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涉及泵循环搅拌配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以及一般污水站正在使用的电机变速驱动的搅拌
器搅拌配药方式。
搅拌形式主要是由搅拌电机、高传动比减速器、搅拌叶片、配药罐、支撑
台架等组成,高传动比减速器一般采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该减速器结构复杂、
制造精度要求高、造价高、维修难度大、对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一
般该种减速机有故障时都是换新,造成维护维修成本高。
长期以来环保设备公司样本上各种尺寸规格和正在使用的配药装置搅拌
电机的额定功率一般都远大于实际搅拌所需功率,电机功率因数低,造成大马
拉小车,效能很低。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内设计人员已经习惯于类比同尺寸规格
的搅拌电机功率,本着再放大一、再保险一点的思路确定新设计产品的电机功
率。
配药装置安装到污水站后需要将自来水管引至加药装置上口,工作时,按
所需配置浓度,计量混凝剂投放量,先将所需相应量的混凝剂加入到配药罐中,
再开启自来水加入到配药罐中,水至配药罐上液位刻度线处关闭自来水阀,然
后开启搅拌电机带动叶片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全部排入药液储箱中,再进
行下一循环,等待下一次排入药液储箱;药液储箱里的已配置好的药液经由计
量泵输出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因此,搅拌电机的闲置率高,如:污水
处理采用气浮处理工艺方式情况下,一般搅拌一箱药液,搅拌电机需要工作1
小时,一箱子药液可供计量泵工作8~12小时,搅拌电机的闲置率87.5%至
91.7%。
这种以电机搅拌为动力的缺陷是:效能低、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
造价高、维修难度大、对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搅拌时间长、耗能大、
设备闲置率高。
申请号:200910039415.9的中国专利申请自动投药射流混合及水泵搅拌污水
处理系统文献中公开了用泵做搅拌动力的配药装置,但该装置存在的缺陷:配
药水来自污水池,污水将会使配制的药液产生絮凝沉淀,而使药效下降,且絮
凝沉淀的物,再经泵的输送循环后,絮凝的污物被重新搅拌而失去絮凝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机能
耗、节省机械搅拌设备投资、提高搅拌效率、维修方便的泵动力搅拌污水处理
配药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包括:配药罐1、液位
传感器2、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塑料泵吸入管5、工作台6、排空阀7、
排空管8、电磁阀A9、塑料泵10、止回阀11、搅拌管12、药液储箱出料管13、
计量泵14、计量泵出口管15、药液储箱16、电磁阀B17、药液输送管18、搅
拌喷嘴19、紧定丝母21、紧定垫圈22、搅拌喷嘴进口管23、搅拌喷嘴出口管
24、锥管螺纹25、普通细牙螺纹26,上吸入管3管口和下吸入管4管口置于
配药罐1圆心部,上吸入管3、下吸入管4连接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
管5接入塑料泵10进口,塑料泵10连接搅拌管12,搅拌管12连接搅拌喷嘴
19,搅拌管12上装止回阀11;所述的配药罐1底部连接药液输送管18,药液
输送管18上装电磁阀B17;所述的配药罐1下侧部装搅拌喷嘴19;所述的上
吸入管3管口置于配药罐1中心,管口高度安装于配药罐1总高的1/2~1/3处,
上吸入管3呈水平状。
所述的药液储箱16安装在配药罐1下部,药液储箱16上部连接药液输送
管18,药液储箱16前壁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13。
所述的计量泵14进口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13,计量泵14出口连接计量
泵出口管15。
所述的下吸入管4,其特征在于管口端向下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线与
配药罐1的中心线夹角为75°。
所述的搅拌喷嘴19其特征在于搅拌喷嘴进口管23和搅拌喷嘴24出口管
中心线的夹角为60°。
所述的搅拌喷嘴19通过普通细牙螺纹26与配药罐1连接,配药罐1壁
外有密封垫圈22、紧定丝母21和锥管螺纹25与配药罐1紧定。
所述的配药罐1底部中心处连接排空管8,排空阀7置于排空管8上。
所述的搅拌管12上装止回阀11。
所述的上吸入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径之比为2∶1。
