑,脓疱。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左足部钱币大皮损潮红肿胀,红斑处群集的浅表乳白色脓疱,覆灰色皮屑;双手掌钱币大红斑,及密集乳白色脓疱,手指部指甲盖大小红斑脓疱。覆污灰色鳞屑痂。双臂及下肢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无瘢痕,无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诊断为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给予脓疱型银屑病药物,治疗8月后皮疹消退,临床痊愈。
病例二:李某某,女 ,23岁,主因右手掌部红斑脓疱,鳞屑痂,伴疼痛2月余来诊。患者2月前因拖把擦破手掌后,掌心起指甲盖大小的红斑伴鳞屑,自觉轻度疼痛。起初未予理会,自用皮炎平软膏,效不显。反之皮损扩大,由指甲盖大小增大至钱币大小,红斑上起脓疱,疼痛、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右掌心钱币大红斑。皮损潮红肿胀,红斑处散在数个浅表乳白色脓疱,覆灰色皮屑。臂部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诊断为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服脓疱型银屑病药物3月,皮疹消失,临床痊愈。
病例三:李某某,男,70岁,主因双手足脓疱鳞屑皲裂20年,加重5月来诊。患者于20年前掌跖红斑脓疱于忻州市中医院服中药治愈。10年前复发于太原及忻州部队医院治疗,效不显,皮损反复发作。于2011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痛苦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双手掌、足趾部大片潮红肿胀的红斑,红斑基础上起密集的浅表乳白色粟粒大小脓疱以及污灰褐色鳞屑痂伴皲裂、疼痛。指、趾甲色灰质脆厚硬覆,满布顶针样点状凹陷。双大拇指甲下脓点。双手下臂及双小腿肿胀。诊断为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服脓疱型银屑病药物13个月。皮疹消退,临床痊愈。
病例四:邢某某,男,32岁,主因左侧脚掌红斑脓疱,鳞屑痂,伴瘙痒2月余于2013年1月25日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脚处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覆灰色鳞屑,伴瘙痒。在社区门诊就诊,给予复方醋酸氟轻松酊外用,效果不佳,反之脚部皮损范围扩大,由指甲盖大小增大至钱币大小,红斑上起脓疱,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左足部钱币大红斑。皮损潮红肿胀,红斑处群集的浅表乳白色脓疱,覆灰色皮屑。下肢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无瘢痕,无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诊断为足跖脓疱型银屑病。给予脓疱型银屑病药物,治疗3月后皮疹消退,临床痊愈。
病例五:张某某,女,29岁,主因左侧脚掌及双下肢处可见数个红斑、脓疱、糜烂、脱屑,自觉瘙痒1月余于2013年1月25日就诊。患者1年前左脚处出现钱币大小的干皮,颜色发黑,伴瘙痒。在社区门诊就诊,给予复方醋酸氟轻松酊 一天两次,外用 “皮黄金” 一天两次,外用,共用半月余,病情时好时坏,效果不佳,反之脚部皮损范围扩大,红斑由钱币大小增大至巴掌大小及起粟粒大小脓疱,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左侧脚掌及双下肢处可见数个红斑、红斑基础上起粟粒大小淡黄色脓疱、部分脓疱干痂后鼓起灰色皮屑,双下肢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无瘢痕,无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诊断为掌跖脓疱银屑病。给予脓疱型银屑病药物,治疗8月后皮疹消退,临床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黄芪28g、生薏仁28g、黄柏10g、丹参28g、元参28g、丹皮8g、土茯苓28g、桂枝8g、乳香6g、没药6g、柴胡8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
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2
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黄芪30g、生薏仁30g、黄柏12g、丹参30g、元参30g、丹皮10g、土茯苓30g、桂枝10g、乳香8g、没药8g、柴胡10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
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3
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黄芪32g、生薏仁32g、黄柏14g、丹参32g、元参32g、丹皮12g、土茯苓32g、桂枝12g、乳香10g、没药10g、柴胡12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
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8533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8533A21申请号201410471600622申请日20140917A61K36/90200601A61K36/8994200601A61P17/0620060171申请人山西忻州兴华皮肤病专科医院地址034000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七一北路64号72发明人杨耀华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4108代理人马秦锁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将黄芪2832G、生薏仁2832G、黄柏1014G、丹参2832G、元参2832G、丹皮812G、土茯。

2、苓2832G、桂枝812G、乳香610G、没药610G、柴胡812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本发明药物清热利湿,托毒除脓,降浊消斑之功,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疗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80例患者经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3疗程,治愈6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5,治愈率83。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