所述的塑料泵10用塑料离心泵
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a、在配药罐1中加入自来水的同时加入污水处理所用的混凝剂,加水至
液位传感器2,停止加水;
b、打开电磁阀A9,开启塑料泵10,配药罐1中的上清液进入上吸入管3,
配药罐1底部固体颗粒被吸入下吸入管4二吸入管中的流体共同通过塑料泵吸
入管5、塑料泵10、搅拌管12和搅拌喷嘴19进入配药罐1中,搅拌喷嘴进口
管23和搅拌喷嘴24出口管中心线的夹角为60°循环的流体进入配药罐1中使
罐中流体旋转,对污水处理混凝剂进行搅拌;
c、待污水处理混凝剂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后,关闭电磁阀A9,打开电磁阀
B17药液进入药液储箱6备用;
d、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需要药液时,开启离计量泵14药液通过计量
泵出口管15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
步骤b中所述的上吸入管3与下吸入管4吸入量之比为2∶1。
步骤b中所述的搅拌过程的搅拌时间为30~40min。
步骤b中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线与配
药罐1的中心线夹角为75°。
有益效果
比较电机搅拌为动力的搅拌装置,设备投资少、结构简单、维修更换容易。
配制好的药液排放入药液储箱16,可随时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供
药液。不受配药罐1配药时间的限制。
所述的塑料泵10为塑料离心泵,耐腐蚀、造价低、功率小、能耗低、操
作简单、使用维护成本低。
下吸入管4管口向下倾斜可利于配药罐1底部中心处的颗粒状混凝剂吸入
塑料泵10,在塑料泵10叶轮的高速旋转下加速混凝剂的溶解,提高搅拌效率。
上吸入管3管口位于配药罐1中心在配药罐1总高的1/2~1/3处,上吸入
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径之比为2∶1,保证上吸入管3流量大于下吸入管的流
量,避免固体颗粒状混凝剂吸入过多,预防泵堵塞过载烧坏塑料泵。
所述的搅拌喷嘴19其特征在于搅拌喷嘴进口管23和搅拌喷嘴24出口管
中心线的夹角为60°,循环的液体在进入配药罐1中使罐中液体旋转,对污水
处理混凝剂进行搅拌。
搅拌喷嘴19通过普通细牙螺纹26与配药罐1连接,配药罐1壁外有密封
垫圈22、紧定丝母21和锥管螺纹25与配药罐1紧定在配药罐1外部即可安装,
安装维修方便。
配药罐1底部中心处连接排空管8,排空管8上装有排空阀7利于对配药
罐1的排空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主视图;
图2: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俯视图;
图3:I局部放大图;
图4:搅拌喷嘴剖视图。
图中:1配药罐、2液位传感器、3上吸入管4下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管、6
工作台、7排空阀、8排空管、9电磁阀A、10塑料泵、11止回阀、12搅拌管、
13药液储箱出料管、14计量泵、15计量泵出口管、16药液储箱、17电磁阀B、
18药液输送管、19搅拌喷嘴、21紧定丝母、22紧定垫圈、23搅拌喷嘴进口管、
24搅拌喷嘴出口管、25锥管螺纹、26普通细牙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包括:配药罐1、液位传感器2、上吸入管
3、下吸入管4、塑料泵吸入管5、工作台6、排空阀7、排空管8、电磁阀A9、
塑料泵10、止回阀11、搅拌管12、药液储箱出料管13、计量泵14、计量泵出
口管15、药液储箱16、电磁阀B17、药液输送管18、搅拌喷嘴19、紧定丝母
21、紧定垫圈22、搅拌喷嘴进口管23、搅拌喷嘴出口管24、锥管螺纹25、普
通细牙螺纹26,上吸入管3管口和下吸入管4管口置于配药罐1圆心部,上吸
入管3、下吸入管4连接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管5接入塑料泵10进口,
塑料泵10连接搅拌管12,搅拌管12连接搅拌喷嘴19,搅拌管12上装止回阀
11;所述的配药罐1底部连接药液输送管18,药液输送管18上装电磁阀B17;
所述的配药罐1下侧部装搅拌喷嘴19;所述的上吸入管3管口置于配药罐1
中心,管口高度安装于配药罐1总高的1/2~1/3处,上吸入管3呈水平状。
所述的药液储箱16安装在配药罐1下部,药液储箱16上部连接药液输送
管18,药液储箱16前壁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13。
所述的计量泵14进口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13,计量泵14出口连接计量
泵出口管15。
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线与配药罐1的
中心线夹角为75°。
所述的搅拌喷嘴19搅拌喷嘴进口管23和搅拌喷嘴24出口管中心线的夹
角为60°。
所述的搅拌喷嘴19通过普通细牙螺纹26与配药罐1连接,配药罐1壁
外有密封垫圈22、紧定丝母21和锥管螺纹25与配药罐1紧定。
所述的配药罐1底部中心处连接排空管8,排空阀7置于排空管8上。
所述的搅拌管12上装止回阀11。
所述的上吸入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径之比为2∶1。
所述的塑料泵10用塑料离心泵
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配药罐1中加入自来水的同时加入污水处理所用的混凝剂,加水至
液位传感器2,停止加水;
b、打开电磁阀A9,开启塑料泵10,配药罐1中的上清液进入上吸入管3,
配药罐1底部固体颗粒被吸入下吸入管4二吸入管中的流体共同通过塑料泵吸
入管5、塑料泵10、搅拌管12和搅拌喷嘴19进入配药罐1中,搅拌喷嘴进口
管23和搅拌喷嘴24出口管中心线的夹角为60°循环的流体进入配药罐1中使
罐中流体旋转,对污水处理混凝剂进行搅拌;
c、待污水处理混凝剂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后,关闭电磁阀A9,打开电磁阀
B17药液进入药液储箱6备用;
d、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需要药液时,开启离计量泵14药液通过计量
泵出口管15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
步骤b中所述的上吸入管3与下吸入管4吸入量之比为2∶1。
步骤b中所述的搅拌过程的搅拌时间为30min。
步骤b中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线与配
药罐1的中心线夹角为75°。
实施例2
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包括:配药罐1、液位传感器2、上吸入管
3、下吸入管4、塑料泵吸入管5、工作台6、排空阀7、排空管8、电磁阀A9、
塑料泵10、止回阀11、搅拌管12、药液储箱出料管13、计量泵14、计量泵出
口管15、药液储箱16、电磁阀B17、药液输送管18、搅拌喷嘴19、紧定丝母
21、紧定垫圈22、搅拌喷嘴进口管23、搅拌喷嘴出口管24、锥管螺纹25、普
通细牙螺纹26,上吸入管3管口和下吸入管4管口置于配药罐1圆心部,上吸
入管3、下吸入管4连接塑料泵吸入管5,塑料泵吸入管5接入塑料泵10进口,
塑料泵10连接搅拌管12,搅拌管12连接搅拌喷嘴19,搅拌管12上装止回阀
11;所述的配药罐1底部连接药液输送管18,药液输送管18上装电磁阀B17;
所述的配药罐1下侧部装搅拌喷嘴19;所述的上吸入管3管口置于配药罐1
中心,管口高度安装于配药罐1总高的1/2~1/3处,上吸入管3呈水平状。
所述的药液储箱16安装在配药罐1下部,药液储箱16上部连接药液输送
管18,药液储箱16前壁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13。
所述的计量泵14进口连接药液储箱出料管13,计量泵14出口连接计量
泵出口管15。
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线与配药罐1的
中心线夹角为75°。
所述的搅拌喷嘴19搅拌喷嘴进口管23和搅拌喷嘴24出口管中心线的夹
角为60°。
所述的搅拌喷嘴19通过普通细牙螺纹26与配药罐1连接,配药罐1壁
外有密封垫圈22、紧定丝母21和锥管螺纹25与配药罐1紧定。
所述的配药罐1底部中心处连接排空管8,排空阀7置于排空管8上。
所述的搅拌管12上装止回阀11。
所述的上吸入管3和下吸入管4的管径之比为2∶1。
所述的塑料泵10用塑料离心泵
双口并进泵循环搅拌配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配药罐1中加入自来水的同时加入污水处理所用的混凝剂,加水至
液位传感器2,停止加水;
b、打开电磁阀A9,开启塑料泵10,配药罐1中的上清液进入上吸入管3,
配药罐1底部固体颗粒被吸入下吸入管4二吸入管中的流体共同通过塑料泵吸
入管5、塑料泵10、搅拌管12和搅拌喷嘴19进入配药罐1中,搅拌喷嘴进口
管23和搅拌喷嘴24出口管中心线的夹角为60°循环的流体进入配药罐1中使
罐中流体旋转,对污水处理混凝剂进行搅拌;
c、待污水处理混凝剂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后,关闭电磁阀A9,打开电磁阀
B17药液进入药液储箱6备用;
d、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需要药液时,开启离计量泵14药液通过计量
泵出口管15输送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所需单元。
步骤b中所述的上吸入管3与下吸入管4吸入量之比为2∶1。
步骤b中所述的搅拌过程的搅拌时间为40min。
步骤b中所述的下吸入管4,管口端向下倾斜,下吸入管4的中心线与配
药罐1的中心线夹角为75°。