3、申请公布号CN104208533ACN104208533A1/1页21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备获得黄芪2832生薏仁2832黄柏1014丹参2832元参2832丹皮812土茯苓2832桂枝812乳香610没药610柴胡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其中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黄芪30生薏仁30黄柏12丹参30元参30丹皮10土茯苓30桂枝10乳香8没药8柴胡10。权利要求书CN104208533A1/4页3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背景技术0002脓胞型银屑。

4、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身泛发型的,较少见,病因不明,发病急骤,可持续数日弛张性高热,伴全身不适、乏力及关节肿胀,红斑上突然出现泛发浅在的黄白色无菌小脓疱,针头至粟粒大小,初为小片,以后融合成“脓湖”,数周内可弥漫性分布全身,皱襞部常出现擦烂、结痂,围绕脓疱的红斑常扩展融合成红皮病样改变,粘膜可见小脓疱,舌面常有较深沟纹,称沟纹舌一种是限局型的皮疹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掌部皮损初发于大小鱼际,以后皮损渐扩展到掌心、手背及手指,足跖部好发于跖中部及内侧,皮疹为对称性红斑上成群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不易破裂。0003脓疱型银屑病比红皮型银屑病还少见,其病情更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目前,有关。

5、对该病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报导虽然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达到特效的方案并不太多,该病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治疗后仍会再次复发,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程短、疗效显著的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药物。0005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制备获得的黄芪2832生薏仁2832黄柏1014丹参2832元参2832丹皮812土茯苓2832桂枝812乳香610没药610柴胡812。0006所述原料药的优选重量分数为黄芪30生薏仁30黄柏12丹参30元参30丹皮10土茯苓30桂枝10乳香8没药8柴胡10。0007将上述各种中药按照所述的重量份数比混合。

6、均匀后,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0008中医治疗脓疱型银屑病机理养血润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本发明组方中黄芪、生薏仁、土茯苓补气利湿托毒,清热降浊透脓为君;黄柏、丹皮、元参、丹参凉血活血行瘀为臣;乳香、没药益气生肌,脱毒除脓为佐;桂枝、柴胡理气壮阳为使。诸药合用共凑清热利湿,托毒除脓,降浊消斑之功。本发明组方是针对中医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机理来配伍,对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具有独特的疗效。0009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脓疱型。

7、银屑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说明书CN104208533A2/4页40010临床资料选择门诊病人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病程1年3年,年龄1665岁。0011诊断标准根据发病史、临床症状、用药治疗史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特点1、多限于掌跖,常在大小鱼际或足跖部成批发生多数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基底潮红;2、约经12周脓疱破裂,结痂,脱屑。以后又在鳞屑下出现小脓疱,时轻时重;3、自觉痒或疼痛。有时亦可有低热或全身不适,指甲常被累及,呈混浊肥厚,有嵴状隆起;4、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常可见有银屑病皮损;5、有些患者先发于掌跖,经多次反复发作后转变为泛发性者。0012泛。

8、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病特点1、多为急性发病,可在数日至数周内脓疱泛发全身,先有密集的针尖大小的潜在的小脓疱,很快融合成脓湖;2、全身各处均可发疹,但以褶皱部及四肢屈侧为多见。有时甲床可出现小脓疱,甲板肥厚混浊;3、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及全身不适,血常规化验可见白细胞数增多;4、脓疱干涸后,随即脱皮屑,皮屑脱落后又紧接起新的小脓疱病程反反复复可达数月或更久。0013在诊断时,区别二者主要是泛发性者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易继发红皮症等,而局限性者一般没有。0014治疗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5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0015疗效标准临床痊愈脓疱皮损全部消退或消退面积90;显效脓疱皮损消退。

9、面积6190;进步脓疱皮损消退面积2160;无效脓疱皮损消退面积20。0016治疗结果80例患者经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3疗程,治愈6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有效率95,治愈率83。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0017典型病例病例一白某某,女,56岁,主因双手掌及左侧脚掌及数个红斑基础上群集的、粟粒大小的、浅表的乳白色脓疱,覆污灰色鳞屑痂,伴瘙痒6月余于2013年1月25日就诊。患者1年前左脚处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覆灰色鳞屑,伴瘙痒。在社区门诊就诊,给予复方醋酸氟轻松酊一天两次,外用“皮黄金”一天两次,外用,间断使用共半年余,病情时好时坏,效果不佳,反之脚部皮损范围扩大,由指甲盖大小增大至钱币大小。

10、。双手掌新起部鸡蛋大小红斑,脓疱。手指部指甲盖大小数片红斑,脓疱。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说明书CN104208533A3/4页5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左足部钱币大皮损潮红肿胀,红斑处群集的浅表乳白色脓疱,覆灰色皮屑;双手掌钱币大红斑,及密集乳白色脓疱,手指部指甲盖大小红斑脓疱。覆污灰色鳞屑痂。双臂及下肢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无瘢痕,无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诊断为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给予脓疱型银屑病药物,治疗8月后皮疹消退,临床痊愈。0018病例二李某某,女,23岁,主因右手掌部红斑脓疱,鳞屑痂,伴疼痛2月余来诊。患者2月。

11、前因拖把擦破手掌后,掌心起指甲盖大小的红斑伴鳞屑,自觉轻度疼痛。起初未予理会,自用皮炎平软膏,效不显。反之皮损扩大,由指甲盖大小增大至钱币大小,红斑上起脓疱,疼痛、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右掌心钱币大红斑。皮损潮红肿胀,红斑处散在数个浅表乳白色脓疱,覆灰色皮屑。臂部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诊断为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服脓疱型银屑病药物3月,皮疹消失,临床痊愈。0019病例三李某某,男,70岁,主因双手足脓疱鳞屑皲裂20年,加重5月来诊。患者于20年前掌跖红斑脓疱于忻州市中医院服中药治愈。10年前复发于太原。

12、及忻州部队医院治疗,效不显,皮损反复发作。于2011年8月20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痛苦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双手掌、足趾部大片潮红肿胀的红斑,红斑基础上起密集的浅表乳白色粟粒大小脓疱以及污灰褐色鳞屑痂伴皲裂、疼痛。指、趾甲色灰质脆厚硬覆,满布顶针样点状凹陷。双大拇指甲下脓点。双手下臂及双小腿肿胀。诊断为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服脓疱型银屑病药物13个月。皮疹消退,临床痊愈。0020病例四邢某某,男,32岁,主因左侧脚掌红斑脓疱,鳞屑痂,伴瘙痒2月余于2013年1月25日就诊。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脚处出现指甲盖大小的红斑,覆灰色鳞屑,伴瘙痒。在社区门诊就诊,给予复方醋酸氟轻松。

13、酊外用,效果不佳,反之脚部皮损范围扩大,由指甲盖大小增大至钱币大小,红斑上起脓疱,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左足部钱币大红斑。皮损潮红肿胀,红斑处群集的浅表乳白色脓疱,覆灰色皮屑。下肢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无瘢痕,无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诊断为足跖脓疱型银屑病。给予脓疱型银屑病药物,治疗3月后皮疹消退,临床痊愈。0021病例五张某某,女,29岁,主因左侧脚掌及双下肢处可见数个红斑、脓疱、糜烂、脱屑,自觉瘙痒1月余于2013年1月25日就诊。患者1年前左脚处出现钱币大小的干皮,颜色发黑,伴瘙痒。在社区门。

14、诊就诊,给予复方醋酸氟轻松酊一天两次,外用“皮黄金”一天两次,外用,共用半月余,病情时好时坏,效果不佳,反之脚部皮损范围扩大,红斑由钱币大小增大至巴掌大小及起粟粒大小脓疱,瘙痒症状加重,今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2,正常面容。心肺腹无阳性体征。皮肤专科检查左侧脚掌及双下肢处可见数个红斑、红斑基础上起粟粒大小淡黄色脓疱、部分脓疱干痂后鼓起灰色皮屑,双下肢色泽正常,皮肤弹性良好,无水肿,无皮下结节,无皮下出血点,无瘢痕,无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诊断为掌跖脓疱银屑病。给予脓疱型银屑病药物,治疗8月后皮疹消退,临床痊愈。具体实施方式0022实施例1说明书CN104208533A4/4页6称取除去杂质,。

15、清洗干净的黄芪28G、生薏仁28G、黄柏10G、丹参28G、元参28G、丹皮8G、土茯苓28G、桂枝8G、乳香6G、没药6G、柴胡8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0023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0024实施例2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黄芪30G、生薏仁30G、黄柏12G、丹参30G、元参30G、丹皮10G、土茯苓30G、桂枝10G、乳香8G、没药8G、柴胡10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

16、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0025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0026实施例3称取除去杂质,清洗干净的黄芪32G、生薏仁32G、黄柏14G、丹参32G、元参32G、丹皮12G、土茯苓32G、桂枝12G、乳香10G、没药10G、柴胡12G混合均匀后,提取中药的活性组分,加水煎煮3次,每次051小时,合并3次煎液,过滤,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2513的稠膏,于5060干燥后,粉碎至10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本品每粒重15克。0027使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一次3粒,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说明书CN10420853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